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還是個農民

第一章 還是個農民

PS:新書,求收藏求推薦!

---------------------------------------------------------------------------------------------------

深秋,放眼望去,樹葉已經枯黃了大半,一個不小的院子裏,三個青年外帶一個二八年華的少女正圍成一桌在吃飯。

年紀最大的那個青年看起來二十左右的年紀,此時正一邊啃着手中的餅子,一邊神遊天外,另外倆個青年也是專心的吃着飯沒有說話,那個少女卻是盯着年紀最大的青年看個不停。

要說年紀最大的青年名叫朱明,卻是後世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本身只是江南一個山村裏的農民,祖上幾代人都是種田為生。

到了他這一代兄弟兩個,除了他還有一個哥哥,家裏也有十來畝田地,兄弟倆個都是不愛讀書,高中讀完也沒有考上大學,就在家種地,子承父業的繼續做起了農民,隨着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朱明一邊照看着田裏的莊稼,順帶着在他們村裏小學旁邊開了書店,也算是順帶賺點外快。

這一天正在書店裏上網呢,卻是莫名其妙的眼前一黑,睜開眼睛就是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而且身邊的人身上也是穿的奇怪,剛開始他還以為是有劇組來村子裏面拍戲呢,滿心興奮的出去要看看活蹦亂跳的明星,找了半天都是穿着古裝的人,這些人也是奇怪,見到了他都管他叫「保正、大郎、小東家」什麼的。

經過這幾天旁人的看怪物一樣的眼光下,他四處打聽,還有腦子裏面莫名其妙冒出來的記憶,他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他已經不是他了,準確的說,他竟然穿越到了古代,聽村裏的人說的話,現在應該是宋朝時期,而他現在也叫朱明,雖然這名字是他之前後世的名字一模一樣,但是他一點也不願意接受現在的事實啊!

雖然他在現代也只是個農民,也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並不代表他樂意穿越到宋朝做個古代農民啊。好么,別人穿越要不就是做個太子,天天在家就等著老爹掛了,然後順便做個皇帝,榮華富貴,享受不盡;要不也是個富家少爺郎,從小嘴裏叼著金湯匙,三妻四妾,不爽的時候順便造個反,說不得就把皇帝趕下龍椅,自己上去過把癮!

自己倒好,現代自己前世做了二十多年農民了,好傢夥這穿越都被自己趕上了,折騰到了千年之前的宋朝了,竟然還是個農民,這是什麼梗?

說實話,朱明寧願做個天朝下面的小農民,農閑的時候玩玩手機、上上網、打打遊戲,攢點錢在隔壁村裏討個媳婦,老婆孩子熱炕頭,對朱明來說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

雖然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但是也好過現在啊,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網蟲和手機控,哪裏離開的了現代的科技啊。

朱明來此已經好幾天了,這倆天可是難受萬分,看他現在那一副熊貓眼的憔悴樣子就知一二了,連吃飯都跟丟了魂兒似的。

不管此時的朱明是不是正在神遊天外,院子外面卻是進來一個中年人,直接朝着他們吃飯這一桌走來,近了就朝朱明說道:「大郎,這幾日秋收忙個不停,到今天為止,已經收割的差不多了,咱們要不要下去看看?」

丟魂兒的朱明卻是被這個人的說話聲驚醒,抬眼一看,經過這幾天的折騰和腦海中全部融合的記憶,也是認得此人,正是自己家的管家朱安。

要說現在的自己跟後世的自己唯一的區別就是,自己雖然還是個農民,但是也是個繼承了家業的小地主,自家在這個朱家村世代沿襲保正一職,也就是類似於後世的大一點的村子的村長,家裏有好幾百畝田地,現在村裏有不少戶佃戶租種自家的田地,然後自家就靠收租子過活。

到了朱明這一代,因為父母也是晚婚晚育,現在也是年事已高,因為兄弟姐妹裏面朱明年紀最長,就傳給了他,連着保正的職位也給了朱明。

此時正是深秋,剛好趕上秋收的時候,這不,這幾天全村上下都在忙着收割田裏的莊稼。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認命了!還能咋整?又回不去了還是好好活下去吧,所幸祖上還留了點家業,那就好好做個富農吧,話說,在古代,好像只要有錢就可以娶好幾個老婆啊!」朱明暗自神傷,自己勸慰自己,正在自我安慰著的時候,想到古代可沒有一夫一妻制啊,當即就是振奮不已,後世自己的奮鬥目標不就是攢錢娶個媳婦嗎?既然事已至此,那自己今後的目標就是做個有錢的農民,然後娶很多房媳婦!

想通一些事情,且又有了接下來的奮鬥目標之後,朱明瞬間是精神飽滿,當下也吃飽了,放下手中餅子,站起來說道:「秋收可是大事,不僅關乎於全村接下來一年的活路,對俺朱家來說也是一年的進項,而且俺們朱家人丁眾多,這可是接下來一年的吃穿用度啊,千萬馬虎不得!既然現在秋收已經差不多了,想必收成如何也是一目了然,安叔,你且前面帶路,俺們去檢查看望一番。」

管家朱安見朱明原先還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等自己話說完之後,卻突然這麼激動,一時間卻是被嚇了一跳,但是想了一想也是暗自高興,朱明是他看着長大的,老東家年事已高,現在把家業傳給了朱明,但是前幾天朱明的一番莫名其妙的折騰可是給他看的擔心不已,村裏很多人私下裏扯閑篇都說他得了失心瘋,但是眼下看到朱明精神飽滿的狀態,朱安着實是鬆了口氣。

連忙在前領路,和朱明一起出了院門。

院中就只剩下還在埋頭吃飯的朱家老二朱小軍和老三朱小剛,還有老么妹朱小菱。

要說這幾天朱明的離奇的舉止,朱小菱也是暗自擔心不已,往日裏最疼愛他的大哥好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十分的陌生,但是剛才看到朱明又恢復了往日的幹練,雖然心中依然有些顧慮,但是也是十分歡喜。

朱明跟着管家朱安,出了朱家大院,直接就朝村西邊的那一片上等田走去,朱明作為農民自然是知道,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最優,下等最次,關係着產量。

遠遠地就見田頭田間滿是忙碌的佃戶,田裏基本上種的都是旱稻子,此時都已經收割完成了,一堆一堆的堆放在田間,佃戶們現在正在忙着一批一批的扛到村中的打穀場上。

李老漢站在田頭,看着幾個兒子兒媳在田裏收割最後的一點沒有收割完的稻子,臉上愁眉不展,那張飽經滄桑的老臉上堆滿了愁苦。

今年年景不好,收成估計要比往年少了足足兩成,因為李老漢家是外來戶,剛來此地時拖家帶口的,跑了幾個村都沒有大戶願意租田地給他家,眼看着全家就要餓死了,朱家老太公也就是朱明老爹仁慈,分了十畝田地給李老漢家種,又借給了他家一年的口糧,可算是救了李老漢一家好幾口人的性命。

從此李老漢就在朱家村安定下來,做了朱家的佃戶,子女也是漸漸長大,這一來一去就是十來年,朱明的老爹仁慈,他們家對佃戶的租子一直是十里八鄉最少的,別的地方都是收的當年收成的七成做租子,朱明家只收六成,為此下面的佃戶都是感恩戴德,有些家裏甚至都給朱家老太公做了長生牌,日常供奉祈福。

但是最近幾年年景都是不好,要不就是今年乾旱,要不就是明年水澇,蟲災什麼的也是時常發生,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雖然李老漢家蒙朱家老太公的恩德,租的是上等田,但是去歲秋收一畝田也只有一石六七斗,十畝田地全部收成總共只有十六石,交了租子后就只剩下六石多了,這將作為他們家一家六口未來一年的口糧,基本上省吃儉用,每天也只能喝一頓稀的,外加一頓乾的。

眼看着今年年景又是不好,收成又得減個兩成,李老漢是滿面愁容,悶悶不已。

「爺爺,爺爺......」暗自發愁的李老漢回頭一看,卻是自己的老伴帶着寶貝孫子來送飯來了,當下收起愁容就要去迎迎,卻見到跟在自己老伴後面的年輕後生不正是小東家嘛!連忙迎道:「小東家怎地也來田間了?」

朱明來的路上見到這個老婦人領着孫子去田間送飯,便跟了過來,見到李老漢也是認識,畢竟都是自己家的佃戶:「李叔甭客氣,俺也是見俺李嬸過來送飯,就順便來看看今年收成怎麼樣。」

說完也沒催他回答,讓他帶着倆個兒子和兒媳先吃飯,邊吃邊說。

朱明見李嬸帶來的是稀粥外加半碗鹹菜,好奇道:「這都快趕上晌午了,李叔你家才吃早飯啊?」

李老漢聞言嘆了口氣,苦道:「唉,不瞞小東家說,今年雨少天旱,收成怕是還不及去年啊!如今交了租子,俺家來年省吃儉用每天開兩次伙,剩下的口糧才險險保證家裏不餓死人。」

「是啊,明哥兒,你是不知道,俺家現在一天就吃兩頓,一頓稀的一頓乾的。」李老漢的小兒子李青山也是跟着說道,因為他從小就是跟朱明在一塊玩的玩伴,是以直接就跟朱明訴起了苦來。

「什麼?這是午飯?就喝這稀粥怎麼頂的了一天的活計?」朱明聞言也是大驚,他作為後世人,雖然也是農民,但是哪裏親眼見過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古代農民的生活,後世隨着新農村的推廣,廣大農民們早就齊齊奔小康了,早就遠離溫飽問題了。

正要說話,腦海中卻響起了電腦合成音。

「叮!小農民系統成功激活!」

「恭喜宿主激活系統,並觸發任務「解決村民溫飽問題」,任務完成,獎勵威望50點,並開啟農業科技樹功能,任務失敗,農業科技樹功能永遠凍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大宋做農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大宋做農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還是個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