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墓獸*三

鎮墓獸*三

本篇介紹了應龍,赤鱬,滅蒙,鳴蛇,鈎蛇,天馬,天狐,辟邪【貔貅】,刑天,赤眼豬妖,當扈,青鳥,比翼鳥,燭龍,犼,長右,朱厭,諸懷,兕,飛廉,三足烏二十一頭異獸。

1、應龍:

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黃帝戰蚩尤時應龍斬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在《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大意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蓄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

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閑居南方,應龍整日無所事事。物華變幻,斗轉星移,一轉眼就到了大禹時代,洪水滔天,生靈塗炭。大禹肩負起拯救蒼生的重任,應龍前來幫忙,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

應龍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山海經·大荒北經》:「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楚辭·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鮌何所營?禹河所存?」

《淮南子·墬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淮南子·覽冥訓》:「乘雷車,服駕應龍。」(高誘註:「應龍,有翼之龍也」)

《淮南子·主術訓》:「夫螣蛇游霧而動,應龍乘雲而舉」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

《述異記》的描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論衡·寒溫篇》:「雨應龍而來,影應形而去。」

《雲笈七籤·紀傳部》:「蚩尤率魑魅魍魎,請風伯雨師,從天大風而來,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風伯雨師及天下女襖,以止雨於東荒之地,北隅諸山,黎土羌兵,驅應龍以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

《雲笈七籤·經傳部》:「(蚩)尤驅魑魅雜襖以為陣,雨師風伯以為衛,應龍蓄水以攻於(黃)帝。」

《西都賦》:「抗應龍之虹梁(註:梁曲如虹也。),列棼橑以布翼」

《藝文類聚·卷八》:「鮑昭石帆銘曰:應龍剖流,息石橫波,下潀地軸,上獦星羅」

《藝文類聚·卷十》:「元龜介玉,應龍粹黃。」

《藝文類聚·卷十四》:「剪應龍於冀州,戮長蛇於沮水。」

《藝文類聚·卷二十三》:「惟應龍之將舉,飛雲降而下征」

《藝文類聚·卷四十九》:「偶應龍之龠影,等威鳳之羽儀」

《藝文類聚·卷五十三》:「璩聞景雲浮則應龍翔,治道明則俊乂臻。」

《藝文類聚·卷五十七》:「若夫赤松王喬,羨門安期,噓吸沆瀣,飲醴茹芝,駕應龍……」

《藝文類聚·卷六十二》:「伏應龍於反宇,乘流蘇以飄揚。」

《藝文類聚·卷六十四》:「天降丹鳥,既序孝經,河出應龍,乃弘周易。」

《藝文類聚·卷七十》:「應龍蟠蟄,潛德保靈,制器象物,示有其形」

《藝文類聚·卷九十八》「應龍游於華澤,鳳鳥鳴於高岡。」

賈岱宗《大狗賦》:「時頻伸而振迅,若應龍之騰擲。」

嵇含《悅晴詩》:「鳴鳳曦輕翮,應龍曝纖鬐」

傅咸《鳳皇賦》:「應龍至兮,庶有感於斯誠。」

《太平御覽·卷五十七》:「枯澤非應龍之泉,平林非鸞鳳之窟。」

《太平廣記》:「禹治水,應龍以尾畫地,導決水之所出。」劉孝綽《謝散騎表》「邀幸自天,休慶不已。假鳴鳳之條,躡應龍之亦。」

《帝王世紀》:「又征諸侯,使力牧神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凶黎之丘。

《漢書·敘傳》「應龍潛於潢污,魚黿媟之,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顥蒼也。故夫泥蟠而天飛者,應龍之神也;」

《後漢書·班彪列傳》:「抗應龍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

《後漢書·張衡列傳》:「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

《三國志·魏書》:「斯蓋應龍潛升之道,聖賢用舍之義。」

《三國志·吳書》:「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何必隱形於天外,潛鱗於重淵者哉?」

《晉書·列傳第二十一》:「乘雲車電鞭之扶輿委移兮,駕應龍青虯之容裔陸離。俯游光逸景倏爍徽霍兮」

《晉書·載記第二十二》:「應龍以屈伸為靈,大人以知機為美。」

《宋書·樂志》:「應龍夜烏由道何來直子為烏奚如悟姑尊盧雞子聽烏虎行為來明吾微令吾」

《宋書·福瑞志》:「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宋書·宗室列傳》:「自我皇宋之承天命也,仰符應龍之精,俯協河龜之靈」

《舊唐書·李密列傳》:「轟轟隱隱,如霆如雷,彪虎嘯而谷風生,應龍驤而景雲起。」《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又築城於青海中龍駒島,有白龍見,遂名為應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八》:「雕虎嘯以風生,應龍驤而雲起。」

《新唐書·儀衛志》:「第一應龍旗隊,第二玉馬旗隊,第三三角獸旗隊,果毅都尉各一人檢校。」

《新唐書·列傳第十三》:「應龍之翔,雲霧滃然而從,震風薄怒,萬空不約而號,物有自然相動耳。」

《新唐書·列傳第六十》:「更築於龍駒島,有白龍見,因號應龍城。」

《舊五代史·唐書·末帝記》:「運之去也,應龍不免為醢。」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九年,白龍見南宮三清殿,改元曰白龍,又更名龔,以應龍見之祥。」

《元史·輿服志》:「應龍旗,赤質,赤火焰腳,繪飛龍。」

2、赤鱬:

赤鱬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異魚名。人面,音如鴛鴦,食之可以療病。其說始見於先秦。

赤:空凈無物;蠕:通「需」,柔軟。赤鱬屬人魚類,古代漢族傳說中異魚名,最早見之於先秦《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之後《北次三經》的人魚、《中次七經》之締魚、《海外西經》之龍魚、《海內北經》的陵魚等都指赤鱬。

吳任臣引劉會孟說:磁州亦有孩兒魚,四足長尾,聲如嬰兒啼,其豪膏燃之不滅。據劉說乃締魚也。人魚也叫鯢魚,據《廣志》記載,鯢魚聲如小兒啼,四足。而赤蠕則人面魚身,叫聲如鴛鴦。據說人若吃其肉,可以防病,又說可以不得疥瘡。

郭璞《圖贊》:「赤鱬之物(一作狀),魚身人頭。」赤鱬圖多有兩種形狀:一是人面魚身;二是魚形,但非人面。赤鱬為古代漢族傳說中的一種異魚,音如鴛鴦。

3、滅蒙:

滅蒙為一種鳥,屬禽類,青色羽毛,紅色的尾巴,也被叫做孟鳥。歷史上關於滅蒙的記載極少,據傳只出現過一次就銷聲匿跡。

4、鳴蛇:

鳴蛇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鳴蛇的樣子像蛇,卻長著兩對翅膀,其鳴聲有如鐘磬般響亮。

鳴蛇是災蛇,是大旱的徵兆。

張衡《南都賦》有記載:「其水蟲則有蠼龜鳴蛇。」

《山海經·中次二經》說:「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

5、鈎蛇:

鈎蛇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鈎蛇通過在水中用尾鈎把岸上的動物拉入水中捕食。

古代神獸之一,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蛇類,兩棲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性情兇猛好鬥,有劇毒,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它的尾部與普通的蛇類不同,分叉如同兩個鈎子一般,而且鈎蛇的捕食方式也是用尾鈎來鈎住獵物,再進行吞食。這種蛇,在《水經注(若水)》一文中有記載。只是似乎近幾百年來,再也沒有聽說有人看到過這種蛇類了。

出自《山海經·中山經》:「東流注於大江,其中多怪蛇」,晉·郭璞註:「今永昌郡有鈎蛇,長數丈,尾岐,在水中鈎取岸上人牛馬啖之。」

宋·李石《續博物志》卷二:「先提山有鈎蛇,長七八丈,尾末有岐,蛇在山澗水中,以尾鈎岸上人牛食之。」

《滇海虞衡志校注》:「鈎蛇,出永昌,此古所傳也。言其尾長,能鈎岸上人與物而食,亦鱷之類也。今不聞有此事,其亦他徙而去歟?潮州無鱷魚,永昌無鈎蛇,見生聚之勝也。又按《續傳志物》以為出朱提,且言水旁日有鬼彈,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物則折,中人則害,罪人徙此不過十日死。此水土惡劣,陰怪得窟穴其中為虐耳。驅之之法,投以燒石,注以溶鐵。萬眾各鳴瓦盆、瓦器以號呼,其物不死即徙,為政者不可不知也。」

6、天馬:

《山海經-北次三經》記載:馬成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糾。

譯文:馬成山上有異獸,其外形像白犬但是黑色的頭,看到人便飛走。它的名字叫天馬,發出的聲音像是在叫自己。

7、天狐:

天狐,傳說中有通天之術的仙狐。早期的狐女形象大多溫柔善良、聰明勇敢,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也用來形容女子魅惑、兇惡。

狐,五十歲,能變化謂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能知千裏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

傳說為治理洪水而操勞得「股無肱,脛不生毛」的大禹,他的夫人塗山氏之女就是九尾白狐。

所以《聊齋志異·青鳳》中的老狐精自稱「我塗山氏之苗裔」狐在先秦時期曾被視為瑞獸,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世狐之善良形象、美好品德之象徵、祥瑞之兆,逐漸讓位於與兇惡形象、惡劣品質之象徵、兇險之兆。

與之密切相關,人類對狐的敬仰、認同之情與厭惡、恐懼之情,也彼消此長。

先秦兩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有關狐的記載。生性狡黠的狐,在古人眼裏是一種不尋常的動物。

按照符命讖緯家的說法,九尾狐、白狐都是吉祥之物,它們甚至可能是生活在南方的某個民族的圖騰。

不過,在一般人眼裏,狐是一種妖獸。《焦氏易林》云:「老狐多態,行為蠱怪,驚我主母,終無咎悔。」這說明早在西漢時期就有狐妖迷惑女人的故事流傳了。

但先秦兩漢時期有關狐精的記載都只是零碎的片段。魏晉南北朝時期,狐妖的傳說逐漸增多,其形象也逐漸趨於完整、生動。這個時期的怪異小說,狐的形象往往被着意刻畫為****的妖魅。從唐代開始直至明清,可以作為狐故事演變過程的第三個階段,狐的形象至唐代為之一變。這個時期的狐仙形象,現實性大為增強,人情味也顯得濃厚了,與世俗人生比較接近。

到了明清,特別是清代,狐的形象放出了奇異的光彩。「人」物變幻莫測,情節撲朔迷離,主題豐富多樣,而且常常令人在咀嚼之後仍然捉摸不透。從狐的形象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反封建禮教的叛逆精神、揭露和嘲弄官場黑暗的勇敢態度、歌頌女性爭自由的理想色彩,都是前代同類小說無法達到的。這個時期狐的形象,更加靈異奇幻,真的是馳想天外,幻變無常,達到了迷人的境界。

人類之所以對狐敬而遠之,燒香禮拜,討好賄賂,正是想制制不住,防又不勝防的結果。

例如《朝野僉載》寫道:「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

當時有諺日:『無狐魅,不成村。』」由《廣異記》所載,長孫無忌美人為雄狐所佔,請術士崔參軍懲治,崔參軍調動家神,戰不能勝,又調五嶽神前來,最終也只是驅趕了事的故事,可見人類對神狐的無可奈何。

先秦時代,狐被視為瑞獸。《山海經·海外東經》載:「青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郭璞註:「世平則出為瑞也。」祥瑞的內涵有二。一是為王稱帝,國家昌盛之兆。《吳越春秋》載: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塗山看到九尾白狐,以為為王之吉兆,乃娶塗山女。故有塗山之歌唱道:「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彼昌。」《文選·四子講德論》載:「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二是婚姻愛情之兆。大禹遇塗山氏之女事例中的九尾白狐,顯然同時具有婚姻吉兆的意義。

《詩經·有狐》更是以孤獨、抑鬱、流浪之狐,作為婚姻與愛情失其時之人類,加以吟詠歌唱。故漢代班固《白虎通義》以狐為兆示「子孫繁息」之德獸。從而為後世以狐之性能比喻人類**魅力,埋下伏筆。

狐死正首丘,也被先秦人視為不忘本的美德,加以肯定歌頌,進而成為套語。

屈原《九章》:「鳥飛反故鄉,狐死必首丘。」《淮南子·說林訓》繼之:「鳥飛反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將翔水,各哀其所生。」

然而,在先秦人的心目中,狐並非單純的善良之輩,而是善惡同體。

同據《山海經》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南山經》)「鳧麗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日蟄侄,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東山經》)郭璞註:即九尾狐。

另有多種狐狀獸類,其出現帶給人類的也是凶兆:「耿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日殊猜,其鳴自蔽見則其國有恐。」「姑逢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鴻雁,其名日獺獺,見則天下大旱。」

(《東山經》)「蛇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白尾長耳,名獨狼,見則國內有兵。」(《中山經》)

《任氏傳》是唐傳奇中的一個名篇,它塑造了一個動人的狐女形象。狐女任氏,不僅美麗溫柔,而且聰明勇敢,具有鮮明的人性。她對鄭生無比忠貞,能以一弱女子抗拒韋釜的無禮,她其實就是一個既忠實於愛情,又能貞潔白持的婦女形象,是現實生活中婦女優美性格的藝術概括。

《搜神記》卷十八引《名山記》說:「狐者,先古之****也,其名日阿紫,化而為狐。」就在此篇中,記載了狐狸阿紫幻化為美女的故事,它兩次媚惑西海都尉陳羨的部曲王靈孝,結果王靈孝跟着狐狸住進墓穴,連形貌都有幾分象狐狸。

《玄中記》說:「狐五十歲能變化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裏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

可見狐狸不僅可以幻化為美女去媚惑男子,也可以幻化為男子去作祟女人。

《搜神記》中有另一則故事,說有一隻狐狸迷惑劉世則的女兒,使她經年患病,後來韓友為她作法,才把狐狸驅趕進皮囊里消除掉,使劉世則的女兒恢復了健康。

8、辟邪:

似鹿而長尾,有兩角,也叫做貔貅。有鎮宅辟邪的靈性,相傳此靈物物嘴大無肛,能夠招財納福,極具靈力。

《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群)凶。」顏師古註:「射鬾,辟邪,皆神獸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

《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有桃拔、師子、犀牛」顏師古注引三國魏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者或為辟邪。」

唐·秦韜玉《豪家》詩:「地衣鎮角香獅子,簾額侵鈎綉辟邪。」

聞一多《紅燭·劍匣》:「我又將他製成層迭的花邊:有盤龍、對鳳、天馬、辟邪底花邊。」

9、刑天:

刑天又稱戰神刑天、形天、邢天。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以舞。」以戚為武器。

【譯文】形天即刑天,刑天和黃帝在這裏爭奪神位,天帝砍斷了他的頭,並把他葬在常羊山。刑天竟然用兩乳為雙目,用肚臍作口,操持干戚來舞動。

評曰:常羊山從此陰雲鬱結,碧天不開,還時時聽見悶雷在山谷中轟鳴迴響。據說那是失敗的英雄刑天,一直不心甘,不停地揮舞武器,在與敵人作戰。

陶淵明在《讀山海經》詩句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他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天者,顛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復仇。(另有一說認為,刑是割,刈的意思;天是首,即頭的意思)。

當炎帝還在統領天下的時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愛歌曲,曾為炎帝作樂曲《扶犁》,作詩歌《豐收》,總名稱為《卜謀》,以歌頌當時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炎帝在阪泉之戰中被黃帝打敗,他的兒子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候,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只是因為炎帝的堅決阻止沒有成行。蚩尤和黃帝一戰失敗,蚩尤被殺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顆憤怒的心,於是偷偷地離開南方天廷,徑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刑天使用的武器是戚,是一種巨斧;還有一塊青銅方盾,古代稱為干。

刑天左手握著青銅方盾,右手拿着大斧,直殺到黃帝的宮前。黃帝見刑天殺過來,頓時大怒,拿起寶劍就和刑天搏鬥起來。兩人從宮內殺到宮外,從天庭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

黃帝久經沙場,經驗老到。他趁刑天不防,揮劍向刑天的脖子砍去。刑天招架不及,頭顱被斬落下來。落到地上的刑天之頭,順坡向常羊山腳下滾去。被斬首的刑天蹲下身子,想找回自己的頭顱。由於失去眼睛,他沒有看見自己的頭就在他身處的常羊山腳下。

黃帝擔心刑天找到頭顱後會恢復原身再和自己交戰,就拿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劈去。隨着一聲巨響,常羊山被劈成了兩半,刑天那碩大的頭顱就勢滾進山谷。隨後,那兩半山又合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埋葬在裏面。

刑天感覺到了周圍的變化,知道黃帝已經把自己的頭顱埋進山腹,但是他並沒有氣餒。他站起來,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著天空胡亂揮舞。陷入黑暗的刑天暴怒,以兩個當做眼睛,張開肚臍做嘴,繼續與黃帝搏鬥。

刑天雖然失敗,但是他永不妥協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後人。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寫詩對刑天的這種精神大加讚頌,詩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傳說刑天是名勇者,有次民間出現一凶獸,常吃人,眾人束手無策,推薦幾名勇士前去制服,其中就有刑天,但是怪物十分強大,只剩刑天和一名戰士還活着,最終怪物被殺死,勝利之後,正欲離去,那名戰士禁不住利益的誘惑,殺死刑天,榮譽自己一個人獲得,並將刑天的頭部藏到山裏,之後刑天怨恨未平,胸前生出兩隻眼睛,腹部生出嘴巴,回到部落將那名戰士殺死,可人們已經被蒙蔽,認為刑天是怪物,想要消滅他,之後刑天逃回山林,每日每夜都在找自己的頭,遇到人類就將其殺死,以解心中怨氣。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刑天為一人形符號,為氏族部落的象徵圖騰。刑天原本是華夏族無名神祇,被斷首后才被稱作「形天」。在《山海經》的原本記載,稱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為陶淵明所改,根據《太平御覽》引用《陶靖節集讀山海經詩》,「刑天」意為「形體夭殘」,但可能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陶潛此詩寫成后,「刑天舞干戚」一詞,因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

北宋宣和六年,曾紘於《陶靖節集》後作跋,提出了他的看法:淵明讀山海經詩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有在」之句,竟莫曉其意,後讀《山海經》云:「刑天,獸名也,好銜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錯。形夭乃是刑天,無千歲乃是舞干戚耳,如此乃與下句相協。

南宋時,周必大(1126-1204)於《二老堂詩話》書中提出反駁。他認為:余謂紘說固善,然靖節此題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終始記夸父,則此篇恐專說精衛銜木填海,無千歲之壽,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並指刑天,似不相續。又況末句云:「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何預干戚之猛耶?

清中葉之際,陶澍(1779-1839)重刊《陶靖節集》,他傾向曾紘之說:既雲夭矣,何又雲『無千歲』?夭與千歲,相去何啻彭殤?恐古人無此屬文法也。

民初,魯迅於《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文中,採用「刑天舞干戚」的說法,以此來證明陶淵明「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而存在「金剛怒目式」的風格。

然而,郭沫若於晚年寫的《讀詩札記四則》,卻贊成周必大的看法,他說:這樣明白曉暢的詩,宋人曾卻於節外生枝,謂「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疑其上下文不相貫,遂把「形夭無千歲」校改為「刑天舞干戚」。

到了後世,引申意義。刑天成為勇猛將士的象徵,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戰鬥之神。

10、赤眼豬妖:

赤眼豬妖,中國古代神獸,傳說其豬頭狗身,身軀巨大,多居住於陰暗潮濕處。

據《神魔誌異·妖獸篇》記載:「赤眼豬妖,豬頭狗身,身軀巨大,黑毛,硬刺,赤目,能暗中視物。喜食腐物,喜居陰暗潮濕處。」

赤眼豬妖身軀十分龐大,豬頭狗身,通身黑色毛髮,帶硬刺,血紅雙目,可以在黑暗中看清物體。

11、當扈:

當扈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異獸,《山海經》中記載:「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

當扈,傳說中的一種異獸,《山海經·西山經》:「(上申之山)其鳥多當扈,其狀如雉,以其髯飛,食之不眴目。」當扈是一種野雞(如雉),它朝着一個大致方向漸進又忽然急竄躲藏(以其髯飛:髯,通「冉」,漸進。飛,快速),捕捉它必須要目不轉睛地盯着它。

當扈是一種怪鳥,樣子像傳說中雉。當扈圖有二形:其一以鬚毛飛,其二似雉。郭璞《圖贊》:「鳥飛以翼,當扈則須。廢多任少,沛然有餘。輪運於轂,至用在無。」

胡文煥圖說云:「當扈,狀如雉,飛咽毛尾似芭蕉,人食則目不瞬。」

當扈是一種怪鳥,樣子像雉,據說吃了它的肉可以不瞬目。一般的鳥鼓翼高飛,而當扈卻揚起咽喉下的鬚毛來飛翔。

12、青鳥: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

13、比翼鳥:

比翼鳥又名鶼鶼、蠻蠻,是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的鳥名。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

《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海外南經》記述的範圍是從海外的西南角到東南角。結匈國在它(指《海外西經》中的滅蒙鳥)的西南部,這個國家的人,胸脯都向前突出(即今所謂「雞胸」。)南山在它的東南部,從這座山來的人,都把蟲叫為蛇,把蛇叫做魚。一說南山在結匈國的的東南邊,比翼鳥在它的東部;一說它是在南山的東部。

《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郭璞註:「似鳧,青赤色。」由此可見,這種鳥的顏色是青中帶紅,樣子像野鴨,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必須兩隻並在一起才能夠飛翔。

《博物志》:「南方有比翼鳥,飛止飲啄,不相分離……死而復生,必在一處。「「如此奇異的鳥,古人必然要附會於一定的休咎兆驗。

《山海經》說「見則天下大水」,說比翼鳥的出現預兆洪水滔天,是咎徵。此外諸說則多為休應,如《博物志·異鳥》:「見則吉良,乘之壽千歲。」

《逸周書》曾載,周成王大會諸侯時,曾有人以比翼鳥進貢。

《瑞應圖》:「王者德及高遠,則比翼鳥至。」

而後世因比翼鳥的特性,常用比翼齊飛形容夫妻生活和諧美滿,較為有名的便是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在遙遠的古代,黃河附近有個小村莊。有一個小孩子他叫柳生,家境困苦的他,每天幫家裏做完事之後最喜歡的便是在家後面的深樹林里聽着各種鳥的叫聲,漸漸的柳生也學會分辨各種不同類型的鳥叫聲,慢慢的他也學着各種鳥兒的叫聲,久了之後模仿出來的聲音連鳥兒都分辯不出是真是假,經常能招來許多的鳥兒和他同樂。

年過一年,日復一日。柳生也長大了,這一年柳生十六歲,唯一和他相依為命的母親也由於長年的勞累過度病重無法下床,需要較多的金錢來買葯,於是黃生賣身進入了對面村的黃員外家負責花園的工作。

柳生進到黃員外家后,因為一隻金絲雀與黃家小姐結緣,日久生情,卻被黃員外得知,柳生被黃家眾家丁打了個半死,又被抬到了附近的黃河。

黃家小姐聽說后血氣攻心,噴出了一大灘的鮮血便去世了,這時人們看到了一隻美麗的單翅的小鳥,從那少女的心口跳了出來,那鳥兒並不會叫,只是朝着黃河的方向跑去,這鳥只有右翅也不會飛,一些人看了奇怪便跟了過去。那鳥雖然不會飛,但速度確是很快,不一會便追到了黃河邊,本來還有一口氣的快要被扔下黃河的柳生,看到了這隻小鳥也便把雙眼合上,被眾家丁甩了下去。

這時候被甩下黃河的柳生也從心口跳出一頭和那美麗小鳥一般但只有左翅的鳥兒,從剛要落下黃河的屍體上跳起,和那少女變成的只有右翅的鳥兒合在一起,飛向了天空。這小鳥兒的叫聲美麗無比,眾人都被它的啼叫聲吸引了。

後來眾人便說,那會唱歌的鳥便是柳生的心變的,而那不會唱歌的鳥便是黃鶯的心變的,兩人真心相愛死後也變化成了鳥兒,人們便把這種鳥兒稱做比翼鳥,從此世上便有了比翼鳥了。也有人被柳生的毅力打動了,便道: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是下定了決心做某件事。

14、燭龍:

燭龍,別名燭九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之神[1],據《山海經》中記載,燭龍也稱燭九陰,是人面蛇身的形象,赤紅色,身長千里,睜開眼就為白晝,閉上眼則為夜晚,吸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又能呼風喚雨,不喝水不進食,不睡覺也不休息。

燭龍是人臉蛇身的怪物,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身長千里,睜開眼就為白晝,閉上眼則為夜晚,吹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能呼風喚雨。

燭龍即太陽說。此說最古,上引《易緯乾坤鑿度》即開其先河。清人俞正燮發明其說,其《癸巳存稿·燭龍》條備引古書燭龍之文,認為「燭龍即日之名」。並稱燭龍之說出自蓋天說宇宙觀。

姜亮夫《楚辭通故·燭龍》所據材料全抄自俞氏,但其說卻大相徑庭,他認為「燭龍」即「祝融」之音轉,燭龍傳說即「祝融傳說之分化」,又謂:「古人束草木為燭,修然而長,以光為熱,遠謝日力,而形則有似於龍。龍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燭龍。」

袁珂《山海經校注》把燭龍與開天闢地的盤古等同起來,並說:「說者謂此神當即是原始的開闢神,征於任昉《述異記》:『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年紀》:『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信然。盤古蓋後來傳說之開闢神也。

先秦兩漢之書言燭龍,皆本自《山海經》,故稽考燭龍神話的來歷,需從《山海經》入手,縱觀《山海經》關於燭龍的敘述,其要點有三:第一,燭龍的方位。《大荒北經》明言燭龍居於「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則燭龍場景居於《大荒經》版圖之西北隅,《海外北經》敘事首起西北隅而終於東北隅,燭陰列此經之首,則其於《海外經》版圖,亦必處西北隅。

第二,燭龍之形象。《大荒經》謂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海外經》謂其「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則其為物身形綿長,人面蛇身,且為紅色。

第三,燭龍之神異。《大荒經》謂「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海外經》謂其「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其視瞑關乎晝夜時辰,其呼吸關乎冬夏季節,其氣息關乎風雨氣象,則燭龍之神異全在其與時序的關係,表明此正古人之所以關注燭龍的要義所在。燭龍與時序之間的關係既為古人所盛稱,則考究燭龍神話的來龍去脈就應由此着眼。

那麼,這種身形蜿蜒如蛇、體長千里、燭然如火、呼吸吐吶關乎時序並且以「龍」為名的神異之物,所象徵的究竟是何種自然現象呢?只要對於華夏上古大火紀時的習俗有所了解,就不難由此聯想到天上的龍,即逶迤於天際的蒼龍星象。不同季節的龍星星象皆在《山海經》中留下清晰可辨的印記,夔龍為春天之升龍,應龍為夏天之飛龍,燭龍為秋天之降龍,相柳為冬天之潛龍,《山海經》對於蒼龍星象在每個季節和方位的星象形態和授時功用皆有生動的寫照,全面而系統地反映了原始的龍星紀時習俗。

也有些人反對這些關於燭龍的說法。

反對觀點

以上諸說實皆一面之詞,俱不可從。

第一,燭龍「視為晝,瞑為夜」(《海外北經》),有似於日,然《天問》謂:「日安不到,燭龍何照?」《淮南子·地形訓》謂:「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詩含神霧》云:「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明謂燭龍所在為日照所不及的幽暗之域,則燭龍非太陽明矣,故「太陽說」不可從。

第二,「燭龍」與「祝融」固然聲韻相近,但典籍中所載祝融之事和上引所載燭龍諸事全不相涉,而以「燭龍」之名緣乎「束草木為燭」之形,則純屬想當然之詞,且燭龍之神異又於草木之火燭何涉?故姜氏「火燭說」亦不可從。

第三,盤古為開闢神,《藝文類聚》卷一引《三五曆紀》云:「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開天闢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生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詩中的燭龍,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稱天地渾沌是由盤古開闢為天和地的。

清馬驌《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紀》云:「元氣溕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則謂世間萬物為盤古死後身體所化,任昉《述異記》云:「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為三百里,俗云: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

《三五曆紀》和《五運歷年紀》的作者徐整為三國人,任昉為南北朝時梁人,此前的先秦及秦漢文獻如《楚辭·天問》、《淮南子·原道訓》等在述及世界創生時,皆未提及盤古,可見盤古創世的神話出現較晚,且據徐整稱引「吳楚間說」,並雲「南海有盤古氏墓」、「桂林有盤古氏廟」,可見盤古神話當是魏晉間由南方民族傳入者。盤古之主要事迹為開闢天地和化生萬物,然諸書述燭龍,卻全然與開闢和創世無涉,《海外經》所謂「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云云,也與創世無關,《廣博物志》卷九引《五運歷年記》所謂「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夜。」顯系以意捏合盤古與燭龍,袁氏「燭龍為開闢神說」,正為此說所誤。

史料記載:

《山海經》中記載:「鐘山之神,名日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淮南子·地形訓》載:「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蛇身而無足。」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行南時大,行北時嚴殺。

《大荒北經》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海外北經》云: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楚辭·天問》:「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郭璞注《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

《易緯乾坤鑿度·卷上》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行南時大,行北時嚴殺。」

15、犼:

犼是明清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中國古代見之於史冊的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的少量傳說證實,它的出現晚於大部分神獸、凶獸乃至瑞獸,是直到明清時期才出現的怪物。

犼是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

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上的兩隻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君歸」。據說它們專門注視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游不歸,它們就呼喚皇帝速回,料理政事。城樓后的兩隻石犼,則面北而坐,叫做「望君出」,它們的分工就不同了,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行為,皇帝如果深居宮闈,不理朝政,它們便會催請皇帝出宮,明察下情。

據說犼是一種極有靈性的動物,它每天蹲在華表上密切關注皇帝的行蹤。兩隻面南而座的犼是專門守候皇帝出巡的,每當皇帝久出不歸,荒淫作樂時,它們就會呼喚皇帝:「國君快回來料理國事吧,我們盼望你回來,眼睛都快望穿了。」

於是人們稱這兩隻犼為「望君歸」。位於城樓后華表上的的兩隻面北而座的犼則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舉動的,如果皇帝久居宮中,不理政事,它們便會催促皇帝:「國君快出宮體察民情吧,不要總呆在宮中享樂,我們盼望你出來,眼睛都快望穿了。」於是人們稱這兩隻犼為「望君出」。

關於犼的來歷,大概有兩類說法,一類是神獸,二類是殭屍頂點。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蹬龍。

一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監督皇帝)。

一說《集韻》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另有,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后以其食之。

望天吼的相貌獨特的十似之處:1、角似鹿;2、頭似駝;3、耳似貓;4、眼似蝦;5、嘴似驢;6、發似獅;7、頸似蛇;8、腹似蜃;9、鱗似鯉;10、前爪似鷹后爪似虎。

《偃曝餘談》記載: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犼溺著體即腐。

犼並非以龍為食,清代東軒主人的《述異記》中記載:「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斗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余,蓋即犼也。」

袁枚《續子不語》:「常州蔣明府言:佛所騎之獅、象,人所知也;佛所騎之犼,人所不知,犼乃殭屍所變。」袁枚《續子不語》:「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清同治《續修永定縣誌》上載:「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邑南有異獸,大如牛,尾似團扇,口闊,徑直如盆,周身紅毛,長數尺,噬人及諸惡獸,或以為犼雲。」

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關:文殊廣法天尊騎獅子,普賢真人騎白象,慈航道人騎金毛犼。

菩薩道:「他是我跨的個金毛犼。因牧童盹睡,失於防守,這孽畜咬斷鐵索走來,卻與朱紫國王消災也。」

西遊真詮第七十一回言行者假名降怪犼觀音現像伏妖王。

道書十二種曰:「犼項金鈴何人解?解鈴人還問系鈴人。」

16、長右:

長右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獸名。《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長右是猴形水怪,與牲獨、舉父均屬猿猴類,據《山海經·南次二經》記載:「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從櫃山往東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長右山,沒有花草樹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著四隻耳朵,名稱是長右,叫的聲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縣一出現長右就會發生大水災。長右:或引做「長舌」,與狌狌、舉父均屬於猿猴類。長右既是山名,也是山中怪獸的名字。據考,長右山約在湖南雪峰山中段。雪峰山脈主體位於湖南中部和西部,是湖南境內重要的山脈,長右山出此獸,所以以山命名。

《山海經》中的長右是一種長著四隻耳朵的長臂猴,實際上,它是普通的猴子,它有耳聽四方的靈敏聽覺(四耳),它的顯著標志是長臂(長右:右,手也)。長右圖有二形:其一,猴形;其二,人面獸身。

長右是大水的徵兆,其特徵是猴狀而四耳,吼叫聲像人的呻吟聲。郭璞《圖贊》:「長右四耳,厥狀如猴。實為水祥,見則橫流。」

17、朱厭:

朱厭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凶獸,身形像猿猴,白頭紅腳,傳說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出自《山海經·西山經》。

朱厭,一種古代凶獸,出於小次山。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朱厭即猿,它有潔凈的毛髮(白首:白,彰明、清晰、潔凈;首,標表),伺機奔跑(赤足:赤,斥候,偵察。足,奔跑)。朱厭圖有二形:其一為猴形;其二為人面猴身。

郭璞《圖贊》:「鳧篌朱厭,見則有兵。類異感同,理不虛行。惟之自然,厥數難明。」

18、諸懷:

諸懷(zhūhuái)是古代漢族神話中的怪獸。《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諸懷,其音如鳴雁,是食人。」

諸懷最早見之於《北山經》所述:「北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日諸懷,其音如嗚雁,是食人。」

郝懿行按:「《玉篇》作懷,雲獸似牛,四角人目。」

吳任臣按:「《駢雅》曰,牛四角人目,日諸懷。《事物紺珠》曰,螈似牛三足,懷似牛四角。」[2]

郭璞《圖贊》:「寞窳諸懷,是則害人。」

諸懷圖多有二形:一是四角牛,二是二角牛。古籍多將諸懷描繪成一種外形象牛,卻長著四隻角,並有人一樣的眼睛、豬一樣的耳朵的怪異之物。實際上,諸懷就是野豬,它的情狀似牛一樣奔走,四處角戲,一眼望去,就知道是豬,它的叫聲如飛雁叫,是可受納人飼養的動物。

北嶽山是北方第一列山系的第二十座山,山上多產枳、棘等刺木和檀、柘等硬木,諸懷水就發源在這裏。往西流入囂水,水中多產鰭魚,這種魚長著像狗一樣的腦袋,其聲音像嬰兒啼哭,吃了這種魚能夠治療癲癇驚狂。

19、兕:

上古瑞獸「兕」,狀如牛(水牛),蒼黑(全身呈現青黑色),板角(就是獨角獸那樣的犄角)。逢天下將盛,而現世出。「兕」中最著名的是板角青牛(太上老君的坐騎)

有人將兕與犀牛這二者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山海經·海內南經》有這樣的兩段記載,「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兕西北有犀牛,其狀如牛而黑。」

兕出現在《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原文是: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意思是:兕在帝舜葬地的東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狀像一般的水牛,通身是青黑色,長著一隻角。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險惡,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類」。

記得《西遊記》裏有一段,太上老君所騎青牛走落凡間成精,使著一個圈兒,套去眾神好多兵器,這隻青牛就是兕了。吳承恩寫得好:「獨角參差,雙眸幌亮。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長時攪鼻,口闊板牙黃。毛皮青似靛,筋攣硬如鋼。比犀難照水,象牯不耕荒。全無喘月犁雲用,倒有欺天振地強。兩隻焦筋藍靛手,雄威直挺點鋼槍。細看這等凶模樣,不枉名稱兕大王!」

在《左傳·宣公二年》裏記載着:「犀兕尚多。」之後就再無據可考,想是除了一隻被李耳騎着仙去外,其他的統統死光了。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元春的判詞:寶玉......遂又往後看時,只見畫着一張弓,弓上掛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裏的「兕」,即是犀牛。

20、飛廉:

飛廉,年支十四星之一,也是上古十大魔神之一。源於古代漢族人民對遠古星辰的自然崇拜。蜚廉(飛廉)屬陽火,主孤及克害。忌入命、身、父母宮,主孤克。入命身,其人孤僻;入父母,克父母,若會凶星,其克必重。在遷移宮,忌遷動,再湊合凶星,車禍血光之災。

文獻稱飛廉是鳥身鹿頭或者鳥頭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為飛廉。

21、三足烏:

三足烏又稱三足金烏,金烏,作為一種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金烏形象原是二足西漢後期演變為三足詳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二足金烏、傳古代人看見太陽黑子,認為是會飛的黑色的鳥——烏鴉,又因為不同於自然中的烏鴉,加一腳以辨別,三足烏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為日中三足烏之演化。三足烏亦稱「踆烏」。居於日中,有三足。

根據《山海經》等古籍的記述,中國遠古時代太陽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是帝俊與羲和的兒子,它們既有人與神的特徵,又是金烏的化身,是長有三足的踆烏,會飛翔的太陽神鳥。

如《山海經·大荒南經》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也說「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便是對十日神話傳說的記述。

《淮南子·精神篇》中說「日中有踆烏」,郭璞註解說「中有三足烏」,則是對太陽為金烏化身的說明和解釋。遠古神話傳說中的十日,每天早晨輪流從東方扶桑神樹上升起,化為金烏或太陽神鳥在宇宙中由東向西飛翔,到了晚上便落在西方若木神樹上,這表達了融化於神話之中古代對日出日落現象的觀察和感受。

王紅旗先生寫的《畢方鳥、灶王爺、燧人氏的科學內涵》一文,其中介紹:「《五藏山經/西山經》記載:『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譯註:章莪山上生有一種鳥,形狀像鶴,只有一足腳,身上青色中帶有紅色花紋,嘴是白色的。這種鳥稱做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己的名稱。它出現的地方會發生怪火}。』關於畢方鳥的叫聲「畢方」,袁珂先生敏銳地指出此乃竹木燃燒時所發出的噼啪聲響,並據此認為畢方鳥即火老鴉,良有理也。……進一步說,此處畢方鳥又可能是古代消防隊員的標誌性裝束,一旦發生火災,他們要及時行動,並大聲模仿竹木燃燒的噼啪聲以示警。

……此外,《五藏山經·中山經》第11條山脈的丑陽山,也有一種赤足的鳥,狀如烏鴉,『可以御火』,顯然它也是當地消防員的裝束。」從中得知,在中國古代漢族傳說中,烏鴉與火有一定聯繫。鳥一般代表飛行器,三隻足的飛行器,即我們現在常見的飛機,三足就是飛行器的三個起落架,三足烏即上古時代飛行器,不是生物.

電視介紹,烏鴉會故意停留在煙霧中,並解釋說,煙霧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烏鴉耐著煙嗆而停身煙霧中,可能是利用煙霧殺菌作用來防病治病。古人可能注意到烏鴉喜歡停留在煙霧中的習性,而其它鳥則無不遠離煙火,因而認為烏鴉是與火有關的神物,再加上烏鴉通體漆黑如炭,如同從火中化出,古人更可能幹脆認為烏鴉就是火的化身,是活氣勃勃的「火」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太陽是世間最大的火,至少古人有這種認識,烏鴉因而就與太陽產生了聯繫,成為載着太陽飛行的神鳥。《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大意是,湯谷上長著一棵扶桑樹,十個太陽就棲息在這株樹上,一個太陽剛剛回來,另一個太陽則起身出去,十個太陽都負載在烏鴉身上。就這樣,烏鴉從一種凡鳥一躍成為馱著太陽飛行的神鴉。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漢族民間傳說此鳥為日之精,居日中。漢代畫像磚上常有三足烏,居於西王母座旁,為其取食之鳥,或說即青鳥。

《洞冥記》卷四:「(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東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藝文類聚》卷一百引《黃帝占書》:「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后因以指日。

《河圖括地圖》:「崑崙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漢代王充《論衡·說日》:「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

《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漢高誘註:「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烏。」故太陽也叫作三足烏或金烏。又西王母有三足烏,是替西王母取食的青烏。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王母]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張守節正義引張揖曰:「三足烏,青鳥也,主為西王母取食。」后亦因以借指日。

唐代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詩:「蓮花交以響共命鳥,金榜雙回三足烏。」仇兆鰲注引黃生曰:「三足烏,即日也。」

宋陸遊《月夜短歌》:「明星雖高未須喜,三足陽烏生海底。」

《春秋元命苞》曰: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其僂呼也(僂呼,溫潤生長之言———原注)三足鳥的出處考證:戰國與秦代的銅鏡上有三鳥環日圖,漢代瓦當上有繞日飛行的三鳥紋,而且在漢代畫像石《羿射九日》圖中刻畫的棲息於扶桑神樹上的也是三足金烏,可知這在古人心目中皆是對三足烏最為生動的表現。高句麗人對三足烏的這種崇拜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有體現。

高句麗古墓壁畫有着豐富的內容,其中的四神崇拜、伏羲與女媧圖、神農圖、道家羽衣仙人圖等均體現了中原對高句麗文化的全面影響。同時高句麗的射獵、戰爭壁畫也體現了其作為一個邊疆民族所具有的尚武好戰特點,應該指出的是,這些圖畫在構圖等方面與中原魏晉以來的古墓壁畫並無重大區別。高句麗壁畫是反映高句麗在文化上屬於中華文明體系的鐵證。

高句麗人崇拜三足烏如同龍和鳳,除了為日神,意代表着力量。高句麗的三足烏文化由中國中原地區傳入,體現古代中國人對鳥和太陽的崇拜。高句麗人對三足烏的這種崇拜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有描述。

高句麗壁畫墓多繪有日月神像,表明其有日月星晨崇拜。高句麗五盔墳四號墓「日月神繪於北角二層抹角石上,人首蛇身。日神居左,男相,披髮,雙手捧日輪於頭上,日中有三足鳥,月神居右,長發女相,雙手捧月輪於頭上,月中有蟾蜍。」長川一號墓后室藻井頂部繪三足鳥(日神)、蟾蜍與兔(月神)和北斗七星圖。

我國古代文獻中有很多關於三足烏的記載,如漢代王充《論衡·說日》說:「日中有三足烏。」《淮南子·精神訓》說:「日中有踆烏。」高誘註:「踆,猶蹲也,即三足烏。」《楚辭·天問》王逸注云:「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則三足烏當指日之精。考古發現中所見東漢時期的漢畫像磚上常有一些動物圖像,如虎、鹿、牛、豬、魚、龜、鶴、鳥以及三足烏和九尾狐等。

畫像題材還有神話傳說,主要有伏羲女媧、東王公和西王母等,而三足烏和九尾狐常作為瑞鳥瑞獸列於西王母座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脊樑:盜墓者的經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龍脊樑:盜墓者的經歷
上一章下一章

鎮墓獸*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