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梁國光大皇族、開枝散葉的偉大事業,到了崇德陛下這代幾乎被畫上了句號。

崇德陛下很鬱悶,想他開創了一代盛世,英名遠播,還娶了一國女王為妻……多少輝煌榮耀於一身,怎麽臨了,就是生不出個兒子呢?

所以他總結了幾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娶妻一定不能娶身分太高的,你看她生不齣兒子,你還不能納妃……不過上天總還眷顧著二位陛下,好歹給他們送來了個女兒,不至於落個無後的下場。

東德皇后統治的青海國以女子為尊,生下女兒的心情,不亞於崇德陛下抱上兒子那般歡喜,剛剛從分娩的疼痛中緩過神來,便立下了要將她培養成為一代女英傑的決心。

一手扶持崇德陛下,開創盛世的前攝政王,早已退隱多年,聽聞消息不免心生歡喜,大筆一揮,為小公主取了個名字「睿」。

他的王妃也是個傳奇人物,既是大梁第一位女官,更是深受皇帝陛下尊敬的老師,聞訊更是高興,便也湊熱鬧為她取了個小名,喚作安平。

沒有得到兒子且被越俎代庖的崇德陛下,甩膀子坐在皇后床邊扮憂鬱,直到女兒朝他咿呀一笑,心情才瞬間放晴,父親對她寄予了兒子般的期盼,母親本就重視女子,這樣的環境,讓安平殿下擺脫了嬌滴滴的皇室公主形象,一躍成長為一位自立堅強的女性。

所謂人無完人,安平殿下認為在這些優點之下,自己稍微有點兒風流不羈,實在算不上什麽,起碼還沒到豢養男寵的地步不是?不就是隔三岔五的調戲一下年輕侍衛、美貌臣子嗎?

崇德陛下勵精圖治,過度操勞,剛過了四十身體便每況愈下,近幾年來更是嚴重,惹得東德皇后很擔心,便勸他乾脆退了位,隨她去青海國過些清閑日子。

陛下很惆悵,不是捨不得皇位,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放手,雖說在他當政期間,已經允許女子入朝為官,可也只是部分無關緊要的官銜,若是真的要將一國帝位交給女子,恐怕還是十分困難啊。

為此,陛下多次召集重臣商議,試圖打通這一環,奈何會議開了一次又一次,只有內閣周首輔、劉太傅等皇帝心腹表示保留意見,大部分臣子都或多或少表達了不滿,其餘幾位親王郡王就更別提了。

且不說安平殿下能否擔當大任,瞧瞧這個國家都被女子搞成什麽模樣了?

皇帝娶個女尊國的女王做皇后,前攝政王讓女子入朝,他家那個王妃還曾坐到了一品大員的位置,甚至朝廷還在之後允許女子入朝了!

好嘛,陛下您現在是什麽意思,女兒也可以稱帝了,咱們男人的尊嚴還要不要了,要不要了啊?

於是陛下又開始憂鬱,始終不敢告訴女兒這件事,就怕一不小心傷了她的自尊,加上東德皇后對女兒遭到這種待遇很是忿忿,免不得將氣撒在他身上,由此,他就更鬱悶了,猶豫許久,崇德陛下終於想到了個辦法。

決定要為女兒安排婚事!

實在沒有辦法,安平早日生下個外孫,來繼承他老人家的皇位也是可以的嘛,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安平殿下早已花名在外,消息一經走漏,便引起朝中巨大恐慌,家中有適齡兒郎的大臣們都開始忙着送孩子出門,遊學的遊學,探親的探親,臨行前叮囑的都只有一句話,不等到安平殿下選了駙馬不準回來!

崇德陛下傷心啊,可是身為一個開明聖君,實在不好明言,更不好強迫,只有一個人哀嘆教女不嚴,終於釀成了如今的悲劇。

所幸此時,前攝政王給他提了個建議,陛下願隨皇後去養病也無妨,國家並非皇帝才能管,你讓你閨女做監國便是,等身子好了,再回來繼續治理國家不就行了?

陛下覺得這個方法可以,於是興奮地再次召集大臣們開會,很好,雖然這次仍有波折,但總算是通過了。

不日,一道聖旨將安平殿下冊封為監國,於是大臣們以為招駙馬一事風頭已過,又紛紛召回了兒子,雖然招駙馬一事的確是擱淺了,但是卻給崇德陛下提了個醒。

他得為女兒好好謀划謀劃了,不然這輩子能不能抱上皇孫,也有待商榷啊,於是,陛下終於決定趁著廣大好兒郎在京之際,不厚道地使用一下皇權,為安平挑個好駙馬強行賜婚。

這個念頭產生沒幾日,陛下就招來了禮部尚書,一臉和顏悅色地拉着他的手感嘆:「朕膝下只這一女,自小疼愛,愛好……是特別了點,然有才有貌,進退有度,所以此次招駙馬一事,愛卿需全力以赴,為朕擇一良婿,待事成之後,朕必有重賞。」

禮部尚書連連點頭應下,恭謹無比,然而待一出了殿門就撒丫子狂奔出了宮門,啊……

陛下又要為安平殿下招駙馬啦!

第二日,城門口再次發生擁堵狀況……

這麽大的動靜,安平殿下不可能不知道,她很憂心,比陛下還憂心,因為照他父皇的安排,她後半輩子,都將只能守着一個男子過日子了。

好凄慘啊!左思右想不是個事兒,安平裝扮齊整,決定去跟她父皇好好溝通一下,誰知她前腳剛踏進殿門,崇德陛下已經一臉愧疚地迎了上來,一個勁地拉着她的手寬慰,「是那些大臣沒眼光,安平你不用傷心。」

安平實在不忍打擊父皇的一腔赤誠,滿肚子的話,生生咽了回去,乾咳了一聲,反過來安慰他:「父皇安心,女兒還不至於嫁不出去,那些大臣瞞着您送子出京不假,但女兒相信其中,一定有正直之士留了下來。」聞此言論,崇德陛下以一記幽怨的眼神,表達了自己的懷疑。

殿門外輕輕響起兩聲輕叩,隨即大內總管福貴快步走了進來,在二人面前恭恭敬敬地跪拜,語氣卻有些飄忽:「啟奏陛下,殿下所言不虛,確實有兩位適婚男兒未曾離京。」安平對着父親攤了攤手,看吧。

「哦?」崇德陛下頓時興奮了,「是哪兩位?快說來聽聽。」

「回陛下的話,一位是劉太傅膝下幼子劉緒,一位是齊大學士長子齊遜之。」

「啊,不錯不錯,不愧是朕一手提拔出來的臣子,教子有方,朕心甚慰啊。」

福貴陪着乾笑了兩聲,「不過……劉緒是走到半路被其父給追回頭的,至於齊遜之……」

安平挑了挑眉,「他怎麽了?」

福貴抹了把汗,「殿下忘了,他是有腿疾的嗎?」

陛下憤怒了,於是他做了一個讓大臣們安心,卻讓劉齊兩家愁雲慘澹的決定,就在劉緒和齊遜之當中挑選一位做女婿。

這樣的決定出來之後,結果已經可見一般,齊家長子齊遜之足足年長安平殿下七歲不說,還有腿疾纏身,怎麽看都是劉太傅家的小兒子劉緒勝算大一些,當然這對劉緒來說,並不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情。

正是午休時分,安平身邊的小太監圓喜,憂喜參半地跑進東宮大殿,對靠在軟榻上品茶的安平行禮道:「奴才這兒有兩個消息,殿下是要聽好的,還是壞的?」

「嗯,先說壞消息,再說好消息。」

圓喜立馬耷拉着腦袋,烏雲密佈,「壞消息是,陛下招了劉公子和齊公子入宮來見了。」安平挑挑眉,示意他繼續。

圓喜又瞬間振奮了精神,萬花盛開,「好消息是,所有大臣再度召回了自家公子。」

「啊,那可真是個好消息。」安平笑咪咪地發表感慨。

「唔……殿下難道不在乎,駙馬之位花落誰家?」圓喜的臉上寫滿了對八卦的探求欲。

安平聞言只是微微一笑,「此事能不能成還難說呢,他們誰都不情願,恰巧,本宮也不情願。」說着,她站起身來,隨手整了整衣襟便朝外走去,「待本宮去瞧瞧。」

圓喜樂顛顛地想要跟去,被她抬手阻止,「本宮自己去即可。」呃……圓喜一臉嚮往地撓著殿門,好想去看八卦啊。

御書房外,劉緒雖然沉穩地站着,實際卻有些心緒不寧,甚至身上湛藍袍子的一角也不經意被他扯得皺成一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八字不合,壓倒再說 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八字不合,壓倒再說 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