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反叛篇

諸葛反叛篇

夏天,姜維不聽張翼「國小民勞,不宜黷武」的廷諫,率夏侯霸、張翼等將出兵北伐。8月2日,姜維率數萬大軍來到隴西郡枹罕,兵指狄道縣。

陳泰命王經進屯狄道,並嚴令他必須等自己在扶風郡陳倉縣的兵馬趕到,然後東西合勢夾擊姜維。但王經不聽。他先是率軍與姜維戰於故關。兵敗之後,又擅自渡過洮水。在洮西與姜維交戰,大敗。士卒奔散,死者萬計。只剩萬餘人退保狄道城。姜維不聽張翼見好就收的勸諫,進圍狄道。

22日,鄧艾被任命為安西將軍,奉命與征西將軍陳泰并力拒蜀。太尉司馬孚又率兵為後繼。陳泰拒絕了諸將「避敵鋒芒,乘敝進救」的主張,下令全軍急行,翻過高城嶺,趁夜潛行,來到狄道縣東南的高山上,舉烽火、鳴鼓角,張皇聲勢。狄道城中將士見救兵到來,軍心振奮。反之姜維則大驚,急忙來戰,結果戰敗。陳泰還揚言欲斷蜀軍的歸路。9月25日,姜維下令退兵鍾提。

狄道城圍困由此得解。王經感嘆不已。陳泰慰勞將士之後,率兵退屯天水郡上邽縣。

10月,曹髦下詔撫恤洮西之戰的陣亡將士。11月16日,曹髦下詔:隴右四郡及金城郡連年受敵,有亡叛投賊之人,其親戚留在本土不安,現一切特赦。25日,曹髦命陳泰、鄧艾二人將洮西之戰的陣亡者好好收葬。

孫權稱帝后並未建立太廟,只是因孫堅最初起兵時擔任長沙太守,就在長沙郡治臨湘縣建了一個廟,使長沙太守奉祠而已。12月,孫亮下令在京城建業正式建造太廟,尊孫權為太祖。

256年1月,因洮西之戰的戰功,後主劉禪加封姜維為大將軍。

2月9日,曹髦在太極東堂設宴群臣,與諸儒討論夏少康、漢高祖劉邦二人的優劣。曹髦以少康為優。

4月4日,曹髦下詔賜司馬昭袞冕之服,赤舄副焉。

10日,曹髦來到太學,與諸儒討論《易經》《尚書》《禮記》。諸儒莫能及。曹髦常與司馬望、王沈、裴秀、鍾會等人講宴於東堂,特加禮異。稱呼裴秀為儒林丈人、王沈為文籍先生。曹髦性急,因司馬望在外廷還擔任著職務,為了每次讓司馬望及時來參加集會,曹髦特下令給司馬望配備追鋒車及虎賁五人,每次集會,都可平治而至。

5月,京兆郡上洛縣、魏郡鄴縣都上報有甘露降。6月1日,曹髦下詔改元甘露。

姜維駐兵隴西郡鍾提,魏將皆認為姜維已不敢再出。只有鄧艾不以為然,指出五點理由,斷定姜維必將再來。果然7月,姜維率眾再出祁山,進行第六次北伐。因鄧艾已有防備,姜維選擇出董亭,攻打南安郡。鄧艾據守武城山。姜維攻險不克。在夜間便沿渭水東行,去攻打天水郡上邽縣。並與胡濟相約在上邽會合,結果胡濟失期未至。9日,鄧艾在段谷大敗姜維。曹髦封鄧艾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而蜀軍則士卒星散,死者甚眾。蜀人由此怨維。姜維也上書求自貶。後主劉禪下令讓姜維以衛將軍之職,行大將軍事。

8月26日,曹髦下詔:司馬昭加號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黃鉞。29日,太尉司馬孚升任三公之上的太傅。9月,司徒高柔轉任太尉。

8月,孫峻接受文欽的勸說,命文欽、呂據、劉纂、朱異、唐咨等將從江都出發,入淮、泗,以圖青、徐。孫峻在石頭城為大軍餞行,突遇暴疾,以後事託付給堂弟、偏將軍孫糹林。9月14日,孫峻去世。孫亮封孫糹林為侍中、武衛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並召呂據等人還軍。

16日,96歲高齡的東吳大司馬呂岱去世。

呂據得知孫糹林繼任孫峻輔政后大怒,與文欽、唐咨等諸將共同連名上表推薦滕胤擔任丞相。30日,孫糹林先下手為強,讓滕胤繼任大司馬,繼呂岱駐兵武昌。呂據急忙率兵返回,與滕胤取得聯繫,準備將孫糹林廢掉。

10月4日,孫糹林命從兄孫憲、丁峰、施寬等人在江都以水軍阻擋呂據的兵馬,又給文欽、劉纂、唐咨等將下詔,要他們一起攻打呂據。再讓華融、丁晏二人去見滕胤,讓他趕快離開京城建業,去武昌赴任。滕胤將華融、丁晏二人扣押,召楊崇、孫咨等將,起兵自衛,又迫華融偽造孫亮的詔書,好發兵。華融等人不從,皆被滕胤所殺。孫糹林則表奏滕胤造反,命劉丞率兵去攻打滕胤,許以事成之後給劉丞封爵。部下勸滕胤現在立即攻打蒼龍門,說將士們一定會舍孫糹林而從滕胤的。但滕胤覺得此時已是半夜,直接攻打皇宮也有點不太好;而且呂據的兵馬也還沒到,於是約束部曲說等呂據的兵馬到后再一起行動。結果因大風,直等到天明,呂據也未能及時趕到,孫糹林趁機發兵殺死滕胤及將士數十人,滕胤被夷三族。

6日,孫亮下詔大赦,改元太平。

8日,呂據在新州拒絕了部下勸他投奔曹魏的建議「吾恥為叛臣」后自殺。

10月,司空鄭沖轉任司徒,尚書左僕射盧毓升任司空。盧毓想將司空之職讓於驃騎將軍王昶、光祿大夫王觀、司隸校尉王祥,但曹髦下詔不許。

11月,孫亮封孫糹林為大將軍、假節、永寧侯。孫糹林為人負貴倨傲,多行無禮。孫憲誅殺諸葛恪有功,受孫峻厚遇。官至右將軍、無難督、平九官事。這次他又拒呂據有功,可孫糹林根本沒把這個從兄當回事,孫憲不禁懷恨在心,與王惇一起密謀要殺害孫糹林。可惜事發,孫糹林殺掉王惇,又逼孫憲服藥自殺。

12月,孫亮派五官中郎將刁玄告亂於蜀。

本年,劉禪封四子劉瓚為新平王,大赦。

257年2月,孫亮下詔:分長沙東部為湘東郡、西部為衡陽郡。會稽東部為臨海郡。豫章東部為臨川郡。

3月,司空盧毓去世。

4月,在諸葛恪、孫峻兩個權臣相繼去世后,雖仍有孫糹林這個權臣的存在,15歲的孫亮還是正常的臨正殿親政了,大赦。此後孫糹林的表奏,多見難問。孫亮還數出中書,以視孫權時代的舊事,並對左右侍臣道「先帝數有特製。而如今卻是大將軍問事,然後就令朕寫個『可』字」

孫亮下令招募15-18歲的士兵子弟3千餘人,又選年少有勇力的大將子弟作為將帥,日夜在苑中教習操練。孫亮道「朕今年也是15歲,將和這支部隊一起長大」

3日,曹髦下詔:玄菟郡高顯縣吏民反叛,縣長鄭熙被叛軍所殺。百姓王簡負擔長官之喪,晨夜星行,遠致本州,忠節可嘉,特封王簡為忠義都尉。

征東大將軍諸葛誕眼見好友鄧颺、夏侯玄一個個被司馬氏父子所殺;又看到王凌、毋丘儉兩次淮南之叛被鎮壓,自己現在也在淮南,當然內心不安。於是散家財、赦有罪,以收揚州人心,並畜養死士數千人。再以吳軍欲攻打徐堨為由,向朝廷申請十萬兵馬、臨淮築城,名為防備東吳,實則為自固之計。但這怎能瞞過司馬昭?賈充建議司馬昭派參佐前往慰勞四征將軍,以觀其志。司馬昭便派賈充去淮南見諸葛誕。

兩人見面后論說時事,賈充道「洛陽諸賢,皆願禪代。只不知君以為如何」諸葛誕厲聲道「你不是賈逵賈豫州之子嗎?你們父子世受魏恩,豈能將這大魏社稷拱手送人?若洛中有難,我定當一死報國」賈充默然。回去后對司馬昭道「諸葛誕在揚州頗得眾心。我建議要把他召回朝廷,但他也一定不會奉詔,這樣就會造反。不過現在造反禍小。越遲造反禍就越大。還是請您去召他吧」

於是24日,曹髦下詔:封諸葛誕為司空,並召赴京師洛陽任職。而果如賈充所料:5月5日,諸葛誕殺害揚州刺史樂糹林,舉兵造***聚起淮南淮北屯田兵十餘萬、揚州新附勝兵者四五萬,還有足夠吃一年的糧食。準備將這淮南三叛的最後一叛打成一場持久戰。為怕自己實力不夠,諸葛誕還讓長史吳綱將自己的少子諸葛靚送往東吳做人質,又派部將朱成去到建業,向東吳稱臣請援。

6日,曹髦下詔:特赦為諸葛誕所誤的淮南將士官吏百姓。7日,曹髦下詔表示自己與郭太后將親征諸葛誕。9日,曹髦下詔:龐會、路蕃二人不從諸葛誕叛亂,各將左右,斬門突出。為表其忠壯勇烈,龐會由亭侯進爵鄉侯、路蕃封亭侯。

孫糹林的堂叔孫壹是滕胤、呂據二人的大舅子,且有證據表明:他們的小舅子、孫壹之弟孫封也參與了去年的那場叛亂。如今孫壹坐鎮江夏郡的夏口,握有兵權。這當然會讓孫糹林感到不安。於是6月,孫糹林命朱異從丹陽郡的虎林出兵,去偷襲孫壹。但朱異剛到江夏郡治武昌縣時,孫壹便知道了,急忙率部曲千餘人投奔曹魏。6日,曹髦封孫壹為侍中、車騎將軍、假節、交州牧、吳侯,開府辟召儀同三司,袞冕赤舄,事從豐厚。還將原魏主曹芳的貴人邢氏配孫壹為妻。

6日,孫亮封諸葛誕為左都護、假節、大司徒、驃騎將軍、青州牧、壽春侯。命全懌、全端、唐咨、王祚、文欽率3萬步騎,前去相助諸葛誕。

25日,司馬昭帶着曹髦、郭太后親征諸葛誕。到達汝南郡項縣,徵兵青、徐、荊、豫諸州及關中游軍,命他們皆會於淮北。並讓廷尉何楨假節出使淮南,宣慰將士,申明逆順,示以誅賞。

7月5日,司馬昭率26萬大軍進屯汝南郡丘頭,命王基、陳騫二人率軍進圍壽春城。然而吳軍已搶先一步,趁王基合圍還未形成,就從城的東北角因山乘險,突入壽春城中。司馬昭命王基堅壁勿戰。王基則屢次上表求戰。不久,朱異又率3萬吳軍進屯安豐郡,為壽春外勢。司馬昭命王基率軍轉據北山。王基上疏反對,最後終於讓司馬昭接受了自己的意見。

王基便立刻下令進兵,將壽春城團團包圍。文欽等人數次突圍均告失敗。同時,司馬昭又命石苞督率州泰、胡質二將在壽春城外為游軍,後來在廬江郡陽淵縣,州泰擊敗朱異,殺傷二千人。朱異退走。

7月,孫糹林親率大軍來到廬江郡與淮南郡交界的鑊里,命朱異率丁奉、黎斐及五萬人去解壽春之圍。朱異將輜重全部留在都陸,自率輕兵,進屯壽春之南不到10公里的黎漿。卻被石苞、州泰擊敗。留在都陸的輜重也被胡烈率5千奇兵偷襲盡焚。無奈的朱異只得收攏殘兵,以葛葉為食,回到鑊里來見孫糹林。

8月,會稽南部反叛,都尉被殺。鄱陽、新都二郡也有百姓造反。孫亮命丁密、鄭胄、鍾離牧等將率兵前去平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少年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少年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諸葛反叛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