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委書記召見(結局)

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委書記召見(結局)

委書記俞澤民找牛二古談話,起因新門

德修縣電視台對駐村指導員胡晨陽的報道,上了潯陽市電視台,後來,這條新聞又選送到東江省電視台,東江電視台覺得這條新聞很有價值,只是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就派出了省電視台新聞部女記者俞小佳赴德修縣,意在進行深度報道。()

牛三立與俞小佳早在冠山鄉時就認識了,這次對俞小佳的工作很是支持,也作了精心準備,面對攝像機鏡頭,就德修縣注重擇優選拔駐村指導員的做法及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問題,作了精彩論述,在省電視台播出以後,反響不錯,尤其是俞澤民,覺得「用人導向」這個問題有新意,也有深度,由此而萌動了找牛三立談話的念頭,本來他還想親自來德修縣看一看,考慮到那樣一來動靜太大,還是打消了來德修的念頭。

得知俞澤民要召見自己。牛三立第一時間把這事跟朱寶國彙報了。

朱寶國也很意外,反問牛三立:「你怎麼想?」

牛三立道:「有點緊張。不知道他耍問些什麼?」

朱寶國道:「怕也沒用。這個時候,就是看你個人的素質了。」

是,就看素質了。

雖然如此,牛三立還是理了一下思路。

談什麼?

一,德修的基本情況。在市裏的個置、省里的位置。

二,德修縣的發展思路。未來的走向一「森林城市」。這要感謝陳睿思的提醒了,最近,牛三立對「森林城市」想得多一點。

三,跳出德修,潯陽的問題,東江的問題,甚至全國的問題,這介,範圍比較廣,這才真正是看個人素質了。

四、「揭蓋子」問題,這個要看情況,不要主動談。

自己的態度:大方,坦誠,不要慌亂。

注意細節,要帶筆記本,但不要埋頭作記錄,是去談話而不是去開會的。

要見省委書記,當然得先經過省委書記秘書。

俞澤民的秘書叫王西翼,們出頭,戴副眼鏡,牛三立擔任郭運昌秘書時就與王秘書有過接觸,也聽郭運昌評價過:「俞書記的秘書沉穩、內斂,將來必成大器。

牛三立道:「王主任,我是德修縣委書記牛三立

王西翼也認出了牛三立,緊握著牛三立的手,道:「你好,牛書記,我們認識。」

牛三立道:「王主任有機會請到我們德修縣指導工作。」

客氣了幾句,王西翼給牛三立泡好一杯茶小聲道:「趙省長過來了

趙省長來了,那就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牛三立也小聲道:「王主任,你忙你的,我在這等。」

茶很香,一入口牛三立就品出來了,竟然是若雲養生茶!一時間,坐在省委書記辦公室的外間,品著自己一手開發出來的若雲養生茶,心情很是複雜。

王西翼一邊處理公文,偶爾觀察一下牛三立,看着牛三立氣定神閑的樣子,很是滿意,都說寶國書記的女婿少年老成,果然如此。

大約等了半小時,俞澤民書記親自送趙林坤省長出來,牛三立站起了身,但並沒有貿然上前招呼。等俞澤民返身後,王西翼介紹道:「俞書記,牛三立同志來了。」

俞澤民「哦。了一聲:「來啦?」

牛三立這才趨前幾步,恭敬地道:「您好,俞書記。」

俞澤民伸出手:「牛三立吧?我見過你。」

「是。

回到裏面的辦公室,俞澤民在辦公桌前坐下了。

牛三立就只有站在離辦公桌一米開外的位置,等候俞澤民發話。

俞澤民這才道:「坐,坐下說話

牛三立這才坐下,同時將筆記本放在桌上。

俞澤民忽然問道:「我可以看看你的筆記本嗎?」

牛三立毫不遲疑,起身將筆記本放到俞澤民面前。

俞澤民點點頭,卻並沒有翻閱,道:「聽小佳說,你記憶力不錯?」

豐三立道:「差不多。」

俞澤民道:「一般來說,有學問的人。記憶力都好,所謂強聞博記。還有一句話叫「洽聞博記」意思差不多,但是又有差別,你說說看,差別在哪裏?」

牛三立道:「差別就在這個強字,強聞,度不好把握,用強,過強,都容易出問題,洽聞,有融會貫通的意思,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比強聞要好。」

「恩俞澤民點點頭,「小我看你有點受老子的道家影響嘛?」

厲害!

牛三立笑而不語。

俞澤民這才道:「說說看,你打算怎麼治理德修縣?」

牛三立道:「有些事,已經在做,有些事,等條件成熟時再做。這幾年,德修縣一直在走工業強縣的路子,但是效果不太好,客觀原因就不說了,從主觀上找原因,一是發展環境有問題,招商環境,信用環境,用人環境,存在不少問題;二是發展思路有問題,德修縣是一個農業大縣,這幾年農業反而弱化了,這個很不應該,就目前而言,走農業強縣的路子,比空喊工業強縣的口號,要更切合德修縣的實際。所以,我上任以後,正在着力抓鄉鎮這一塊。通過土地流轉,為農業產業化、林業產業化、旅遊產業化提供了較好的平台,鄉鎮的潛力激發出來了,農業這一塊做強做大了,也能為工業和服務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平台,農產品深加工,運輸業,打工經濟,都會因為農業的發展而帶動起來。」

「恩」俞澤民道:「你剛才說,「有」等條件成熟時再做是指哪此事。「門

牛三立道:「德修縣是一個有田萬人口的大縣,森林覆蓋率排在全國的前列,這是一個最大的特點。所以我想,未來的德修縣,是不是可以定位為「國家級森林城市」讓德修縣成為水質最好、空氣質量最好的森林城市,成為一個人人皆知的宜居城市,吸納更多的人到德修縣來居住、休閑、投資創業。同時,要強化現代林業建設,做大做強新興林業產業,確立「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工作思路,把「興林,與「富民。科學地結合起來,更多地向林業要增長、要效益。不斷提高林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不錯!」俞澤民又問:「你跟我說實話,德修縣是不是還有一批**幹部還在台上。也就是老百姓說的「貪官當道?。」

「是。」

「那你打算怎麼辦?」

牛三立道:「有些問題,已經開始明朗化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可能繞不開:就是一下同時查處至少三個縣委常委,加上此前已經查處的三個常委,震動實在太大了。」

俞澤民點點頭:「你只要掌握證據就行了,後面的問題省里來解決。」

「是」

俞澤民道:「最近在讀什麼書?」

牛三立道:「主要是經濟類的,可有就是《德修縣誌》。」

「我問你個事:郭運昌那篇文章《中部崛起話幽州》,是不是你寫的?」

「是」

「寫的不錯,雖然有些觀點還沒有講到位,不是很嚴謹,但有新意。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能夠啟發人們的思路,現在,這樣的文章太少了!」

牛三立道:「如果讓我現在來寫那篇文章,應該會更嚴謹一些,而且標題也不會再用「崛起。這二個字」

俞澤民「恩」了一聲,「我給你出個題目,你好好琢磨琢磨,實在沒有時間,搞個提綱也行。」

「什麼題目?」

「《東江的腳步》,就這五個字,你放開思路去想。」

牛三立只有答應:「好,我盡量放開思路。」

回到家裏,牛三立把談話情況向朱寶國和朱敏彙報了。

「讓你寫文章?」朱寶國想了一下,「這篇文章很重要了。比高考還重要了。」

「是。」牛三立道,「至少是要站在全省的高度,基本上就是站在俞書記的高度來思考全省的發展問題。不過。俞書記也說了,實在沒有時間,搞個提綱也行。」

「恩」朱寶國道:「你就搞提綱,用**的話說,叫「拉單子」呵呵。我現在明白了俞書記的意思,他需要的是新思路,而不是論證,確定了思考方向,能夠論證的人,錦上添花的人,不難找,只有能夠提出新思維的人,才是最可貴的。」

「難也就難在這了。」牛三立道,「我牛三立何德何能,能夠拿出一篇讓俞書記滿意的東西?」

朱敏一笑,道:「你別忘了,你身後還有個陳教授。」

這一提醒,牛三立還真是有了些底氣,道:「不管怎麼說,任務也接了,總得拿出個東西。」

晚上,牛三立練完一套若雲掌,氣定神閑,開始靜靜地思考《東江的腳步》。

東江的腳半,什麼腳步?改革的腳步,開放的腳步,發展的腳步,崛起的腳步……

二個月後,東江省委書記俞澤民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題為《東江的腳步》的重要講話,標誌着東江省掀起了新一輪解放思想大潮。

三個月後,德修縣公安局拘捕了多次隱瞞礦難並指使他人偷偷掩埋遇難礦工遺體的雲嶺鎢礦礦主韓錦祥,隨後出現「骨牌效應」德修縣原縣長鍾建國、常務副縣長李建德、副縣長劉瑞春等人因讀職、收受他人賄賠等,被「雙規」

遺憾的是,潯陽市長戴長征潛逃出境,去了北美某國家。

德修縣委再次大換血,經省委研究決定,牛三立任潯陽市委常委兼德修縣委書記。

經市委研究決定,焦樹志任德修縣委副書記,提名縣長候選人;謝美萍任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陳凱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縣委辦主任黃勵平也進了常委。

年底前,牛三立接到省委組織部劉榮昊部長親自打來的電話,通知牛三立準備到中央黨校參加「中青年幹部培毛班」學習,學制一年。

的榮昊部長說:「三立,祝賀你!上了快車道了。」

牛三立道:「我會加倍珍惜這次機會。」

「恩」劉榮昊道,「學習結束,可能回來,更可能不回來。」

在去京城前的晚上,牛三立與朱敏纏綿過後,反覆親吻着她的眼睛,道:「最大的遺憾,就是難得經常跟你在一起,好象還越離越遠。」

朱敏說:「以後,你到哪裏,我就跟你到哪裏。」

後記:《官符如火》就寫到這了,這其實是一咋。小結局」而不是「大結局」按最初的構想,至少還可以寫四萬字的。

但是,由於作品的前半部分有些內容沒處理好,更新速度也慢,讀者不是很多,這本書始終沒有大熱。經過反覆思考,決定提前安排一個小結局。有可能的話。自己再潛心把這本書作一個較大的修改,修改得比較滿意了,再續寫後面的內容。

謝謝一直以來支持本書的讀者朋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官符如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官符如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委書記召見(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