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第一章 引子

第一章引子

東風吹雨曉來晴,春水高低五閘聲,蘭漿乍移明鏡里,綠楊深處座聞鶯。

《潞河詩》——清·康熙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九里崗臨御黃壩,曾無長策只心驚。

《堤上偶成》——清·乾隆

御舟早候運河濱,陸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間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麥苗夾岸穗將作,柳葉籠蔭絮已頻。最是篷窗心愜處,雨晴綠野出耕人。

《登舟》——清·乾隆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帶着歲月的風華,穿越歷史的煙塵,「康乾盛世」百餘年,時間之長(120年)、領土之廣(10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之多(4億)、富庶程度其實比之中國歷史上之前的盛世「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有過之而無不及。「康乾盛世」完成了國家統一,創造了中國歷史的奇迹,用強大的國力鑄就了市井繁華、文化昌盛,放射出瑰麗的光芒,「天朝上國」的黃金時代,是經濟騰飛的時代,人才輩出的時代,文化井噴的時代,也是一個引發後人無限遐想的時代。作為清朝的兩個文武雙全、治國有方的明君,康熙和乾隆在位期間分別六下江南,與千年蜿蜒流淌的大運河結下了難分難解的緣分,千百年來奔流不息的大運河融匯了無窮無盡、厚重滄桑的歷史故事。

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汴河懷古二首》——唐·皮日休

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散文家醉吟先生皮日休為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的京杭大運河詠史懷古所作的千古佳篇。皮日休評價隋大運河時說:「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這是對運河功過的高度概括。京杭大運河浩浩蕩蕩、長濟後世,尤如宏偉詩史一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奔騰不息、縱貫南北、全長約1797公里。水色宜人的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大運河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命運從繁華到衰落。它曾是國家的生命線,維繫着封建王朝的興盛;它更是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豐碑,展現著古人的聰明才智;它又是一條血淚之河,浸透著無數黎民百姓的苦難。(京杭大運河是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連接中國南北的紐帶,記錄漕運興衰的史書,歷史上維護北方穩定的生命線。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三線工程之一。)京杭大運河,是一項華夏兒女都為之自豪的偉大工程。京杭運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長,它多次擴建和改建,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它像時代的記錄者,見證了過去的絢爛與平淡。中國歷史上秦、隋、元三次大統一都把建設京杭運河作為優先規劃和實施的大事,歷朝歷代都把維護運河的通航作為要務。運河已經成為國家的生命線,它承載着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舊唐書·崔融傳》描繪『!歷史*了京杭運河水運網在國家經濟上的不可或缺,「天下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漢,前指閩越,七澤十藪,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艦,千舳萬艘,交貿往還,昧旦永日」。當時唐朝都城的運河港口廣運潭盡收天下財富,匯聚著全國各地的舟船,「若廣陵則錦、銅器、官端綾綉;會稽則羅、吳綾、絳紗;南海玳瑁、象齒、珠、沉香;豫章力士瓷飲器、茗鐺、釜;宣城空青、石綠;始安蕉葛、蚺膽、翠羽;吳郡方文綾。船皆尾相銜進,數十里不絕」。唐宋時期有大量的國外使者和學者來中國朝聖或求學,他們多由運河來去,他們生動地記載了運河及其沿岸的繁華。《馬可波羅遊記》中最精華的部分就是對運河的敘述。運河所經名城薈萃,人才輩出,是我國歷史面貌的重要見證。

說起運河的淵源,總要扯上揚州的。一部運河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揚州發展史,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富甲天下」的揚州城,至今已有2490多年的歷史了,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迹和雅緻園林。揚州的「瘦西湖」歷史悠久,在十里長的湖區兩岸,營造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湖區勝境;觀音山上寺院遍佈,有「江南第一靈山」之稱。「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自古是賞月的絕佳處;揚州還有歷史悠久的古剎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譽的何園,四季假山著稱的個園,有隋煬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宮遺址等等,美景數不勝數。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又因水而興、緣水而發。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建邗城時,開築了世界最早的人造運河——邗溝,奠定了兩漢揚州繁榮昌盛的基礎;隋煬帝延伸邗溝成為震驚世界的大運河,確立了唐時揚州「雄富冠天下」的地位;清代中期,揚州成為全國的漕運、鹽運的中心,列入當時世界範圍10個50萬以上居民的大城市。在水通、商興、財聚的同時,揚州融會了四海文化,把北雄南秀的古典園林、古樸清幽的老街深巷、南北皆宜的淮揚美食、享譽四方的休閑服務和久負盛名的揚州八怪、影響深遠的揚州學派、獨樹一幟的工藝美術都研磨到了極致。詩仙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道出了歷代文人墨客對揚州的心聲和嚮往,要真正了解、領略揚州,何必憑窗眺望,不如騎鶴來揚州,不管「煙花三月」天,還是「二分明月」時……

離開了運河便利的水路交通,就沒有淮揚兩岸千百年的盛世華章,然而歷史的洪流大浪淘沙,揚州的繁華已遠,泛舟運河,浩浩蕩蕩一路往北,身入寶應*,滿目皆運河。

孤舟欲夜發,只為訪情人。此地忽相遇,留連意更新。

停杯嗟別久,對月言家貧。一問臨邛令,如何待上賓。

(《韋應物.唐.將發楚州,經寶應*,訪李二,忽於州館相遇月夜書事…李寶應》)

「邗溝彌渺,究江淮之合派」(方睿頤)。揚州古運河北自淮安寶應*(市)界,南至瓜洲江口,縱貫全市。沿河風光,美不勝收。清康熙帝乾隆帝六巡江浙,皆泛運河而行,多次駐停游賞千古名城——寶應。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寶應的母親河。大運河的誕生(吳王夫差築邗溝),要早於寶應建縣(寶應始名平安)有335年。大運河哺育著寶應人,也孕育了寶應的文化。大運河寶應段的演變歷史記載着寶應文化特別是古文化的最輝煌的篇章。大運河經歷了從湖道(包括湖道與河道相間)到河道兩個歷史發展階段,前者稱為古運河(江淮段又稱古邗溝,下同),後者稱為現代運河。古運河的主要命脈在寶應,而且古運河演變為現代運河的千年演變史也主要在寶應(即清著名學者劉寶楠所謂的邗溝十三變),因此,寶應在大運河的發展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寶應,古稱水鄉澤國。在明隆慶時,境內有五盪九湖。五盪是黃昏盪、火盆盪、獐獅盪、關東盪、蜆盪;九湖為清水湖、汜光湖、灑火湖、津湖、白馬湖、廣洋湖、射陽湖、博支湖、梁湖。

寶應地區古為東海,由於江淮泥沙的逐年淤積,至秦漢以來逐步發育為古瀉湖沼澤平原。全縣有幾十個湖盪星羅棋佈,加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沃泥肥,自古以來就是種植荷藕的天然佳地。寶應植藕早在唐朝已見於文字記載,唐代詩人儲嗣宗《宿范水》一詩云:「行人倦遊宦,秋草宿湖邊。露濕芙蓉渡,月明漁網船。寒機深竹里,遠浪到門前。何處思鄉甚?歌聲聞採蓮。」可以令人想像出當時蓮葉接天,芙蓉映日,姑娘們一面採蓮,一面唱歌的秀美的水鄉風光。傳說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來瑤池散步,他們撥開雲層,遙望人間,只見寶應東盪百里方圓,萬頃碧波,水光連天,好一派湖盪風光,恰似人間仙境,但缺少花卉點綴,便命荷花仙子捧出一把瑤池蓮子,撒向寶應的金湖銀盪。從此,這裏蓮葉田田,荷花盛開,一片清香,宛如天上的瑤池仙境。

寶應始建於秦,古稱安宜,隸屬名揚海內外的揚州*,與周恩來故鄉淮安毗鄰,京杭運河穿邑而過,風光宜人,悠久歷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寶應素有「蘇中沙家浜」的美譽。寶應歷史悠久,鍾靈毓秀,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自唐代在這裏置郴縣始,寶應已經有了悠悠一千二百多年的文明史。這裏誕生過「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明代畫壇巨匠陶成、清代經學大師劉寶楠、京劇鼻祖高朗亭等歷史名人;也有着「九里一千墩長,荷園八寶亭秀」的景觀風光。古戲台畫川書院是一處別緻的景點,充分體現了縱棹園深厚的文化底蘊,高高的戲台與連廊相接,戲台的斗拱上雕刻着一個個戲劇臉譜,盡顯設計者匠心獨運。寶應是京劇鼻祖高朗亭的故鄉。傳說乾隆三下江南曾駐足寶應,在這座古戲台上看戲,由此可見當時的盛況。寶應還是文人騷客靈思妙發的地方。宋代大詩人楊萬里在《過寶應*新開湖》詩中留下了:「漁家足可壓塵囂,結屋圓沙最近梢。」的佳句,明代禮部尚書倪岳在《夜渡寶應湖》詩中也贊道:「湖光晃漾水波平,夜半舟人靜不驚。」寶應是電影《柳堡的故事》的原攝地,一曲《九九艷陽天》至今還經久不息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傳唱着。

運河水不僅承載着南來北往的船隻,而且孕育、滋潤着沿岸的運河兒女、運河城市,寶應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區,夾於長江、淮河之間,是揚州市「北大門」,秦時建縣,始名東陽*,隋初改為安宜*。傳說,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上元三年,此地有一尼姑得八寶獻於皇上,唐王肅宗視為祥瑞,稱此為「定國之寶」,就將上元三年改稱寶應元年,得寶之地也改縣名安宜為寶應*,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帝王年號"定名的縣邑,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寶應土地肥沃,氣候溫潤,寶應西有湖、東有盪,五湖四盪,如九塊翡翠鑲嵌在這片寶地上。水連水,水依水,水鄉風景,如詩如畫,西湖東盪,百里荷香,是全國著名的「荷藕之鄉」。我們的主角高大少的家鄉就在這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大運河畔的寶應。

本文由小說「」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運大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運大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