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特種部隊縱覽(一)(摘自:新浪博客)

三國特種部隊縱覽(一)(摘自:新浪博客)

?1、羽林騎、2、虎賁軍、3、丹陽兵、4、無當飛軍、5、飛熊軍、6、陷陣營、7虎豹騎、8、白馬義從、9西涼鐵騎、10、白耳兵、11、先登死士、12、虎衛軍、13、逍遙津死士、14、解煩軍、15、大戟士、16、遼東兵、17、黑山軍、18、東州兵、19、青州兵、20、黃巾軍

一、羽林騎——大漢帝國的禁衛騎兵

主帥:呂布

變遷:演變成陷陣營

分析:呂布的精銳就是陷陣營了,但由於陷陣營史書描寫太少,面目實在很模糊,很多史書都說陷陣營是重裝步兵,本人這裡有一些不同看法。

呂布出身九原,是被當時的并州刺史丁原所錄用,丁原是誰呢?他還有個官位叫騎都尉。這個騎都尉是幹什麼的?漢代是中國冷兵器的一大發展期,中間一項技術突飛猛進,就是騎兵。當年霍去病把騎兵戰術幾乎發揮到極致,封狼居胥一直都是後代武人的楷模和目標,對於漢人來說,冷兵器時代里霍去病幾乎就是騎兵的極致了。所以,漢武帝的軍制里,有2個精銳部隊,一個是虎賁軍,也就是期門軍,這個是傳統的精銳部隊,主要負責皇帝的宿衛和出行。另一個就是漢武帝設立的羽林騎,最早叫建章營騎,這個名稱很清楚的表明了這個部隊是一隻騎兵部隊。王維曾有詩說羽林騎是霍去病建立的,實際這是個跨越,因為霍去病先死,再有的羽林騎。但漢武帝時期是騎兵大發展的時期,騎兵的戰術和盔甲器具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而且漢武帝是在後期才設立羽林騎,那麼可以基本可以假設這個羽林騎是漢代當時騎兵戰術和技術的巔峰之作,是騎兵部隊中的精銳。

而騎都尉是幹什麼的,就是執掌羽林騎的長官名稱。丁原在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里,都說他嫻熟弓馬,孔武有力。而且呢,後漢書記載了羽林騎的軍制,大意是這樣說的,羽林騎從北地六郡的良家子弟里選取,然後父死子替。北地六郡,都是與胡人交界的地方,當地子民崇尚習武,大多嫻熟弓馬。從這個描述來看,羽林騎是一隻標準的職業軍人,他們子替父職,一輩子把軍人當成職業,而且一些雜史記載了羽林騎的選材標準,騎術精良肯定是必須了,此外還規定了要能拉開大約80公斤的強弓。這個80公斤基本查不到出處,而且漢代的斤和現在的斤標準也不一樣,很難保證真實性,但起碼說明了這隻部隊非常在意弓馬之術。羽林騎的數量很少,漢武帝初設時期,一般都保持在2000人左右,規模並不大,這是因為維護費實在太高了,養不起。因為從現在出土的一些墓葬來看,漢代騎兵已經著重甲了,雖然對比歐洲的重騎兵還不算重甲,但比起中國的傳統騎兵來說,已經是相當重的鎧甲了。一些研究文獻描述說,漢代騎兵穿的鎧甲主要有2種,魚鱗甲和鎖子甲,最輕的也要11公斤以上,主要配備武器是弓、弩、長矛、斧、大刀等。而且不僅士兵要穿鎧甲,馬也要穿,騎兵更是還佩戴面具,從上到下都是精光耀眼。漢代的冶鐵技術並不發達,漢武帝時期大力從西域引起冶鐵技術,但也只能湊齊2000餘人的羽林騎(另一隻禁軍虎賁軍的人數差不多也是2000)。羽林騎和虎賁軍都是護衛皇帝的親軍,都是單獨的建制,分離在漢武帝南北軍建制之外。這2隻都是皇帝的禁軍,護衛皇帝出行的(虎賁在前,羽林在後),裝備精良那是肯定的,大皇帝的禁軍總不能穿的破破爛爛出去,總結這些,大致上可以確定羽林騎是漢代的一隻重騎兵。都知道中國冷兵器時期,尤其漢代,是非常少重騎兵的,因為一是鐵器不發達,弄不來那麼多鎧甲器具,二則是馬太難找了。能負重這麼大的戰馬很稀少。三則是這種騎兵,按照霍去病的思路,能夠長途奔襲的話,恐怕每人都不止一匹馬。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羽林騎在初期設立的時候,對匈奴作戰時有過一段擴張期,人數上萬,匈奴被打跑之後,羽林騎就成了和虎賁一樣的禁軍,人數一直保持在2000多人左右。

丁原的官職是騎都尉,領并州刺史。丁原作為羽林騎長官,被派往并州駐紮。羽林騎我們又知道是皇帝的禁軍,是應該駐紮在京城的,那麼丁原派去并州幹嘛?并州是什麼地方,羽林騎士兵來源的六郡之地啊,而且張遼傳也描寫,張遼被丁原選拔出來,而且被派出去募兵。史書也一致描述丁原本人就嫻熟弓馬,有一身武藝的。而且丁原的選人,諸如呂布、張遼,這都是後來名震天下的豪傑。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丁原主要是負責羽林騎訓練的。呂布傳也說了,呂布最早跟著丁原混,有武勇,善騎射。被丁原起用為主簿。英雄記都說了呂布為人粗略,丁原還用他為主簿就有點奇怪。但丁原的職責是什麼?各處記載都說明丁原在并州和河內的主要工作就是選拔武勇之士的話,那麼呂布任主簿就不奇怪了,因為丁原的工作就是練兵,訓練羽林騎,那麼呂布做丁原的長吏就一點都不奇怪了,因為他就是個弓馬嫻熟的武藝高超之人。英雄記呂布號為飛將,雖然後代史學家都說這個太過誇大,這個號恐怕是自號的意思。但呂布自身武藝高強是沒問題的。飛將的意思是漢將軍李廣,李廣本身就是弓箭利害,這一點與呂布也吻合。英雄記曾有記載呂布曾轅門射戟,一箭中的。再來看幾人的官職,很有意思,丁原手下的呂布張遼,包括他自己都擔任過騎都尉這個職位。而騎都尉說過是負責羽林騎的,張遼被派去招募過羽林騎,呂布則擔任過丁原的內府長吏,而且呂布後來還擔任過持金吾。持金吾是禁軍統領的名稱,而羽林騎說過是禁軍,那麼呂布看來是一直負責漢軍的精銳騎兵部隊,後來說董卓給他升到中郎將,但沒有說名稱,本人猜測,這個中郎將應該是羽林中郎將,仍然負責羽林騎。而且呂布自己也誇口,說他將騎兵,天下無敵。這就說明呂布手下有一隻精銳的騎兵部隊,應該就是羽林騎。而且他常年在塞外培訓新兵,應該是很擅長騎兵部隊的訓練和建設。

那麼還回到原來,呂布這樣一個以騎兵起家,常年統帥最精銳騎兵部隊的人,手下的精銳部隊陷陣營,怎麼會是步兵呢?這不合情理,應該是重裝騎兵。從陷陣營僅有的描述上看,說他們鎧甲斗具皆精良,曹操曾評價官渡之戰時的軍力對比,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袁紹當時那麼大勢力,馬凱也不過三百具,而陷陣營七八百人,鎧甲斗具皆精良,這就非常可怕了,難怪陷陣營攻無不克。難怪呂布為天下忌憚,英雄記記載:呂布去投奔袁紹,袁紹就想暗殺掉呂布,但被呂布看破逃掉了,袁紹聽說后,非常害怕,打算說什麼也要弄死呂布,不能留後患,就派了追兵去收拾呂布,結果到了跟前沒人敢上,就這樣讓呂布跑了。可見呂布麾下騎兵的恐怖。英雄記記載:呂布有次跟袁術交戰,數戰數勝,打到袁術軍不敢再打,呂佈於是得意洋洋率兵在淮水北岸哈哈大笑,並且寫了一封信給袁術,說「足下恃軍強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間,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猛將武士,為悉何在?」

呂布這個人各類史書的評價都說他基本沒什麼政治頭腦,而且性格反覆無常,說白了就是沒信義,不僅其他諸侯沒幾個人喜歡他,連他自己手下都管不住。最後呂布失敗也是因為手下內訌造反,但就這樣一個人,橫行天下,為天下所憚,可見呂布手下的那批羽林騎--或者叫并州鐵騎更合適些,畢竟董卓死後,漢軍建制基本不復存在了,呂布這批跟隨他從并州一路殺過來的親兵也許按慣例叫并州鐵騎更合適些。可見呂布手下的那批并州鐵騎裝備以及訓練水平的高超。呂布死前曾對曹操說,「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而曹操不僅不反駁,反而聽了這話很是動心。可見呂布並不是在吹牛皮,呂布在訓練和指揮騎兵方面,的確是天下第一。這也造就了後來曹軍主力——虎豹騎。

二、虎賁軍——沒落王朝的宮廷禁衛

主帥:袁術

變遷:消失,后曹操仿舊制重建虎衛(賁)營,后演變成中領軍,即曹魏精銳五營: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中的武衛、中壘、中堅營

袁術當初指揮漢庭的精銳虎賁軍,這也是他想當皇帝的資本

三、丹楊(陽)兵——徐楊之地的勁旅

主帥:陶潛、劉備、呂布、高順、陳登、曹操、孫策、孫權

變遷:演變成白耳兵、敢死營、解煩營;補充陷陣營、虎豹騎等軍的兵員。

史實:

「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楊募兵」;「太祖兵少,乃與夏侯敦等詣揚州募兵」

分析:為什麼何進、曹操沒兵了就跑到「丹楊」去募兵?因為「丹楊山險,民多果勁」!《三國志》從簡,作者惜墨如金,即使是蜀漢諸大將,吳國諸都督,諸曹諸夏侯也都沒有單獨立傳。而丹楊兵作為一支軍事力量出現的頻率可以說是相當高的。

丹楊兵是陶謙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陽人,作為徐州的老軍閥,陶手中雖然沒有好的戰將,但是握有一支精銳的「丹陽兵」,因此也可以對抗曹操這樣的大鱷。「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劉備增援陶謙的時候,陶謙贈送了數千丹陽兵給劉備。「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歸謙。」四千丹楊兵可以讓劉備「去(田)楷歸謙」。

後來隨著劉備轉戰千里的部隊,就是這支精兵。其餘的丹陽兵則在曹豹指揮下誘發了呂布奪徐州的戰爭。「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布兵。」丹楊兵的叛亂直接導致徐州的易主。估計後來呂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陽勇士。但是顯然還有少許殘留在當地的丹陽兵,他們成為好生食魚鱉的廣陵太守陳元龍部下,就是這點兒丹陽兵,後來竟然擊退了小霸王孫策的渡江攻擊!從劉,呂與曹操的激烈戰鬥看,我的感覺丹陽兵屬於東夷孓遺,基本就是一支廓爾喀部隊,能征慣戰,吃苦耐勞,有項羽子弟兵之風。

丹楊兵影響最大的還是東吳。「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揚都尉」,孫策平江東靠的就是那幾千「廬江上甲」,即「丹楊兵」。孫氏一族對「丹楊太守」一職也十分慎重,大多都是孫氏親族擔當。後來諸葛恪****,其中一大資本就是他身為丹楊太守,手中擁有丹楊兵。「權拜恪撫趙將軍,領丹楊太守,授棨戟武騎三百。」

丹揚之地既是東吳的兵源,也是一大毒瘤。「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猨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蜂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可見丹揚之民是屢有反叛的。後期丹楊兵在晉兵滅吳時也有表現,但是「三沖晉旅,不動」。說明他的組織性,紀律性和打硬仗的能力值得懷疑。

四、無當飛軍——蜀中精銳的山地「雇傭」部隊

主帥:王平、張嶷

變遷:全軍覆滅

史實:

「諸葛亮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即為無當飛軍。王平任無當監。」

所謂無當飛軍,是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漢勁旅,和劉備傳統的王牌軍——白耳兵,以及西涼馬氏軍團鼎足而三,一時瑜亮。這支軍隊富有特色,從部隊性質上說,給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類似於法國的外籍軍團,是一支職業雇傭軍。他們的統帥是陰沉、嚴厲的王平。「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這支精銳部隊擅長山地,叢林作戰,號為「飛軍」,名副其實。??

蜀漢政權原來就曾經使用過三苗後裔的武陵蠻(從河南南遷,和西南夷不是一個體系)雇傭軍,在伐吳戰爭中大顯身手,連猛將甘寧都死於這些蠻族手中。七擒孟獲——當然只是一個象徵——的戰爭中,諸葛亮更充分認識到了南中少數民族的英勇善戰。這並不奇怪,歷史上,農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漁獵民族則往往好勇鬥狠。??

隨著南中戰爭結束,恢復和平,這些剽悍的戰士便陷於失業,把這樣的力量留在南方,無疑是社會極大的不穩定因素。看看台灣在抗戰後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帶頭鬧事的就是從原日軍中複員的台灣籍高砂部隊成員。為此,諸葛亮對此實施了一箭雙鵰的有利政策,就是徵召少數民族戰士加入蜀國政府軍,而經費問題,就由當地地方豪強解決。《華陽國志》記載亮以夷多剛狠,不賓大姓豪強,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多者欒世襲官。於是夷人貪貨物,以兼服屬於漢,成夷漢部曲,從而在當地建立帶有以夷制夷性質的地方軍隊,當地豪強得到社會地位,遂安於蜀漢統治,出金暮兵,使少數民族得到實惠,緩和了********。同時,這些當地失業軍人變成了政府軍,如同在企業中得到了股份,成為少數民族中具備向心力的核心。其組成的軍隊熟悉民俗,較少激發問題。後來張嶷,馬忠等彈壓叛亂,夷漢部曲都是主力。

如此好處,自然不能讓地方獨享。同時,也為了徹底避免南方割據勢力死灰復燃,在諸葛亮主持下,蜀國不惜本錢,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這就是無當飛軍的來歷。這支軍隊的成員到達蜀郡以後,就成為蜀國的軍戶,世代為蜀國當兵為生,成為職業軍人。時成都和南中的繁華不可同日而語,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踴躍,以此為榮。讓人想起英國軍隊在尼泊爾招募廓爾喀營雇傭軍的場面。當然,當時南方人口不多,徉柯郡兩萬戶,建寧郡萬戶,朱提郡八千戶,興古郡四萬戶,一下子調走一萬戶能征慣戰的世家,對當地割據勢力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無當飛軍是何等形象呢?他們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於防守作戰。因為是舉家遷移,所以俗以蠻姑為舞,皆團牌辟(披)發,號嘯而進。《三國演義》在七擒孟獲中,把這支還沒有誕生的精兵配給了當地豪帥,銀冶洞洞主楊鋒,固然是無稽之談,但大體形象沒有錯的。如此奇裝異服,風俗獨特的軍隊進駐蜀都,肯定也帶來不小的文化衝突,至少廣大士族階層一定是又好奇,又擔心。為了能夠給這些剽悍的戰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漢委任治軍嚴謹的魏國降將,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王平為該軍團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識字不滿十,與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謹嚴,訓練苛刻,很少說話。這樣一位既能服眾,又嚴厲而帶點兒陰沉的將軍,實在是雇傭軍太合適的指揮官人選了。

《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建興三年,諸葛亮征南中,「秋,遂平四郡。……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蜀的軍制也是仿漢制,《歷代兵制》中記載:「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而兵有突將、無前、賓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也就是說蜀的軍隊按職責分5種,而士兵根據作戰性能的不同分為6種,這其中提到一個無前兵,與華陽國志所提「所當無前」是一致的。華陽國志也說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為部曲,置五部都尉,號五子。就是說諸葛把青羌的精銳士兵主要編入了無前這個類別,其餘羸弱的編入到漢人多的大姓部隊里。

三國志記載王平曾任無當監,可能是青羌的士兵作戰特別勇猛,又是雇傭軍的性質,諸葛就設立了無當監這個職務,專門用來管理青羌中的勁卒,也就是編入到無前這個類別的士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勇猛的雇傭外族士兵,善戰而且習性與漢人不同,諸葛後來把他們單獨分為一個單獨群體,由無當監來管理,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可能從這個時候起,這個軍隊的正式名稱就叫無當飛軍了。

至於無當飛軍是不是騎兵,從蜀的兵制名稱來看,散騎應該是輕騎兵,武騎可能是重騎兵。蜀地不產良馬,所以騎兵數目也不多,后出師表提到散騎武騎一共才1000多,還是幾年下來好不容易攢得,那麼無當飛軍本人認為應該不是騎兵。三國志記載里,數次提到王平率兵,都是千餘人這個數目,這個應該就是無當飛軍的常規規模,而蜀國一共騎兵也就千把人,總不可能都在無當飛軍吧,那散騎武騎騎什麼去了?

很多人質疑飛軍這個名號,認為既然叫飛軍應該就跟馬有關。諸葛亮在心經擇才篇里曾經解釋過選擇士兵的標準,曾經提過「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為一徒,名曰飛馳之士。」他把射術精良的人叫成飛馳之士,而騎射如飛的,諸葛稱為爭鋒之士,「有騎射如飛,發無不中者發無不中者,聚為一徒,名曰爭鋒之士;」那麼無當號為飛軍,應該是指他們射術精良的原因,這也符合王平後來率兵射死張合的事情。

那麼,無當飛軍這個名稱,無當是指他們的職責,主要任務就是突前,也就是蜀軍里無前這個任務,所謂所當無前,而號為飛軍,是說他們這些人射術都極為精良。

飛軍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戰,在蜀漢的歷次戰爭中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一出祁山,配屬馬謖部戰張頜於街亭——本來大概也因為馬謖熟悉南中情況,希望他能夠充分發揮這支軍隊的特點。。--因為馬謖的失誤而全軍潰敗,打斷後的正是王平率領的飛軍,一面死戰,一面擊鼓迷惑敵軍,成功的掩護其他各部撤離戰場,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試鋒芒。??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師屯南圍,自設計圍司馬彝於祁山。司馬懿抵擋不住,索性施展圍魏救趙的招數,派張頜領主力大軍攻打王平孤軍。儘管當時王平所部無當飛軍只有三千,只有魏軍的二十分之一,但這些廓爾喀營式的勇士個個誓死如歸,拚死抵抗,箭如飛蝗,張頜猛攻不下,司馬彝的大營卻已經被諸葛亮的大軍攻破了。魏軍退卻,無當飛軍卻發揮山地兵團的特點,衝出營地,反擊魏軍後衛,前後夾攻,魏軍大潰,損甲首數千。蜀國能在和司馬懿第一次對陣時,取得相當優勢,無當飛軍死戰曹魏猛將張頜的軍團,居功厥偉。??

無當飛軍由於山地作戰的特點,常被用於討伐叛亂少數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反,蜀漢出動向寵的宿衛兵代替其前去征討,裝備不可謂不精良,結果這位性行淑均的名將卻死在了少數民族叛軍手中,還是無當飛軍從前線調回,才控制了局面。那應該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飛軍了。??

無當飛軍的最後也極為悲壯,那是姜維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為了掩護主帥退卻,5000飛軍和末任司令官張嶷進行了最後一戰,全軍戰死,史載殺敵輩之。「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陣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以後,雖然還有飛軍之名,並且在防守陽平關等戰鬥中有所表現,無當飛軍作為一個整體,已經不復存在了。??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從血統上說,實際上飛軍的成員包括兩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後來成為彝族,布朗族等雲南少數民族,精於射術,後者為氐羌和冉馳,自古有修築碉樓的習慣,《華陽國志》記載了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為佣,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蘋果農副產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樓,記錄了青羌的歷史,也展示了他們善於守御的特點。

煉鐵:

劉備入川之後,有一項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甚至是三國當時最頂尖的,就是鑄鐵。華陽國志記載:有古石山,有石礦,大如蒜子,火燒合之,成流支鐵,甚剛,因置鐵官,有鐵祖廟祠。漢文帝時,以鐵銅賜侍郎鄧通,通假民卓王孫,歲取千匹;故王孫貲累巨萬,鄧通錢亦盡天下。這個古石山,說的就是鐵溪河周圍的一個小山,這裡盛產一種含鐵量很高的蒜子大小的鐵礦石,俗稱「蒜子石」。《四川通志》:鐵溪河在成都縣南十三里,流入白水河。昔武侯烹鐵於此,因名。此外諸葛亮集也記載諸葛曾在溪河鑄鐵。

蜀地自古多鐵,另外就是當時的蜀國有一位在中華鑄鐵史上都非常重要的人物——蒲元。鑄鐵術四川很早就有了,但因為溫度的原因,質量並不好,而蒲元首次發明了淬火工藝,淬火工藝,是金屬製品中的重要發現和發明,是金屬加工業中的一次革命。我們一般把最好的鋼稱為百鍊鋼,所謂「百鍊鋼」,就是將塊煉鐵反覆加熱摺疊鍛打,使鋼的組織緻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而蒲元造的刀呢,史書記載刀上都標註「七十二煉」,所以蒲元造的刀都稱為神刀。古今刀劍錄記載: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太子禪,一與梁王理,一與魯王永,一與諸葛亮,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並是亮書,皆作風角,處所有令,稱元造刀五萬口,皆連環及刃口,列七十二鏈柄中,通之兼有二字。這段話硬傷很多,一是當時的工藝水平,不可能製造5萬口那麼多,蒲元傳記載蒲元替劉備造刀5000口,為諸葛造刀3000刀,5萬明顯太過誇張。二是章武元年關羽大人都over了。但刀劍錄已經提到的每口刀都標註七十二鏈(煉),可信度還是很大的。因為蒲元最重要的技術就是淬火工藝。

蒲元傳曰:君性多奇思,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言漢水鈍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於成都取江水,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於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

而諸葛顯然比劉備更加重視鑄鐵,諸葛曾任命張裔為「司金中郎將,典作農戰之器」。專門負責鑄鐵鍊鋼,而且廣為尋求優質礦石。相傳劍門的名稱來源就是諸葛煉劍。(《輿地廣記》:石牛道者,山有小石門,穿山通道,六丈余。漢永平中,司隸楊厥又擊而廣之,諸葛孔明以鑄劍至此。有隘束之稱,乃立劍門縣,復修閣道,置尉以守之。

有了四川極為先進的鑄鐵技術,諸葛就一直開始琢磨如何提升武器,三國志記載: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據說西晉鎮南將軍劉弘後來去參觀諸葛亮故宅,看到這種弩之後,感嘆:神弩之功,一何微妙。這種弩按三國志的描述來說,每隻箭有8寸長,而現今出土的單兵用弩,一般都在2-3寸。馬鈞後來對諸葛弩進行了改造,據說也是每隻3寸。如果三國志描述的是真的,那麼這種損益連弩最初指的是一種大弩,不是單兵用的。一弩十矢俱發很有爭議,一種看法是可以連發,也就是自動上鏜的功能,還有一種說是十隻一起射出去。本人的看法是應該是連發,如果是十隻一起射出去,那設計上還有什麼巧妙能讓劉弘感嘆神弩之功,一何微妙。此外,魏國大發明家馬鈞見到了諸葛弩,認為還可以再改進,達到50隻。(可令加五倍)十隻箭一起射出去還能理解,50隻箭一起射出就無法理解了,如果需要一次射出去的箭只多,多造幾隻並排射就好了,還用什麼改進。而且從空氣動力學來說,如果一次發射50隻,那就把發射的動力平均分佈到50隻箭上了,會極大的影響射程和威力。別說是三國那會了,就是現在造大炮,也不會去設計什麼一次打出去50發炮彈的大炮。武器設計的首要還是射程和威力,多隻齊發威力肯定就大大減弱了。所以馬鈞所言,應該是連發數量,也只有自動上膛技術才值得改進。

但諸葛對於弩的改造,肯定不止這種大弩一種。唐靜塞弩記載: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連弩,十矢謂之群鴉,一矢謂之飛槍,通呼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諸葛對於連弩的改造是在自動上膛技術上,這顯然不影響他對於單兵弩的改進,而且由於蒲元的鑄鐵技術作保障,使得他可以在弩箭上大範圍推行用鐵做的箭鏃。前面說過,三國時期,用的箭鏃大多是青銅所造,硬度很差,碰到裝備盔甲的士兵就用處不大了。用鐵製造的箭鏃很難得,主要是當時技術水平和產量在限制,而蜀地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諸葛潛心發展,終於使得鐵質箭鏃可以在軍隊中大規模使用。

而諸葛連弩,用於什麼部隊了呢?華陽國志巴志里記載「蜀丞相亮亦發其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遂移家漢中。」那麼這3000人應該使用的才是諸葛弩。曹魏自從獲得呂布的陷陣營,並且有張遼輔佐培訓士兵之後,逐漸掌握了重甲騎兵的技術,虎豹騎多次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曹真傳記載,虎豹騎由曹真率領,而曹真後期的主要職務是什麼?征蜀護軍。在司馬懿發家之前,魏在蜀線的防務一直是由曹真負責。蜀國過去估計吃虎豹騎的虧太多了,所以諸葛潛心研究了剋制騎兵的戰術和武器。諸葛亮集里專門提過對付騎兵的戰術:若賊騎來至,徒行以戰者,陟嶺不便宜,以車蒙陳而待之,地狹者以鋸齒。司馬昭在滅蜀後下令全軍學習諸葛軍制,而西晉名將馬隆,晉書里記載他對抗騎兵的辦法就是依據八陣圖,當時涼州鮮卑作亂,馬隆自告奮勇要求帶3000人去剿匪,晉書記載,馬隆的要求就是這3000多人必須都擅長用弓弩,而且能拉得動大弩,「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立標簡試。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曰:「臣請募勇士三千人,無問所從來,率之鼓行而西,稟陛下威德,醜虜何足滅哉!」帝許之,乃以隆為武威太守。」馬隆率領剿滅鮮卑叛亂的部隊是一隻純弓弩手部隊。而他的方法則是「隆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也就是與諸葛集所說車蒙陳而待之、狹者以鋸齒的思路是一致的。那麼也就是說,諸葛的八陣圖很可能就是訓練弓弩手如何對抗騎兵的一種戰法。

有了八陣圖這種陣法,又大量使用鐵箭簇,諸葛潛心數年,終於找到了對抗重甲騎兵的辦法。於是第一次出祁山,魏國舉國震驚,震驚的不是別的,就是發現蜀國找到了剋制魏國騎兵的辦法。

諸葛數次征魏,選的都是祁山一帶的山路,原因也是為了這裡的地形更容易剋制魏國的騎兵。蜀國自從使用了連弩以及鐵制箭簇,魏國騎兵的噩夢就來了。裨史類編提過,蜀軍還經常使用一種防止騎兵突擊的鐵蒺藜,至今定軍山下還出土了很多這種鐵釘。那麼看來,諸葛對方魏國騎兵的思路就是用各種器具阻擋騎兵的衝擊,然後用強弩強弓在後面一頓亂射。這一戰術,後來被馬隆改良使用,創造了3500人剿滅鮮卑的戰績。

諸葛這套克制騎兵的戰術威力有多大?張合從夏侯淵起,就一直主要防衛蜀國一線,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此外,夏侯淵死後,張合率領的都是魏國的精銳,張合傳記載他曾經帶領過魏國的核心精銳虎衛虎賁。「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但就這樣的一個名將,又率領著魏國精銳部隊,數次與王平的無當飛軍交手,都沒佔到便宜,先是街亭,蜀軍大亂之下,王平的千把人無當飛軍愣是嚇退了張合的追兵。而後,王平的無當飛軍防衛南圍,張合攻不下來,最後木門一戰,終於葬送在蜀國的弓弩之下。

諸葛改制之前,魏國從呂布一脈相承的重甲騎兵橫行天下,最終在鐵箭鏃以及諸葛的新陣法前被克制住。自此以後,魏對蜀的態度從攻改為守,直到諸葛去世。若論三國精兵,首推一指的應該就是諸葛弓弩兵和呂布流的重甲騎兵。

此外,附上一句,諸葛每每懊惱糧運,實則糧食還不是最急缺的,糧食畢竟那裡都有,當地屯田也能解決,恐怕最急需的就是箭只了,前文提過,蜀國鑄鐵異常發達,但蒲元這種冶鍊大師,對水要求非常高,有一個成語蒲元識水就是講他煉鐵太講究水了。雖然他經常隨軍出征,但始終大批量的製造恐怕還是要成都後方來解決,畢竟淬火之術是非常複雜的技術,煉鐵爐這玩意沒法隨身攜帶。而鐵箭威力雖大,但消耗恐怕是各軍種里最大的,那是個無底洞啊而打著打著,魏國已經慢慢熟悉了蜀軍這種武器和戰術,所以到了司馬懿時期,魏軍基本使用的就是防守戰術,憑險而據,堅守不出。畢竟弓弩這種武器,只能用來兩軍對戰時殺傷有生力量來使用,而攻堅則非強項。所以這恐怕也就是司馬懿後期為什麼總是防守,並非懼怕諸葛,而是實在沒有其他什麼好辦法來正面對抗蜀國的弓弩。

但無論如何,諸葛能在冷兵器時期克制重甲騎兵,打的擁有精銳重騎的魏國只能閉門不出,實在是令人佩服。難怪司馬昭滅蜀之後,馬上就要求全軍學習蜀軍軍制,並作為之後晉國軍隊的藍本。所以諸葛每患糧運,恐怕最患的還是蜀國制的鐵箭鏃等武器。

諸葛實際上在尋找鐵礦上下了很多的精力,多地都記載他曾派人來尋鐵礦石,例如:《元和志》:陵州始建縣東南有鐵山,出鐵。諸葛亮取為兵器,其鐵剛利,堪充貢焉。

《周地圖》云:蒲亭縣有鐵山,諸葛武侯取為刀劍,宇文度封為鐵山侯。

《嘉定府志》:鐵山從仁壽來,橫亘井、犍、榮、威間數百里,產鐵。武侯取鑄兵器。

《方輿紀要》:鐵鑽山在崇寧縣西六里,武侯鑄鐵鑽於此,以造軍器。

《方輿紀要》:鐵溪河子邛州流入新津,注於皂江,相傳諸葛武侯曾烹鐵於此。

而且諸葛南征孟獲時,就曾在當地駐營造箭,據說四川的打箭爐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四川通志》:昔武侯南征,命郭達造箭於此,其爐猶存,故名打箭爐。時有青羊繞山而行,夷人不敢輕至。雖然這個只是傳說,但也從一方面證實了蜀軍對弓箭的需求量大。

從諸葛尋求鐵礦的軌跡看,多次往蜀的北方找鐵礦並設立合適的煉鐵場所,包括劍門名稱的來源也是因為據說他派人在此煉劍,某一方面也說明諸葛意圖,煉鐵場所要方便北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時關之龍騰萬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時關之龍騰萬里
上一章下一章

三國特種部隊縱覽(一)(摘自: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