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西洋來的流浪漢

15 西洋來的流浪漢

十六世紀的歐洲已經完全確認殖民統治和對外擴張的國家政策,並且此時的歐洲也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工業化,而明帝國卻因兩百多年的閉關鎖國,致使國家經濟,科技,文化,創新等領域的領先優勢,正在逐漸的被歐洲迎頭趕超,最突出的方面,便是武器,因為歐洲應自身對外領土擴張的需求,遂發火槍已經開始歐洲普及,而曾經統制着歐洲輕武器市場的轉輪火槍,則除了一些國力弱小的國家之外,幾乎已經被完全淘汰,而目前的明帝國所使用的火銃則仍然是屬於落後的火繩槍系列,無論是激發速度,殺傷威力,射擊距離還是抗風雨能力,也已經是完全落後於歐洲,尤其是火炮方面,明帝國所使用的仍然是前膛裝固定位火炮,而歐洲已經完全普及了子母膛裝活動位火炮,別的不說,就單單是攻擊速度,明朝海軍與之相比,就完全落後歐洲軍艦近六倍。

「這些西洋來的叫花子可真是可笑,乞討便乞討,竟然還讓人家施主家的老母去信仰他們的神主,這真是可笑之極,這事落在誰身上都不現實。」張楨看着那四五名乞討的歐洲人帶着憐憫的感嘆對張儉說道。

張儉聽着自己大哥話也是十分的感嘆,甚至是有些可笑,張楨雖是自己的親大哥,但是國人固有的思維,卻也使得他變得有些故步自封。「大哥,你可知道他們軍事力量有多強大嗎?」

「什麼意思?」

「我看過朝廷的卷宗,父皇登基之初,與一個名叫葡萄牙的國家發生過戰爭,那一戰我們勝利了,可是,我們也輸了,勝利在於葡萄牙人向我國投降,同意成為我國的藩屬,而我國卻將濠鏡澳讓給他們,作為他們的領土,我們贏得了名勝,卻輸掉了土地,同時,我們還輸掉了六千名兵士的性命,而他們卻只有不足三百人的損失。再到後來,琉球群島和夷洲也盡數被這些葡萄牙人佔領,自此之後,我們大明帝國的南部海疆,竭盡成為了葡萄牙人的後花園,整個南部海疆的呂宋,滿刺加,蘇門答臘三座島嶼也是盡歸葡萄牙人所有,大哥,你知道葡萄牙人從我們手中搶走的滿刺加和蘇門答臘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每天有多少商船從那裏經過嗎?」

「不知道,你調查過?」

「這完全不需要調查,只要需要問一問那裏的老碼頭就可以得到最精準的情報,那裏日過商船近四百艘,單單是船隻過往的稅收,就讓那裏完全變成了一條流淌著黃金的水道,如果在加上在那裏的轉運費用,商品售賣稅收,單憑那裏的稅收,就可以讓我國的國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我們現在,卻失去了它。」

沒有人會對黃金白銀不感興趣,尤其是皇帝,因為每一個皇帝的夢想就是富國強兵,而富國強兵所需要的最基礎的東西,那就是金錢,聽完張儉的話,張禎沉默了,他完全沒有想道,那些曾經被朝廷視為蠻荒之地的地方竟然有着如此豐厚的利潤,他恨不得現在就命令水師揮軍南下,奪回那些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二弟,你有什麼辦法把我們的東西奪回來嗎?」

看着雙手青筋暴漲的張楨,張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對自己的大哥說道:「富國強兵其實是兩件事,第一件就是富國,若想國富,則必須先富民,而若想富民,則第一點便是民生安泰,而民生安泰,我們正在實施,其次便是開放海禁,而開放海禁則需要我們國家軍隊的全力配合,這軍隊指的便是海軍,掃清海盜,整頓海軍軍紀,則又是海軍的重則,而海軍的戰力不單單是船,更多的是船上所配備的各種型號的火炮以及火槍,而現在的我們則是任重而道遠。」

張楨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二弟似乎總是不遠不近的跟在的那幾名洋人叫花子身後,沒有多想,大概只是巧合。

「可有捷徑可循?」

「前內閣大學士謝志禮曾經給我上課的時候說過,捷徑一途看似近在眼前,但卻有如深淵地獄一般讓人一去而不得復反,唯有奮發圖強徐徐漸進,方能成就無上金身。大哥,這捷徑自然是沒有,但是機會,卻正好擺在了我們眼前。」

張楨轉頭定定的盯着自己的弟弟,然後手中摺扇一指,「你不會說的是這幾個西洋來的叫花子吧?」

「大哥明鑒,這五個人當中三個是傳教士,還有一個是軍人,最後一個看不太明白,不過感覺像是一個機械工匠,大哥,我覺得這些人應該會有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可以讓我們大明天軍再次成為這個世界上當之無愧的霸主。」

「我在萬和酒樓等你。」說完,張楨帶着四個便衣錦衣衛侍從先行往酒樓而去。

要說張楨已經無心這個花花世界,只是在耐心等死,這純粹是扯淡,沒有人願意死,更加沒有人呢願意捨棄榮華富貴和至尊無上的權利,而離開這花花世界,去欣賞那奈何橋邊上的彼岸花之美,畢竟人間之美,才是真真正正的。

「幾位西洋來的先生且留步。」張儉快步追上前面不遠處的五名西洋人出聲說道。

而幾名西洋人聽到有人喊他們,也是十分困惑的轉過身來,一看那個出聲之人身着華麗,身後的兩名保鏢渾身上下撒發着一陣陣濃烈的氣息,那來人變正式張儉。

正愣神之間,張儉已經走到了近前,對着五名西洋人微微一禮出聲說道:「幾位先生,小生這廂有禮了。」

而這幾名西洋人顯然是來到東方許多年了,所以他們對於東方的禮節很是了解,在看到張儉對他們拱手施禮的時候,也遂即向張儉拱手施禮。

「這位公子爺找我們有事嗎?」一名似乎是領頭人的傳教士操著歐洲人的口音磕磕巴巴的對張儉問道。

張儉對着幾個洋人再次一拱手,「幾位先生可是來我大明傳教的教士?為何混成這般模樣,小可不才忝為當今皇帝駕下的一名臣子,看到遠道而來的客人這般模樣,是在是感到羞愧,這樣吧,我請幾位先生到前面不遠處的萬和酒樓稍坐,咱們邊吃飯邊敘話如何?」

來到大明已經快三年之久的幾名洋人在聽到張儉的邀請和身份之後,彷彿瞬間感受到了上帝的光輝傾灑在了他們的身上,雖然不甚了解張儉真正的身份,但是一個能夠時常見到皇帝的大明官員遠遠比他們發展幾個宗教信徒來的更加的實在,西方有句俗語,叫做上帝也是愛金幣的。所以上帝的信徒想要過個好日子也就是理所當然了,而且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們所宣講的上帝福音可以通過大明的皇帝進行很有效的宣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另一個明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另一個明朝
上一章下一章

15 西洋來的流浪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