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在場也有幾位夫人極其想要孩子,索性向簡夫人討起了「秘方」。

「各位姊姊妹妹,稍等一小會兒。」簡夫人神秘非常,派了丫鬟去房內取東西。

片刻後,丫鬟在眾人殷切的翹首引領下,端著一座白玉觀音像來到簡夫人身邊,簡夫人笑道:「這是在寶應寺求回來的送子觀音,很靈驗,我能懷上都是靠了它。」

琳琅的視線落在雕工精緻的白玉觀音上,嘴角微微勾起嘲諷的笑,為何世人都如此信奉神佛?

與琳琅相隔不遠的聞不悔得了空閑看向琳琅這方,見琳琅將手中的孩子送入簡夫人懷中,似乎有些乏了,索性與簡老爺告別。

他走向琳琅,琳琅見他過來,有些驚訝,還未開口,就聽聞不悔說道:「夫人,我們該回家了。」

聞言琳琅心下一喜,聞不悔上前一步,牽着琳琅出了那群貴夫人們的圈子,引得那些個夫人們又羨慕又妒忌。

回去的路上,素衣坐在駕車的馬夫身旁,興沖沖地與車內的琳琅說起在簡家聽到的一些閑話,也說到了簡夫人的那個送子觀音,小丫頭過於開心,忘了向來讓她畏懼的老爺也在車內,興沖沖地提議道:「夫人,要不我們也去寶應寺求一個吧?聽說真的很靈驗,寶應寺一向香火旺盛,沒準夫人去求了那送子觀音後,我們就會有小主子了呢。」

琳琅微笑,心想素衣從出了簡家到現在一路上都說個不停,是否會口渴?

比起琳琅的漫不經心,聞不悔卻將素衣的話給聽了進去。

車外的素衣說着說着,忽然想起車內除了夫人之外,還有老爺在,驀地閉上了小嘴,還不忘撫了撫胸口壓驚。

她不說話,頓時顯得安靜了下來,入耳只有馬蹄聲「篤篤」不停。

夜裏,琳琅睡得迷迷糊糊時,忽然聽聞不悔說道:「琳琅,不如我們也去一趟寶應寺吧?」

琳琅勉強睜開眼,熄了燈之後屋內一片黑暗,看不清聞不悔臉上的表情,她忽然想到什麽,回道:「好。」隨即又起了困意,安然睡去。

低頭看了懷中的人兒一眼,聞不悔的心頭平和異常,懷中的人是他的妻子,一個溫潤淡雅的女子,在她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給她最好的。

入秋的天氣已經轉涼,琳琅習慣性地往聞不悔的懷裏蹭了蹭,聞不悔順手將她攬得更緊。

錦繡曾經幽怨地問他為何不娶她進門,可是嫌棄她的出身?對此他一笑置之;比起錦繡,琳琅的出身也算不得多光彩,可是他並不愛錦繡,自然不會娶她進門。

有一次錦繡失態,質問他說既然他愛琳琅,又何必去招惹她?

其實算不得愛,他是喜歡琳琅的。

更重要的是,之於他而言,琳琅是他的親人,唯一的親人,故而他的妻子永遠只有琳琅一人。

他忽然越發地期待起他和琳琅的孩子……未來,他們的孩子也是他為數不多的親人之一!

原本是說好一同去寶應寺的,到了準備出發那天,聞不悔卻走不開了,琳琅也知道他要撐著這個家很不容易,所以很多事都不煩他;對她來說,去一趟寶應寺有無他在身邊都無妨,因為她並不信神佛。

到了出發的時間,琳琅帶着素衣還有一些下人上了馬車朝寶應寺而去。

寶應寺在川州不遠處的寶應山腳下,故而得名寶應寺,從聞府到寶應寺有一段路程,所以一大清早琳琅他們便出發了。

走的時候素衣捧著聞不悔在琳琅出門前送上的披風上了馬車,邊收起邊說道:「夫人,爺待你真好。」忽然又想到了什麽,又說道:「要是沒有錦繡姑娘就好了。」

如果沒有錦繡,這會是一對讓人羨慕的夫妻。

琳琅睨了素衣一眼,笑道:「素衣,你覺得錦繡姑娘美嗎?」

素衣點頭。

琳琅又問:「比起我,是否是錦繡姑娘更美?」

素衣遲疑了一下,再次點頭,琳琅的容貌確實不及錦繡。

琳琅再次笑道:「素衣,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連我覺得錦繡姑娘埋沒在春風樓里可惜了……但是你們老爺不會娶她,甚至不會納他為妾,你可知這是為何?」

「素衣不知。」

「那是因為她算不上家人。」琳琅換看馬車四周,問道:「素衣,我讓你帶的東西可帶了?」

素衣對琳琅的話似懂非懂,聽她轉了話題,忙回道:「帶了。」

她邊回話邊翻出個包裹遞給琳琅,包裹裏面是幾本雜書,素衣特地找來給琳琅打發時間的。

「『世書』?」琳琅打開包裹時,看到第一本書的封面赫然寫着「世書」,再看後面幾本,與「世書」一樣皆是史書。

素衣聞言看向琳琅手裏的書,隨即咋呼起來,罵道:「定是聞易那臭小子拿錯了,我給夫人找的雜書怕是讓他送到老爺書房去了。」

簡易在聞家書房工作的下人,平時負責更新整理書房的書籍、打掃書房之類的。

琳琅笑道:「無妨,反正都是打發一下時日。」

馬車飛馳在路上,車內的琳琅安靜地看書;素衣這幾年跟在琳琅身邊,也識了不少的字,素來和她要好的簡易也是識字的,但是素衣最喜歡琳琅看書時專心的模樣,那模樣讓素衣想起從前見過的大家閨秀。

素衣盯着琳琅的模樣,猜想着琳琅定是哪個富貴人家中的大家小姐,因為家道中落才會淪落到川州的。

馬車行到寶應寺門口時,琳琅正好放下了書中的「世書」。

一行人正準備進寶應寺時,素衣眼尖,看到了不遠處縮在角落裏的一個孩子,破爛的衣服,凌亂的頭髮和髒兮兮的臉蛋兒看不出什麽模樣,他的面前放着一個殘破的碗,碗裏連一個銅錢都沒有。

同情心有些泛濫的素衣央求琳琅,道:「夫人,那孩子看起來好可憐,我們幫幫他吧?」

琳琅聞言看向那孩子,那孩子見琳琅他們一直在看自己,微微低下了頭;琳琅想,那麽瘦弱的一個孩子蹲在地上乞討,怕是餓壞了,她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給素衣,吩咐道:「你帶那孩子去吃頓飯吧。」

素衣接過銀子朝那孩子走去,琳琅則帶着其他人準備進寶應寺,才走了幾步,素衣喘著氣跑回來,說道:「夫人,那孩子不肯去。」

琳琅驚訝,看向素衣,卻發現方才縮在角落裏的那個孩子不知何時跟了過來,琳琅仔細打量那孩子,看不出什麽不一樣的,倒是那雙清澈的眼睛贏得了琳琅的好感,琳琅來到那孩子面前,蹲下身,將銀子遞給那孩子,「這不是施捨,亦不是同情或者憐憫,權當是我借給你的,可好?」

孩子看着琳琅,試圖從她的眼神中看出點什麽,許久之後,他接過了琳琅手中的銀子,甚至不曾說聲謝謝,挺直了背,朝原先的位置走去。

「什麽嘛,我剛才好心要帶他去吃飯,他居然理都不理我。」素衣有幾分埋怨那孩子不知好歹。

琳琅卻笑道:「素衣,你不覺得這孩子很有骨氣嗎?」

素衣撇嘴,不再說什麽,一行人就這麽進了寶應寺的大門;角落裏的那個孩子一直盯着琳琅看,直到琳琅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視線中。

他低頭,攤手,看着手中的銀子不發一語。

不知道縮在角落多久,寺院裏出來一個僧人,其中一個開口道:「今天聞夫人來寶應寺禮佛,故而主持應了夫人的請求,特地準備了大量的齋飯,如若大家不介意,可進寶應寺用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起天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風起天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