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問題

第四章:問題

理想很好,然而國家層面之所以把這個項目拿出來要各大科研院所來做研究,就證明國內肯定是存在一定技術缺陷,很大程度上來說,汪正國猜想就應該是來自材料方面,這樹脂透光材料也分種類,光學級別的透光材料更有着嚴格的要求,一般的廉價材料還真不一定就能滿足使用要求。

那麼材料這東西說起來,確實是后發工業國家的短板之處,還不僅如此,幾乎所有的基礎學科,都可以算是后發工業國家的短板,要想補齊這些,沒有個上百年的持續積累,或者發一筆橫財之類的經歷,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而要說現在的共和國嘛,至少還是要差那麼幾十年的火候。

汪正國不多想都知道,共和國在上一位面都是快要到九十年代了,才有樹脂光學鏡片在市面上大規模銷售,國產的樹脂鏡片,那鐵定就更往後才會出現,這就表明該技術在八十年代,國內要想只靠光學工程領域的力量,幾乎是很難實用化生產製造,除非在化學材料領域也加大投入,這倒是有可能搞出來。

「教授,這項目好是好,只不過現在國內有能夠滿足光學鏡片級別所要求的透光樹脂材料嗎?」

汪正國的想法很簡單,既然現在實驗室一時半會兒沒法解決硬件問題,而且就這個課題本來說,就算拿到手也是天坑一個,倒還不如趕快勸勸劉教授。早日脫身,另外選一個對實驗室硬件要求低一些的項目來下手,大不了就是單個項目的經費少一點而已。

有的時候,小步快跑實際上也是一種發展進步的好方法,只要能夠慢慢地讓實驗室硬件基礎好起來,至少汪正國覺得這是值了。至於自己準備眼鏡片生產工廠的問題,那邊倒是好說,就算沒有樹脂鏡片,就靠着之前的矽酸鹽玻璃快速研磨技術,再加上整個市場需求的爆炸式增長,要實現早期資本積累也不成問題。

若是能夠建議國家早一些在材料領域重視起來,最多也就是一兩年時間,只要那邊材料技術取得突破,樹脂鏡片項目就可以再次上馬,到時候依舊是熾手可熱的技術,所以晚做出來一點也無妨。

汪正國有自己的見解,礙於現在自己是學生的身份,肯定不能說的太直接,作為助手、學生,你公然質疑教授的決定,丫還想不想混了,學校這種地方,別的都還好說,老師的權威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做很多事的時候,你都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

也是伴隨着這個問題的提出,劉教授陷入了沉思,若是國內真的沒有能夠滿足光學鏡片所要求的原材料,那這還研究什麼生產工藝問題,直接就是鏡花水月。老問題沒解決,現在又冒出一個新的問題,這個項目真的不適合拿下?

左思右想,好像行業內的消息也確實沒有哪家單位說國內有這方面材料技術得突破,難道這項目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可行性?

「經你這樣一說,我也發現這項目的問題還真不少,看樣子是有些不太合適。材料國內暫時沒有,國際採購更不可能,我看這個項目壓根兒就不適合現在提出來立項,還是馬上建議上面,看能不能先把材料問題解決之後再說後續的。」

就這話剛說完,在汪正國的驚訝眼神中,劉教授是真的從抽屜里拿出了文稿紙,開始刷刷地寫信,這是真的要打算往上級部門反映問題的動作了,還真的是有些.....

也罷,既然劉教授自己有事要寫材料,那麼今天的實驗肯定就不可能了,自己這個助手的工作還真是出師不利,第一天就這樣干坐着,而且就算沒事兒做,也絕對不能跑出去干自己的事。當然,這時候的汪正國還真沒有什麼私事要做,陪着教授一起「浪費」時間也無所謂。

不得不說,這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動作確實很麻利,僅僅是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相關的問題全部理清楚,確定沒問題之後,直接就給汪正國派出了今天的第一份跑腿打雜任務:寄信。

「相關問題我都寫在這裏面了,你下午出去的時候順便幫我把信寄了。這個項目我看國內其它單位應該也不會有人接,現在整個行業的樹脂材料都還沒有可能達到精密光學玻璃所需標準,我敢說,國內民用單位生產的材料是肯定達不到要求。至於軍用單位,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但即便是軍用單位有這個能力,那麼他們自己也應該早就做了這方面的研究,要知道他們的科研能力比起我們這小實驗室好太多。」

平常話不太多的劉教授這次也破天荒多說了兩句,應該也是和之前汪正國主動提出關於材料的問題不無關係,如果汪正國是一個只會聽着指揮,按照固定程序做事,不會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械人,一般來說,劉教授也懶得解釋這麼多。

助手能夠有自己的想法,並且確實對項目產生了正確的影響,這就說明這人十有潛力的,劉教授也樂得多說兩句,算是指點一二。

然而,這人的本性形成之後是不會變的,一句話說完之後,直接換衣服,二話不說就大步離開實驗室。既然沒事,那麼留在這裏也沒什麼意義,一沒項目,二沒經費,還不如回家看看書來的更加自在一些,眼不見為凈。

前腳的劉教授剛走,隨後汪正國也不願意再繼續留在這裏,收拾一下實驗室的東西,帶着信直接就關門撤退,看這時間,好像也剛好是飯點到了,可以先去食堂把飯吃了,然後下午就去驗證一下自己剛才又冒出的新想法。

八十年代的大學食堂嘛,其實以全國人民的平均飲食水平來衡量的話,實際上是超過了平均水平線的,要知道這時候的大學,那絕對是執行了精英教育模式,給這些國家的精英吃的不能說有多好,但平均水平還是要達到。

實際上來說,共和國的教育在八九十年代很奇怪,國際上通行的啟蒙教育階段採用免費教育,高等教育採用付費教育的模式,在共和國卻是反過來的,雖然國家也要求適齡兒童的中小學教育要嚴格執行,但是光看每年要收的各種學費,雖然不多,但相對而言也不低。

到了大學之後,反而又採用了免費模式,這就不得不說是一種共和國特色了,而這種特色,是要一直等到大學擴招,義務教育大規模普及的2000年之後,才會有所改變。

而在此之前,大學生只要入了大學的門,幾乎是不用太擔心學費的問題了,國家提供了吃住等方面的基本待遇,學生最多也就是在一些零花錢方面的需要而已。

要說這八十年代初期國民平均水平線之上的飯菜標準,這聽起來好像還不錯的樣子,但對於三十年後重生回來的汪正國而言,實際上也就只是那樣了,好在這具身體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標準,兩三下將飯刨進嘴裏,算是填飽肚子之後,就直接匆忙離開學校,騎着自行車再次往蜀都所狂奔。

之前汪正國以為國內的樹脂材料技術不過關,這個結論更多是基於上一輩子的經歷所推導,那時候確實是九十年代才有民用的樹脂眼鏡片在市場上銷售,但軍用的樹脂材料方面,汪正國還真的是壓根兒就沒有想過,一直到劉教授說他也不知道軍用方面有沒有這種技術能力的時候,汪正國才想起,若是要說軍用方面,好想真還有這種技術能力。

所以說,有的時候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消息足夠靈通,渠道夠多,事情成功的幾率就會更大一些,至少在汪正國現在想來,幾乎已經著這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這次肯定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

呼哧呼哧地將自行車蹬的飛起,即便是這時候從後面來一輛750摩托車,也不見得就能超過汪正國騎的這輛永久28加重車。要說永久28加重這傢伙,在八十年代初期,那絕對是屬於國民神車一般的存在,那超高的車身,再加上一根貫通前後的加強筋,更是直接把車身固定成最能承重的三角形結構,絕對的居家必備。

也就這種車,後座編兩個大竹簍掛上,帶上個百十斤貨物不要太輕鬆,若是有需要,把竹簍改成橫挑的單排座椅,坐上三個不是太胖的人,那是完全沒問題,再加上前面的大橫杠上面,擠一擠也能夠側坐上一個小孩,絕對是超載了。

這就是國民神車,一輛車能夠直接帶上全家人一起出行,即便是七八十年代一家子會有四五口人,但神車依舊能輕鬆應對,幾十年後的三哥摩托車開掛技術,比起七八十年代國內的永久28加重開掛來說,其實也就那樣,壓根兒就不夠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工業之流光歲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工業之流光歲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