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猛張飛初戰河北

第一百五十七章:猛張飛初戰河北

卻說張頜率三萬軍前去抵擋關張。分別在界河對峙,張飛親自在河畔溺戰,張頜欲出戰,身後眾將勸道:「何必理會,只需守住這裏,令高謹軍不能北進,便可無事。」

張頜捋須道:「高謹軍來勢洶洶,若是不給予厲害,如何能抵擋,此人號稱張飛,據說有些勇力,我去會會此人。」

於是應張飛約定,帶着一隊人馬抵至橋頭,手中長槍前指,冷然大笑:「賊將莫非是背主投高謹的張飛嗎?」。

張飛大怒,挺矛來戰,他原本效忠劉備,曾誓言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為張頜揭了傷疤,早已怒火衝天,大喝一聲。勒馬衝殺過去。

張飛其實原本並沒有效忠高謹的打算,開始時是劉備明哲保身,他不得不跟隨劉備投靠高謹,劉備死後,他早已想離去,只不過高謹將關羽罰做小吏,而在做小吏的過程之中,關羽所見的是高謹對流民的處置恰當,心中認定高謹乃是仁君,因而不願離去,張飛見關羽如此,也只好隨着這個二哥繼續為高謹效力。

這一次二人做先鋒,便是為了將功折罪,張頜那一番言語已激怒張飛,張飛哪裏還忍得住,手中鋼矛已隨着滔天的怒意揚起來,欲將張頜刺於馬下。

山上陡然號角齊鳴,正中間充做轅門地兩輛大型輜重車被官軍迅速移開,一騎如風從中疾馳而出,馬背上跨騎一員年輕驍將,面如白玉,頭頂紫金衝天冠,手持一桿爛銀槍,直衝至山下始狠狠一勒馬韁,戰馬頓時長嘶一聲人立而起,炫耀示威之用意照然若揭.

兩岸觀戰的軍士頓時爆發出震天地喝彩聲,鼓動隆隆,都在為各自的將領鼓氣。

「張飛在此,逆賊張頜,吃俺一槍!」

兩馬相交,張飛手中鋼矛狂點,直刺張頜面門。

張頜亦是勃然大怒,將手中長槍一甩,冷然大笑:「匹夫也敢談勇氣。」手中長槍快如閃電,也是朝張飛面門點去。

二人初戰,就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張飛乃是悍將,聲勢如雷,鋼矛夾雜着勁風,竟有劈山開石的威力一般。而張頜勝在迅猛,長槍猶如破空一般,忽而前刺,變幻不定。

張飛霎時目光一厲,雙腿狠狠一挾馬腹,胯下地駿馬昂首長嘶一聲,甩開四蹄疾馳而過,口中大喝:「好快的槍!」

原來這一下二人的長槍俱都距離對面不過寸余,若是繼續紮下去,非兩敗俱傷不可,張頜只好撤槍回擋,而張飛亦勉強收起了鋼矛,,兩馬相交,長槍碰撞起來,發齣劇烈的撞擊聲,頓時,天地彷彿都黯然失色。

「哈……張頜匹夫,也不過如此!」張飛勒住馬,第一合雖然沒有能擊敗張頜,可是張飛顯然已經看出了張頜的斤兩,此人的槍法確實迅敏有力,可是比之自己卻稍有不如。剛才若不是張頜採取的是捨身搏命的打法,張飛或可佔上風。

坐下的軍馬頓住蹄子,「吭哧~」「呼噗~」沉重地喘息聲著,鼻翼扇動愈急。

張頜冷然大笑:「張飛匹夫,還敢再斗嗎?」。此時張頜心裏已經生出怯意,張飛確實比他技高一籌,只是此時,兩軍在大河兩畔擺好了陣勢,他如何能輕易敗走,因而只能繼續僵持下去。

張飛已勒馬衝殺而來,高聲回應:「有何不敢!」粗重地響鼻聲中,鐵蹄過處,濺起碎草爛泥一片,極速地衝刺令戰馬頸后地鬃毛獵獵飄蕩、猙獰猶如雄獅。張飛此時猶如天神一般,狂奔而至。…。

張頜大喝,鐵臂揮舞,緊握手中地長槍悠然在半空劃了個半弧,黝黑地寒芒閃爍,沉重地槍頭以張頜為中心,組成一道道槍影防護,長槍上耳朵鋒利割裂了空氣,發出陣陣刺耳地尖嘯,周圍地空氣亦驟然間變得凝重起來.

兩畔的軍卒盡皆轟然叫好,大多數人並不是識貨之人,可是面對今日一戰,卻都感覺到了緊張的氣氛。

此時張飛已經殺到,目睹張飛如此懾人地聲勢,張頜夷然不懼,舞槍相迎,瞬息之間,兩馬堪堪相交……

「當~」

電光石火之間.兩馬已然交錯而過,張飛策馬衝出數十步堪堪勒住坐騎,霍然回首,只見張頜在馬上搖搖欲墜,似有不支,不過很快又恢復過來,撥馬回頭,望着張飛,目光中更是凝重。張頜故作鎮靜,又擺出了繼續交戰的姿態,其實只有他自己明白,方才張飛那無比凌厲地一擊砸地他虎口綻裂、氣息窒悶,若是再戰下去,恐怕對他極為不利。

只是事到如今,就是硬著頭皮。他也必須繼續鏖戰。

張頜剛剛穩住,那一邊張飛已爆發出一聲驚雷般地大喝,直震得張頜耳膜隱隱生疼,只看到張飛繼續衝殺過來,進行第三合的攻擊,鐵蹄翻騰、馬嘶人吼,鋒利地矛尖劈裂了空氣,直刺張頜面門.

張頜急矮身低頭,堪堪避過,勒馬回頭,張飛的長矛去而復返,寒光閃爍,在一次前刺而至。

張頜厲吼一聲,長槍疾探而出砸向張飛刺來的鋼矛,黝黑地兩點鋒芒霎時撞擊在一起。火星四濺,激烈地金鐵交鳴聲霎時響徹長空。張飛地鋼矛竟被硬生生磕開。

張飛眼眸中閃過一絲欣賞,張頜這一擊確實漂亮,不管是力道、角度都掌握的極為恰當,他的手腳不慢,頓住馬,二人走走馬燈似的絞在一提起瘋狂廝殺。

左岸壓陣的關羽捋著長須,丹鳳眼極目眺望着廝殺的二人,心中不由感嘆:「這個張頜,確實有河北名將之實。」

恰在這時,雙方已鏖戰了四十多合,張飛爆喝一聲,鋼矛一探,刺下張頜鋼盔,張頜頓時膽寒,心知再打下去必要死在這燕人手下,虛晃一槍,撥馬便走,逃回本陣!

張飛追了片刻。見張頜部下已經截住了張頜,頓知再殺他已經無望,只好耀武揚威的回到本陣,向關羽復命。

關羽倒是並沒有責怪於他,只是道:「此人比之顏良、文丑更加厲害一些。」

張飛氣惱的道:「只怪錯失了良機,否則必不令他僥倖。」

張飛確實是個超級猛人,他的一生,叱吒風雲如夜空耀眼的閃電,壯行壯歌似晴天迅疾的烈雷,結義桃園、鞭笞督郵、怒喝長坂、喜會古城、降伏嚴顏、大敗張頜,直至掛孝伐吳身死小人之手……一生事迹。頂天立地,煞是爽快!

張飛是個信義深重的人。他和劉備、關羽桃園結義誓為生死弟兄,至死不渝,傳為千古佳話。在三國時代燦如星海的梟雄英傑行列里,最讓張飛蔑視的,就是毫無信義可言的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是說呂布相貌堂堂,武藝絕倫,那是讚美的話。但是此人趨炎附勢,見利忘義,品行低劣,史未載其生身父親是誰,卻明白說他好像認乾爹認起了癮。他先認丁原為乾爹,在丁原和國賊董卓大戰之際,他在董卓重金顯爵的誘或下,成了軟骨頭,親手殺了丁原。殺了丁原,好像他沒有個「爹」就活得沒滋味,立刻又認董卓做乾爹。在司徒王允設下連環計要除掉董卓的鬥爭中,這個呂布又抵擋不住貂嬋美色的進攻,一戟刺死了第二個乾爹董卓。認乾爹也草率,殺乾爹也隨便,呂布殺了董卓之後倒是再沒有認乾爹,我們推測,那絕不是他忌了認爹的癮,恐怕是沒人敢再給他當爹了——誰也不敢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收錄他這種貓頭鷹式的義子,這是實情!…。

張飛是個蔑視權貴、憎恨貪官污吏,敢於把懲處醜類立刻付諸行動的人。劉備效力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起義立了軍功,被任命為安喜縣尉。到任4個月,朝廷派督郵來檢查工作。督郵這個鳥官十分會敲詐勒索,見面就雞蛋裏挑骨頭,斥罵劉備:「你這混蛋詐稱皇親,虛報軍功,我奉行朝廷的命令,正要免掉你這等貪官污吏!」縣裏的同僚對劉備說。督郵口銜皇命,小人得志,見面就這麼橫著來,實際上是索要賄賂呢,你要是頂着不給他,他會很隨便地把你的紗帽摘去……這就惹得張飛怒髮衝冠,他把督郵「揪住頭髮,扯出館驛,直到縣前馬柱上縛住,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着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餘枝」張飛打了朝廷命官督郵,劉備的縣尉也做不成了,就把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和張飛、關羽棄官而去。

張飛鞭打督郵,讓人看了心中痛快!歷代都有敲詐勒索的貪官污吏,此輩之所以能繁衍不息大飽私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歷代的被敲詐者,有的是為了賄買個官職,有的是怕失去了烏紗,所缺乏的,是張飛這種天不怕、地不怕蔑視權貴的膽氣和精神。督郵被張飛綁在拴馬樁上狠打一頓,他後來的結果如何,東漢末年的吏冶是很腐敗了,儘管腐敗,像督郵這種賄賂沒得上,又被在光天化日之下捆打后的官員,臉上還有什麼光彩?他在官場上還怎麼去混?

張飛是個臨難不苟免,視死如歸的人。劉備為曹操大軍追襲,棄新野、敗走樊城、奔夏口,狼狽萬狀。其間在長坂坡前一場混戰,劉備與左右親-隨僅以身免,在曹操親率大軍迫近的危急關頭,張飛橫矛怒目立馬長坂橋頭,單槍匹馬面對曹操數十萬雄兵,毫無懼色,厲聲大喝:「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來與吾決死戰!」我們猜想,色厲膽壯的張飛當時必定是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只有抱定必死決心的人,才有蔑視數十萬敵兵的勇氣!張飛氣壯河山聲如雷震的怒喝,首先是驚得曹操身邊的將領夏侯傑落馬而死,緊接着十萬曹軍如山崩地坍轟然潰逃。張飛的壯舉,為劉備逃離險地贏得了時間。如果當時張飛臨難觳觫,拔腿而走,劉備一行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張飛是個始終如一,原則性很強的人。徐州大戰後,劉備投了袁紹,關羽降了曹操,張飛亡命草莽,佔據古城安身立命。這桃園結義的三弟兄風落雲散,天笤一方。後來,他們取得聯繫,到古城相會。先來的關羽走至古城,張飛認為,雖然曾和關羽結義,但是他投降了漢賊曹操,那就論不得弟兄私情而應以國家大義為重了。所以,他一聽說關羽來到城外,也不說話,披掛上馬,出得城來,舉起丈八蛇矛望關羽就刺。在張飛的心目中,關羽已不是先前的生死弟昆,而是助紂為虐前來誆騙他的曹操的幫凶了。在這場僵局中,若:不是關羽當着張飛的面,斬了追來的曹軍大將蔡陽,張飛是不會輕易放棄對關羽的懷疑的。張飛、關羽「古城會」的這場喜劇中,張飛立場堅定,原則性強,發憎分明的素質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張飛是個不逞一時意氣,以大局為重的人。劉備進軍西川,落鳳坡死。軍師龐統,諸葛亮和張飛兵分兩路入川增援。張飛領兵一萬,取大路殺奔巴州、巴郡太守嚴顏聞張飛兵來,閉城守御,張飛派人人城說降,被割了耳鼻放回。氣得張飛七竊生煙。到城下討戰,又被嚴顏一箭射中頭盔,張15怒火填胸,指著城上的嚴顏罵道:「我捉住你這老匹夫時,非吃了你的肉不可!」後來,張飛用計活捉了嚴顏,張飛盛氣叱罵要殺他,嚴顏卻不怕死,說:「你要砍頭就來砍,張牙舞爪氣個什麼勁兒!」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刀斧面前面不改色,十分佩服他的膽氣,就沒有意氣用事,他不計較嚴顏割說客的耳鼻、箭射自己的頭盔,「回嗅作喜,下階喝退左右,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張飛一生低頭禮拜的人實在是不多,這就把嚴顏感動得不得了,當時就表示願意投降。嚴顏投降非同小可,從巴郡到成都有險要關隘45處,都是嚴顏部下把守,降將嚴顏做了張飛進軍成都的先鋒,旌旗所向,兵不血刃,盡喚出投降,為張飛與劉備、諸葛亮會師成都贏得了時間。如果張飛沒有容納嚴顏的胸襟,計較前嫌,意氣用事殺了嚴顏,那他從巴郡到城都,所過40多處關隘,正不知要付出多少生命鮮血,征戰到何年何月!…。

張飛是個粗中有細,善於用兵的人。我們前面說過,張飛長坂坡前一聲怒吼,喝退曹操數十萬大軍,當時,他最精彩的一著,是讓跟隨他的20餘個騎兵,馬尾拴了樹枝,在背後的樹林中來回奔跑,盪起衝天塵頭。凡用兵的將帥,都明白大軍行進才有塵頭盪起,這就讓曹操弄不清張飛背後沒露面的兵馬有多少,加上張飛豪氣如虹要決死戰的氣概,曹軍的奔逃也就勢之使然了。

劉備取了西川后,張飛做巴西太守,魏國名將張邰引軍3萬來犯…………張飛領軍把張邰逼退到蒙頭、岩渠、盪石三寨中,相持50餘日,張邰只不出戰,張飛便每天在軍中飲酒作樂,又派人去成都諸葛亮處討來50壇美酒,用車子不遮不掩運至軍前,車上還插上黃旗,大書「軍前公用美酒」。張飛遂與營中將士大張鼓樂,排酒帳下,盡情取飲。張飛還坐於帳上,邊飲灑,邊讓兩個小卒在面前相撲為戲。張飛嗜酒有名,張鄶探知張飛不僅自己每天在醉鄉,而且部下也跟着縱酒無備,乘夜前來襲擊,結果被粗中有細的張飛,用伏兵奇計殺得3萬人報銷了兩萬,狼狽退到瓦口關上,又被張飛用計攻取關口,張邰僅帶10餘人步行爬山才逃了性命。

張飛不是一個完人。他的缺點,就是「敬愛君子而不恤小人」。他在關羽兵敗荊州身死孫權之手以後,遵照劉備的命令掛孝伐吳,被手下將領張達、范疆刺殺,拿上他的首級,投奔了孫權。張飛脾氣暴躁,不高興時,常拿鞭子打他的部下,用刑殺人也不節制。受過他處罰的人,也有一些留在他身邊做事,劉備曾勸他說:「此取禍之道也。」但是張飛不以為意,最終因此而送掉了性命。這是很可惜的!

此時的張飛仍覺得心有不甘,只想着斬下張頜。

關羽卻道:「張頜此戰既敗,必不敢再接受挑釁,該當如何?」

張飛一時也沒有主意道:「我再去溺戰,看他敢出戰否,斬了他的人頭,這些軍馬自然不戰擊潰。」

關羽制止道:「張頜豈會再應戰,三弟,不可造次。」

張飛只好道:「二哥可有什麼辦法?」雖然劉備死了,他仍稱呼關羽為二哥。

關羽闔目道:「我聽說張頜原本是韓馥軍將領,後來隨韓馥降了袁紹,至今卻一直沒有受到袁紹的信任,現在袁尚成為了河北之主,怎會對他如此看重,由此可見,袁尚必然是手中無大將,只好請張頜來抵擋我等大軍,只不過袁尚卻打錯了算盤,我們有大軍十五萬之多,而張頜只有區區三萬,此次若敗在三弟手下,營中的軍士必然膽寒,何不遣、一說客,前去說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江山美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江山美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猛張飛初戰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