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

之前傅綽仙藉著鄒府給庄老夫人賀壽的功夫,兜搭上曾公子跟孫公子之後,一度是讓郗浮薇見過這兩位的。

只是這經年的折騰,郗浮薇是早就把這兩人給忘記到九霄雲外了。

所以起初見着孫家曾家的女眷時,她都沒反應過來。

還是這兩位主動委婉提起,代孫公子跟曾公子給她賠不是,郗浮薇才被提醒。

這些瑣事她當然是不計較了的。

甚至提都沒提傅綽仙。

因為既然沈竊藍說了,傅綽仙嫁入富家的指望已經落空,這時候郗浮薇提起來,這兩家隨便哪家擇了這個兒媳婦,肯定是看在了她,不,準確來說是看在了宋禮的面子上。

作為因緣巧合才被認下來的義女,郗浮薇不覺得自己有這個分量,可以擅自做主給義父攬這種事情。

何況她跟傅綽仙的關係也就那麼回事。

倒是曾家的女眷,試探著提了句傅綽仙。

但見郗浮薇反應平淡,沒有很親密的意思,也就識趣的住嘴了。

這個年雖然忙碌,郗浮薇倒也不是沒得到實質的好處。

在宋禮跟前落下來的情分不提,來拜年的人家打聽到這邊是小姐幫忙張羅,都給她單獨備了一份禮,大抵是衣料釵環什麼的。

宋禮說這些既然是專門給郗浮薇的,讓她拿着就是,權當自己這個義父的心意。

不過郗浮薇還是借口自己正在孝中,很多鮮亮的首飾衣料都用不上,讓人收拾了幾箱子送回應天府去給宋家夫人她們。

到了開春的時候,宋家夫人的回禮也就到了,是應天府那邊的一些衣食,還有專門給郗矯的文房四寶。

都是專門挑選過,適合郗家姑侄這會兒使用的。

這會兒郗浮薇已經帶着侄子回到了東昌府,檢視過後,挑了些不容易壞的,送去給了宋禮。

宋禮的心腹就笑:「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是難說,當初夫人聽說要認郗小姐做義女,還是咬牙切齒呢!結果這會兒卻主動給郗小姐送起了東西,還是連老爺您都沒份,得郗小姐想起來才有的。」

「所以我可惜這孩子是女兒身。」宋禮嘆息,「若是男子,我就不是收作義女,而是要收作入室弟子了。」

就想起來前事,說聞家真正該殺。

因為由郗浮薇想到他沒見過的郗浮璀,這個被譽為東昌府近年最出挑的讀書種子,雖然宋禮沒有親自見過,然而從郗浮薇的行事才學來看,郗浮璀想必是還要出色的。

這麼個人才,才剛剛中了舉,居然就英年早逝了。

如果是福薄命短也是無可奈何,偏偏是被人幹掉的,在宋禮看來,不啻是國朝的損失。

本來聞家投靠主動,態度端正,聞羨雲的心狠手辣也很符合宋禮當時的需求,對這家還是很滿意,有意當心腹栽培的,然而欣賞起了郗浮薇之後,不免想到,如果郗家沒有家破人亡,郗浮璀會有什麼樣的成就?

聞家用起來再怎麼順手,對於宋禮來說,到底只是商賈,不上枱面。

而郗浮璀是士,年少且才華橫溢。

按照宋禮根深蒂固的士農工商的觀念,聞家滿門抄斬真的一點不冤枉。

「聞家已經伏誅。」心腹知道他的心情,溫言相勸,「何況郗家到底還是留了血脈下來的,之前老爺親自考校郗家小公子,那小公子不是對答流利嗎?雖然當時有些惶恐,可是年紀小,出身也不高,不夠大方也是正常。」

宋禮想想也是,說道:「回頭倆孩子出孝,浮薇嫁進沈家后,按照約定,那孩子會由咱們家幫忙撫養,你得空跟家裏說一說,叫家裏人到時候上點心。按照郗家兄妹的天資,那孩子但凡有五六成像到他爹爹姑姑,將來總也有一番成就,不好耽誤了。」

說了這話又想起來沈竊藍這個准女婿,微微皺眉,「據說應天府那邊又有人在打沈幼青的主意?」

「之前貴妃娘娘原本打算跟沈家說親,後來不知道怎麼就不提了。」心腹點頭,「這事兒外頭多少聽到些風聲,有些人家因此也就選擇了觀望,但還有些人家卻不以為然,就差直接領着小姐家上沈家去做客了。好在沈二公子態度堅定,沈家不好違逆,大抵辭了。現在的問題就是很多人都在猜測沈家為什麼一直不給二公子說親?畢竟早先沈二公子才來濟寧的時候,還能說忙於公務,無暇顧及。可現在諸事走上正途,搗亂的建文餘孽也已經抓的差不多了,家裏還不張羅這事情,任誰也要奇怪。」

宋禮說道:「這事情是我疏忽了。」

就叫心腹派人回去告訴宋家夫人,該放出風聲給郗浮薇找婆家了。

雖然說郗浮薇現在還在孝中,但她自己不提婚姻之事,義父義母幫忙操持起來卻沒什麼問題的。

畢竟宋禮夫婦又不需要給郗宗旺服喪。

這事情傳出去,倒是義父義母對義女上心。

那邊宋家夫人接到消息后就給宋禮回信,說還以為濟寧這邊有什麼情況,所以一直沒提這事情,實際上這段時間已經有些人家在她面前試探起口風了。

當然都是些條件不如沈竊藍的。

畢竟宋家義女的身份還是不能跟親生女兒比的,何況是長大后才被宋家認下來的,又不是打小在宋家長大,這分量就更加要輕一點了。

宋家夫人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沒拒絕的原因是為郗浮薇考慮。

沈家那邊想着沈竊藍對郗浮薇沒準過兩年就淡了,自己不提迎娶的話了,宋家其實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所以這會兒就把其他路子都拒絕掉,回頭一心一意等著沈竊藍,萬一沈竊藍不靠譜呢?

總要多留個心眼。

對外只說郗浮薇純孝,跟她這義母講了,出孝前不提婚娶之事。

而宋家夫人又是個體貼義女的,沒有義女點頭,這義女的婚事她可不敢做主,因此只能跟各家解釋,願意等自家女孩子出孝后再談婚事的人可以等,不願意的也不要耽擱時間了。

這時候就拿着宋禮的信對外放出風聲,說宋禮也覺得義女這年紀,就算現在不能成親,婚事也該物色起來了。

有意的人家正打算行動呢,就聽說沈張氏為兒子提親了。

如宋禮跟沈竊藍所料的那樣,應天府的高門立刻就想到沈竊藍跟郗浮薇只怕早有約定,至少也是認識。

不然怎麼會堂堂沈家二公子,到現在都沒婚娶?

政敵不免就要朝沈竊藍跟郗浮薇私下勾搭成奸,為了雙宿雙飛,不惜陷害郗浮薇的未婚夫一家,好讓郗浮薇跟聞羨雲義絕這個方向引導輿論了。

甚至還弄了幾個言官上表彈劾。

只是宋禮很快就送了表書為義女跟沈竊藍辯解,說自家跟沈家也算世交,一向關係不錯,早就有意結為兒女親家,只不過親生女兒宋稼娘同沈竊藍一直情同兄妹,根本沒有做夫妻的意思,索性收下來的義女才貌雙全,蘭心蕙質,卻也入了沈家夫人的眼,這才有意商談婚事。

所謂橫刀奪愛什麼的,都是胡扯。

宋家跟沈家的關係的確不錯,不然之前也不會想着撮合宋稼娘與沈竊藍。

如今宋禮這麼一說,很多人家倒是覺得也有道理。

最主要的是永樂帝不希望沈竊藍跟郗浮薇的婚事被追根問底,因為指不定會帶出漢王還有趙王在濟寧那邊做的事情。

而那是永樂帝千方百計瞞下來,並且希望永永遠遠不為人知的。

所以聽到風聲后,立刻找借口讓錦衣衛辦了一干謠言的為首者,理由是不能寒了辛苦開河的臣子們的心。

這番內情宋禮跟沈竊藍心裏門清,其他參與開河的臣工卻不是很清楚,聞言信以為真,都感動的不行,為了報答君恩,自然是加倍努力在疏浚運河的事情上。

而有些人則看到了皇帝對於開河之事的重視,也是絲毫不敢懈怠。

這麼着,從南到北的數千里地上,揮鍬如雨,龐大的工程赫然有了飛快的進展。

永樂九年的時候,郗府外的河段還沒動工呢,但是到了永樂十年年底,郗浮薇出閣的時候,這兒已經熱鬧的沸反盈天了。

雖然沈竊藍這時候的差事還是在濟寧,然而郗家已經沒有長輩在,何況為了對應沈家的門第,她是以宋家義女的身份出閣的,自然要從宋府出門。所以雙方商量之後,決定給沈竊藍告假,一起去應天府成親。

完了小夫妻再一塊回濟寧府過日子。

這一年的時間郗浮薇對郗矯管束非常的嚴格,幾乎到了郗矯現在稍微做錯事情,哪怕姑姑不在跟前也下意識的一個哆嗦的程度。

看她如此苛刻,於克敵都有點不忍心了:「你別把這侄子管成膽小如鼠吧,本來男孩子頑劣點也沒什麼。」

「他要是一直在我手裏,頑劣點沒什麼。」郗浮薇皺眉,「可是等我出閣的時候他年紀還小呢,到時候是宋家養他,若是還這麼不懂事不聽話,你覺得宋家會下功夫栽培他嗎?」

於克敵聞言也就不勸了。

他是吃過貧困底層的苦楚的,太明白從底下爬上去的艱難,以及少年時候錯失良機的重要性。

譬如說在他之前跟着沈竊藍的人。

那人哪怕沒被處置掉,這會兒也一準後悔莫及。

郗矯反抗不了姑姑,這一年多里一度被打的傷痕纍纍,明著暗着也不知道發了多少次誓言,總有一天要報復郗浮薇。

只是郗浮薇都不予理會,下次該打該罵,毫無忌諱,甚至明說根本不指望郗矯孝順自己:「你顧好你自己我就滿意了。」

郗矯覺得好生屈辱,這姑姑嘴上說着希望他能夠有所成就,可是心裏只怕根本不覺得他能夠有什麼樣的作為。

他這些心思郗浮薇看的一清二楚,也懶得理會。

姑侄倆為了避嫌,特意同沈竊藍分兩路抵達應天府。

住進宋府後,郗浮薇帶郗矯見過宋家人,這時候被調教的乖巧懂事的郗矯,很是惹宋家夫人喜歡,說他聽話溫馴,招人喜愛,全不像自家那幾個猴子一樣,一個看不住就不知道躥哪裏去了。

郗矯這段時間難得聽到誇獎,聞言下意識的挺了挺胸膛。

結果就聽自己姑姑說:「這是因為侄子侄女他們天資聰慧的緣故,像矯兒就是尋常了,所以需要笨鳥先飛。」

郗浮薇說這話時將侄子委屈的小眼神看的明白,卻沒理會,年幼郗矯還不明白,寄人籬下的日子,最要緊的就是別出風頭,尤其不要掩蓋了主家的風頭。

她很希望儘可能的指點郗矯,問題是時間太趕了,沈竊藍比她大了好幾歲,不可能等她調教好了郗矯再出閣。

而郗浮薇也沒有為了郗矯耽擱自己終身大事的打算。

何況就郗家目前的情況,從利益角度考慮的話,她也需要沈家這個婆家,來鎮住那些貪婪的魑魅魍魎。

已經看到侄子接下來在宋家會有的不開心的生活,但郗浮薇並不打算親自帶着他。

畢竟到了沈家,郗矯仍舊是寄人籬下。

哪怕她成親後會跟沈竊藍立刻回去濟寧府,在那裏小夫妻過日子,沈竊藍未必容不下郗矯。可是從長遠考慮的話,郗矯留在宋家,固然過的不如在自己身邊舒心,所能夠接觸到的人與事,是小小的濟寧無法提供的。

說起來郗家當年就是吃的這樣的虧,由於藍玉案的牽累,家境敗落,從原本的官宦人家,淪落成了東昌府的一介鄉紳。

又因為人丁單薄,人脈不豐,哪怕出了郗浮璀這個指望,最終卻還是家破人亡。

相比收穫,過程里的委曲求全,在郗浮薇看來是值得的。

她承認自己不夠光風霽月,然而在這樣的世代里撐起一個門戶,有時候有些犧牲也是必須的。

畢竟,將來撐起郗家的,得是郗矯,郗家的光大,得好處的首先也是郗矯。

讓這侄子在宋府接受磨礪,她也是問心無愧。

當然這麼對待郗矯,郗浮薇也做好了這侄子恨自己一輩子的打算。

卻不想,出閣這天,這侄子會拉着她的裙擺,一路哭着跑到大門口,還是因為哭聲太大,差點壓過了鑼鼓,宋家人怕擾了喜慶的氛圍,硬把人抱走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衣山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錦衣山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