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二十七回 計走偏鋒(D)

卷二 第二十七回 計走偏鋒(D)

「我陸氏與孫氏之間的恩怨瓜葛早已是言之不清的一團亂麻了。」

徐庶聞言奇道:「兄長此話怎講?」

陸仁道:「早年小霸王孫策尚在袁術帳下為將時,襲殺了我陸氏宗主陸康;而後孫策設計脫離袁術並席捲江東,為豎威望又殺了多少江東豪傑?簡單點來說,只要是不肯屈從於孫氏者就是一個字——殺!我陸氏族人在這一時期死得也不少,因此我陸氏本與孫氏就有大仇。」

徐庶略一皺眉:「原來如此,那吳郡陸氏乃為勢所迫才出仕於孫吳?」

陸仁點了點頭:「沒錯,是為勢所迫。只不過到陸伯言帶領族人歸依孫吳時,小霸王孫策已遇刺身亡。孫權乃承繼父兄之業,但並無父兄之勇,以武力其實彈壓不住舊日的那些大族豪族,所以他就改用了懷柔之策,對有官途之意的大姓豪族予以厚待,以示其與父兄的不同之處。想我陸氏雖有凋零之態,但畢竟是吳之四姓之一,兼之與孫氏又本有舊仇,彼尚能安撫納用,那對江東其他的大姓豪姓又意味着什麼?若非如此,以伯言的無名之身,更兼年齒尚幼,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就得到官職去治鄉理縣?」

說到這裏陸仁頓了頓,整理了一下說辭之後才接着道:「但世事便是如此,兩、三代人的積怨宿仇又哪裏是那麼容易就化解的?就算我陸氏已不願再追討舊仇,孫氏也會小小心心的防着我們陸氏。而在現在的陸氏當中,聲望最高、才名最盛的人是我,而且對世人而言為兄我身懷堪比蕭何的富國之干。如果孫氏不能把我控制在他們的掌中,萬一我做出點什麼事,那對孫氏而言我陸氏就是一個天大的威脅。網址所以說孫權對我的招納,與其說是想用我到不如說是想控制住我,然後讓我陸氏難有重振之日,一但情形不對,他為主君我為幕臣,要除掉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徐庶恍然大悟的用力點頭。

陸仁又接着道:「我雖然是陸氏旁支,但又怎會不想重振宗族?故此陸伯言的那一支雖已歸依孫吳,我這裏的這一支旁枝卻萬萬不能也一併歸依孫吳,否則整個陸氏宗族都在盡孫吳的掌中,一但有變我陸氏滅族矣……哎,好歹我也在許都的天子腳下混了六、七年的官場,所以這裏面的事我是看得相當清楚的。元直,我說的這些你都能夠理解吧?」

徐庶點頭道:「庶明白。一人亡故事小,宗族盡滅事大。一但宗族有失,兄長又如何去面對族中的列祖列宗?」漢時的古人對宗族存亡的看重不是現代人所能理解的。

話到這裏陸仁知道已經說得夠了,也就不再羅嗦太多,反正只要讓徐庶這幾號人知道自己是個「重義守孝」的人就行了。古人講究的是「百行孝為先」,而自己這是在為「宗族的振興」而努力,那對徐庶這些人來說就有着「孝」的德行而值得信賴……所以陸仁現在也會自嘆一聲自己變得越來越陰險了,因為現在他還在對徐庶他們玩著這些小心眼。不過話又說回來,陸仁這也是真的沒辦法。你如果不讓別人覺得你是個值得信賴的人,那真正有才有德的人鬼才會跟着你!真以為拿錢砸出去就有好的人才來啊?只為了錢而呆在你身邊的人,多半也不是什麼好鳥!

閉目沉思了許久,陸仁這才睜開眼來向徐庶問道:「元直,你說孫郡主這麼回去一鬧騰,周公瑾他會如何應對?」

徐庶陰險的一笑:「兄長昨夜不是與庶料算已定了嗎?兄長先是料定這位孫郡主雖是女流,但生性率直,有果決的男兒俠義之風。又兼常在民間行走,頗知百姓疾苦,所以見兄長的賑災義糧船不能,就定然會回去大鬧一番。而周公瑾被孫郡主一鬧,不外乎只有三條路可走。」

陸仁伸手拍了拍腦門笑道:「昨夜時間太緊,我又忙於準備,這會兒還真被這一身酒氣給薰的有些頭暈,自己都記不太清自己說過哪些話了,元直你能不能好好的提醒我一下?」

徐庶也笑了笑,知道陸仁這是在給自己表現的機會,當下便理清了思緒不緊不慢的道:「其一便是依兄長所言,放船隊趕赴海昌散賑糧,只將兄長獨留於柴桑。若如此是最好應付的,因為兄長若是獨留於此便心無牽掛,以兄長之能可以輕而易舉的逃離此間。然後只需在海昌縣以散賑糧為名多呆上幾日,靜待孫權侵襲江夏之後再輕舟返回襄陽。如此於吳兄長有仁義之名,於荊襄劉表則有不知孫吳舉兵之由,兩家就都不能為難兄長。

「其二,周公瑾差人另調舟船人丁,將船中賑糧另行裝船再運往海昌。不過這樣做的話不但勞時費力,而且很容易驚動到江夏守軍,於周公瑾意欲奇襲江夏之策不符。此外運糧之時人丁雜亂守備難嚴,甘興霸便於從中取事,以**之名『劫』走兄長舟船人貨,消息一傳揚出去,周公瑾又怎能怪罪兄長?

「至於其三……周公瑾看破以上二策,於孫郡主處巧言虛應,於兄長處則加強戒備,死活不讓兄長人舟離岸。直至孫劉戰事起后兄長難逃細作之嫌,不能迴轉荊襄,周公瑾才會來以勢相逼,逼迫兄長就範。正所謂成大事者不可拘於小節,如今海昌雖有災患飢荒,兄長這裏又有轉運而來的賑濟之糧,但周公瑾只需推說兄長疑為荊襄細作,再請孫權火遣人持節往赴海昌告知海昌百姓此事,並許以百姓已調他縣之糧前去賑濟,海昌百姓對兄長賑糧之守糧自然會消減不少,彼亦可免遭他人非議。三策之中屬此策最狠最穩,故此庶以為周公瑾必取此策而行。」

陸仁點頭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這周公瑾雖然年輕,但足智多謀,絕不會上那麼容易就上的當,所以我們要把他能走的路都事先就堵好……廣元他們已經動身了沒有?」

徐庶道:「四更時分便已悄然入江。以廣元的水性與機智,相信這會兒已經到了柴桑城中,那不出兩日便可令整個柴桑盡皆傳聞說兄長船中所載者乃是要運往海昌的賑災義糧。之後他便會依兄長之謀,馬上就前往吳郡去傳播此訊。」

陸仁道:「吳郡那邊可以先不用急,畢竟那是我們預定着要收招的地方。我現在關心的是如何讓孫郡主從他人的口中得知周郎之謀。周公瑾是肯定不會把他的真正用意告訴孫郡主的,而由我說給孫郡主得知的話又不太像樣……只要讓孫郡主知道周郎是欲陰圖於我,那以孫郡主的為人與其救民心切之意,就肯定會來找我共商對策!」

徐庶笑道:「就算她不來,兄長還不是有辦法把她引來嗎?」

(今天的兩千來字湊完,該去趕藍玉的更新了。大家記得幫加一下《星海藍玉》的點擊與票票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求生記同人修改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三國求生記同人修改版
上一章下一章

卷二 第二十七回 計走偏鋒(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