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血疑篇

秦王血疑篇

?PS:看《少年帝國》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公元前260年,這一年是東周赧王55年、秦昭襄王47年、楚考烈王3年(魯頃公13年)、齊王建5年(各國末代君主皆無謚號,為國名+王+姓名:齊王田建、楚王羋負芻、燕王姬喜、魏王魏假、韓王韓安、代王趙嘉)、燕武成王12年、韓桓惠王13年、魏安釐王17年(衛懷君23年)、趙孝成王6年。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大變革、大重組、大碰撞的戰國時代。這一年也正是戰國史,乃至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秦趙長平之戰的決戰之年。於是,我們的故事就從這一年開始(本書時間終於265年12月,司馬炎篡魏建晉)……

BC260年,趙國名將廉頗已在原韓國上黨郡的長平與秦將王齕相持了兩年。廉頗在初戰失利,亡一裨將、四尉之後,便明智的選擇了築壁堅守。趙孝成王拒絕了虞卿與楚、魏聯合的建議,而採納了樓昌向秦請和的建議,讓鄭朱帶着重寶去到秦都咸陽見秦昭襄王,秦國將這批重寶全部笑納。趙孝成王很高興,對虞卿說「和談成功了」虞卿嘆道「夫鄭朱,貴人也。秦王、應侯必顯重之以示天下。而天下見王之媾於秦,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之不救王,則媾不可成矣」果然鄭朱就此被秦昭襄王留在秦國,而趙孝成王希望的媾和卻遲遲沒有到來…

雖然長平明顯的離趙都邯鄲近而離秦都咸陽遠。但兩年的巨大糧食消耗仍使趙國叫苦不迭。於是趙孝成王派人往當時除秦國之外的另一農業大國齊國去借糧。雖然周子極力主張齊國應借糧,但齊王建仍一口回絕了趙孝成王的請求…

也就在這一年年初,在趙國的都城邯鄲,一個來自韓國陽翟(戰國策記載為衛國濮陽)的大商人呂不韋正與他的父親商量著一件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巨大陰謀!呂不韋問「耕田之利幾倍」其父答「十倍」呂又問「珠玉之利幾倍」其父答「百倍」呂再問「立國家之主贏幾倍」其父頓時激動的只能說出兩個字「無數」就這樣,在一個叫嬴異人的秦國王孫身上,呂不韋決心進行這一筆巨大的政治風險投資!

這一天,呂不韋找到在趙國做人質的嬴異人,對他說「我能光大公子的門庭」嬴異人應沒體會到呂不韋這句話中的含義,於是笑道「先生您還是先光大自己,然後再來光大我吧」呂不韋正色道「公子有所不知:我的門庭正需要靠您的門庭來光大」嬴異人這才意識到呂不韋話中有話,忙請他入內密談。呂不韋說「如今秦王已老。他的次子、也就是您的父親安國君是太子。可是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您非長子也非嫡子、您的母親夏姬也不受安國君寵愛。日後最有希望在安國君之後繼承秦國王位的就是您的長兄嬴子傒。但是…」呂不韋接下來的話直接影響了日後整個中國的歷史「安國君的寵妃、正夫人華陽夫人一沒有自己的兒子、二很不喜歡嬴子傒。如果您能讓華陽夫人收養為子,那麼日後您終有一天會成為秦王。到時我就要靠您來光大門庭了」一番話說的嬴異人對呂不韋感激涕零,頓首許諾「他日若真能成為秦王,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於是,呂不韋慷慨贈金五百給嬴異人,讓他在邯鄲廣結賓客。又花五百金買了些奇物玩好,自己親自帶上,穿越秦趙兩國當時正對峙的長平戰場,去到秦都咸陽。接下來呂不韋是如何打動華陽夫人的有兩個版本。

史記中,呂不韋是通過華陽夫人的姐姐進行遊說的「女子以色事人,色衰則愛馳,必不長久。夫人又無親生兒子可依靠,他日失寵就一切都沒有了。還不如乘此時收個養子,把他立為嫡嗣。那樣夫人將竟世有寵於秦」

戰國策中,呂不韋是通過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進行遊說的「如今你們一家盡據秦國的高官尊位,子傒卻門庭冷落。他日子傒一旦繼位,你們的富貴、甚至性命都保得住嗎?為今之計,只有選一個賢孝的諸公子收為養子,並保舉他為嫡嗣。將來可由他來繼承王位」

呂不韋藉助的到底是華陽夫人的姐姐還是弟弟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他這番話深深觸動了華陽夫人一家人深藏心中的憂慮,使得華陽夫人不得不聽從呂不韋的計謀…於是華陽夫人開始屢次在太子安國君面前讚揚嬴異人,併流淚懇請安國君立異人為嫡嗣。最終安國君答應了,他們給在邯鄲的嬴異人送去了許多錢財,又請呂不韋做贏異人的師傅…呂不韋的第一步計劃圓滿成功!

接着,呂不韋計劃的第二步更是給後世留下了一巨大謎團!史記記載:呂不韋找到了一個美貌的邯鄲舞姬,先與她發生關係,使其有孕在身。之後擺下家宴,邀請嬴異人,又讓趙姬出來侍酒。在酒席上給這兩人創造了調情勾搭的機會。又在嬴異人將有進一步動作時,佯裝發怒。逼得嬴異人許下兩樁誓言:1立趙姬為正夫人;2立趙姬所生之子為嫡嗣…之後,將趙姬送給了贏異人。

這記載就引發了一重大疑點,即中國歷史上這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究竟是嬴異人之子還是呂不韋之子?郭沫若先生對此提出了三點質疑:1僅見於《史記》而《戰國策》無載。這就很容易讓人懷疑:關於這件事的傳說是後起的,在《戰國策》寫成的年代,還沒有這種傳說;2和楚國春申君、李園、考烈王、女環的故事就像一個刻板印出來的。且司馬遷在《史記春申君列傳》末尾記敘了這段故事後,緊接着又寫「是歲,秦始皇立九年。嫪毐為亂,而呂不韋廢」太史公是否在暗示呂不韋的故事就是源自春申君的故事呢?3就是《史記》的本文也自相矛盾。有的篇中稱「嬴政」有的篇中稱「趙政」而且司馬遷寫得清楚明白「至大期時,生子政」大期的意思就是趙姬與嬴異人結婚超過10個月才生下的秦始皇。這還有什麼問題呢?

郭沫若先生最後還提出了他自己的有趣推測:他認為這故事是漢朝呂后當政時,呂氏一族仿照春申君故事編造出來的。因呂后之父呂公很可能是呂不韋的族人。呂氏為使其臨朝稱制合理化,便認秦始皇為其族父。這樣便可對那些劉姓子弟說:這天下本是我呂家的天下,你劉家還是從我呂家手裏奪去的…這件事究竟真相如何,已成永久的歷史之謎。但有一點可肯定:秦始皇本人對這種說法(如當時已有這種說法的話)是堅決否認的!他親政后,給呂不韋的信中就很嚴厲的說「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

而這時,長平戰場前線已發生了驚人的變化!7月(本書所用日期皆為陰曆,可參照陳垣《二十史朔閏表》自行推算公曆月日。另外《二十史朔閏表》始於漢高祖元年BC206,故在此之前的日期將仍沿用原史書中記載的天干地支日)秦國丞相、應侯范睢用千金買通一些人在邯鄲城裏散步謠言「廉頗久不出戰,是因他已有降秦的打算。現在秦國最怕的,就是趙國會用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來代替廉頗為將」而且故意讓這謠言給趙孝成王聽到。至於贏異人和呂不韋在這其中有沒有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史無記載,就不得而知了…

趙孝成王不顧藺相如、趙括之母的激烈反對,『果斷』起用趙括替換廉頗。原因應該是出於對廉頗堅守怯戰的不滿與對巨大後勤消耗的擔憂。而秦昭襄王在得知反間計成功后,也『果斷』的更換了自己的主帥:以中國戰史第一名將白起替換王齕!並嚴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這裏不得不為趙括正一下名:長平之戰的慘敗使得趙括被後人以『紙上談兵』嘲笑了兩千多年。但大家可曾想過:實戰經驗是需要一場場實際戰爭來獲得與積累的!趙括他有這個機會嗎?他人生的第一戰就是長平之戰、這也是他生命的最後一戰!他從哪裏再去獲取實戰經驗?

歷史註定了不會給趙括機會!白起成功誘敵,佯敗將45萬趙軍引入秦軍的伏擊圈后,再派25000奇兵斷趙軍糧道、5000騎兵將趙軍一分為二。之後出輕兵攻打,趙括接戰不利,迫不得已又採用廉頗築壁堅守以待救援的戰術…秦昭襄王也認識到這是決定秦趙之間未來歷史走向的一場大決戰!他親自來到此時已屬秦國的原魏國領土河內,將當地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賜爵一級,派往長平前線。由白起指揮,一定要斷絕趙括苦等的救兵及糧食供應!

一直到9月,趙軍已整整斷糧46天,軍中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劇。趙括決定拚死一搏!將40餘萬大軍分為四隊,反覆衝擊秦軍的鐵桶包圍。趙括身為名將之後,更是欲在戰場上證明自己,沖在最前!結果被秦軍射殺!趙軍大敗,40萬趙軍向秦軍統帥白起投降。可他們萬萬想不到:等待他們的是中國戰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幕…

白起下令:將40萬趙軍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240個未成年人放回趙國,去宣揚秦軍的『聲威』

10月,白起將秦軍一分為三:由王齕向西攻下皮牢、司馬梗向北攻下太原,在趙國手中重新奪回上黨郡!白起自己則率主力向趙都邯鄲進攻,爭取挾長平大勝之餘威,一舉滅亡趙國!這時要說一下原韓國的上黨郡守馮亭。據《漢書馮奉世傳》馮亭被趙孝成王封為華陽君,與趙括一起在長平戰死。而其家族一半留趙、一半入秦。馮唐、馮奉世等都是留趙一支的後人。而入秦的一支:馮毋擇、馮去疾、馮劫,都受到秦國重用,甚至位列將相。所以有陰謀論者認為:馮亭當年獻上黨於趙,就是與秦國一起策劃的一場驚天陰謀!就是想用上黨17城這塊肥肉引得趙孝成王出兵,給秦昭襄王大敗趙兵創造機會!而馮亭也以自己之死為親屬在秦國未來的發展換來了最大的保險!

武安君白起這時已攻下了趙都邯鄲西面不到30公里的武安!就在趙國面臨亡國之難時,戰國時代最傑出的縱橫家蘇秦的弟弟蘇代受命,帶着厚幣去見秦國丞相范睢。以『白起滅趙,將立下不世之功,到時名位必在范睢之上』這一套說辭打動了應侯。應侯去見秦昭襄王,建議要韓、趙兩國割地求和的方式召回也已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的秦軍…於是秦王要求韓國獻出黃河南岸、與魏國交界的垣雍;趙國則需獻出六座城池。

10月,韓國獻出垣雍之地。而趙孝成王親自入秦求和,一度與當年的楚懷王一樣,為秦國所扣留。經趙郝講定,趙國一定會割讓六城給秦國,這才被放回。

BC259年1月,邯鄲城中,嬴政(未來的秦始皇)降生…因在正月出生,故取名為「政」

同月,白起不得不聽從秦王的命令,撤軍回國。但就此與范睢有隙。而此時趙國內,虞卿先後駁斥了趙郝、樓緩割地求和之說,力勸趙孝成王聯齊抗秦。終獲趙孝成王允諾,派虞卿去見齊王建,要將六城轉送於齊。從而聯齊抗秦…

消息傳來,秦昭襄王大怒!因白起此時估計是被范睢氣病了?所以9月,王陵受命率兵伐趙!

BC258年1月,因王陵久攻邯鄲不下,秦昭襄王於是一面增兵、同時想讓已病癒的白起再上戰場,代替王陵,再建立一場驚世大功!沒想到白起直接拒絕「秦雖勝於長平,但士卒死者過半,國內已空。邯鄲實未易攻,且諸侯救兵也即將到來。到時趙國在內、諸侯在外,就是我去,秦軍這一戰也是敗定了的」之後白起又拒絕了范睢,直接聲稱「我病還沒好,沒法去」秦王無奈,只得以王齕代替王陵。范睢另外還推薦了一個叫鄭安平的人。由這二人領軍,繼續攻趙。

趙國平原君此時擔當起了聯絡諸侯、挽救祖國的重任!他的夫人是魏國安釐王與信陵君的姐姐。夫妻倆一起頻頻往大梁送信,請求魏國出兵救趙。同時平原君準備自己去郢陳見楚考烈王求救。這一天,平原君正在家中挑選20名文武兼備的食客,隨自己一起往楚。可挑來挑去,卻只選出了19個人…

這時,一個叫毛遂的人自告奮勇,願意做這第20個人。沒想到平原君卻不認識自己這個食客「請問先生在我這裏幾年了」毛遂答「三年了」平原君說「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放在袋中的錐,一下子就能戳破袋子,表現出來。可先生在我門下三年了,我卻從來沒聽說過您。可見先生沒什麼能力吧?不如還是留下吧」毛遂卻說「那是因為主公您沒有把我放進袋中。今日我就自請入袋」

平原君就帶着毛遂等20人上路。來到楚國,與楚考烈王從日出商談到日中,卻不能商談出結果。這激怒了在下面乾等著的毛遂!他按劍歷階而上,一番話說的楚考烈王無言以對。最後決定:由春申君率楚兵救趙!而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嘆「勝不敢復相天下士了。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卻差點被我當面錯過」遂以毛遂為上客。(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少年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少年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秦王血疑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