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有千千結

3、中有千千結

適逢亂世,梟雄盡起。

放眼此時之中國,軍閥割據,硝煙瀰漫。

而我們主人公李靜姝的父親,李明誠就是其中之一。

李明誠年少離家,棄醫從戎,幾十年南征北戰,如今正值盛年,督三省之軍,追隨者甚眾。

按理說槍杆子裏出政權,但雄姿英發的李明誠,似乎並沒有割據為王的心。如日中天的他,因極信奉民主主義,現正全力擁護該主義發起人執政。而他只坐鎮軍營維持四方安穩,不過問太多政事。

就像近段時間,國內環境風起雲湧,南方系和北地軍閥你來我往摩擦不斷,他親自前往西江督促練兵,為一觸即發的局勢做萬全準備。

沒料到如此殫精竭慮之時,會猝然接到來自常州的噩耗。

身在老家的髮妻林氏柔藍,離世了。

消息是從承京的督軍府轉到西江的。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有一瞬間的失神,因為林柔藍的身份,更因為離世這兩個字帶來的衝擊。

在安排好軍務趕回常州的途中,他內心深處還在極力否定這個現實,然而平治向前的列車,卻不斷提醒他這是事實。

柔藍她真的去世了。

這個沉重的噩耗,擊亂了他的神智,更將經年過往裏那些他試圖迴避的問題一下子敲了出來。

幾十年槍林彈雨,世人皆知,在沙場上,他李明誠一直是常勝將軍的代名詞。然而,在這個名頭的背後,幾乎無人知道,在私人感情這個場地,他曾經是個逃兵。

這個逃,一半是對林柔藍。另一半則是對他的小女兒,李靜姝。

柔藍是他的髮妻,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對這個柔弱的書香女子憐惜大過於愛。那時年少荒唐,他因老爺子包辦婚姻而心存不滿,婚後便以一腔慷慨報國志為由憤而離家。脫去了家庭的優渥,初時生存艱難,他無暇四顧,只專心拼搏於世。等後來連年征戰小有氣候,偶爾回頭向家而望之時,才發現,內心原本僅有的零丁溫存也已經被沙場沖刷的凋零乾淨。

不過,小囡囡靜姝意外的降世,卻將凋零重新澆灌出了綠葉。血脈有時候就是那麼奇特,那時他剛接到家中來信報喜家妻懷孕,雖然震驚但並沒有真切感受到其中真味。真正被柔軟擊中,是後來歸家看見一個會動的小糰子那一瞬。

又肉又軟,圓圓的,甜甜的,咿咿呀呀,是他的女兒。

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呢?就像乾涸的內心忽然被溫泉滋潤,他忽然感受到了家庭的意義。

因為這種驟然的溫存,他深覺過往太過荒唐。不管怎樣,林柔藍是他的妻,既然娶了,就要為以後的人生負責任。他和父親商議,決定帶妻女和他一起去外生活,家人只要在一起,感情是可以培養的。

但,怎麼也沒想到,家人都贊同,髮妻卻極力抵觸。或許是常年的距離,柔藍和他相對無話,他試圖與她溝通,卻發現閨閣世界與外面天地相隔實在太遠,他不是個很會溝通的人,柔藍又醉心於詩書琴瑟,稍微與她多說些外事,她只覺驚擾。更別說出去生活。

大人若不願出去,孩子尚小,總不能離開母親和他一起出外。他帶着遺憾,再次離家在外。這樣此後經年,離散多,相聚少。國內戰火,國外流浪,等真正打拚出了地盤,在承京穩定下來,已是十年後。

這十年裏,他與家庭漸離漸遠,初一穩定,因思念女兒,便打算將家庭全部搬到承京。可誰知,回到常州,柔藍仍是冰冷拒絕,父親年邁,更是不願遠離故土。他一腔團聚熱情空置,心涼之餘,決定獨自帶小女兒靜姝回承京一起生活。和老爺子商議,老爺子雖然不舍,倒是沒有阻止。而且還告訴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老爺子說他常年不在家所以不知道,他的小女兒其實內心很孤單,偌大一個李家,除了祖父,孩子和別人甚少交流。他常年不在家不說,連她唯一的母親,都沒給過她親情的溫暖。那時才知,原來柔藍不但不關心塵事,連對靜姝也是不管不問,除了老爺子,靜姝一無所有。

他知道消息后很驚愕,內心除了自責還是自責。他對柔藍雖然沒有很深的感情,但常年在外奔波的心底,女兒一直是他的柔軟,他決定以後要對好好撫養靜姝長大,過往父愛的缺失將在未來用一百倍的關愛償還。

他熱切滿滿地和小女兒交流,渴望聽聽孩子對未來的意見,怎麼也沒料到,孩子在聽了他的打算后,拒絕了他的決定。

那時小女兒已經十二歲,十二年的時光里,他只和她相處了數年。多年未歸,老家與他脫離,林林總總,在孩子長大后,父女已經生疏。但或許是父女天性使然,小阿姝雖然對他生疏,卻並不漠然。她告訴他,老爺子對她說,他在外面建功立業,所以,他不在家時,她內心雖然很想他,卻不敢表露。這話讓他淚奔不止。他問她,那為什麼不願意隨他去承京?小小的孩子卻回答,她不想把祖父和母親留在家裏。祖父是他的至親,養她長大,如今祖父已年邁,她更不能離開他。至於她的母親,她說她雖然不懂大人的心,母親終歸是母親。她願意替他看着李家,看着家人,直到無能為力為止。

就這樣,攜女去京的願望終未成形。但因為和小靜姝的這一番暢談,兩人有了前所未有的溝通。自此以後,無論在承京多麼忙碌,三省內外軍政之事壓得人多麼喘不過氣,他都和家裏保持着書信來往。書信里,他常單獨與小女兒去信,問她近況,問她學業。雖然相隔千里,卻似有咫尺的溫暖。

他以為他會一直和家庭,和髮妻,和女兒如此維持下去,直到相聚的一天。

沒想到世事難料,他會遇到了生命里第二個女子,顧蘭洲。

蘭洲出自承京百年大戶顧家,出過國,留過洋,思想睿智成熟,感情上卻又單純熱情。他和她相識在一個政界宴會,蘭洲作為顧家小姐伴父出席,與他一見傾心。

他承認,在多年沒有感情生活,獨自一個人生活的歲月里,蘭洲的出現就像一束不曾有過的陽光,照亮了他乾涸的生命。蘭洲在感情上熱情奔放,懷着一顆對他這個冰冷軍人單純的仰慕和照拂,初一見面,便要求和他來往。這種主動和熱情,太意外,又太甜蜜,他幾乎陷入其中無可自拔。最後還是女兒的日常來信,給他以悶頭驚醒。

不錯,他還有家庭。髮妻柔藍雖然不是所愛,但至今畢竟仍是他的妻。更何況他和她還有個心頭肉的女兒。即便是為了靜姝,他也不能破壞這個家庭。

有了這個前提,他只能拒絕蘭洲的柔情。蘭洲初時非常痛苦難言,質問他她哪裏不好,他心裏只有酸楚。哪裏是不好?正因為太美好,他才不能耽誤了這個光華可愛的女子,更不能將一個女孩美好年華浪費在他一個有婦之夫身上。

為了斷了這個感情,他請元帥夫人做中間人通知蘭洲這個絕情的決定,又出承京去軍營遠離。怎麼也沒想到,蘭洲會為了他,不惜與顧老爺子鬧翻,夜奔出京尋他。

許多年後,他仍然記得那個夜晚在營區外見到蘭洲的瞬間。震驚,感動,擔憂。。。種種感情交織。都不如那個皎皎溶溶月下,女子匹馬單槍一個人,闖入督軍所,豁然出現在他面前的直觀感受。這一腔深情,完全擊中他的內心。

他決定帶蘭洲回承京好好打算以後的生活,卻迎頭接到衝擊。是針對蘭洲的,因為她的離家出走,顧老爺子憤而在報上公開與她脫離父女關係,一時間他和她都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流言對他沒有作用,他一向不屑人言,可蘭洲不行,他不能讓一個女孩子因為他承受這種不公。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他第二天就也在報上做了澄清,併發佈公告,不日將迎娶蘭洲為妻。自此,蘭洲徹底生活在他的羽翼之下,成了督軍府的女主人。

不過,也因為這個突然事件,他沒來及暢想與蘭洲的生活,另一個消息的到來,對他砰然一擊。身在老家的父親,因為看到他在常州的公開聲明,也與他斷絕關係。父親來信痛斥他的做法,說時人雖有多妻陋習,但李家門內堅決杜絕此種作為。他既已重娶,即犯家規,以後天南海北,勿稱李家子。

他接信即返回常州與老爺子陳情實因,但老爺子閉門將他隔絕在外。他不知道家裏是什麼情況,更不知道小女兒在聽到他重娶妻的消息後會怎樣,但可以想像其傷心難過。

愧疚和難言瀰漫在他內心深處,他幾次和老家聯繫,但都石沉大海。這樣一直到,老爺子去世。父親的離世讓他沉痛無比,另一個現實也因為老爺子的去世被推在他面前。以後,髮妻和靜姝該怎麼辦,以前還可以掩耳盜鈴女兒會在老爺子的照顧下安心生活,那麼以後呢?

他於父親彌留之際歸家,病榻前父親告訴了與他斷絕關係后的後來種種,他那時才知,原來髮妻一直不知道他再娶妻的事。父親告訴他,既然這樣,就一直瞞下去,已經不愛,就不要再傷害。只遺言去世后,讓他一定帶靜姝去承京。他自責甚深,等辦完喪事,就打算帶靜姝回城,卻在這一次,又一次遭到了靜姝的拒絕。不同於兩年前的拒絕,這一次女兒對他已是冰冷。

因為蘭洲,女兒不會跟他去承京,更告訴他,她沒有他這個父親。她哭着說,她在世間已沒有親人。祖父去后,她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以後她會守着李家生活,和他再無瓜葛。戳心之語,將他內心全部的規劃搗碎。

他試着和她說明顧蘭洲的種種,可是隔膜已經形成,再多言對她更是傷害。因靜姝已經十四歲,已不是可以強迫的年紀,自那以後,只好和她分隔兩地。

好在他私下裏和家裏的老僕以及柔藍身邊的嬤嬤有交代。他會隔段時間與僕人通信,留意家裏近況。直到一年前長久沒有收到來信,他去信回家才得知,女兒自己一個人帶着丫鬟,竟然忽然北上學醫去了。

家裏對女兒的北平的狀況並不暢通,他又是事後得到消息,擔心之餘,急忙聯繫身在北平的大姐。他的姐姐李明雅多年以前在北平安家,因北地和承京一直關係緊張,他的身份敏感,姐姐和他聯繫並不多。

不過,也正是因為姐姐明雅,他終於有了女兒的消息。原來,靜姝此去北平並不是毫無準備,她在去北平前,就和姐姐明雅先通了信,讓幫忙辦理入學事宜,她要去北平醫學院學醫。

因為涉及到他,北地又不是他的管轄範圍,他一度擔心靜姝的安全,還打算冒險走一趟北地,把女兒接到承京。沒想到,還沒成行,常州就有了新情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寄滄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寄滄海
上一章下一章

3、中有千千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