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帝王的野望

第18章 帝王的野望

公元190年,正月。

天下諸侯聽聞董卓喪心病狂派人毒殺劉辯,紛紛義憤填膺。

董卓這行為觸碰到了天下士人的底線,引起眾怒。

曹操趁機發布檄文布告天下。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懲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操等恐社稷淪喪,集合義兵,共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合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天誅地滅。皇天后土,祖宗名顯,實皆踐之。」

一時間,諸侯紛紛響應,起兵討伐董卓。

天下震怖!

劉協很快就拿到了第一手情報,這情報跟他腦海中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沒什麼很大的區別。

因為劉協的上一世穿越的時間點是董卓死後,李傕、郭汜在長安把控朝政時期,所以他完全不知道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詳細情況。

但今世的情況與腦海中的記憶大致相同,這樣無疑讓劉協心中鬆了一口氣。

可劉協絕不能放鬆,因為這可是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戰役。

成龍還是成蟲,在此一舉!

在歷史上。

這場戰役,不僅僅是董卓命運的轉變,也是劉協命運的轉變,更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董卓的命運在此之後由興轉衰。

天下各個諸侯勢力,也在討董戰爭之後風起雲湧,展開了局部兼并和勢力融合。

那麼何為真正的十八路聯軍呢?

資治通鑒曾記載:「春正月,關東州郡皆起兵以討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

由此看來袁紹是十八路聯軍的盟主,史書是有明確記載的。

然而,假象的背後卻隱藏著事實,袁紹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盟主。

因為討董戰爭的聯軍其實是分為三路的。

第一路,也是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酸棗聯軍,前來會盟者有發起者驍騎校尉曹操、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兗州太守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以及徐州牧陶謙。

其實酸棗聯軍中還應該有一位,那就是青州刺史焦和,只可惜此人時運不濟,帶著兵馬意氣風發前來會盟,可還沒出青州就被黃巾軍擊潰,不然公孫瓚也不會不來會盟,反而打起青州黃巾軍的主意。

第二路為河內聯軍,以渤海太守袁紹為首,會盟者分別有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以及西河太守崔鈞,還有一位上黨太守張楊。

第三路為魯陽聯軍,為首者乃后將軍袁術,會盟者有江東猛虎、豫州刺史孫堅,穎川太守李旻。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酸棗聯軍的核心人物,並非袁紹,而是張邈。

袁紹當時並不在酸棗會盟的現場,並未參與酸棗會盟,張邈之所以推舉袁紹為盟主,也無非就是打個客套。

不過,客套之餘還要借袁紹四世三公的聲威和號召力,從而使得討董聯軍聲勢更大,增加董卓對聯軍的恐懼,增加州郡百姓對聯軍的支持,同時又能募集更多義兵。

總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情報中的一件事不禁讓劉協忍俊不禁,讓他從中看出十八路聯軍中大多是無能之輩。

情報中說道:在酸棗會盟之時,諸位刺史、郡守互相辭讓,沒人敢擔任執牛耳的任務。

於是大家共同推舉臧洪。

臧洪何許人也?為何遭到大家如此推崇?

那就不得不說一下他的生平。

臧洪的父親臧旻歷任使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職。

在任官期間很有聲譽,曾平定會稽妖賊許昭的叛亂。

臧洪十五歲時,因其父的功績被拜為童子郎,在太學里有名氣。

臧洪體貌魁梧,格外優秀,20多歲時被選為孝廉而為郎,與劉繇、王朗等同被外選為縣令。

平中末年,臧洪辭官回家被廣陵太守張超聘為功曹。

當時正值董卓之亂,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道:「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國恩,你們兄弟倆都掌握著一方大郡,現在王室經此劫數,亂臣賊子未被懲處,這正是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時。眼下廣陵郡比較安定,郡內十分富裕,如果動員一下至少可以徵得二萬人,以此來誅除國賊,給天下人做個榜樣,那將是最大的節義啊!」

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

兩人一拍即合,於是有了酸棗會盟。

關東聯軍後來形成了燎原之勢,如果真的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話,探究其發起者,當數臧洪最早,當然這只是一種戲言。

不久,張超、張邈會同劉岱、孔伷、橋瑁等在酸棗正式會盟舉兵。

酸棗大會時,張邈對張超道:「聽說賢弟你在廣陵,行政教化賞罰等什麼的,自己都不管,全都交由臧洪來做。這個臧洪是個怎樣的人啊?」

張超回答道:「臧洪才幹智略全比我強,我特別喜歡他,他可謂海內奇士。」

張邈一聽,馬上接見這位臧洪。

跟臧洪對話后,張邈「大異之」,發現臧洪確實是個人才,即刻向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薦臧洪,兩位刺史也喜歡的不得了。

所以大家才共同推舉臧洪上台演講。

臧洪經過大家的一致推舉后,坦然接受,大大方方登上祭壇。

聲如洪鐘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勠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臧洪演講時語氣慷慨激揚,聲情並茂,說到激動處時涕泗縱橫。

當時在場聽到這篇誓詞的,就算是卒伍仆隸那種不識一個大字的大老粗,也聽得熱血沸騰,莫不欲誓死報效國家。

至此聯軍勢力形成,三路大軍互為犄角,將董卓圍的密不透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帝劉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帝劉協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章 帝王的野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