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論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第408章 論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第408章論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0412論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王亮繼續指揮:「確定裝卸載平台上是否有高壓電線,如有,請及時請領斷電牌,斷電後方可進行捆綁加固。」

「捆綁的位置一定是前後橋最堅硬的位置,嚴禁鋼絲捆綁於車輛的轉向拉杆、制動管或其它線路管等部位。」

「軍用運輸車進行鐵路裝載時,一定要注意捆牢加固車身篷布,否則運行途中,篷布被風揚起觸碰高壓電網是非常危險的。」

「超限車輛貼上超限標識。」

這些程序步驟可不是王亮異想天開造出來的。

王亮都是按照解放軍最新版的鐵路裝卸手冊和條例來的。

搞鐵路裝卸,王亮可是老司機了。

終於,王亮下達完了最後一道口令:「定位和固定完成後,必須在車和平板上相應的位置進行標示,便於裝備在運輸途中檢查時,判斷有無移位,同時在途中檢查時,嚴禁人員爬到裝備頂部,防止高壓觸電。」

兵貴神速,速度對於軍隊作戰和機動的影響重大。

為進一步提升部隊遠程投送能力,全面備戰各種演訓任務,鐵路裝卸載是軍人一門必須掌握的手藝。

不然的,一旦戰事發生,很可能會貽誤最佳戰機。

王亮的這一番騷操作可謂是震驚了一眾網友。

網友們萬萬沒有想到,老首長還這樣的技能。

當然,也炸出了一波當年執行鐵路裝卸任務的老兵。

評論區。

「66666666。」

「我對老首長的佩服如同滔滔江海延綿不絕!」

「三十多年前就見過了!當年的一軍奔赴老山前線!」

「一九八四年六月底,從新沂到三界人畜混裝幾百公里,只有徐州鐵路軍代表保障,三天非常辛苦啦。七月下旬赴滇參戰從寶成線成昆線四五天人畜混裝,沿途軍供站保障得力非常感動。八五年凱旋歸來帶着功勛也是人畜混裝則一身輕鬆。」

「撬杠,攪棍,扒釘,鐵鎖鏈,好熟悉啊!」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了援越抗美,我們高炮部隊從福建搭上火車到了廣西,行程千里。」

「肯定經歷過啊,四個人,八道鐵絲。夏天整車捆綁加固結束全身都濕透,不過當時也是幹勁十足。」

「我經過裝甲兵坦克的卸載,那是一次坦克連隊訓練,我們將坦克開到了火車平板上,用固定枕木固定好坦克,我想一輛坦克四塊枕木固定。四十噸的車皮只能裝一輛五九式中型坦克。從滁市火車站,到南京軍區裝甲兵訓練靶場訓練。看起來非常威武雄壯!這就是我當裝甲兵時的經歷!如今歷歷在目!在部隊的日子裏就在眼前!甚是懷念!」

「使用八股鐵絲捆綁加固。使用鏈條式捆綁加固器。螺桿式捆綁加固器。鐵路運輸捆綁加固。咱是專業滴!」

「給樓上的老兵們點一波贊!」

「鐵路運輸在戰爭中很重要嗎?也可以用飛機來搞運輸吧?不是有運輸機?」

最後一個問題吸引到了王亮:「對,有運輸機,但運輸機的運載能力有限啊。」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戰爭,實際上就是一場消耗戰了。用運輸機運送武器裝備,顯然是跟不上的。」

「我舉個例子吧。眾所周知,二戰中德軍的裝甲部隊戰鬥力十分強悍。高效的鐵路運輸是德軍裝甲部隊發揮戰鬥力的基本前提。」

王亮的這番話不僅僅是對廣大網友們講的,還有身旁某合成旅的幹部和士官們。

王亮想讓他們深刻地明白,自己正在從事的是一樣多麼偉大而又重要的工作。

王亮道:「德意志地區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就以發達的鐵路網絡而著稱,從1864年的普丹戰爭開始,鐵路就成為普魯士、德國進行戰爭的有力支撐,德軍總參謀部在進行戰略戰役謀划時都將鐵路運力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在二戰時期,除了兵員和基本後勤運輸外,德國鐵路還要承擔各類重型作戰裝備的運輸,尤其是裝甲部隊的遠程機動更加依賴於鐵路運輸。」

「毫不誇張地說,縱橫於歐陸的鐵路網絡是二戰德軍後勤和戰鬥力的基本保證。在戰爭的後期,盟軍的狂轟濫炸將德國境內的鐵路破壞殆盡,大大加速了德軍的失敗。」

王亮列出了一組數據:「二戰時的德國鐵路一節火車車廂的運載能力,六十萬發機槍子彈和一輛坦克、足夠生產一千發炮彈的鋼材、足夠兩千個家庭食用八天的土豆、一艘潛艇裝載的魚雷、一個大型裝配車間的全部設備和足夠戰機飛行一百二十小時的燃料。」

「二戰時期德國鐵路最常見的口號就是車輪必須為勝利而轉動。」

緊接着王亮又提出了安全上的問題。

在剛才的裝卸過程中,王亮覺得部分新兵的安全意識還沒有到位,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王亮覺得自己有必要做個提醒。

「咱們就二戰德軍再談談安全問題。在鐵路運輸途中,德軍的車組成員並非可以高枕無憂,除了防備游擊隊和盟軍的空襲外,還會發生一些意外事故,比如德陸軍第503重裝甲營戰史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

「1944年6月28日,德國陸軍第503重裝甲營裝車前往法國,當火車通過一座橋下時,奧托·奧斯納下士不巧剛好從炮塔裏面爬出來,結果嚴重受傷,沒能活下來。」

「安全問題,一定要重視!」

說到這裏,王亮都覺得自己有些婆婆媽媽的了。

這些都是自己當年在軍校課堂上反覆向學員們講的,時至今天,這個啰嗦毛病還是改不了。

王亮為自己的陳述做了個簡單的總結:「到戰爭末期,德國鐵路還是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承擔了大量的難民、部隊、物資及工業設施的疏散工作,用自己持續失血的身軀與不斷推進的蘇軍和盟軍部隊賽跑。」

「如果沒有高效鐵路網的支撐,德軍裝甲部隊很難在各戰區間進行遠程調動,也難以發揮出真正的戰鬥力。如果沒有高效鐵路網的支撐,德國恐怕也沒有同世界為敵的勇氣。」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兵不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老兵不死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8章 論鐵路運輸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