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嘉靖二十三年那些事

第七章:嘉靖二十三年那些事

當然,以蕭羿的性格,讓他看看YY小說還行,可是看正版的歷史就為難他了,所以最後他只看了一下嘉靖二十三年以及以後的事情。

目前的嘉靖皇帝似乎對於道教很崇拜,而朝廷的格局非常混亂,一個叫做夏言的首輔,和一個叫嚴嵩的在互撕,不過事實證明,最後嚴嵩比較厲害,並且把持朝政不少時間,以後可以給這個人送送禮。

今年韃靼入侵了河套地區,這個不關自己的事,不過讓蕭羿奇怪的是,在他的印象里韃靼一詞似乎是西方對於蒙古人的稱呼,怎麼明史上會出現這個稱呼。

當然,最讓蕭羿感覺苦逼的是,他看到了戚繼光的名字。

作為一個歷史小白,雖然歷史小說看了一大堆,但是明朝他只記得朱元璋,朱棣,還有崇禎皇帝等寥寥幾人,崇禎皇帝的大名他還不清楚,還是前幾天翻得明史才得知崇禎叫做朱由檢。

而很不幸的是,戚繼光的大名他還是聽說過得,他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詳,鴛鴦陣幾乎已經被神化了,貌似明朝後期的時候如果那個武將沒看過戚繼光出的書,去參加party都會被人鄙視。

嘉靖二十三年正是戚繼光繼承了祖上的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的時候。雖然不知道指揮僉事是啥官,也不明白古代的登州具體指的哪。

但是他很確定的是,現在的煙台絕逼是山東境內,而戚繼光故里也是山東,大學的時候他還去旅遊過呢。

按照人物簡介算了一下,戚繼光現在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屁孩!這麼小就當官,也不怕英年早逝啊!再過幾年這貨就要說出什麼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什麼的。

蕭羿很想抓着這貨的領子問一句:小屁孩,你二十歲了么?你這麼牛掰,你媽媽知道嗎?

要知道蕭羿今年十八......

按理說和名人生在同一個年代,作為穿越者應該去各種結交,然後各種收服,讓名人如同偶像一般崇拜着你。

可問題是:戚繼光是抗倭英雄,蕭羿是倭寇集團的大BOSS。

這尼瑪讓本少爺感覺亞歷山大啊!在得知似乎不久以後戚繼光就要開始偉大的抗倭事業后,蕭羿感覺自己整個人生都悲劇了。

所以蕭羿對之前的全球殖民計劃產生了一絲懷疑,貌似倭寇們都沒幾年好活了,要不要乘着這幾年撈一筆,然後洗手不幹當個富家翁?

當然,明史里也不全部都是一些讓人不開心的事情,還有一些讓人非常感興趣的事,比如說蕭羿從書店角落裏翻出的《青樓韻語》,這部讓人一看就浮想聯翩的小H書。

然後蕭羿就滿懷希望的開始拜讀這部還未出現在世界上的奇書,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萬點的暴擊,並且再次證明了能夠在現代華國光明正大流傳的書籍,絕對不要抱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去拜讀。

因為這本書給給蕭羿惡補了一番詩詞歌賦,當然,也給他指出了一些咱大明的讀書人應該去那裏找樂子的指南。本書匯聚了大量前輩們的心得,非常之「專業」,也非常的「敬業」,你值得擁有。。。。。。

咳咳,跑偏了,主要是這本書讓蕭羿看花了眼,當然,除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之外,更吸引蕭羿的,不少古詩中都出現過得江南美景,比如說「煙花三月下揚州」等這些詩詞小白都會的詩句。

漸漸的,蕭羿的思緒有些繁雜,望了望小玲兒,發現她已經伏在矮几上睡著了,蕭羿嘆了口氣。這年頭可不像現代一樣,旅行說走就走。哪怕他有整個小商品市場做後盾都不行,更別提他現在需要為父守孝三年,這三年他連科舉都不能參加,雖然考科舉這件事他從來沒想過。

「咯吱——」車外有些嘈雜,緊接着傳來了車夫的噓聲,車身一震,馬車便停了下來。

「啊?發生了什麼事?」睡着正香的小玲兒隨着震動滑下了矮几,一臉迷糊。

「少爺,已經到了。」車夫掀開門簾說道。

馬車停在了一個石碾邊上,推開小玲兒的攙扶,蕭羿跳下了並不高的馬車。也許是提早得到了消息,這裏已經到了不少人。

環視了一下周圍,大多是些土坯房子,還有不少蘆葦和茅草房,房屋低矮,佈局同樣不合理,隨處可見的草垛胡亂堆放着,空間略顯緊促,遠方還能看到竹子做的籬笆圍牆。

也就石碾周圍稍微空曠一些,也許這裏是莊子的打穀場,可這會也三三兩兩的聚集起了不少人,大多都是男人和孩子。

完全沒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的祥和氣系。

這些人大多瘦弱且衣不裹體,胸口處都鼓鼓囊囊的,從衣縫裏漏出的茅草和蘆葦絮,可以看出他們為了保暖,在衣服里填充了不少東西。

「少爺安好。」一個拄著拐杖,身材瘦小,留着撮山羊鬍,穿着卻乾淨整潔的小老頭走到蕭羿面前顫顫巍巍的拜倒。

「老人家萬萬不可。」見到一陣風都能吹倒的小老頭居然要向自己跪拜,嚇得蕭羿連忙扶他,要是讓這麼大年紀的人跪拜自己,會被折壽的!

見到蕭羿一幅惶恐,彷彿他才是下人的模樣,小玲兒無奈的扯了扯蕭羿的衣袖,在身邊小聲的說道:「少爺不必這樣,你這樣會嚇壞人家的。」

蕭羿聞言,果然看到這小老頭有些驚慌,尷尬的說道:「老人家年紀大了,這些虛禮就免了吧。」

「老朽惶恐。。。」聽到蕭羿的話后,小老頭嘴裏連連說着惶恐,多少讓蕭羿有些無語。

「他是本庄管事,姓鄒,您喚他鄒老頭便是,不用如此客氣。」小玲兒繼續說道。

就在這時,一個身材魁梧,衣着體面的漢子提着一銅羅來到了這裏,他對着蕭羿抱拳說道:「老爺,佃戶們以及全部到齊,每家每戶都來人了。」

「這是鄒老頭的兒子鄒大郎,少爺點頭便好。」還是小玲兒在身邊提醒。

瞅了眼化身貼心小秘的小玲兒,蕭羿向鄒大郎點了點頭。

鄒大郎得到回應,轉向佃戶們提起銅鑼便哐哐敲了起來,一邊敲還一邊大喊:「都給老子排好了隊列,一個個來給少爺磕頭謝恩!」

這時打穀場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一眼望去少說有五六十人,還不算上小孩,看起來黑壓壓的一片。聽到了鄒大郎的喊話都,一陣推攘,加上家丁的拳打腳踢,才勉強的排成了一列七扭八歪的隊伍。

小孩的哭鬧時,家丁的喝罵聲,佃戶們的叫嚷聲讓打穀場上有些吵雜,同時讓坐在家丁搬來的靠椅上的蕭羿感到,自己好像不是來送年貨的,反而更像來欺男霸女,搶走可憐的農民手裏最後一顆糧食的惡霸一般。

蕭羿惡意的猜想道,如果有小說中的大俠經過,估計自己分分鐘就要被大俠們路見不平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是倭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是倭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嘉靖二十三年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