第645章 羊祜初露鋒芒

第645章 羊祜初露鋒芒

東吳式微,外有涼國大兵壓境,內有三宮奪位。

孫權風光大葬之後,陳武保著孫和上殿後與群臣商議,登基大典之事。

丞相步騭毫不避諱的說道:「陛下暗弱不能主政,本相以為可立武王孫霸為君。」

大司馬呂岱也附議說道:「武王頗具太祖武烈皇帝遺風、再又太宗明皇帝之勇,又似先帝般才識明斷,堪稱帝王之姿吶!」

大都督陳武竟一時間不能決斷,進入後宮奏報太后。

步練師如今貴為太后,而自己生下的卻是孫魯班、孫魯育。她自然不會摻乎奪位之事。

只是言說:「哀家一個婦道人,豈能決斷社稷大事?眾位卿家斟酌立君便可。」

陳武於是欲行登基大典,可朝堂上吵的不可開交。最終,孫和也頗為無力的退朝了。

可萬沒想到,翌日朝會,丞相步騭等老臣在宮門設伏,擒下了大都督陳武,隨之將其囚禁。

而眾人將武王孫霸推上皇位,登基大典順利得以進行,可意外再次發生,吳太宗明皇帝孫策之太子,桓王孫紹來了!

不光如此,身邊還有孫翊、孫匡二位老王爺。這可讓步騭、呂岱等重臣驚慌失措。

魯王孫翊頗具孫策遺風,又十分喜愛孫紹,加之他在東吳最具威望,孫紹有這位老王支持,孫霸怕是難成大事了。

果不其然,早在會場埋伏的凌封、凌烈弟兄帶着雛羽營就劍拔弩張的將文武百官圍了起來。

「何人膽敢篡逆?呃……啊……」中書令孫弘只問了一句,便被凌封一箭射中了咽喉,應聲倒地。

孫紹此刻咬牙切齒的開口:「孤只是拿回屬於自己的天下,爾等有何話說?如有話說,便與孫弘一般下場!」

如此便直接替了孫霸,登上了封禪台,眾臣無一不服,皆拜服於地,山呼:「萬歲!」

孫紹順利登基,改元神鳳,追謚孫權「哀」字,以泄憤。自此,孫紹不再信任江東累世的老臣,從而寵信孫氏宗族。一時間孫氏宗族出將入相,掌攝了吳國朝政。

孫紹開始還算勵精圖治,做了點小貢獻,後來就暴露出了其凶暴本性,每天沉溺於酒色,寵幸小黃門岑昏。濮陽興、張布勸諫,孫紹大怒,立即斬殺了兩人,滅其三族。於是朝臣全都閉嘴,沒有誰敢再勸諫。

是年又改太平元年,任命滕耽、滕胄兩個老臣為左右丞相,但朝中政事二老幾乎觸及不到。

孫紹治國,百姓十分凄苦。他奢侈無度,肆意妄為,竟以武昌為都,國庫逐漸匱乏。

步騭上疏勸諫:「陛下,如今天無災而民欲盡,尚未抗涼而國財已空,老臣十分痛心。

當初漢室衰微,四家鼎立,早有曹、劉失道,都被涼國所滅,這都是前車之鑒。

臣為陛下憐惜整個國家。武昌土地貧瘠,不是王者定都之地。並且有童謠話: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這足以表明民心和天意。現國中竟無一年之積蓄,國庫空虛,官吏苛政擾民,現在撫恤百姓才是正道。

太宗明帝在時,後宮中宮女不滿百人,黃龍大帝以來,擁有千餘,這都是耗費財富的源頭。左右用的都不是賢人,群黨相挾,害忠隱賢,這些必定誤國害民。

願陛下廢除徭役,罷免苛捐,精簡宮女,清選百官,那麼自然會天悅民附而國安。」

奏摺呈上后,孫紹十分不高興,仍然大興土木,建造昭明宮,命令文武官員親自上山採伐樹木。

又召來江湖術士尚廣,讓他卜算天下大事。

尚廣對孫紹說:「在下為陛下卜得吉兆:庚子年陛下就要入主洛陽。」

孫紹聽完后大喜,對大司馬呂岱說:「朕採納卿家建議,在沿江一帶屯數百營,命令老將陳武總督軍馬。朕想兼并漢土,應先攻取何處為好?」

呂岱勸諫說:「大敵當前,韓煒必吞吳之心昭然若揭。陛下應當修德以安吳民,此乃上計。如果強動兵甲,宛若抱薪救火,必定自焚,願陛下念茲……在茲!」

孫紹大怒道:「朕正想乘此大好時機恢復舊業,爾膽敢說出如此不吉言!若不是看在爾乃舊臣的面上,立即斬首號令!」喝令武士趕出殿門。

呂岱出朝長嘆道:「可惜江南錦繡江山,不久將屬於他人!」託病隱居不出。

孫紹命令鎮東將軍孫峻部兵屯江口,圖謀襄陽。早有天羅士報到涼帝韓煒處。

韓煒因年邁,又染風寒,便班師返回洛陽,由太子韓涼親赴荊州督軍。

韓涼聽說孫峻要進犯襄陽,召集眾官員商議。

荊州牧鍾會出班奏報:「臣聽說孫紹不修德政,專行無道。殿下可以下詔命荊州左都督羊祜率兵抵擋,等到吳國之內有變,乘勢攻取,東吳反掌可得。」

羊祜乃蔡貞姬之子,乃長安書院一等一的大才子!又是韓涼的小師弟,其才華深得涼帝韓煒的喜愛,年紀輕輕便拜為荊州左都督,與右都督太史慈之子太史享八拜之交。而羊祜自幼便將韓涼視為明主,早就立下了輔佐之心。

韓涼大喜,宣召羊祜。羊祜奉詔后整點軍馬,準備迎敵。

自從羊祜鎮守襄陽后,十分得軍民之心。吳人有投降過去的,全都厚待。羊祜減少巡邏士卒,用於墾田八百多頃。

羊祜剛到襄陽時,軍中沒有百日存糧,等到年底時,軍中有十年積蓄。羊祜在軍中經常穿着輕裘,系寬頻,不披鎧甲,帳前侍衛的也不過十多人。

有一天,部將入帳稟報羊祜:「探馬來報告:吳兵十分懈怠。可以乘其不備襲擊,必定能獲大勝。」

羊祜笑道:「爾等真是小看了那孫峻。此人足智多謀,剛剛奉吳主命令攻拔了西陵,斬殺了步闡和其他將士數十人,若前去救援都來不及。此人為將領兵,我等只能防守,專等吳國內有變才能圖取。如不審時勢而輕易進軍,此乃自敗之道。」

眾將佩服羊祜的見解,只是自守疆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烽煙萬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烽煙萬里
上一章下一章

第645章 羊祜初露鋒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