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黃雀

第四十一章 黃雀

「啊,這個阿愈呀!,胡佛之盛自漢魏六朝以降歷來如此,非是一日成就,又豈是說禁就禁的;至於道家,更是如今的國學,連道士們都是統歸宗正寺管轄,宗正寺,這可是皇室的家事,我等臣子如何插手。阿愈,為師取你這一番拳拳報國之心,但這些條程未免太欠考量,只怕是一個不好,問題解決不了,反把自己給搭了進去,所以,你這本奏章為師不能聯署。」,看着對面滿臉倔強的學生韓愈露出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態,禮部侍郎崔大人微微一笑續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國事往往千絲萬縷糾纏,不是什麼事都能一刀硬切的,佛老之盛如今已是於我大唐紮根,上至王侯公卿,下至田間百姓,誠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說如今舉國關注大戰,縱然是昇平時候,這等硬來也是為智者所不取。」

本科新進士子韓愈自入翰苑為官,不過數月時光,這個畢生以弘揚儒學自詡的一代文宗,果然巴巴的就整出本力排佛老的奏章來,而且更跑了來找自己的座師,希望他能與自己聯署呈奏,其舉措之激進,只讓崔破也是咋舌不已。

韓愈本以為自己這位以幹才著稱的老師定然會支持自己的提議,此時忽然聽到這等言語,不啻一桶冷水澆下、透心冰涼,只是他如今正是個少年氣盛的年紀,加之又是天生倔強的性子,豈會因坐師地兩句言語就放棄自己的主張!無言頓了片刻。才聽他抗聲道:「學生也聞老師昔日曾有『芶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之言,如今學生所提誠然於國有利,老師又為何如此推託?」,看他此時漲紅著臉、偏著脖子耿耿而言的神態,那裏有半分翰林的儒雅,分明就是一個乍翅要與人相鬥的小叫雞兒。

「放肆!」,見他出言不遜,崔破也是正了臉色一聲喝道:「似你這般胡來,不僅於事無益。反把自己也給搭了進去。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個道理你豈不知。要想立身朝堂有益於國,光逞一腔血氣之勇是沒有用的。」,隨後見他舉止雖是恭順不少。但眼神中的倔強卻是半點不消,禮部侍郎大人也只能心下一個苦笑后道:「回去好生翻翻史書。看看魏晉六朝兩次滅佛後事如何!對於此二者,一味強力是不行的,禁既然禁不住。就不能多想一想怎麼『限』?現在為師要進宮,就不與你多說了。去吧,想通了再重寫一本奏章送來我看。」

將過照壁時,看着依舊在正堂中獃獃而立的韓愈。崔破一笑自語道:「佛老二家,你們就好生與他糾纏去吧!」

馬車轔轔直入皇城,崔破徒步剛入棲鳳閣中,就被李適揮手止住了他的行禮,哈哈笑道:「復立。來,來看看這最新傳回地戰報。」

崔破順手自霍大公公手中接過,低頭瀏覽時就聽天子抑制不住歡喜之意的興奮說道:「朝廷大軍兵分三路,據昨日快馬傳回的戰報,左路尚可孤部已破恆、深、瀛、莫四州,現前鋒已到幽州會昌沖路馬遂部破刑、冀兩州,兵鋒直指滄州;右路也已破泯州、圍相州,現今前鋒已繼續向魏州進發。大戰不及一月,河北半壁江山已盡入朝廷之手,照此發展下去,最多只需一月時光,朕就該郊迎十里,靜候大軍班師了!哈哈,四鎮餘孽今日始知朝廷兵威之盛,痛快,實在痛快!」,看來前方戰事順利的消息大大刺激了李適,以至於竟讓他如此狂喜失態。

「此次朝廷大軍能一路奏凱,實得益於陛下乾綱獨斷,用將得力,陛下天縱其才,御極五載而平定汴州、山南及河北四鎮,如此武功,足堪於太宗比肩,我大唐中興勢不可擋,老臣得以侍奉如此英主,誠可謂生得其時。」,不用說,這接話大拍馬屁的當然就是此次力主出兵的盧杞盧相公了,這月來朝廷大軍高歌猛進,也使他虛火激增,日日紅光滿面,只怕心下早已在設想身為首相地尊榮。

「愛卿放心,此次大勝后論功行賞,朕決計忘不了你的建言之功。崔卿昔日請行募軍,才有了現今這一支勇猛之師,如此功勛,朕也自當一併賞之,來呀,上酒,朕與二位愛卿共飲!」

「不對,着實不對」,看着手中的戰報,崔破心下連連自語出聲道,將天子賜酒一飲而盡后,他終於忍不住地躬身開言道:「陛下,此事似有蹊蹺。」

「噢!什麼蹊蹺,愛卿大可直言」,聞言李適面色微微一變,隨即又是滿臉含笑道。

「四鎮固有兵力十八萬,加之戰時動員,當不下二十萬數。如此朝廷兵力不過是其二倍,而四鎮更佔有地利,說起來戰事斷無進展如此之順的道理。臣據戰報觀之,除在魏州田悅部與右路軍有一場大戰外,其他兩線幾乎都是敵人直線退卻,這其中原因委實讓人難以思量。」,看着手中的戰報,崔破對朝廷軍隊能有如此大的進展實在是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盧卿,怎麼樣,朕早說崔卿必有此問,現下你服了吧!」,聞言李適扭頭對盧杞調侃了一句后,才微笑着對崔破道:「四鎮雖有二十萬大軍,但分屬四家,誰也不願由別人指揮,加之此次朝廷又是三路進發,難免使他們各自為戰,分散在每一處自然就少了。再者,四鎮軍馬多為騎兵,不利守城,彼輩也不願將有限地兵力四處分割守城被朝廷一點點吃掉,所以才沿線退卻,正是緣自於此,朝廷才得以進軍如此之快。據馬卿回報,四鎮似有退而集結兵力於滄州與朝廷決戰的意思,現今除了魏博一路。其他三鎮兵馬想來已是齊聚此地了,不過這樣也好,古休後續十五萬援軍到達,朝廷正可藉機一戰功成。」說話之間,李適臉上神采飛揚,顯然他對此次大戰已是懷有十分必勝地信心。

「棄堅城消耗敵軍而不用,卻要以劣勢兵力與朝廷決戰,這其中大有古怪!」,只是這古怪到底出在那裏。崔破卻也是茫然沒有頭緒,抬首還待再說,看了看李適那意氣風發的面孔,他最終還是忍了下來。心底只希望自己的想法只是杞人憂天。

「近日,愛卿也該將國子監之事稍稍放上一放。多用些心思在大軍凱旋地慶祝之事上,將士們在前方為國廝殺,這慶典之事朝廷也不能太過於委屈了他們。眼見決戰在即,愛卿要早做準備才是!」,至此,天子陛下才將今日傳召崔破的原因說出。

「陳康這個廢物!」。相州右路軍帥營,聽到城中喧嘩之聲漸漸平息,呂希倩「啪」的一聲將馬鞭重重敲在自己的軍靴上,恨聲說道:「讓攻城的軍士們都撤下來,給我盯好了。看城頭上隨後升起的是誰的旗。」,隨即,就見他冷著臉轉身自回帥帳而去。

天明時分,正當各路將領催促軍士早早用餐、準備新一天地攻城之時,卻聽三聲聚將鼓響,眾將領們忙忙動身趕往帥帳。

帥帳之內,踞案而坐的呂希倩見眾將到齊,稍做沉吟后,才冷聲發令道:「傳令全軍,一個時辰后全軍往魏州開拔。」

這道軍令一下,真是滿帳嘩然,當即就有尚是帶罪之身的神策中郎將杜玉一個跨步上前道:「軍馬使大人,相州未破,我軍前往魏州只怕後路難保,介時魏、相二州敵人前後夾擊,我軍危矣,還請大人三思而行啊!」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相州堅城,若非為陳康製造機會,本使一天也不打算強攻,如今此事既敗,攻城已然無益。加之馬帥軍令緊急,我軍斷不能再在此地多做停留,進軍魏州勢在必行,說不定此舉還能將這位田軍糧使從烏龜殼裏給調出來,哼!本使倒要看看這位田老賊的十公子到底耐性如何?」

看着城牆下朝廷軍隊排成整齊地隊列開拔遠去,蒼白著臉色的田軍糧使長長噓出一口氣,在軍士們地歡呼聲中低低自語了一句:「天命所歸啊!。」

河東道晉州中鎮將府前晉州軍士李小毛輕手輕腳的走進面前這間簡潔的書房,直等榻上人意猶未盡地合上了手中的書卷后,才輕聲道:「先生交代的事情已經辦妥,康諳接到先生的手書十分震驚,不過他答應若田惜真能舉事並一舉控制住田悅,他一定會幫着彈壓住魏博軍士,只是他要求此戰若是魏博兵敗,先生定要保他家人安全。」

「恩,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自然可以答應他。作為兵馬使,田悅有如此重要的事情也不知會他,看來老康在魏博混的也不是太得意,難怪他如此輕易地就應了。不過這樣也好,倒是省了我許多麻煩!」,淡淡語氣,絲衣便履的李伯元自榻上坐正了身子,伸手端過身側几上的香茗,續又隨意問道:「朝廷軍隊如今形勢如何了?」

「右中兩路進軍很快,不過近日卻是刻意放緩了速度,想必是在協同步調,準備會合整訓后與四鎮軍大戰,目前只有右路軍正在魏博二州交界處于田悅大戰,這呂希倩用兵倒是一把好手,憑藉兵力優勢把魏博軍給壓地死死地,田節度使往相州的調兵文書已經去了三回了。」,筆直站立的李小毛恭謹答道。

慢慢呷了一口盞中的清茗,李伯元微微一笑道:「說起來,現今這四鎮裏面最有腦子的反倒是這個田悅,無奈大勢所趨之下,他也是獨木難支。此戰過後,他的戲也該唱到頭了。從相州調兵,哼!自作孽,不可活!;至於朝廷軍隊,哼!一群死之將至的人物,也不值當說什麼!不過,這其中老晉州軍咱們還是要盡量保全,介時那些急信一定要按時送到,這些人都是公子將來的本錢,一點也浪費不得。噢!對了,郭五還沒回來嗎?咱們往北邊探路的人又有什麼消息?」

聽着眼前這人隨意談論幾十萬人的生死,饒是李小毛天生愛好陰暗,也忍不住打了個冷顫,不過微一走神之後,他愈發恭謹答道:「南邊之事已經安排的妥當,介時水師船隻會借用海上運兵,當不致有被人發現之虞,至於探路之事,目前尚不曾有消息傳回,估計是由於路途太遠,消息傳遞太慢的緣故。」

「恩,那條路某當年親自走過,如今再探不過是求個萬無一失罷了,相信不久就會有消息傳回,咱們先把自己眼前的事情辦好才是正經,如此之好的機會,錯過了未免太過於可惜。好了,你下去辦事吧!」,一言即畢,李伯元見李小毛遲疑不動,遂跟上問道:「怎麼,還有別的事嗎?」

沉吟半晌,眼露茫然之色的李小毛定定看向李伯元,遲疑問道:「如今我們所做之事雖然都是為了中鎮將大人,但一日公子知道此事,他真的同意這麼做嗎?」

持盞的手一頓,李伯元也是片刻沉吟,才繼續端起茶盞,微微側過身子道:「王圖霸業,那個男兒心中不想,咱們這位公子不過是性情太過於懶散了些,所以才要我們來推着他走!公子既然以國士待我,某就還他一個潑天富貴……」,淡淡的語聲中只有說不出的自負之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游大唐之貞元記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龍游大唐之貞元記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黃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