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設定,暫定

五德設定,暫定

?神話中的五德。聖德、福德、功德、道德、陰德。

首先來說道德,何為道德,古代評價某某人,說乃道德之士,一般是指其人品行高潔。

所以我們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一種行為規範。

百度百科上講,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

所以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

但是,在這一卷里,道德也是可以大致估量的,成為一種衡量的德行。

聖德:仙葫流常有,末法時代,有聖人出。

一般用於古之稱聖人者。也用以稱帝德。

聖人教化天下,聖者領導黎民,拯救蒼生。

聖德,必須是聖賢、聖皇的功業,非是尋常可得。

福德:常言,行善積德,行善積福。

所以我認為行善事積的是福德。

經常接濟窮人、修橋補路,一般都是這種福德,算是比較貼近普通大眾的,一般人家只要有心多少都能積攢一點福德。

福德是個人的,不是家族的。

功德也說,功德,指功業與德行;泛指念佛、誦經、布施、放生等善事。語出《禮記·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

都有說行善,那麼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就仙俠裏面的功德來看看,玄黃玲瓏塔是開天闢地的功德產物,女媧以補天、造人的功德證道,常言道,修路架橋功德無量,所以我認為,功德不是針對的個人,而是群體的,長期的利行稱為功德。

功德也分人道功德與天道功德,又稱先天功德與後天功德,後天功德便是人道功德。

以上是外功德,通常叫做「外功」。

接下來,是內功德。

俗稱「內功」,其實就是個人修行,半點容不得假,一點一滴都是個人苦修得來,也就是道行、智慧、修為、閱歷、技能、神通、法力等等一系列的統稱,是最重要的一環。

最後一個陰德。

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又稱陰功,也指暗中做的好事。傳說陰德雖不為人知,但冥冥中自有鬼神記載,因此若某人多積陰德,天必報答他。

《淮南子·人間訓》:「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人間常有說做某某事,修些陰功。也有說不要做什麼,積點陰德。

行善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沒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時時處處行善,這才是真的積陰德,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報。

一人行善積德,惠及後世子孫。

前提是,必須要是能在陰間記載的功勞。

另外,福德和陰德的區別在於,一個只針對自身,另一個可以蔭蔽後人。

個人福德用不完可以轉化成陰德,蔭蔽家族後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地仙正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地仙正道
上一章下一章

五德設定,暫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