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親戚

第二百十一章 親戚

游氏這麼一哭,卓昭節想起當年班氏的殷切叮囑、種種籌劃,也覺得悲從中來,母女兩個哀哭半晌,才彼此勸說着收了淚,繼續商議起游照和游皎娘:「這筆銀錢橫豎你是用不上了,依我看還是貼還給游家吧。」

卓昭節點頭:「我就是這麼想的,不過照郎和皎娘身世可憐,又是長房子孫,合該雙份。」

「這錢是你外祖母私下裏給的,叫你二舅母和三舅母知道了必然會怨懟你外祖母,不能讓你外祖母去了還要被媳婦私下裏編排。」游氏想了想,道,「所以只能不提你外祖母的名頭,用別的名義還給他們了。」

公開的給又怕卓芳禮和游氏的子孫會有意見,卓昭節這次匆匆南下也沒帶上銀票,游氏決定回了長安再琢磨怎麼把這些銀票還回遊家。

銀票的事情按下,喪事雖然排場大,但到底到了入葬的時候。

安葬完班氏,游氏就請了娘家人聚集端頤苑,提到要把游照和游皎娘帶到長安去的話。果然她一提,二夫人和三夫人都不同意,連說:「霽娘這是罵我們了,照郎和皎娘又不是沒有叔叔嬸嬸在,他們沒了父親也沒了母親,怎麼就要姑祖家來養了?」

游氏傷心着班氏之死,心情本就不好,而且她在娘家時,受班氏寵愛,也是有幾分脾氣的,如今的身份也不需要看嫂子弟妹們的臉色,就徑自道:「這事情是母親生前和我說的,當時我就答應了,不過是因為母親還在,捨不得他們遠離,這才沒告訴你們。」

二夫人和三夫人聽了這話都是一噎——儘管不信游氏這話,但不信歸不信,又不好公開的質疑游氏胡說八道,只好委婉道:「原來是這樣,不過別說母親,這兩個孩子都是咱們看着長大的,咱們也捨不得他們呢。」

「我也知道你們向來拿他們當自己的孫輩一樣養大的。」到底是親戚,也不能一個勁的拿勢壓人,游氏又緩和了語氣,道,「如今要分別,向來雪娘他們也捨不得。不過又不是一輩子不見面了,大房的產業也帶不走,往後照郎總歸要回來接手的。」

這話一是提醒二夫人、三夫人,她們如今自己也是有兒孫的人了,能多麼捨不得旁人的孩子?二是直接提到了產業。

若是之前聽她說產業,二夫人和三夫人當然要心疼了,可現在聽說游照和游皎娘可以到國公府去受栽培——治亨帝養病幾個月了,慕氏正位中宮,與太子殿下一起攝政聽事,如今這天下根本就是皇后與太子做主。寧家作為從開始就站在還是郡王的太子殿下這邊的膀臂,兩朝榮耀那是肯定了的。

何況雍國公寧戡只有世子寧搖碧一子,如今天下都知寧搖碧對正妻卓昭節寵愛萬分,府中連個通房都沒有,向來對妻子是千依百順寵愛有加的。卓昭節的娘家親戚在國公府怎會受委屈?卓昭節還時常出入宮闈——不拘是郎君還是娘子,跟着這個表姑,沾點兒光指不定就是一輩子受用無窮!

……畢竟治亨帝是病了,但太子殿下正年輕呢,皇孫今年是五歲,和雪娘這幾個孩子差不多大,若是時常見面,游家的門楣當然不敢妄想中宮之福,可又不是每個皇帝都像咸平帝,做個一宮之主,國戚的福分也不是不可能吧?

二夫人心裏轉着主意,就試探著道:「雪娘還真捨不得皎娘,到底她們小姐妹是一起長大的,皎娘這麼一下子到了長安,怕也不習慣……不如……讓雪娘陪她一起去小住上幾日,等皎娘習慣了再回來?」

只要游雪娘去了,游家這邊不派人去接,難道卓家寧家還能把個小孩子往外趕嗎?橫豎這兩家都不多個小娘子吃飯。

三夫人聽了也道:「靈娘前兩日還說燕州那邊氣候不大好,想把意郎送回來,小孩子家多了總是熱鬧的……」

聽她們果然爭先恐後的想把孩子往長安塞,游氏心裏實在煩,便淡淡的道:「二嫂和三弟妹怕是忘記了,長安那邊也不是沒有小孩子陪照郎和皎娘,無憂和無忌現成的西席,照郎去了可以和他們一起入學,就在家裏,方便的很。至於皎娘,她和我膝下的暢娘差不多大,昭節的長女夷徽也年歲彷彿,是不缺小孩子做伴的。」

游氏這話就是明確的拒絕了,二夫人和三夫人失望的很,但家勢放在那裏,也不敢對游氏說什麼,都是訕訕的。游氏定了定神又道:「雪娘和意郎現在都還小,貿然出遠門怕是不好的,依我之見還是過幾年再說罷,都是兄弟姐妹,秣陵和長安走水路,黃河不封凍的話也是快的。」

聽出她語氣里的鬆動,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是大喜,忙不迭的謝了又謝——游氏再提到大房的產業請他們代為照拂,權衡了下孫輩的前途,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斂了趁機下手的心思,決定不能在這件事情上激怒游氏,免得往後不許二房、三房的子孫去長安,豈不是因小失大?

又聽游霰許諾他們代為打理也可以分潤,二夫人和三夫人徹底沒了遺憾。

……這樣彼此讓步之後,到底一家子又重歸於好。

各人又和故舊別過,到了日子,游照和游皎娘穿着素衣拜別了曾祖父和祖父等長輩,跟着卓芳禮一行浩浩蕩蕩的去往長安……

寧搖碧和卓昭質、卓昭瓊都親自到灞陵渡口迎接。

卓無憂和卓無忌也在,他們都大了,倒也沒什麼,倒是雙生子,減了幾件金珠飾物,穿了略顯素凈的衣裙——畢竟班氏只是他們的曾外祖母不說,他們的曾祖母紀陽大長公主還在世。

看到雙生子蹦蹦跳跳的迎上來,卓昭節有點意外:「你們怎的也來了?」

雙生子一起說是想她了,卓昭節聽得心頭一暖,因為班氏故去的哀愁也被沖淡了幾分,哪知說了沒兩句話,寧夷徽就忍不住露了原形,向著船上抬下來的箱籠張望着,道:「六姨母說江南好吃的多,母親帶了多少?」

「……」卓昭節無語的看了眼寧搖碧,寧搖碧笑着輕輕拉了拉女兒的小辮子,道:「徽娘真不聽話,跟你說不要只記着吃……怎麼就聽你六姨的話,不聽父親的話?」

寧夷徽正要說話,那邊游氏領着游照和游皎娘見過了卓昭質等人,卓昭節忙拉了子女過去和表兄姐見面。

已經九歲的游照看起來像個小大人了,他長的很像游爍,為人也像游爍,沉默寡言的不愛多話,好在身體不像游爍,打小還是比較健壯的。

他一絲不苟的領着妹妹游皎娘和寧家兄妹見禮,五歲的游皎娘生得像了巫曼娘,青稚可愛,神情之中有些怯意,但舉止還大方,總歸是班氏跟前養過的人。

卓昭節也是這次回去才見到游皎娘的,倒是游照是她看着出生和滿周的,想起來當年游照玩硯台弄了滿手墨汁,怕巫曼娘責罵,偷偷扯了自己的裙角擦拭,弄得姑嫂兩個都哭笑不得——她及笄離開江南回父家時,這侄子還干過扯自己衣裙擦嘴擦手,害得她臨出門了又轉回去換衣裙……

那時候的游照,淘氣卻活潑,卓昭節記得他被班氏抱在懷裏時,烏黑的眼珠那樣明亮新奇的看着四周,雪白的藕一樣的手臂和腿,做壞事後躲在巫曼娘裙后的狡黠模樣……但現在的游照身上完全看不到那時候的影子了,他是個懂事沉默肯用功的孩子。

失了父母的孩子,總歸更快些長大。

算起來不過七八年光景,可已是物易人非。

卓昭節的思緒被雙生子打斷,究竟小孩子更不知愁些,游照沉默寡言,雙生子問了幾句對他就沒了興趣,倒是游皎娘好奇的問起寧夷徽裙子上繡的花,寧夷徽驕傲而得意的道:「這是鳳凰花,是南詔那邊才有的,長安只得一棵,就在咱們家園子裏……」

兩個小娘子就著鳳凰花一路談下去,等東西卸得差不多,眾人彼此招呼著上車分別時,寧夷徽已經戀戀不捨的邀游皎娘到自己家去看鳳凰花——其實這時候已經快八月,長安暑氣不足,鳳凰花多半是落了。

看到這一幕,游氏和卓昭節都舒了口氣,莫名的感到了些輕鬆。把游照和游皎娘接到長安不難,難就難在了小孩子之間的相處,寧夷徽和卓無瑕都是被捧在掌心的小娘子,萬一和游皎娘處不好可就糟糕了。

如今見寧夷徽和游皎娘顯然玩得很好,做長輩的也就放了心。

雖然早就商議過了,游照留在敏平侯府讀書,游皎娘由卓昭節撫養,畢竟以寧家現在的權勢和地位,卓昭節撫養的小娘子說親更方便。不過游家兄妹才到長安,叫他們立刻分開了也不好,而且卓昭節南下時,只顧傷心了,還沒顧得上給游皎娘預備住的地方。

何況忽然接個表侄女來住,紀陽大長公主那兒也得說一聲。

所以游皎娘還是先跟游氏回敏平侯府。

而寧搖碧既然帶着子女來接了,卓昭節自然不回娘家、直接回雍國公府了。回府去的路上,寧搖碧告訴她長安這兩個月來發生的事情,為了開解卓昭節對班氏的懷念,他特意撿了喜事來說,頭一件就提到謝盈脈終於生下了阮家的嫡長子。

謝盈脈的身孕是年初斷出來的,當時就有一個來月了,七天前生產,因為卓昭節不在,寧搖碧讓冒姑做主送的禮。

果然聽了這個消息卓昭節也露了絲笑色,道:「回頭禮單我看看,別漏了東西。等日子滿了我再去阮家賀她。」按制她為班氏服小功,須穿葛五個月,這期間也不好到處跑的。

寧搖碧見這法子有效,又道:「蘇宜笑和時二的嫡長子下個月也要滿周了,還有淳于十一娘的嫡長女是再下個月滿周。」

「回去看看庫里有沒有合宜的東西……」這些都是喜事要隨禮,但先帝先皇後去了還不到一年,東西很需要斟酌,不能太打眼也不能太素凈,卓昭節揉了揉眉心,開始思索著這兩個月的人情世故如何安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茂侯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春茂侯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十一章 親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