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

大結局

袁紹軍在朝歌,曹操軍在新鄉,楊博軍在河陽。

郭翼的主力部隊,就在新鄉與曹操對峙。

兩軍相望不遠,大約二百米。

曹操軍陣中出來一人,正是呂布。

「郭翼小兒,快快出來受死!」

龍一拿起長槍,就要請戰,「主公,我去取他首級。」

「不必。」郭翼拿起龍尾槍,緩聲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他應該死在我手裏!」

郭翼騎上越影馬,獨自出戰。「呂布,好久不見了。想不到,你越混越差,現在居然成了曹操的走狗。」

呂布大怒,喝道:「我今日來,就是為了取你狗命!」

郭翼淡然道:「你可以試試。」

兩人策馬上前,短兵相接。

這一戰,打的天昏地暗,風起雲湧。兩人交手三百回合,呂布年紀大,體力不支,漸落下風。郭翼瞅准機會,左手拔出慎獨,只一劍,便將呂布頭顱斬下,得勝歸隊。

「呂布已死!諸位,衝鋒!」

曹操見狀,亦下令衝鋒,「取郭翼首級者,賞萬金!」

「沖啊!」

曹軍的弓箭手射出一輪箭矢,卻被盾牌全部當下。郭嘉皺眉,「糟糕,是鋼化玻璃。」

曹操不解,急忙問:「這是何物?」

郭嘉道:「我在朝歌時,曾聽郭翼提起過。是一種高強度的玻璃,質地輕盈,而且透明不影響視線。不僅能夠擋下刀劍,甚至能抗下騎兵衝鋒而不破損。」

曹操依然自信,「但我軍亦有鐵甲,不必擔心!」

但兩軍相接的瞬間,曹操手中的倚天劍掉了。他難以置信的回過頭,看着郭嘉,「奉孝,這又是何物?」

「合金鋼!」郭嘉滿頭大汗。所謂的計謀,是雙方實力相差無幾,各有勝機的時候用的。一旦某一方有了壓倒性的優勢,哪怕你是韓信、項羽,也唯有一敗。

郭翼軍的前進是暢通無阻的!任何的阻攔在削金斷鐵的利刃面前,都成了土雞瓦狗。

「嘭!」一聲悶響,遠遠的曹軍倒下一片。沒有看到箭矢,甚至沒有人挽弓。

郭翼軍手裏都拿着一根大約三尺長的鐵管,聲音就是從那鐵管中發出。

步兵盾牌隊扛住了曹軍騎兵的衝擊。而曹軍的刀劍根本砍不開那看似很薄,卻堅韌無比的頭盔。而郭翼軍的刀劍,卻輕鬆洞穿他們的鎧甲。

先頭部隊迅速崩潰了。郭翼軍急速推進,朝着曹操的指揮部衝殺。

眾多諸侯中,只有郭翼的部隊是可以全部拉出來作戰的。其他人號稱幾十萬的部隊,實際作戰人數也就幾千,其他的都是來裝門面的。

「主公!!!」就在曹操發愣的時候,耳邊傳來一聲大喊。

郭嘉焦急萬分的想要護住她。許諸也整個身體撲過來,想要替他擋箭。

但這一箭,太快了。射出它的,是一把十石的無敵強弓!而這人世間,能拉開這張弓的,唯有一人——郭翼。

他就騎在越影上,拉滿高強度複合弓,用特製的合金箭矢,射向曹操。距離不到二百米,一秒鐘,箭矢便抵達了目的地。

曹操的腦袋猶如炸開的氣球,直接爆裂開來,箭矢繼續前進,將他釘死在了儀仗的旗杆上!

「主公!!!」

另一邊,龍三與高順,從河東郡渡過黃河,直逼長安。楊博在佈置了將近五萬兵馬,防備郭翼偷襲潼關。但這支部隊完全不是對手。

龍三與高順在潼關兵分兩路,一路取弘農,抄了弘農楊氏大本營。一路向西,去征服雍州各地。

北方的李章從常山國出發,向冀州各地進發。張郃從中山國出發,向幽州進發。

郭翼在河內,大破袁紹、楊博、曹操三軍的聯盟,圍而殲之,斬首十萬餘人!隨後主力部隊渡過黃河,一路朝着兗州等地進軍。

郭翼卻沒有繼續前進,而是入主雒陽,將此地設為指揮所,佔據天下之中,號令天下。

在主力部隊被圍殲之後,各地抵抗力量都不足以抵擋郭翼軍的掃蕩。尋常百姓對郭翼早有了解,他們都嚮往報紙上所描繪的那個不用納人頭稅,種地有補貼的地方。郭翼軍入城,紛紛夾道歡迎。

楊博被堵在澠池,郭翼給他送去一條白綾。雍州平定,漢中張魯開城受降。郭翼修書一封,寄給劉璋,勸他投降。

袁紹被困鄴城,無處可逃,一如當初的公孫瓚。但他即不能拉下面子投降,又沒有勇氣自殺,最後鬱悶而死。其子袁尚,開城受降。

袁譚與劉備,還組織部隊抵抗。但郭翼軍猶如秋風掃落葉,在絕對的技術碾壓下,袁譚也走投無路。被城內百姓斗殺,將其頭獻給郭翼軍。

劉備則被任命為縣令,留在青州,關羽給他擔任縣尉。後來張飛也找到了,也被派去當了縣尉。

但不久后,張飛喝酒惹事,被處死。因為此事,關羽辭官回家。劉備卻依然做着縣令。

七天後,龍一押著劉協來見郭翼。

師徒再次相見,卻物是人非。

龍一進攻許縣,荀彧率軍抵抗。城破之後,龍一血洗朝堂,文武百官,百不存一。只有荀彧和劉協二人,是郭翼點名留活口,故而回到了雒陽。

「文若,孤還是那句話。你若願意加入,我隨時歡迎。」

荀彧站得筆直,玉樹臨風,淡然道:「不必。」

「那好。」郭翼微笑着說:「修史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荀彧皺了皺眉,問道:「為何?」

「我相信,天下士人之中,唯有你,能夠不偏不倚,記錄史實。」

荀彧道:「你就不怕我罵你奸賊?」

「我為天下百姓,伸張正道!我讓天下蒼生,皆豐衣足食!區區史官之筆,豈能淹沒我千古功績?至於我犯下的錯誤,不僅要記下來,還要清清楚楚的教育給所有的子孫後代!告訴他們,絕不要重蹈覆轍!」

「文若啊!」郭翼長嘆,道:「我的部曲,難免想要為我避諱。我的敵人,難免會刻意抹黑。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我們若不將大小事務,如實記錄。請問後世子孫,靠什麼來明得失?我們的民族若不能總結錯誤,又如何能繼續向前?修史乃是千古文章,天下間,唯令君可擔此重任!」

荀彧閉上眼睛,長久不語。

「交給我吧。」

郭翼拱手,「孤代子孫後代致謝。」

幾天後,一封投降書送到雒陽。劉璋投降,益州平定。

隨後李章征服冀州,郭翼立刻將他調往雁門,對鮮卑採取報復性戰爭。必須把鼠疫幾百萬死者的仇給報了!

龍三打到了酒泉,寫了一封信給郭翼,他要繼續西進,不要解決西域的問題,還要解決波斯的問題!去見一見傳說中的羅馬帝國。

郭翼欣然應允,賜他節鉞,許他一直往西。

張郃斬殺公孫度,收復遼東和朝鮮半島。又繼續北上,平定高句麗城,斬殺其首領,擄掠其嬪妃、公主。一路打到松花江,按照郭翼的指示,在北邊的出海口,立下一塊碑:「海參崴」。

龐德進攻荊州劉表,趙雲進攻江東孫策。龐德剛剛攻下南陽,劉表便繳械投降,荊州收復。趙雲則在戰場上,與孫策對戰十三個回合,將其斬於馬下。並活捉了周瑜等人,一併送往雒陽。吳之四姓,獻城投降,揚州平定。

回到揚州,龐德、龍二如魚得水,迅速掃蕩了各地的叛亂武裝和暴民土匪。高覽負責鎮壓懷有異心的士族豪強。

趙雲則帶着郭翼的命令,沿海南下,招降交州。乘船出海,去東南亞尋找辣椒、棉花等作物。

高順則在平定益州之後,南下收復南蠻民族。

這一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了公元200年。李章壓着十萬鮮卑女子南下,將鮮卑男子全部殺盡,並且將骨灰運回太原,在鼠疫紀念碑前,用這些鮮卑人的骨灰,祭奠死者的在天之靈!

九月一日,李章回到雒陽,上交了一份地圖。是整個蒙古高原,與浩瀚的「北海」。

九月五日,龍三回到雒陽,獻上了羅馬帝國地圖,西亞地圖,以及羅馬塞維魯皇帝的祝賀信,其自稱為西方皇帝,尊稱郭翼為東方皇帝。

九月八日,郭翼從雒陽出發,前往長安。

九月九日,舉行開國大典,設國號為「華」,登基稱帝!大封諸侯!

與之前王朝的封侯不同。這些侯王都沒有任何實權。他們只能享有封地年財政收入,享有封地的全國立法會代表席位,天然的在立法會之中佔據一席之地。

但立法會被分為貴族會議與公民會議。貴族會議只能處理禮節性的事務,而不能幹預國家的管理。對法律只有投票權,而無起草權。

范新、王明、李章、龍一、趙雲、龍二、龐德、龍三、顏華,共九人,功績最高,封為王。其餘開國功臣則一律封為國公。

王爵享有封地財政收入的萬分之一,公爵則享有十萬分之一,侯、伯、子、男以此類推。直到勛爵,只作為榮譽稱號,可封給所有為國爭光,或是取得輝煌個人成就的普通人。

所有爵位,全部推恩。勛爵則無法繼承。

至於國家的行政制度,則實行內閣責任制。首相由立法會議推舉二至四個人選,由皇帝任命。皇帝並不直接參與管理,但擁有蓋章批示的權利。如果首相失職,皇帝可直接終止其職務,另選首相。

簡單來講,干好了,是皇帝聖明。干壞了,換掉首相。

皇帝掌管着禁軍,並且直接任命國防部長。

在國家政策上,開始施行全民皆商的重商主義。通過工業的發展,來打破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內燃機也讓國家更加強有力的控制地方。一條條鐵路,從長安通往各地。大量的挖掘機,開始疏浚一條北至遼東,南至建康的大運河。

火器的研發,讓國家掌握了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從此,聚集幾千流民即可造反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電能點亮了夜晚。電磁技術讓千里傳音成為現實。皇帝的新年演說,可以同步到千家萬戶。國家的命令,也能更加準確的抵達地方。

與城市化圈地運動同時產生的,還有農業稅的免除。一方面促使農民轉化為工人,一方面又讓堅持務農的百姓可以安穩生活。

一個新的國家,就此建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鴻鵠高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鴻鵠高飛
上一章下一章

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