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

寧家的糧食就放在東廂房裏,所以想賣糧是瞞不過於氏的,先前拿出家裏的積蓄買葯買補品她就十分不舍,現在更是不肯了。

「補品吃完了就不吃了,再下去不就成了無底洞?我只在炕上多歇歇就行。」

寧梁此時卻有了主意,「婉兒說得對,不說現在家裏還有餘糧,就是沒有餘糧借錢也要賣地要給你養好身子。若是你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家不就散了嗎?」

於氏聽了眼圈一紅,她其實是寧梁買來的,但這麽多年相處下來,寧梁待她特別好,這更讓她深感內疚,本想說與其花錢給自己養身子,還不如留着糧食和錢將來再續娶一房年輕好生養的。但看看丈夫,再看看兩個女兒,她怎麽也捨不得,頓時再也說不出話來,只輕輕地點了點頭。

寧婉將手蓋在娘的手上,溫聲勸道:「娘,大夫說了,你一定要開心才能養好身子呢,到時候給我們生個小弟弟。」

這些時日二女兒要做嫁妝,么女便將家裏的所有活計都接了過去,還要時常安慰自己,逗自己開心,於氏看着似乎一下子長大了的么女,心酸之後便感到欣慰,「娘一定要給你們生個弟弟,將來能給你們姊仨撐腰!」

寧梁和寧清聽了這話也點頭,畢竟在三家村,家裏沒有男丁是不成的,除了頂門定居、傳承血脈,更實際的在於最繁重的農活兒只有男人能幹得動。若是遇到了爭地爭水、替家裏被欺負的出嫁女出氣等等事情,也是要靠男人。

就比如眼下,要將糧食賣掉就要背到鄉里,寧婉縱使想幫忙也幫不上,幾斗的糧放在筐里她拎也拎不動,更不用說還要走上一個多時辰的山路送出去賣。

么女說此時糧價最貴的話一點也沒錯,這時候的糧食比秋天時還要貴上兩三成,寧梁賣了一天糧之後十分開心,進了家門就笑道:「聽說過些時候價錢又會落下,這兩天我天天跑一趟,好多賣一些錢。」

寧婉給爹端來留好的飯菜,道:「明天我跟爹一起去。」

「你去做什麽?」

「我挖了些野菜到鎮上賣。」

寧梁笑了,「哪裏會有人買那東西?」

怎麽沒有?那時候自己在趙家住着的時候,天氣剛一回暖,最新鮮的野菜就擺到了桌上,她看過帳,那價格不比冬日暖房裏種的菜便宜呢。

鄉下人吃野菜是因為沒有別的菜可吃,可是富貴人家是為了吃個新鮮。小鎮雖然不大,周圍農田亦多,但是總有人不會自己去挖而買別人的吧。寧婉一定要試試,她確實急於要掙點錢,手裏一文錢都沒有的日子太難過了。

寧清聽了嘲笑寧婉,「原本說要采山貨,現在已經等不及了,連野菜也要拿去賣。」

於氏其實也不信野菜能賣錢,但是她捨不得么女被笑,開口說:「婉兒挖了一整天的野菜,也不過挖了一籃子。」

這時天氣剛剛有一點暖意,只有最向陽、最暖和的地方才有點綠意,野菜夾在青草間,還十分幼小,挖上半天才小小的一把。寧婉差不多把三家村跑遍了才挖了一些野菜,自家只撿差的吃,她挑了又大又好的留着明天到鎮上賣。

第二日一大早,寧婉起來做好了飯菜便跟着爹出門,向三家村外走去。

山路狹窄,寧梁背着筐子走在前面,寧婉挎著籃子跟在後面。

清早的初春,雖然依舊有陣陣寒風,但終究與冬日裏刺骨的冷意差很多,父女兩人又都身有重負,腳步自然快了,也就不覺得冷。

寧婉看着前面的父親,因為背了沉重的筐子而佝僂著身子,竟有幾分蒼老的感覺,那樣子和幾年後的父親重合了起來。

記得那時,娘已經卧床不起,爹娘對子嗣再無希望,看自己到了十六歲,便與自己商量招贅。自己怎麽能不答應?通常家裏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都是留着么女不嫁招贅,生了兒子隨娘家的姓氏,家裏也就不算斷了香火。

那時的寧婉哪會不答應?

爹便託了人張羅起來,相看了兩回後卻再沒消息,寧婉十分不解,論起品貌,自己不差,家裏也還有幾畝地,怎麽就招不到女婿呢?

後來寧家人才知道,原來郭老爺子聯繫了村裏人暗中將自家招贅的事攪散了,他們就是想讓寧家成為絕戶,然後分絕戶財,分絕戶地!

爹得知他們的黑心時,抱着頭坐在炕沿上嗚嗚的哭,他想不到一個村子裏的鄉親們會四處敗壞女兒的名聲,只為圖謀自己的家產,逼自己絕嗣。

娘一氣之下咽了氣,她走之前百般放不下爹和自己,眼睛怎麽也閉不上。

辦過喪事,寧婉狠下心來,悄悄去了胡家村,把自己家剩下的幾畝地賣給了胡姓的人家,雖然是世仇,可他們買自家的地卻沒有像村裏人壓價壓得那樣狠,然後她就帶着爹離開了三家村,那時爹已經得了癆病,留在三家村只有死路一條……

「婉兒,把籃子給爹幫你拿。」

寧婉正在回想夢裏的情景,聽見爹叫自己,她抬起頭來一笑,「爹,籃子很輕,我拿着一點也不累。」

山路難行,就是不拿東西也會累的,更何況滿滿一大籃子的菜!寧梁瞧著乖巧的女兒不禁笑了,「要麽我們歇一會兒?」

寧婉知道爹是照顧自己,「不用了,我們走吧。」

越早些趕到鎮里,才有更多的時間賣糧賣野菜。

父女兩個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鎮子邊上。這裏逢初一、十五便有大集,平時的日子也常有來賣各種東西的,三家村人賣糧就到這裏。此時不過辰時,卻已經有了許多人,父女二人趕緊找了個地方放下東西,將糧食和野菜擺了出來,等人來買。

紅通通的高粱米十分飽滿,卻是糧食中價格最低的,要三、四斤才能頂得上一斤白面,六、七斤才能頂得上一斤稻米,因此馬上就有人來問價。這時候要買糧的多是些窮戶,青黃不接時家裏吃不上飯,因此討價還價十分地激烈,不過,隨着一次次的爭論,糧食還是一點點地賣出去了。只是野菜卻無人問津。

爹見小女兒守着一籃子野菜,卻連一個問價的人都沒有,小女兒獃獃地坐在一塊石頭上,說不出的可憐,他抽了個空勸她,「沒有人買就算了,我們拿回去自家吃。」

寧婉正在想為什麽沒有人來買野菜,明明這樣好的野菜,每一棵都是她仔細挑出來的,將泥土去了,乾乾凈凈,新新鮮鮮,一樣樣擺得整整齊齊。

可是,就是連一個問價的人都沒有!

這時又過來一個買糧的,穿着破舊的棉襖,與爹商量了半日從懷裏哆哆嗦嗦地摳出幾個錢數着買了三斤糧走了,寧婉突然醒悟了,來買糧的人再不能買野菜!他們想的是吃飽肚子,怎麽會捨得花錢買野菜呢!若是想吃,早自己去田裏挖了,畢竟鎮子不大,周圍也有田地,挖野菜也不難。

原來她的法子弄錯了!

想通了問題所在,寧婉提着籃子向爹說了聲,「我去街上賣野菜。」話落,就提着籃子跑了。

寧梁想要攔住她,卻撲了個空,又因為有人要買糧而走不開,只得向她的背影喊道:「你認得路嗎?」

「認得,爹放心吧!」寧婉應着,卻想起了夢中她曾與爹在馬驛鎮住過一段時間,那時他們原本是來投奔寧清的。當然她不會白吃劉家,因此住下來後就接了漿洗縫補的活兒掙錢,每日收衣裳送衣裳還不是得到處走?是以將小鎮走得十分熟悉,後來,因為寧清容不了爹和自己,才離開小鎮投奔了大姊。

鎮里的街道與她記憶中的一樣,石板路踩上去與三家村的土路很不同,不帶一絲的塵土,她輕快地走着,有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突然,寧婉在一扇黑漆木門前停了下來,抬起手想叩門,可是在叩響之前還是放下手。

聽見裏面隱隱傳出的讀書聲,寧婉站了一會兒正要離開,那門卻「吱呀」一聲開了,一位頭髮花白、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從裏面走了出來,不想門前站着一個人,怔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下寧婉,便溫聲笑問:「小姑娘,你有什麽事嗎?」

寧婉自然認得許老夫人,她路過這裏正是想到了許老夫人才停下的。

想到這裏,寧婉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財閨女 卷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生財閨女 卷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