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節生財有道

第九五節生財有道

象楚王朱楨那樣抄了祭祀果品名目的人不在少數,有些宗室成員都去問了宗人令楚王。

楚王是個名義牽頭的,在他眼裏花和乾鮮果品是自京城帶去的,在鳳陽時,具體主事採辦之吏屬並沒跟着去,所以他也不知那些東西是怎麼備起來的。而且楚王這會主要還是圍着東宮太子在轉,漢王趙王不好相與,東宮太子宅心仁厚那是出了名的,這會打好關係,回到封地之後,有點什麼事,這個侄子還能照應着點。

鳳陽祭祀事件帶來的影響是重大的,有資格跟着去鳳陽的都是大明朝的宗室勛貴。隨行的還有京城三千營的將士,三千營只是個名字,其實人數不止三千,這些將士們也都開了眼。這些人把祭祀的看到聽到的,鳳陽和京城為中心,慢慢傳開,這些楚王都看在眼裏了。

在鳳陽時,楚王就開始打聽了,可太子朱高熾沒和楚王說很多祭祀準備的東西。太子並不想多說,永樂立嫡之後,太子朱高熾做事本分,可還是被罵的時候多。這回太子妃多了幾句,提醒太子封口,多做少說。所以楚王是開了眼,但準備的過程,他還是不知道。

楚王這會算是知道了,原來皇上並不知。問了下屬,這也不是宗人府想出來的花樣,細細問了之後,才知確實是東宮太子親自過問採辦的。楚王有點意外,這不大象是太子一貫的作風。

接着再一打聽,才知道是京城裏這兩年很火的明記搞出來的花樣。

明記,去年中秋餅之爭可是傳的很遠,楚王也有些耳聞。

於是楚王找了個日子去光明眼鏡店看了一下,此前他只知道明記是做太陽鏡的。

那玩意兒皇上都戴,楚王自然不能落後,不過這些都是下面的人去辦的差事,這兩年京師沒少跑,眼鏡店他還真沒去過。

「說是個店家,又是個醫館,沒想到李大人這裏倒是個極雅緻的去處。」楚王坐在了一樓的椅上,手上捧著一杯香茗,目光盯着棋桌上的紫砂壺,那壺是個帶着些藤蔓的南瓜的造型。

「王爺抬愛。」還沒有外地藩王到過李明的寶號,他的便宜連襟徐妙錦的姐夫中倒有當王爺的,平素都就藩不出城,真到進了京城也都老實的很,見能見上一面二面,可沒啥話說。

「哪裏,那蘇州府的園子也只是把山水置辦到院子裏,李大人這把草木都置辦到屋子裏了,匠心獨運呀。」楚王肚子裏墨水並不是很多,水平不低,蠻會總結提煉的。小理

「去年就聽說京師出了新茶碧螺茶,原來這名頭是從李大人這裏傳出去的。」說這話的是陪着楚王朱楨一起過來的王府長史管時敏,這位管大人是淞江人(上海人),淞江人自然是知道蘇州府出的嚇煞人香,此茶在民間頗有點名聲。

「這味不就是嚇煞人香,不過李大人這裏用個瓷杯子置茶,白底碧水青茶,看着清爽。」管大人看着就是個夫子,穿着樸素,倒不似那楚王,出門常服,可質地一看就知不凡。李明知道有這麼個楚王,可不知長史管老大人,這會也只能衣帽談吐取人。

「讓管大人見笑了。管大人客氣的說是不凡,說精緻的也有,還有的說是淫巧。」李明早就不大在意這些了,到他這裏喝茶大多是士子。

「本王還是偏愛酒水多些。」朱元璋的兒子們大多是武將出身,後來留名的卻很多是文學和雜學方面,這都是因為在朱棣當權之後,他的兄弟們迫於削藩的強勢而不得不心有旁騖。

「李大人這醫館頗似個商家。」管老夫子這話有貶意。

「呵呵,老大人,小子就是個商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方。」李明現在已經不忌言這些了。

「噢,哈哈哈哈。」楚王和管時敏都一起大笑了起來。

來之前,管時敏去了解過李明。知道李明對朝庭是大有貢獻的。送上了軍中的利器千里眼,這玩意楚王就有。收交趾時李明也獻過計。鄭和大人下西洋也得了李明的支持。

作為一個文人,管時敏還是不大看得起行商的人。

李明能這麼大聲的說出君子愛財,真是讓他意外,後面的取之有道用之有方更讓他意外了一下。

楚王拿了祭祀的乾鮮果品名目給管大人看的時候,管大人就說太過奢靡,昔日趙宋偏安杭州便是亡於此。

他老人家讀的書多,看着那單子那說辭,與南宋帝王駕臨某臣子府上傳出的菜單子有幾分神似。

管時敏老先生洪武九年就在楚王府司職,算是王爺的老師,楚王對他尊敬的很。聽到管大人這麼說,也是回了他一句,今日不同往昔。

這話意味深長,他的四哥搶了侄子的王位之後,一再強調自己是正統,除了改回諸多洪武舊制之外,在祭祀等方面投入的特別多。

楚王如今任宗人府令,求仙理佛貪圖個酒色財貨反倒是安身之道。

「老大人那眼鏡明日即可制好,到時小子自當送去。」管時敏快七十了,一直用的單照,今日過來,李明給驗了光,配了付老花鏡。

「本王看那玳瑁的框也不錯,李大人再弄上一對,還有那藤製的,管師就喜歡古樸的材質,一把藤椅,補了兩回還放置在書房裏。」

「這可使不得。使不得呀。」管時敏連連擺手。

這店裏的眼鏡最便宜的都要三百兩銀子的。剛才選的竹木的框硬硬讓楚王給抬到墨玉質底的鏡框,說是墨玉對目力大有裨益。管時敏問了價錢,邊上服侍的蕭峰說了一千兩,把管老大人嚇了一大跳。

楚王連口誇玉質的好,溫玉潤眼,不用楚王說,管老大人自然知道。管時敏是楚王的老師,這當作是學生孝敬老師的,王爺這麼說了管時敏才沒多嘴,近年來楚王的奢靡是出了名的。

若要加上那玳瑁的鏡框和那藤製的,約摸要兩千兩銀子,這個數字就算是個縣令,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多年才能買的起呀。

隔天李明去送眼鏡給管老大人的時候,又傳了眼保健操給他,這讓老大人很受用。

送給楚王的還有一個小匣子,李明說昨日王爺問起的茶樓里幾道小食的製法和幾種奶甜茶的方子。

李明離開后,楚王拿着那個小匣子研究了半天,不知怎麼打開。

那匣子是兩層嵌套在一起,拉開一半后,還能翻轉。這一翻轉,放在匣子裏的一疊小卡片就露了出來。

雖說是幾張紙片,可明記出的東西就是不俗,也不知是用什麼香精鎮的還是香料熏的,那紙上淡淡的香味聞着清雅。

王爺找人問了一下,有人說小匣子還是薄銅製的,外麵包有羊皮。

「怪不得這李明是京師里近兩年的奇人。」楚王朱楨接下來的那一句解釋更讓人吃驚,「能被徐輝祖看上,能從老四嘴裏奪食,還讓上上下下都服服帖帖,不容易。」

光明眼鏡店或是說明記茶樓里,那裏擺了不少的花,如同楚王在鳳陽看到過的鮮花乾花布花之類一般。還有精美的果品食盒,那裏放的只一兩件,不過只要有人問起,馬上,茶樓的掌柜小金胖子就會拿出一個精美的畫冊過來。小理裏面有花品,果品,月餅,茶等各種圖冊,圖邊上還有小楷的註釋,用花幾何,用葉幾許,標價多少,最後還有花草的圖集,標時令花卉的價錢等等。

這些做買賣的手段都是楚王以前沒有見過的,賊心突起,當着管時敏的面,加上李明也是皇親的一份子,楚王不好意思巧取豪奪。

誇口了幾句之後,李明今日倒是很有心計的送上了些方子,這讓楚王越發的覺得李明是個妙人。

可轉念一想,除了孝敬了師長兩千兩銀子的眼鏡之外,自己好象在明記定下了不少東西。楚王心裏一驚,忙喊了手下管事的過來。

「王爺,剛才李大人的隨從送了個名目過來,王爺昨日在明記定下老花鏡三付,太陽鏡十二付,另有立夏茶三盒,三新禮盒三個,浴佛節緣豆三盒,糕餅三盒,端午節上品十全粽子大中小各三盒,還有乾花籃三品,各三隻,總計合銀兩六千三百五十兩。」

「多少?」

「回王爺,六千三百五十兩。」

「啊!」

「王爺,李大人隨從還問,王爺昨日說還想以世子殿下名義再訂上一份,京師至封地路途千里,那立夏三新禮籃裝的是時新之物,送至武昌過了時令,也沒個價錢了。還有那穀雨前的新茶已經售完了,清明前的新茶剛出來,王爺要定。」

「打住。」楚王一擺手是。

昨天李明不動聲色,邊上那侍茶的丫頭倒是可人,那小胖掌柜也是笑容可掬。

楚王昨天還說明記定下的規矩事不過三量太少了,王爺我想多定些卻不能逾制,太子和內府採辦都不過三,他一個外藩王爺自然不能有什麼話說。怎麼這才么點東西,居然要過萬兩銀子。

楚王接過了那細目一看,白紙黑字,長長的帳目,清楚明白,太陽眼鏡兩百兩銀子一付,這都還是打了折的價。明記惡俗的在這帳目上列了原價,一次購十二付,均價兩百兩一付。這一下幹掉了兩千四百兩。

立夏日在大明朝算是個節,照例是要喝茶的,明記的茶並不貴,大明朝散茶之風剛起,沸水泡散茶還沒有進真正富貴之家。可明記出的茶具不便宜,昨天那茶的畫冊里,除了繪有茶葉之外,還有些茶壺瓷杯畫在一邊。更誘人的是,那茶樓里公然在每張桌子上都放着精美的茶具,這些茶具就是壺杯托三樣,且與以往所見不同。一看奪目,拿在手上就放不下,楚王昨天可是把玩那石桌上南瓜壺南瓜杯許久。

明記賣茶送茶具,楚王說實話是沖着那三套茶具才買那立夏之茶的。

這年頭宜興的紫砂壺還沒有定型,李明開了茶樓之後並沒有想推綠茶,碧螺春的名頭打響之後,他才問起紫砂壺,哪知道一問還真沒幾個人知道。後來一嘗州府的士子好制壺,碰到李明算是遇到了知音,結果聊后李明才知,宜興制陶制瓷上可推到吳越之時,現在是有些土窯,可出的都是平俗之物。去年李明就托那人回家鄉去尋訪一些好此道者,結果還真讓他找到了幾個,有的是土窯的匠人,有的還是讀書之人。這下可好,李明馬上找人畫了不少圖過去,又幫着改進了些制壺的工具。想當年,他去宜興玩過,參觀過那裏的紫砂工藝品廠和窯廠。

立夏要吃三新,所謂的新就是新鮮上市當令的瓜果之類。傳統的是櫻桃、青梅和(左禾右三個田字)麥,可明記的三新禮籃里的果品中註明有西瓜,草莓,香蕉,黃瓜,蓮藕。西瓜和草莓可都是到了仲夏之後才會上市,蓮藕更晚,香蕉在瓊州四季可見,可在京師一帶就難說了,主要原因是那果兒熟了之後不放置,數日即爛。這些東西要是出現在立夏日,那能賣出什麼樣的一個價錢。

浴佛節的緣豆,緣豆據說是念佛者平時積聚起來的,捻一粒豆就宣佛號一聲,等到四月初八浴佛節這天,沾了佛性的豆煮熟之後便可拿來舍人。得了豆的人,若是個居士,回到家中也會念上一句經文吃上一粒豆。而且平間還有傳說,若是婦人與丈夫或是婆婆不和,奴婢小妾與主人關係不好,都是前世沒有舍那豆兒,故今生沒得到善緣。豆是有佛緣的人在寺廟裏舍,那就是無償送人。

明記是店家,他們煮的豆花樣百出,有送酒佐茶的,也有閑來清談吃着玩的,總之,吃了的都說好。現在告訴眾位客官一個好消息,四月初八,京城附近百家寺廟庵堂的主持和尚主持尼姑,每位積緣豆一石。明記收了這豆後會或煮制各種緣豆售賣。不過所得銀兩,將用於開辦一個孤兒院。

楚王還記得那個笑的極有佛象小胖掌柜在說這話時,還補充了一句,主母某日見了行乞的孩童,起了善願,想建個孤兒院,收攏那些可憐的孩子。

楚王聽了一愣,管老大人在一邊還說了句,善哉善哉,於是楚王就定了三盒。兩百兩一盒,漆金的紫檀木盒子,八角之形,內置十二小格。也就是說明記緣豆有一十二種口味。這豆子也能花出十二種口味出來,楚王蠻期待。昨天在明記吃了兩種品味,是不錯,只是配着茶。那小胖掌柜倒是說有送酒的口味,可惜茶樓不賣,京城太白樓有賣。太白樓也是從明記定的,每日只三斤,售完即止。一小碟絕對不超過五十粒,價錢不低,兩錢銀子。

至於那浴佛節的糕餅,那就不用說了,大明朝浴佛節遊行吃不落莢,榆錢糕,玫瑰餅,藤蘿餅。不落莢其實就是用蘆葉裹的糯米,味道和粽子一樣,只是個頭小了些。京城裏自太子漢王趙王去年斗過月餅之後,明記的糕餅在民間成了神話,在京師之外那就是傳說。楚王在京師之外,聽到過傳說,這回能在京城裏過浴佛節,一定要見識一下明記的傳說。

端午那就不用多說了,京城裏明記的粽子才叫粽子,平民百姓家裏包的那種都改稱草米糰子了。明記號稱原味的粽子每粒米都是挑出來。凡是能想到的吃食,明記都已經嘗試過往粽子裏放,鮮肉火腿已經不出奇了,煮到半熟的米調了味后包成粽子,回家一煮,入味的很,裏面還能吃出一塊紅燒肉來。紅燒肉這菜在大明朝就沒有,放了糖放了桂皮放了茴香,還有蔥姜蒜,用來煮肉。沒有這麼試過,現在有了,這是李府的私家菜譜。回到粽子口味上,你沒有想到的,明記也開發出了不少,比如水果味的。

明記的粽子精緻,個頭小的一口就下去了;扎的也花樣多,三角,四角,六角,八角都有;裝的更是出奇,放在瓷器盒裏的有,放在漆盒裏的都有。送禮也好看,煮了剝開,再放回到那盒子裏上桌,更美。

「這李明是灶王投的胎不?」楚王看着那名目單子,這會想到的全都是昨天在明記看到的吃食,有浮現出的圖片,有小胖掌柜的聲音。

「唉,真是個吃貨。」

兵仗局制千里眼要的鏡片在三月就交上了去,禮部定製的老花鏡和太陽鏡也在三月底就交上去。

這會窯里出不了平板玻璃,但小玻璃塊磨個鏡片剛剛好。這會也不用那麼高質量的光學玻璃,通透的就行。

這年頭與官府打交道,雖說不給你付定金,可收貨的時候,現上付現銀,錯了,付的不是現銀,而是寶鈔。

內府和戶部錢早早就拔了過去,李明那一交貨,馬上結清。

點錢的感覺真好。大明的寶鈔李明不大放心,一收到錢之後,馬上開始讓宋德福帶着去寶廊的店家買些真金白銀的物件回來。

大明朝的銀子還是不夠用,寶鈔真管印不管收,總在貶值。

在珠寶廊里,李明和宋德福碰到了件讓他們很開心的事情。

註:楚王的王府長史管時敏一說是任王府長史三四十年,另一說是洪武二十五年致仕。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朝眼鏡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明朝眼鏡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五節生財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