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後記1

先說說歷史上的陳郡謝氏——

淝水之戰後,陳郡謝氏確實創造出了史上最大的輝煌,謝安與謝玄因此而名留青史,東晉也因為此一戰之勝迎來了幾十年的安定和平,北方胡族再也不敢來侵犯,然而歷史似乎都會走向同一個結局,功高蓋主的命運何其相似,因此一役,功名太盛的謝安最終還是遭到了當時的君主孝武帝的猜忌,幸得中郎將桓伊在一次宴會上唱了一首《怨歌》借古諷諫,謝家才避免一難,但之後,謝安還是為了消除孝武帝的忌憚而辭官避禍於廣陵,謝玄最終也上疏解除職務,后被調任為會稽內史。

在東晉一朝,謝家可謂滿門稱貴,顯赫朝堂,后劉裕稱帝,建立南朝,謝家依舊是最煊赫的士族,是金陵城中最亮麗的風景線。

然而從東晉到南朝,戰亂似乎從未停止,陳郡謝氏也與琅琊王氏一起輔佐當時的王朝渡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二百年間,謝家所出的詩人、政冶家、音樂家、書法家可謂數不勝數,謝家人也一直保持着一種不欲不爭的韜晦之明,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寧做隱士而不取天下而自立,但依然也沒有逃過盛極必衰的命運。

二百年之後,一個叫謝貞的人從北地回到金陵,他所看到的金陵城已是人跡罕至,千里絕煙,早已不復往昔之繁華綺麗,金陵王氣不存。

他是謝安的第九世孫,也是最後一個在《晉書》史上留名的陳郡謝氏子弟,便在他十六歲的時候,恰逢候景之亂,鮮卑化羯人出身的候景,曾想與王謝兩大族的女郎聯姻,卻被梁帝婉言拒絕,被告知王謝兩大族的子弟身份高貴,恐不會答應。

梁武帝太清二年,手握重兵的候景在壽陽起兵作亂,太清三年,終至攻破台城,金陵淪陷,候景稱帝,那時的金陵城中便只剩下三千人了。

而奪得帝位的候景因竟因聯姻之事怨恨王謝兩大世族,在破城之後的第一件事竟是將王謝兩大世族誅滅,從此烏衣子弟在金陵城中絕跡。

謝貞便是這其中極少數存活下來的人,之後跟着難民一起被擄至北方,受盡顛沛流離之苦,二十年之後,當他再次回到金陵城的時候,已是滿心瘡痍,他想到了自己延續了二百多年的家族,想到那些族人留在史上被人稱頌家喻戶曉的傳奇,更想到了昔日那些烏衣子弟的風流與才情,以及那些書法,駢文,詩詞,音樂、清淡就像是盛開在樹上最美麗的花瓣,風一吹過,便紛紛飄落。

然而他們骨子裏所流淌的風華與驕傲卻不會隨之散去,謝貞在死的時候已將一切悲歡離合與名利看得極淡,只囑咐親友以「以溥板周身,載以靈車,覆以葦席,坎山而埋之。」

他死時留下了一首殘詩——

「風定花猶落。」

倏忽再過一百年,唐太宗李世民稱帝,這位明君繼位之後力斥門閥士族,貶抑魏晉以來的世家五姓,推舉科舉,引寒門入士報效朝廷,從此魏晉風流,煙消雲散,成為後世之人所津津樂道的傳奇。

這是顧鈺所知道的歷史,她知道以自己一人之力,微小的力量並不能改變這大致的歷史走向,但也想嘗試着去扭轉謝家抑或是大晉朝的命運,至少能換來數十年的和平。

誅滅天師道,阻止桓氏取晉稱帝,以後就不會有天師道叛亂,也就沒有劉裕的崛起,就不會有南朝的建立,至於二百年後的候景之亂……

顧鈺笑了笑,打開車簾,看了看開在路邊的丹桂,一陣風拂過,花落如雨,香氣正濃。

不知不覺中,她也喃喃道了句:「風定花猶落。」

「娘親,你在說什麼呢?」一聲稚嫩而清脆的聲音陡地打破了她的沉思。

顧鈺將視線拉回,看向眼前還梳着垂髫髻的童子,粉嘟嘟的臉頰煞是可愛,霎時間,她的眸中也溢出滿滿的歡喜與慈愛。

這便是她與謝玄所生下的第一個孩子,謝玄給他取名為謝瑛。

「阿瑛,你阿娘是在考你學問呢,風定花猶落,後面是什麼?」謝玄走過來,撫了撫孩子的小腦袋,看着顧鈺一笑。

「可是阿耶從未教過我這句詩啊?娘親,這句詩的後面應該是什麼?」小孩子睜大了眼睛望向顧鈺問。

謝玄似乎才想起什麼,也看向顧鈺問道:「對啊,這句詩我怎麼也好像沒有聽說過,這難道是阿鈺自已所創的?」

顧鈺笑了笑,沒回答,反倒是小孩子嗔聲嗔氣道:「原來阿耶也不知道,那瑛兒若是接上了,是不是也能如阿耶和娘親一般厲害了。」

小孩子的話總是那麼天真童趣,謝玄與顧鈺又相視一笑,異口同聲道:「當然啦!阿瑛能接上嗎?」

孩童的目光閃亮,望了望遠處層巒疊翠的山林,又沖着另一處喊道:「阿姐,你也來幫我想想。」

另一輛車轎旁,一個與他一般大年齡的垂髫少女正怯生生的立在一旁,好似不敢走近。

「安,過來,和弟弟一起玩。」謝玄喚了一句。

語氣十分清朗而溫和,那孩子似鼓足了勇氣,才慢慢的走過來,喚了聲:「阿耶,娘親。」

「阿姐,阿姐,你也來幫我想想,風定花猶落,後面應該接什麼?」

女孩子望了望山林,喃喃道:「鳥鳴,鳥鳴……」

「鳥鳴山更幽!」男孩子接道,又望向謝玄與顧鈺,「娘親,阿耶,我接的對不對?」

謝玄與顧鈺同時一怔,似乎都有些意外詫異,兩人都還沒說什麼時,路邊竟然多了一些圍觀的人群。

「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這是好詩啊!竟然連五六歲的稚兒都能作出如此好詩來,看來這兩位貴人來歷定然不凡啊!」

「是啊!別說是這稚兒的詩了,你們看那一對夫婦,男子如瓊枝玉樹氣宇不凡,女人,雖然只看得到一張側顏,可也依然感覺到美得驚人啊!」

「是啊,大家可有曾聽說過,最近有什麼貴人受到朝廷的調令來到我們這會稽郡來?」

「這倒是沒聽說過,最近建康城最大的新聞莫過於褚皇后的薨逝吧!誒,真是可惜了,聽說陛下甚愛褚皇后,而這位褚皇后在陛下病重期間,冶理朝政,竟是私毫不輸於男子,改革弊新,內冶國家,外御強敵,現在國力強盛,天下太平,再也沒有胡人來襲,怎麼突然間就薨逝了呢?」

「是啊,陛下為了她三日不上朝,追封為崇德皇后,而且還在百官面前留下一句話,從此以後再也不會封后呢!」

「可惜,真是可惜了!」

「還有那位謝七郎君,以八萬兵馬打敗了秦王百萬大軍,取得如此之功勛,以及盛名,便是封個王爵來做也不為過啊!」

「噓——這話你可不能亂說,你這麼說,豈不是將謝七郎君與桓大司馬相提並論了?而據我所知,謝家人風流蘊藉,根本無心於帝位。休要再胡言亂語。」

一行人正議論著,等到再轉頭去看時,卻不知那輛馬車已不知何時離去。

而就在顧鈺與謝玄命車夫悄然打馬離開之時,不遠處的山林之中,一名身着黑衣頭戴幃帽的男子正一瞬不瞬的望了他們許久,直到兩輛馬車消失在曲折的道路盡頭,他都依然巋然不動。

「郎君,我們,是不是還要跟上去?」一名女子的聲音小心翼翼的打斷道。

男子這才應了聲:「不必了,這就是我說的,人活着比什麼都好,至少還可以再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名士為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名士為凰
上一章下一章

後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