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屠龍(九十三)

第七百二十四章 屠龍(九十三)

槊桿碰撞絞纏,如同兩條蛟龍在空中相爭。

這並非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其中一方明顯佔有絕對優勢,可是另一方亦有屬於自己的非常手段。如果說佔據優勢的一方如同怒龍狂舞,那麼處於劣勢的那方則更像是毒蛇。看上去處處受制只是偶爾反擊,但是每次動作都異常靈敏、毒辣,即便是法力無邊的神龍面對這種攻擊都不敢掉以輕心,稍有大意便可能陰溝翻船失去性命。

槊桿翻飛如同靈蛇狂舞,至於鋒利的槊鋒、槊鑽則是蛇的毒牙。即便有寶甲護身,也不等於可以肆無忌憚,大槊每次攻擊都充滿危險足以致命。何況徐樂身上還有二娘這麼個負累,就更給了對手可乘之機。對方只需要保護自己,徐樂則需要保護兩人。這條毒蛇的攻擊就變得更為兇險,也更加難以應付。

徐樂發現這個對手確實不是好相與的,想要殺他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容易。倒不是說馬文舉的武藝真到了足以和徐樂打個不分高低的地步,恰恰相反,以徐樂的眼光看,馬文舉的武藝修為充其量也就是剛剛摸到一等斗將的門檻,距離真正的高手還差得遠。

論膂力其不如黑尉遲、來整,更別說承基。論招數精妙,他也不能和魚俱羅相比,單純就本領論,也就是苑君瑋那等本事而已。可是要論及殺人的手段以及天賦,他便可以算作天賦異稟。雖說斗將練的都是殺人手段,可是馬文舉這種天生殺才還是少見。徐樂敢斷言,別看苑君瑋是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沙場宿將,可是要和眼前這廝做生死斗,苑君瑋有九條命都不夠死。

明明實力差距懸殊,可是交手數招之間,這廝居然靠着在殺人方面的天賦維持戰局不敗。他的武藝不成章法,看得出是那種所謂的軍中武技,重實用輕招數,換句話說就是野路子。這種人遇到自幼練武的正宗武人,通常都要吃苦頭。可是這廝每一擊都攻自己所必救,更是可以靠着本能察覺出自己下一擊所攻位置提前做好防範。

一個善於殺人的人,自然也清楚該如何保命。再加上眼下這廝只求無過不求有功,想要殺他就更要費些手腳。徐樂心中雖然憤怒,但總歸是自幼學藝又在沙場上歷練了這麼久,不至於被這種場面搞亂了心神。

徐樂猜得出對手那點小心思,使用這種手段交戰,就是想打亂自己節奏,再氣得自己心浮氣躁才好趁虛而入。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則是拖延時間。對面這個卑鄙小人,根本沒有身為斗將的自覺,從未想過和自己單打獨鬥決出勝負,那百多名騎兵亦是他取勝的憑仗。

就在徐樂和馬文舉交手時,韓家兄弟也和那些騎兵廝殺在一處。小門神小盾飛舞盤旋已經連取數條人命,小六剛剛魚躍龍門還無法馬上做到單騎破敵,但是身手反應變得更快,再加上那出神入化的射術也勉強可以自保。

步離不善於這種戰陣,不過她很善於保護自己。那些騎兵想要抓住她簡直比登天還難,反倒是她遊走之間尋找戰機,暴起便要殺傷人命。是以這三個人靠着本領,完全可以自保。

不過這種自保也不可能長期維持,終歸是雙拳難敵四手,何況這些驍果騎兵也是技擊健兒。時間一長這三人肯定要吃虧,是以對於徐樂等人來說必須速戰速決,要麼突圍而走,要麼斬殺敵方主將令敵人膽寒。顯然敵將也很明白這點,因此使用這種拖延戰術,便是要等著那些士兵上來圍攻徐樂,自己再趁機撿便宜。

白日做夢!

徐樂心中咒罵了一句,雖然這種對手在沙場上乃是異類而且令人頗感束手束腳,但不代表就沒法對付。打蛇打七寸,不管蛇如何狡猾自己總歸能抓住它的破綻結果性命。事實上徐樂打到現在,也並非全無所得,在和這位對手的交戰過程中,徐樂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

在和承基比斗之後,徐樂便刻意訓練自己對於力量的掌握。倒不是說承基那種步下使槊,斗室演武不損傷燈燭的本領就比徐樂之前的武藝高明,而是身為斗將自然該博採眾長兼容並包。於各種高明武技都應有所鑽研取長補短,承基的武藝本就極為了得,那路槊法雖然有世家子賣弄風儀的成分存在,但是其控制力道的精髓,也值得徐樂練習。

加上這段時日左右無事,和沈光、韓約等人每日切磋武藝,如同回到了當初的徐家閭,武藝進境一日千里,於控力一道也頗有心得。只不過究竟練到何等地步,又是否能應用在戰陣上,總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檢驗。今晚馬文舉這麼個頑強耐戰的對手來到徐樂面前,算是老天送上門的練功對象。

正途武將和野路子的一大差別便在於練功方法,徐樂練武的時侯,都有專人陪他喂招。這個人或是韓約或是徐敢親自上陣,其要求就是既不能太弱,又不能強到破壞練武,必須要控制自己的力氣身法,保證達到練功的目的。這樣一步步循序漸進,隨着習武之人武藝漸漸成熟,陪練的藝業也要水漲船高,如此才能達到練武的目的。

如今的徐樂想要找一個合適的陪練,其實已經非常困難。徐敢不在人世,韓約還有軍務要處理,何況他自己也要練功保證武藝不荒廢。唐軍中武人雖多,可是能陪徐樂練武的並不好找。即便是練習控力之道,韓約也只是個陪練,距離實戰還是有所欠缺。加上彼此之間太過熟悉,很多時候無法真的作為實戰檢驗依據。

馬文舉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算作天造地設的人肉沙包。其武藝不高不低,使用的又是拖延戰術,正適合徐樂從容練習,摸清自己的實力所在以及不足。便是馬文舉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苦心安排,到最後給徐樂做了嫁衣裳,就連自己都變成了徐樂的練功對象。

這十幾招打下來,徐樂已經確定,自己對於每一擊力量的掌握,已經到了收發隨心分毫不差的地步。若是此時讓自己再回到斗室中與承基斗槊,自己有充分把握在不傷損蠟燭的前提下盡情施展武藝再勝承基一次。

斗將對於力道都有把握,不過若是細分的話,這裏面便大有文章。每一次出手需要耗費幾分力,招架的時侯又用幾分力,感覺對方的力道還剩多少,自己需要用多少力氣便能戰勝對手,這些都是學問。對於大多數斗將來說,自恃膂力過人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上陣只管展開武藝猛衝猛打,這說來也沒有什麼問題,從結果上看總歸能夠取勝。可是對於高手而言,這一分力量的差距,有可能就能決定一人生死。

兩員本領相若的斗將沙場相遇,大家氣力本領都差不多,最後就只能比誰支持的更久。這時候誰能控制自己的氣力,誰就多了一分堅持到最後的本錢。再比如眼下這種場面,孤軍重圍之中,不知道下面將要面對怎樣的對手,每一分力氣都不能浪費,這時候能多留一分力就是給自己的性命加一分保障。

之前徐樂也能控制自己的力氣,但是總體上還是略嫌粗放,只能拿捏個大概。此時的他已經可以做到像吝嗇鬼支配自己的錢財一般精打細算,保證每一擊的力氣都恰到好處不至於浪費。而「恰到好處」這四個字,乃是很多高手一生都做不到的事。即便是承基本人,也只是能在練功房那個特定環境裏保證自己的力量不至於使用太過,距離真正應用於戰場還差了一層。徐樂卻是靠着自己在家鄉的勤學苦練加上過人天賦,搶先一步突破了這一層。

如今徐樂在力道上的境界已經到了「入微」的地步,不但知道自己該用多少力,也能感覺到馬文舉馬槊上力道的變化。說到底馬文舉的境界差距都在那裏,他固然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天賦走出了一條捷徑,可是和徐樂這種正途斗將相比,境界上的差距始終存在難以彌補。能夠支持這十幾記已經是奇迹,想要繼續糾纏下去便力不從心。

馬文舉的心裏其實也萬分焦急,他善於殺人也善於自保,尤其對於危險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兩人剛一交手,他就意識到自己絕不是徐樂對手。加上徐樂速度實在太快,自己手下騎兵並未能消耗他多少氣力,反倒是讓他殺氣更為旺盛,出手也更為凌厲。

要想取勝惟一的辦法就是讓徐樂分心,顧念其部下死活或是關照他背後那女子的生死,都能讓徐樂精神渙散,這樣自己才有幾分勝算。可是偏偏徐樂就像是和自己有深仇大恨一樣,見面就咬住自己不放,導致自己連避讓鋒芒都沒有機會,只能等著騎兵回援。

雖然這些騎兵不是自己的嫡系,可是今晚他們受家主命令,必須服從自己指揮。再說入宮弒君乃是要事誰也不敢耽擱,是以這些人絕不會見死不救。只要這百十人能回來一半,自己就可以得到喘息。可是他們為何來得這般慢?他們到底在磨蹭些什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唐風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盛唐風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四章 屠龍(九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