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司馬懿的妙計

第六百二十五章 司馬懿的妙計

「公瑾,默然以對絕非智舉,以我之見,不如去見蔡公,當面求親。」司馬懿說到。

司馬懿的話,讓其他人點頭贊成,這種事還是直截了當最好,拐彎抹角反而橫生枝節。

「蔡公不問此事。」周瑜搖了搖頭道。

「為何?」司馬懿奇道,這也是另外幾人的心中的問題,老子都不管?顯然有些不可思議。

「瑜不知。」周瑜再次搖了搖頭。

「許是蔡公與長公互有默契。」法正突然說道。

「不然,蔡公無子,嫁女結親亦是大事,如何不予置喙?」司馬懿擺手反駁道。

「二君所言皆在理,其中必有緣由,當正是關鍵處。」龐統點了點頭。

一邊的諸葛亮想了想,突然若有所指道:「小仙姑娘,平時每隔三日,必攜功課,請蔡公點評,每次必是午後,如今卻是月余未見了,蔡公也不曾過問,不知為何?」

「此兩者,又有何關聯?」司馬懿再次反駁道,反正諸葛亮說什麼,他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小亮懶得和他爭執,沒再說話。

事實上諸葛亮的話倒是提醒了周瑜,他凝眉沉思,心道:「莫非是那白小仙將《三國演義》給蔡公過目了?因此蔡公以長公為救命恩人,便不再理會長公嫁琰兒之事?」

「不對,此事事關重大,白小仙非愚笨女子,不會輕啟事端,便是讓蔡公過目,也該是此書大成之時,斷不會在此刻。」

周瑜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雖然那看起來很符合情理,但卻不符合邏輯,不符合邏輯的都是胡思亂想。

「既蔡公無意過問,公瑾兄何不去見長公,直言求親,成與不成可有定論,總比在此地,妄加猜度的好。」諸葛亮說到。

不得不說諸葛亮這個方法還是最直接的,索性去向長天挑明了,成不成也好有定論,不然幾個人在這裏瞎想也沒用處,反而會白白浪費機會,而且萬一長天願意把蔡琰嫁給周瑜,那豈不是他們都瞎忙活了?

而且就算長天不願意,也大多是會委婉拒絕,不可能將前來求親的周瑜,嘲罵的體無完膚,最基本的面子總是要給的,那麼只要沒有徹底決斷,就肯定還會有機會,畢竟辦法總是還能再想的。

周瑜對諸葛亮的看法也比較贊同,果斷一點才是解決這類事情的方法,然而正當他要出聲同意的時候,有人不同意了。

「不可!」司馬懿連連擺手道。

小亮看了他一眼,暗自搖頭,這傢伙老是喜歡和自己作對,就好像是前世對頭一樣,真是讓他搞不懂。

「仲達有何高見?統覺孔明之言,甚有道理。」龐統出聲道,他對兩人平時的競爭,看在眼裏,不過並不以為意,這種事對兩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現在事關周瑜的婚事,這種大事再較勁,那就不合適了,所以他才出聲提醒了一下司馬懿。

一邊的法正不出聲,就看熱鬧,他笑眯眯的看着司馬懿,想聽聽這貨又要用什麼高論,來反駁孔明,他最喜歡看這兩個人斗,沒什麼比兩個聰明絕頂的人,互相鬥,更吸引他的了。

司馬懿坐直了身子,一本正經的環顧四人,像是一副指點天下的派頭,不過那架勢一看就是從長天身上學來的,俗話說的裝逼,指的就是這小子現在這種樣子。

司馬懿的環顧也和一般人不同,「環」是假,「顧」是真,「顧」的當然是諸葛亮,因為現在是他顯示自身優越性的時候了。

「擇主而事,古已有之,無可厚非。」司馬懿道。

這話眾人很同意,就算長天再怎麼英明神武,也不能強迫別人為自己效力,更何況是他們這幾個極有主見的人,這五人里就沒有一個不自信的傢伙。

在漢時確實是這種情況,這是春秋甚至更早就流傳下來的秉性,就連皇帝的招攬,有不少人還不管不問呢,也就是胖子的「吾力能族人」這種效果反而要大一些。

「落霞城乃民心集聚之地,此種情景,縱觀史冊,未為有也,非是懿表述皇叔功績,且說城中但有風吹早動,絕難逃過長公耳目。」

司馬懿的這句話再一次得到了眾人的同意,從前段時間授首的那些刺客身上,就能很清楚的體現這一點,賊不動也就罷了,一動立刻全軍覆滅。

「公瑾兄,君既無投效長公之意,定是意屬他人,懿不問你何人,但聞此人有無遣人聯絡於你?」司馬懿突然問道。

周瑜聞言,點了點頭,道:「確有。」

「由此可見,長公必已知曉,公瑾無出仕之意也。」司馬懿斷言道。

「大有可能。」龐統點了點頭。

司馬懿說的這幾句話都有道理,對此龐統之前心中的不快,也就沒有了。

如果長天確實已經知道周瑜不會有效自己之後,那麼將蔡琰許配給周瑜的可能性,必然降到最低,那麼在明知結果必然不成的情況下,硬是去見長天求娶,似乎也就沒多大必要了?

當然還是要見的。

「懿以為,公瑾欲抱得美人,只怕難也,某有一法,定可使兄得償所願。」司馬懿一臉的成竹在胸。

周瑜聽后頓時雙眼泛出光彩,顯然是被司馬懿挑起興趣了,畢竟司馬懿在平時流露出來的才智,絕對不輸給其他人,一人終究計短,這就是人多的好處。

「仲達請直言,若得事成瑜定當重謝。」周瑜鄭重道。

「直中取既不可成,不妨往曲中而求。」司馬懿故作神秘道。

「如何求法?」法正也來了興趣。

「我等五人可假意相爭,直言慕蔡家女美貌才華,欲求娶之,待得沸沸揚揚之後,便齊齊情願,以文試見高低,優者得美人,待長公同意此事,屆時我四人只消負於公瑾,事豈不成邪?」司馬懿得意的笑道。

「此法頗妙。」法正來勁了。

龐統也點了點頭,唯有諸葛亮皺了皺眉。

「莫非孔明欲為虛名,而忍見悲苦離散邪?」司馬懿立刻開始拿話擠兌諸葛亮。

諸葛亮搖頭道:「亮負於文試可,爭蔡家女卻是不便。」

「為何啊?」司馬懿挑眉問道。

「叔父出任豫章太守時,已為亮定下婚約,斷不可爭別家女子。」諸葛亮淡淡道。

擦!司馬懿頓時不爽了,娘的你年紀最小,怎麼能第一個訂婚???他越看諸葛亮越不順眼,他都還沒訂婚呢~!

「公瑾覺得懿所言如何?」司馬懿轉頭不在關注讓他氣惱的諸葛亮。

「瑜謝過諸位仗義相助!」周瑜對四人躬身道。

他也覺得這個辦法確實很不錯,既能取到蔡琰,也不會太過於得罪長天。

「那長公可會同意此事?」法正問道。

「無妨,待我等相爭之事,書院盡知之後,去求趙、鄭二公出言,料長公不會拒絕。」司馬懿大大咧咧的說到。

「不能如此。」諸葛亮搖頭。

「為何啊?」司馬懿又不爽了。

「長公絕非能以勢相脅者,欲成此事,還需我等五人,親見長公才可。」諸葛亮道。

另外三人聞言點頭,這話是絕對有道理的。

「也罷,那便如此了。」司馬懿快速道。

所以他才討厭諸葛亮,這小子最喜歡在這種關鍵性的,一錘定音的時候和他唱反調,真是太不讓人愉快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虛擬三國之品評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五章 司馬懿的妙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