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科學院

第十八章 科學院

?待班列站定,楊帆雙眼餘光四下一掃,見周圍官員皆是長須美髯,神情肅穆,身如磐石,紋絲不動。楊帆暗道:「幸虧哥也練過,這幫老傢伙就是在站軍姿啊,唉!都差不多一個模樣,也不知是忠是奸……」

正胡思亂想之際,卻聽內待喊道:「皇上駕到!」便見趙佶從側門進殿緩步走到龍椅前端坐下來。上殿面聖的禮儀楊帆前幾天曾跟禮儀司的官員學過,知道大宋上朝多數時候不用行跪拜禮,電視里那種動不動便下跪的場面,卻不知從何時開始,估計是鞭子朝大青蟈搞出的事兒,唉!東施效顰,好的不學……

待趙佶坐定,眾官員俯身長揖,三呼萬歲。趙佶道聲「眾卿平身」,禮成之後,眾人又成軍姿。趙佶接著問道:「眾卿可有本要奏?」

先是一陣沉默,見前列眾宰輔仍在眼觀鼻、鼻觀心的入定,終於有級別較低的官員出列奏事。

「啟奏皇上,」出列的乃是開封府尹盛章,「近日東南花石綱船隻越來越多地到達開封汴河碼頭,眾役夫正在日夜不停地搬運,可是花石太多,前面般上的還沒搬完,後面又有船隻趕到,如今汴河幾近堵塞,以至向京城運送糧食的漕船受到影響,開封米價現已開始上漲,不少人因此感到恐慌,出現搶購囤積風潮,臣特請皇上加派人手,儘快將花石搬運到位。」

「蔡愛卿可有此事?」趙佶問提舉花石綱的蔡攸道。

蔡攸出列回道:「啟奏皇上,確有此事,只是此事卻不是加派人手便可解決,汴河碼頭太小,人多了也擠不下,臣回去再想辦法。」

蔡攸話音剛落,太常少卿李綱出列奏道:「皇上,花石綱之害,又豈止河道堵塞、影響糧綱,臣聽聞地方有官員借獻花石綱之名,搜求擾民,中飽私囊,以至個別地方民不聊生,幾至嘩變。河道堵塞不過是疥瘡之疾,民不聊生才是心腹大患,臣請皇上罷除花石綱,安撫百姓,與民生息。」

聽聞此言,趙佶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拉長了臉,卻不說話。

看趙佶臉色難看,站在前排的王黼出列道:「臣啟奏,如今大宋物阜人豐,皇上修建萬歲山,也是為皇家、大臣和百姓提供一個遊玩場所,這與民同樂之舉何罪之有。個別地方官員藉此撈財,一經查實,按律法處置便是,怎可以偏蓋全,因噎廢食。李綱此言,誇大事實,聳人聽聞,不合時宜,有欺君之嫌,臣請處罰李綱,以正視聽。」

李綱一聽此言,立即跪下,向趙佶叩首道:「臣一心為公,問心無愧!」

一直在站軍姿的眾大臣,此時也出現鬆動,不少人開始小聲議論此事,安靜紫宸殿終於有了點朝會的樣子。看堂下議論紛紛,司禮內侍尖聲提醒道:「朝堂之上,肅靜!」

議論聲漸漸小下去,這時太子趙桓出列道:「兒臣以為,李大人也是為國著想,並無罪過。至於花石綱堵塞河道,兒臣以為皆是運輸能力低下所至。不過……兒臣前幾日在茂德帝姬那兒見到一列小車,能不借外力,自行在規道上運行。茂德帝姬向兒臣誇耀,說是這車如能造大,便能載人載物,日行千里在……如若此言不虛,何不在從城外幾個碼頭修建規道通向萬歲山,花石便可從陸路運抵萬歲山,運河壓力自然會有所緩解。」

趙佶一聽,精神一振,道:「此車是何人所造?」

「聽茂德帝姬說,此車是軍器局少監楊帆所造。」趙桓答道。

「難怪難怪,朕怎麼忘了楊卿,楊卿……」趙佶一邊叫道,一邊朝大臣里來回掃視。

「臣在!」楊帆出列,他也沒想到,自己下的這招閑棋,居然這麼快便收到效果,看來是小看古人了,不過這也正中自己下懷,自己費那麼多心思造這小火車,名為送給茂德作玩物,實是想引起趙佶注意,讓他自己提出建造計劃,這樣才能有人才物的保障。

「哈哈,楊卿現已不是軍器少監,升任樞密副使。」趙佶糾正趙桓道,「楊卿,那小車可是你送與茂德帝姬?」

「回皇上,正是。」

「那此車可能造大?」趙佶接著問道。

「能!但卻不易,恐怕短時間內無法完成,不過如果建成規道,車也可用馬匹來拉。」

「噢?太子,你立即去茂德那兒,將那小車拿到垂拱殿,咱們一會再去商議。」

趙桓答應一聲,便離開大殿。

待趙桓走出,趙佶喝道:「此事到此結束,眾卿可還有其他事情?」

堂下一片沉默,趙佶見此,忙道:「退朝!」便起身離去。眾大臣也俯身作揖口呼「恭送皇上」后,依次離開。

散朝之後,楊帆按童貫的囑咐來到垂拱殿。一同前來的,除了認識的童貫、高俅之外,還有蔡京、鄭居中等幾個宰輔,以及宣和殿學士蔡攸、將作監李誡等人。

來到垂拱殿時,趙佶已在裡面等候。眾人見禮,趙佶賜坐。讓眾人坐下後趙佶先道:「前日樞密院組建兵工坊的摺子大家看了吧,便先議此事。」

作為百官領袖,蔡京首先道:「老臣以為,組建這個兵工坊,為我大宋製作軍國利器,實乃當前重中之重的大事,依樞密院所奏,一切官吏、工匠皆可抽調,一切所需錢物皆先撥付。只是老臣看這工坊的作用與軍器監有諸多相同之處,老臣以為可以將二者合二為一,整合利用,以免浪費國帑。」

「臣附議」王黼也道,「臣提議便由樞密副使楊大人權軍器監判,提舉此事。」

「只是現任軍器監判豈不尷尬,萬一有所掣肘,怕會誤事。」老臣鄭居中提醒道。

「臣正要說此事,那軍器監判鄧之綱才學平庸,尸位素餐,軍器監所造兵器多有不合格者,已有御史彈劾此事,吏部初擬鄧之綱官降一級,留用查看。」王黼解釋道。

「臣也贊同此議」李誡道,「最近將作監工程量很大,下一步又要開建大球場,要是再新建個兵工坊,臣恐怕是有心無力。」

「卻不知楊大人以為如何?」高俅道。

眾人也一齊望向楊帆,畢竟這個摺子是他所擬,他要不同意,一切等於白說。

楊帆沉思一會,道:「臣覺得這提議倒是可行,只是臣有幾個作坊想建在水邊,好藉助水力來帶動機床,鍛造鑄件,這幾個作坊恐怕必須新建。」

「哈哈,大人放心,幾個作坊的話,將作監大不了日夜趕工,擠出時間來完成。」聽楊帆放棄大規模的建造計劃,李誡如釋重負地講道。

「嗯!很好,眾卿可有補充?」趙佶問道。眾人皆搖頭示意沒有。

「那好,便請太師令中書門下擬旨吧。」

「老臣遵旨!」蔡京答道。

眾人談論間,趙桓已領兩個小太監候在門外,見眾人討論告一段落,便搬著兩個箱子進來。趙佶趕緊讓兩個小太監將那玩具火車弄好。只見其中一個小太監熟練地拿出規道,對接成一圈,然後將火車模型放在上面,加水,添火,不一會兒,小火車便緩緩地啟動起來。楊帆一看,這小太監正是那日茂德所領之人,這小火車的玩法也正是自己所教,手法這麼嫻熟,看來這些天沒少侍弄。

小火車越來越快,沿著規道一圈圈地跑著,直到裡面的火漸漸變小,才越來越慢,最終停下。

眾人也圍著這玩具火車站了一圈,興奮、驚訝、疑惑...各人臉上表情不一。

「這可比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神奇多了,卻不知是何道理?」蔡京眯著眼睛問道。

楊帆答道:「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把熱能轉化為動能,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用壺燒水,水開了后,蒸氣便能將壺蓋頂起。這小火車,便是利用這一原理,用蒸氣驅動拉杆,帶動車子前進。」

「愛卿以前所講的大華國那日行千里的工具,可是此物?」

「算是吧,大華國很長一段時間,便以這火車作為主要運輸工具。」

「那我們可能造出大華那種大的來?」趙佶又問。

「回皇上,這小的好製作,大的卻是不容易,而且製造起來有很大危險,大宋這方面人才太缺,臣一人之力是辦不到的。」楊帆答道。

眾人臉上頓時出現失望表情,獃獃地看著那小火車,惋惜至極。這時蔡京卻道:「老臣以為,可招納朝堂以及民間能人異士進入太學。目前,太學之中,已設工學、算學、畫學等科,何不再設個……呵,叫什麼科呢,這科由楊大人來教授,專門負責研製此物,老臣不信憑我大宋舉國之力,卻造不出這個火車。」

楊帆一聽此言,大是佩服,這蔡京每出一語總能點到點上,便如前面兵工廠的建造,其實新建未必比在原有的基礎上建造效果好,只是楊帆如鄭居中考慮的一樣,怕同軍器監混在一起掣肘太多,所以才想另起爐灶。而且,蔡京任相這些年,大力改革科舉,發展州縣教育,在各級學校及科舉考試時增設算學、醫學、武學、律學等科,使科舉考試與具體的行政事務更加協調。雖然他的目的並不單純,可客觀上講,這些政策在當進具有超越時代的先進性,大奸之人,必有大智,此語誠不我欺。

「臣同意太師的想法。」童貫也言到,「這火車其實也是軍國利器,如若真能日行千里,從京城到那真定府也不過一天時間,而且人坐在上面,省了諸多勞頓,那疲軍遠征之事,怕就沒有了……呵呵呵。」橫看成嶺側成峰,童貫卻是從軍事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問題。

「臣也同意」,「臣同意。」眾人也紛紛表態。

「好,便依太師所言,在太學設立……呃,楊卿,叫什麼呢?」

「回皇上,便叫科學院吧,分科而學,專做發明創造的學問。」楊帆答道。

「哈哈哈,此名甚好……太師,太學諸科皆由你創辦,這科學院……」趙佶道。

「老臣定不負皇上所託。」蔡京未等趙佶說完,便體察聖意,表態回答。

「稟父皇,兒臣願提舉科學院,請父皇恩准。」太子趙桓也摻和道。

「好,准!准!」看眾人勤勉任事趙佶高興地道。

「稟皇上,這科學院研製火車,不知何時方能成功,遠水解不得近渴。朝會時,楊大人曾言可建用馬拉車的規道,不知能不能解決花石積壓碼頭這一難題?」蔡攸提醒道。

趙佶望向楊帆,楊帆道:「這需要去碼頭看下情形,再做出個樣品來試驗一下,方能知道管不管用。」

「那楊卿、蔡卿、李卿三位辛苦一下,下午便跑趟碼頭吧。」趙佶吩咐道。

楊帆、蔡攸、李誡齊聲應諾。

趙佶彷彿解決了個天大難題一般,長舒一口氣道:「高太尉,再說說你那邊的事情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帆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科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