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當我發現坐在榻沿的皇叔後,驚不住醒得透澈,騰地彈坐起身,揪著被角直往後退,口舌打結,本能地喚了聲小唐。

皇叔不喜不怒,只是用他那雙深邃到深沉的眼眸將我打量一番,除了讓我毛骨悚然外,生不出第二個感覺來。

唐庄並沒有受召而來,裏外安靜得就連風聲也在悄然中銷匿,我縮在一角,對着有恃無恐的皇叔像一隻待宰的羔羊。

不知對峙了多久,隱約中聽到一聲謂嘆,皇叔轉頭面對向我,因為是背光,我看不清皇叔面上的表情,只覺得那兩隻泛著光的眼瞳盯着我一眨不眨。

「你若是不喜皇叔接近大可言明,何必要如此這般的大費周章?」

是個傻子都能聽出皇叔這話中所飽含的怨懟,可偏偏我還從這怨懟中聽出一絲落寞抑或是心傷的情緒來。

不該的!

心思縝密如皇叔,他又怎麽會感覺不出,我這些日子刻意與他保持距離所表現出來的疏遠。

我斂了斂畏懼的神色,盡量讓自己表現得能有多無辜就有多無辜,挪到皇叔身邊搖了搖他的手臂,語氣放軟了不少:「曄兒怎會不喜與皇叔接近,只是皇叔無聲無息地出現,會讓我誤以為是刺客,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表現,斷不是皇叔所想的那樣。」

皇叔瞥了眼被我抓住的手臂,嘴角輕揚,或笑或不笑的樣子有些牽強,說話的語氣出奇的平靜:「你是不是有什麽事瞞着我?」

我一嚇,忙撒開手,想也不想地回應了聲:「沒有,曄兒對皇叔豈敢有所欺瞞。」

打小我就沒有撒過謊,更沒有當着皇叔的面撒過謊,我知道這需要一定的天賦,不是誰人信手便可拈來的,可如今我已知悉了皇叔的企圖,不論怎樣我也要扞衛父皇留下的江山,縱使讓懷壁所生的子嗣當皇帝,也好過被心懷不軌的皇叔謀奪。

皇叔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沒有再往下追問,更沒有爬上卧榻與我同眠,只道是讓我好生歇息,明天過後一切都會好的。

我看着頭也不回的皇叔,心也跟着往下沉了沉,明天過後我就沒有明天了吧,二十載的朝夕相處,我竟比不過區區一個皇位!

究竟是因為權力對於我來講太輕易觸碰到,所以才會覺得它不足以貴,還是因為世人對名利的追逐永遠不會有止境,其中也包括我一直以為淡泊名利的皇叔?

一夜未眠,天際露白的時候我便起了身,看着披在衣架上嶄新的九龍踏雲的黃袍,心情略微顯得有些沉重;今天過後,也許我們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我寧願一輩子做那個懵懂無知的少女,在皇叔的管教下無憂無慮地活着,也不願意因為一己私慾,而跟皇叔撕破臉來針鋒相對。

阿尤進門的時候有些意外,「陛下怎麽起身了?」

我晃了晃神,「服侍朕洗漱更衣。」

好在我從小便就沒甚多的心肺,況且又是在皇叔無情的教養下長大成人,對於挫折困苦看得較開,縱使知悉了皇叔的算計,我也能令自己好生地去面對,不至於太過怨天尤人抑或自暴自棄。

金冠是歷代皇帝傳承下來的產物,頗有歷史使命感與使用的成就感,然而因我這個偽君子的腦袋長得與金冠不大相襯,故而又命少府處重新送來一個獨一無二的冠冕;為了使原有的那個金冠不至太早地退出歷史的舞台,我特命人將它供在御書房中,每日晨昏三炷香好生供養,一來算是尊重祖輩先人,二來不至於讓這樣一件歷史性的聖物就此隱沒,每有進出御書房者必先向它施禮叩首。

待到一切妥當,我不免看着鏡中人失了神,自打懷壁嫁人之後,我就沒再認真地打量過自己的模樣,沒曾想過,稚氣脫落後眉眼間的柔美卻是越發地清晰,甚至還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似母后的嫵媚,更不似父皇的英姿。

阿尤在身後替我理着衣角袍邊的褶子,口中不忘嘀咕:「陛下,奴婢覺著您若是換上錦衣琉裙一定要比傾塵姑娘來得美麗。」

我正抬手輕扯衣袖,聽此言不由得滯住動作,「傾塵姑娘的美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與她穿衣打扮無有關係,縱是麻布粗衣,只要她往那兒一套,也能放射出奪目的光芒來。」說這話的時候,我的心情出其的平靜,一點也不記恨她將會奉皇叔之命來收拾我的事情。

「話雖如此,可奴婢覺得陛下與傾塵姑娘不相伯仲,若是仔細攀比,陛下一定不輸傾塵姑娘。」阿尤杵到我跟前,很是認真地說。

我伸手便往阿尤的腦門敲去,「若如你所言,朕不是該好好地偽裝偽裝,要不豈非很容易就讓人分辨不出朕是兒郎還是紅顏?」

阿尤揉了揉腦袋,頓時矮下聲:「當年若非奴婢鬼迷心竅,陛下這會兒早該有一個心疼您、愛您的駙馬了,如今大公主、三公主、四公主相繼出閣,奴婢有罪。」說罷「撲通」一聲跪在我跟前,其後悔成分頗多。

總算讓她意識到了自己的過失,不枉我這些年對她的寬厚。

我擺了擺冠冕,隨口吱了聲:「別跪着了,擺架前往鳳儀宮。」

再瞅了眼鏡中人,轉身就往房外走去,想必母后已經在宮中等候我多時了。

宮門前,唐庄側身直立,看到我時只是微微頷首算作施禮,其中未對我這身別樣的裝扮另眼相看,一如既往的冷靜。

我的視線在他的面上逗留了片刻,想要問他昨夜去了哪,畢竟皇叔無聲無息地進入寢宮是他的疏忽所致,思忖之後,我對他說:「從今日起與朕寸步不離。」我特意強調寸步不離四個字。

唐庄這才擺正了腦袋,正視向我,「寸步不離!」像是要確定我的指令一樣,重複一遍我說的話,但語氣沒有多餘的驚訝或是驚喜。

見我點頭,唐庄了悟,並且在沒有絲毫異議的情況下,應承了我這個看似輕鬆的要求。

【第二章】

以前我總以為母后不疼愛我,有意忽略對我該有的關心,是因為她怕看到我就會想到我曾經撞破她與韓愈之間的事情,所以她才不來看望我,有意疏遠我。

直到今日,當我跪在她面前行禮的時候,我看到了她眼中泫起的淚花才明白,或許母后當年也是一時糊塗,她不願與我親近大概是因為她擔心對我的寵愛多了,更容易曝露出我女兒家的身分,畢竟那時候皇叔對我嚴苛非常,我根本就沒有機會展露出女兒家的姿態來,縱是情不自禁地撒個嬌,還會受到皇叔的冷眼相待。

待我一一向太妃們施完禮後,母后便將我招回到她身邊,執起我的手百感交集,「曄兒如今長大了,執政後事事還須三思而後行,凡事要多聽取朝中大臣的意見,切莫魯莽行事。」說罷便將一方雕琢精細的白玉環佩系在我的腰帶上。

我拾起捻在母後手中的手絹為她輕拭眼角的淚珠,溫聲相慰:「母后請放心,從今往後兒臣都不會再令母后受半點委屈。」

也許是因為今日這個場合比較嚴肅,也許是因為我從今日開始變得更加尊貴了,鄭太妃與郭太妃二人皆未找我的麻煩,反而還隨同著劉、李二位太妃一齊向我說了些長輩們該說的話,甚至還祝願我與二位貴妃早日花開結蒂,好充盈我無花國皇室的血脈。

話雖如此,可我偏偏還是覺得鄭太妃想要看我笑話的成分居多,而郭太妃嘴上雖是積了德,但她的眉目之間向我傳遞而來的怨懟,卻是絲毫不減,想來她還在為綺羅的事情耿耿於懷。

我想,身為一個王者必然要有容人之雅量,常與婦人們斤斤計較,時久必然會令自己也變得心胸狹隘,那樣於國不利,遂我在瞧見了她們如此那般的神色後,非但沒有給自己添氣,反而還握住郭太妃的手信誓旦旦地說道:「郭太妃切莫太過擔憂二公主的終身大事,曄兒執政後首要之事便是替皇姊找尋一位稱意的駙馬,決計在今年之內將她風風光光地送嫁出閣。」

郭太妃有一霎精神恍惚,甚至懷疑起自己的耳朵,反握住我的手險些失了態,「此話當真?」

「曄兒貴為皇帝,他說過的話幾時食言?」母后趨步上前,不著痕迹地拿開了郭太妃的手,轉身向我,「時候不早了,皇上快去上朝吧。」

於是,我在母后與諸太妃的目送下舉步踏出了鳳儀宮,金鑾殿上的眾臣已列班恭候,殿首除卻象徵皇權的龍椅外,攝政王的座椅已悄然撤下;皇叔如今該在的位置應該是在群臣之首的大殿之端,他雖無須對我行跪拜之禮,但地位明顯地矮了一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謀取皇叔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謀取皇叔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