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因為冤家宜解不宜結

第427章 因為冤家宜解不宜結

得知衛蓮及其婢子已經順利離開京城,姚肆可算是鬆了一大口氣,她知道事情安排的有些劍走偏鋒,譬如只將衛蓮主僕二人送走,那院子裏剩下還有不少護衛丫鬟,這些人留着也是禍患。

不過轉念一想,那些不過是丫鬟護衛,對兵防佈置等定是一概不知,且對廣平王來說,這些人也都是無足輕重之人,即便是落在庄晏手中,也沒什麼可懼的,關鍵是衛蓮成功逃脫,這才是要緊。

如此一考慮,姚肆便只將心思放在蘇斌身上了。

正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她此次激起蘇斌的仇恨,乃是迫不得已,可仇恨一旦結上,要解也不容易,更何況比起她,蘇斌更有權有勢,這仇恨她務必得化解才行。至於蔡文那邊,她相信只要彩霞多勸解幾句,蔡文也就沒什麼氣焰了。

姚肆很快就想到一法子,她在接下來的休沐日當天,親自寫信給蘇斌,稱要在歸雲閣設宴請其吃飯。

蘇斌因上次計謀失敗后,就一直鬱悶不已,他也三番五次的找蔡文重新商量對策,可一來並未商量出結果,二來,蔡文似也沒什麼太大興緻了。

就在他左右鬱悶的時候,卻意外的收到姚肆的信箋,信上說要設宴請他吃飯。

這樣的邀請,在蘇斌看來就如同鴻門宴一般不安好心,可蘇斌卻沒什麼可怕的,相反的,他倒想看看這惡毒女人到底打什麼鬼主意,遂也沒猶豫,如期應邀前去。

*

七娃一直等在大門口,遠遠兒瞧見一公子帶着幾名護衛模樣的家丁,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過來,不由得噗嗤一笑。

姚姑娘讓他在這裏等一姓蘇的公子,卻沒說那蘇公子是何模樣,只說誰氣勢最強誰便是了。他原本還沒明白,可現在看到那迎面而來的公子,總算是明白了,當即小跑上前迎接,「是蘇公子吧,姚姑娘特命小的在此等候蘇公子,」

蘇斌面色冷漠,跟着七娃往裏走。

他原本以為歸雲閣勢必會是一番靜態模樣,畢竟親自邀請,清場一類的應該會有,否則可不利於那惡女人行事,他甚至為了以防萬一,還帶了幾名護衛的家丁。

可沒想到,等他到時,入眼的卻是一片繁忙景象。

蘇斌還是第一次來歸雲閣,入門時被牆壁上的畫所吸引,從畫上可見這作畫之人功底深厚,稱得上大家,他賞著賞著,忽然意識到此處是誰家地盤,當即又收起神色,目不斜視地走進大堂。

歸雲閣在佈置上花費了不少心思,不比一般食肆,雖是大堂內,卻有如觀賞庭院一般,竹松一類的盆栽植物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各個地方;溝渠水榭也在大堂內四處蜿蜒,水流聲配着琴音聲,還有各桌自說自話低聲討論的聲音,相映成趣。

這樣的食肆,蘇斌還未見過,不得不說,從這些一草一木中,也能看出主人家是個胸有溝壑之人。

既有這般胸襟,為何又有姚肆那般惡毒的人?蘇斌有些嗤之以鼻,被七娃帶着入了雅座。

姚肆已然在座位上等著,見蘇斌前來,笑盈盈地起身拱手行禮,「蘇少爺別來無恙。」

「哼。」蘇斌一見她就面色難看起來,不客氣地甩袖徑直落座,「虛偽的話就別說了,你此番請我前來,有何目的?」

姚肆笑了笑,也坐下。先給蘇斌與自己各斟了杯酒,然後才誠摯而懇切地端起自己的酒杯:「先前比試多有得罪,一直未曾正式地與蘇少爺致歉,若非我為女兒身,縱是負荊請罪也該當。

今日特請蘇少爺蒞臨,乃是我真心實意想與蘇少爺道歉,我就是個粗魯丫頭,手上不知輕重,冒犯了蘇少爺,還請蘇少爺大人有大量,原諒了我。若是有什麼能讓蘇少爺解氣的,但凡我能做的,我二話不說,絕不推辭。」

其實當日比試,若非蘇斌想趁人之危襲擊姚肆,也不會被其奮力反攻。只是在那片混亂中,姚肆為了不給陽山書院拖後腿,行動上有些失了理智,這才與蘇斌結下了梁子。

當日,她便已經與蘇斌誠摯致歉過,正所謂戰場無兄弟、刀劍無眼,是蘇斌先逼迫於她,她反抗亦有自己的迫不得已。

只是,本以為蘇斌也算是一血氣男兒,不會過多計較,可他卻非但不領情,反而還放下惡言威脅,這也是姚肆對他有些瞧不起的原因。

蘇斌是有賊心沒賊膽兒,他一個人不敢行事,非得要拉着蔡文和曹劍,也是想利用此二人,不過這二人都未與他達成共識,他心中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原本,到這一步,姚肆也是要作罷的,大家彼此不再往來就是了,可沒承想,又出了衛蓮那岔子,姚肆想不到其他法子,便只能將主意又打到蘇斌身上。

蘇斌按着她所預想的那般,當了冤大頭。姚肆左思右想,依舊覺得,要平息蘇斌的怨氣,沒有什麼比認認真真地道歉更重要了,她確實有些瞧不起蘇斌,可她也確實利用了蘇斌。

蘇斌懷着敵意地審視姚肆,似要從後者臉上看出破綻來。可無論怎麼看,他都看不出有什麼陷阱,既然如此,不如順着其話說。

「說出去的話有如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蘇斌語氣里透著威脅。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也是讀書之人,說話算數,蘇少爺若有要求,但說無妨,只要我力所能及,我必達成。」姚肆舉著酒杯一飲而盡,眼神很是堅定。

「那你跪地懇求我的原諒……」也行?蘇斌話還沒說完,就見姚肆霍然起身,她穿的是院服,只見她毫不猶豫地走下桌,前擺一撩,二話不說就要作勢要跪。

她速度之快,嚇得蘇斌直接從凳子上彈起來,指着她道:「你,你這是做什麼?」

姚肆跪至一半,停下來,認真道:「如蘇少爺所言,若我跪下懇請原諒蘇少爺便能放下心中怨氣,那這地,我跪得。」

「你……」蘇斌震驚地看着姚肆,後者雙眼閃亮,沒有一絲遲疑之色,那目光讓他看到了姚肆之認真態度。

蘇斌迅速望向四周,本來他就因帶了護衛進來而惹人注目了,如今姚肆竟要當面跪他,不少人已經將目光聚集過來,似要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蘇斌好面子,他不能允許自己在外面有一丁點的不合禮儀之處。比試那日他之所以那般氣憤,也是姚肆當着那麼多同窗之面,將他鉗製得不能動彈,此事可謂是令他顏面掃地,所以他才一口惡氣難出。

眼下,也是一樣,姚肆當着眾人的面要跪他,他二人分別着陽山書院院服和國子監院服,身份一目了然,若是讓姚肆跪了他,豈不是讓這些人以為他有意侮辱。這傳出去他還怎麼做人了。

「你起來。」蘇斌趕緊讓至一邊。

姚肆要跪不跪的,問道:「蘇少爺,你是要我跪?還是不跪?」

蘇斌恨恨地剜她一眼,氣地發笑,「你是故意的,你故意請我在這裏吃飯,當着眾人的面要給我難堪……」

姚肆無奈地笑,「蘇少爺,歸雲閣是姚家的產業,請你來這裏吃飯,確是本意,我只是想讓你也嘗嘗我娘的手藝。」

眾目睽睽之下,蘇斌不好多說,只能哼了哼,沒好氣地重新坐下。

姚肆放下撩起的衣袍,又坐回了去。

「蘇少爺,我是真心誠意要向你道歉,還請蘇少爺大人不記小人過、宰相肚裏能撐船,別跟我一般見識了。」姚肆又給自己斟杯酒,舉起酒杯,「這杯酒我敬蘇少爺。」說着一飲而盡。

蘇斌一口鬱結之氣猶自在胸,從前比試的事就算了,可還有彩霞一事,他質問道:「你為何以我名義給彩霞寫那些信?你是要毀我名聲?陷我於不仁不義之地?」

姚肆眼神閃爍地偏頭,「這……這是誤會,我,我只是,羨慕彩霞姑娘,你看看我,沒一點女兒家的模樣,我也想學那彩霞姑娘的溫柔可人,這才給其寫信,想要從中學學,可我一女子,與另一女子寫信,何其怪哉,這不是被逼無奈,只能借用他人之名。」

她不等蘇斌追問,繼續解釋,「這他人之名,也不是隨便能借的,我身邊的人不行,容易露餡,我不相熟又認識的,只有蘇少爺了,想着你我並非同窗,又無交集,這才斗膽冒用了蘇少爺之名。

可我萬萬沒想到,彩霞姑娘竟會邀請蘇少爺做客。其實,那日我也在場,我當時是做好了準備要給彩霞姑娘坦誠一切,可又沒想到,竟有一位公子頂替了蘇少爺的名義去見了彩霞姑娘。」

蘇斌聽她說完一切,一時無語。

「你……你也知與一位女子寫……寫那般東西是羞恥,你竟……竟還,還亂用我的名義,你這是,哼,此事我不會善罷甘休的。」蘇斌氣的直接話都扯不利索了。

姚肆看了看他,作勢起身,「那我還是給蘇少爺磕個頭,您大人有大量,看在事情並未釀成大錯的份上,原諒我罷。」

還未釀成大禍?!蘇斌想起自己前些日子吃的暗虧,琢磨了一番,問:「當真我說什麼,你便做什麼?」

「只要是我力所能及,我必無二話。」姚肆肯定地點頭。

蘇斌看着她,忽然一笑,「那我要你當着眾人的面,承認你曾與一賣藝女子有那般書信往來。」

姚肆張了張嘴,面上有些尷尬,「蘇少爺,非我不願,只是此事也事關彩霞姑娘清譽,我不能害她啊。」

「不提姓名即可,這京中賣藝女子沒有數千也有幾百,誰知道是誰,你只需承認即可。」蘇斌一副得逞的模樣看着她。

姚肆面上做出為難的模樣,心裏卻覺得這蘇斌也是有趣的人,他自己傷了面子,就要別人也傷一回面子,實則這面子問題,還看個人是否看重。

想她當年為了參加縣考,曾與那麼多男子同吃同住,如今在陽山書院,也是獨她一女子,但凡是她麵皮兒稍微薄一點,也是走不到今日這一步的。

但這戲,還是得做全了,不能讓蘇斌覺得「不划算」。

她為難又猶豫地看着蘇斌,「蘇少爺可否換個出氣的法子?這……這話,我說了,只怕日後就沒法兒做人了。」

蘇斌見她一臉的不情願,越發覺得自己這主意極好,便做出一副不可商量的模樣。

姚肆哎哎嘆了好幾口氣,終還是抵不過,對着眾人幽幽開口:「諸位,打擾了,今日,當着諸位的面,我承認,我曾與一賣藝女子送過情箋,意在從其身上學一兩句女兒家的嬌俏話,奈何惹得那女子誤會,若非我身旁這位蘇少爺規勸,只怕我會釀成大禍,平白地傷了人家心。

今日我承認此事,乃是心有所悔,故將此醜事與眾人道,也算是自我懲罰了,還請諸位看在我已知錯悔改的份上,便莫要取笑我了。」

她一席話說完,大堂內安安靜靜,不一會兒,話音漸起,卻是各說各話,各吃各菜,再無目光落在她這方了。

姚肆有些尷尬地沖蘇斌笑了笑,重新坐下,「蘇少爺,這下可氣消了。」

蘇斌心裏的氣兒稍微順了些,姚肆見好就收,又趕緊斟酒,「蘇少爺嘗嘗我娘的手藝,雖比不上山珍海味,不過也尚爽口。」

一切平靜得很,呂山長自回歸后,推行了不少新政策,書院的學習氣氛濃了不少,當然,這也要歸功於董書。

董書依舊在思過門,呂山長出資重新修繕了思過門,搞得像模像樣的,董書也有幹勁,設了不少思過規矩,抄書等都是再簡單不過的。

原本這些動靜,生徒們還沒怎麼放在心上,可還沒到一個月,就有二十來人被送去思過門,回來后個個奮發圖強,大有懸樑刺股的學習精神,惹得其他生徒對思過門也恐懼起來。

這時間一長,不知真假的流言就在生徒們當中傳了開來,以至於現在大家對思過門可謂是談之色變,似比那閻王殿還要令人恐懼。基於此,整個書院的學習氛圍,濃了不少。

不過外面的消息,依舊會適時地通過各種方式傳入書院。某一日,聽聞義行軍少主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大破銅京,至此,整個豫州,全部落入義行軍囊中;又一日,聽聞朝廷大軍與義行軍主軍於濰州關山隘大戰,前後交戰七八餘次,雙方均是死傷無數,均是各有輸贏,一時也說不準誰佔了上風。再一日,聽聞鄰國易趁著此內亂之際,舉兵進犯夜幽國之邊疆,辛太尉帶兵前往迎戰,勢要將易國趕出邊疆,與他同去的,還有其子辛習染。

辛習染會主動請求隨父出征,是姚肆所料不及的,她以為,辛習染至少會在書院安穩的待上三年,他有其父庇護,日後怎麼着也能輕鬆謀個一官半職。

戰場艱險,一別,便不知何時能再見;一別,便不知今生是否能再見……

出行這天,姚肆特意與山長告了假,天還未亮就在城門口守着。

與兩月前的大軍出行相比,今日的隊伍着實小了太多,可即便如此,依舊有不少老百姓,或看戲、或祝福的守在街兩旁。

軍隊徐徐而來,姚肆看着最前面的辛仲橋,其旁邊,一身甲胄的辛習染,以她從未見過的姿態騎着高大的駿馬而來。

左右圍觀的老百姓不少,辛習染並未注意到人群中的姚肆。姚肆只看着那越來越近的人又越來越遠,可後者眼裏透露出的剛毅卻令她放心,她在心中默默祈禱,然後轉身離去。

辛習染走着走着,微微回頭,似想捕捉什麼,可最終,他只是緊了緊握著韁繩的手,目光又轉向了正前方。

前方,他或許並不喜歡,他甚至不確定還有沒有未來,可他知道,這京中、她心裏,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要做出取捨,他不能再跟隨她身後,成為她甩不掉的負擔。

*

少了辛習染,書院的氣氛也並未有什麼變化,只有姚肆,實實在在地感覺到了一絲悵然,身邊熟悉的人一個一個都走了,那感覺並不好受。不過好在她最在乎的人還在身側,又覺得心安,沒兩日,便放下了。畢竟各人有各人要走的路,她只需要,虔心祈禱、祝願,一切皆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世書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一世書香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7章 因為冤家宜解不宜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