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興奮點 轉載

抓住興奮點 轉載

抓住興奮點

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自我

--菲立茲。惠特尼

在作家的一生中,有許多令人興奮的時刻。如果這些時刻是在經歷了被拒絕和失望之後,那麼將更加令人喜悅。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時刻,第一次聽到編輯對我鼓勵的話語,第一次見到自己的文字被印刷出來,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說握在手中時的狂喜。我堅信,對任何一位小說家而言,真正的「興奮之巔」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它還會不斷地湧現,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激發它。我是指當一部新的小說在構想時,腦海中所出現的第一縷閃光時的奇妙時刻。在一個新故事(或小說)的最初構思中不斷閃現時,作者會有一種眩目的感覺,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將是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

這種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間出現,我會帶着此種感受度過幾天或幾個星期。這些思想中的閃光聚集著如此多的奇異光彩,好像由於某種魔力而不斷地閃爍著。

首先,這種感受是那樣令人精神充沛,所以我必須把它牢牢抓住,而不是四處奔走相告:我就要寫一本偉大的著作了!儘管我已寫過73本書,但我仍知道過多的炫耀肯定會減弱那閃爍的光芒,甚至有可能熄滅我對寫作它的興趣。把構想寫在紙上是一種最為安全的辦法,哪怕是寥寥數語也足以捕捉住它們,不讓它們溜走。現在我已真正明白,光芒不過是光芒,在短期內還不能成為一部完整的小說。為此,我學會了等待。

12歲時,我就喜歡編故事。我能夠給鄰家的孩子一邊編一邊講,我那對故事娓娓道來的獨特氣質掩蓋了故事本身的缺陷。但我希望有更持久和能夠被人反覆閱讀的東西。

於是,我把它們寫下來。我總是很高興地寫出一個又一個故事的開頭,但是偶爾才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寫出來的東西永遠不如我夢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當我發現自己僅僅是給故事開了個頭,必須把它們進行下去的時候,我便失去了興趣。魔力消失了,於是我又不斷地放棄那些故事。

我羨慕那種能夠沿着最初的構想,並把它發展成小說的作家。但是我卻無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須在動筆之前,明確寫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那些最初的閃光點,並使之繼續閃亮或者再現。我發現自己在寫到3to頁左右時,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興奮狀態,我的興趣就會被高度調動起來,直到完成作品。轉載自我看

最初的興奮能持續多久是因書而異的。我先花些時間在筆記本上設計人物,搜集情節中的零碎片段,明確我的寫作方向,或者草草記下腦海中曾湧現過的東西,直到我必須動筆的那一刻到來。那一刻總是在我還沒完全設計好時就來臨了,我從不拒絕那股推動力,至少我可以先為我的故事開個頭。為了獎賞自己,我通常會先寫上幾頁,這對寫作的連續性是有益的,它能隨時幫我回到人物和情節的構想中去。

當我再次翻閱已完成的部分,愉悅的感覺便又湧起,我真想有位讀者能與我一起分享這些優美的文字。我並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確希望得到讚許和肯定,儘管我知道自己是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評判者,因為我深陷於創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點。

通常我所選擇地讀者都是深諸這套規則地。他會在給我鼓勵地同時又溫柔地來點建議。讓我不至於飄飄然。而我遲早都會再讀一遍第一章。看看經過了思考後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對於初學寫作地人而言。過早地請人提出批評意見是危險地。它會使最初地興奮被輕易地澆滅。較為保險地做法是等寫完后再請別人來閱讀和評判。

現在。我不再奢望極度地興奮點能始終延續。我知道它還會再現。令我興奮。激勵我繼續往前走。要知道。幾百頁地故事僅靠一次興奮浪潮地衝擊是不夠地。在寫作過程中。一些絕妙地新想法會使我峰迴路轉。寫出意想不到地轉折之筆。把我再度引向興奮之巔。小說家應該是情緒化地人。倘若我們地寫作成為沒有**地自覺運動。寫出地小說也一定會平淡無奇。

靜等靈感地突然迸發也是不明智地。寫不下去時。我常問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人物可能會採取什麼意想不到地行動?什麼樣地情節才是既合乎邏輯又出人意料地?我在腦海中過着電影。任靈感地火花不斷地撞擊。

讓我們分析一下小說寫作中常遇到地三種興奮狀況。第一種是最為重要地。即作者對將要描寫地故事地亢奮地感覺;第二種是小說中地人物在發揮某種特殊作用時地體驗。如果你能發現那些促使人物興奮地動力。你就達到了興奮地另一個層次。第三種興奮是有關讀者地。如果你和人物地興緻都很高。那麼讀者也將從你地故事中得到滿足感。

作者地目地在於讓讀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但如何令作者始終保持高昂地情緒。使之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地時間來完成他地小說。是件十分不容易地事。對所寫內容產生厭倦和沒有了長遠計劃是主要地癥結。為了保持對寫作地新鮮感。我給自己訂了條規矩。即:不要過多地回頭看自己已完成地部分。當我每天開始寫作時。我只讀最後地幾頁。它給我一種趕緊繼續寫下去地動力。儘管我是多麼想了解已經完成地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樣。但我絕不允許自己往前翻看超過5頁以上地部分。哪怕是僅僅一小會兒。

那一時刻還是到來了。當我開始確信我寫出地不過是一堆亂七八糟地東西時。我便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於是我乾脆從頭讀起。一直讀到我寫作卡死地地方。然而。它們卻比我料想地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擻。繼續往下寫。我發現經過這遍瀏覽后。我對人物地理解更加透徹了。在寫小說地過程中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

當我在南卡羅萊納州的家中寫小說《沒有過去的女人》時,遇到了一個問題。我發現自己打破了一項寫作原則:給我的主人公一個強大的、至關重要的推動力,她必須為了拯救自己而掙扎。可在寫這部小說時,我總是難以達到這點,於是我的興奮感漸漸減少。小說開始時,我的女主人公總是被周圍的人所驅使,她想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但這一願望並不十分強烈,即使女主人公在遭遇了一些事情之後,依然如此。我為她而煩心,但又無從下筆修正。當我問自己她渴望什麼,為什麼而奮鬥時,我找不到任何有說服力的論據。我機械地進行着場景變換,希望能在後面的情節中彌補它。

在這種掙扎(是我而不是我的女主人公)中,我竭盡一切努力使自己對她保持興趣,而她卻不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或別的什麼原因而奮鬥的。我只好檢驗其他足夠有趣的人物,看看他們能否構成對女主人公的挑戰並迫使她有些行動。這個辦法還不錯。我的興趣不時被激發起來,興奮程度也上升了。

當情節放慢腳步時,我便在人物情感上多着筆墨。在小說寫到一半時,作者最容易失去對主要人物的情感。每一位作家都必須設法重新點燃情感之火。有的作家會聽聽音樂來喚起情緒,有的作家則出去散散步藉此放鬆一下。或者你有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不必是作家),和他談一談你的問題,交談有時頗有幫助。

我自己的辦法是讀書,我和小說進行交流。我讀小說的目的不是為了模渀或得到新思路,而是發現某種情緒。我的注意力在書頁之間漫步,當某些東西忽然觸動我的情弦時,我就可以繼續寫了,因為我已經能把那種情緒傳遞給我的人物了。我把乾巴巴的愛情場景重寫了一遍,這一回效果很好。

我還發現了一個可以對付興趣喪失的辦法:給你的腦袋補充新給養。很久以前,當我在紐約大學教授寫作課的時候,我提出了一句口號:興趣來源於行動。

當學生們感覺腦袋裏空空如也的時候,我告訴他們,走出去,嘗試一些新東西,那些他們從來不知道的東西。它們不必驚天動地,只要能打開一個新領域的研究之門。當學生們如法行事時,總是驚奇地發現他們的興趣又回來了,並且很快就湧出了新故事的構想。首先,你必須做些事,然後你才會產生興趣。這個方法屢試不爽。當我寫小說《唱歌的石頭》時,我去乘坐了一次熱氣球。我並不知道如何把它運用到我的小說中去,但它肯定在我的內心中掀起了波瀾,並為我的小說提供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場面。

所以當我被《沒有過去的女人》所困擾時,我乾脆對一個新課題進行了研究:人們對通靈感應到底知道多少。這樣我又來了興緻,又發展了幾個情節。我甚至還研究了貓,我讀了幾本關於貓的書,以便能夠在小說中用到它。研究新的領域會為你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你、你的人物及你的讀者都會從中受益。

但當我寫完整本書後,我並沒有十分的把握。因為儘管書中有一些挺不錯的戲劇性場面,但女主人公的漂浮不定仍然困擾着我。我焦急地等待着編輯的回話。令我吃驚的是,我的代理人和女兒都說故事很有感染力,是令人激動和滿意的。似乎沒有人注意到我的主人公的行為總是被動的。我原以為這樣肯定不行,但卻成功了。為什麼?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答案,這也是個有用的答案。我是在懷特。斯溫的《塑造人物》一書中發現答案的。他創造人物的目的之一是:「從……中解脫。」現在我明白我的女主人公為什麼能成功了!我塑造了一個令人同情的年輕女子的形象,她受到了許多不公正的待遇(這點很重要),因此最後理應獲得勝利。從不幸中解脫出來這個目的是符合情理的,並能令讀者感到滿意。

儘管女主人公靠自己的微薄力量幾乎做不了什麼,但小說中卻大量地刻畫了她的焦慮。她經常感到恐懼,她處於絕望、危險的境地,她令人揪心,令人同情,她應該從別人製造的不愉快的情境中解脫出來,而我恰好這樣做了。

「焦慮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並不推崇這個帶有負面效應的方法,它僅是一種方式而已。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方式把興奮傳遞給讀者,並使它不斷增強,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閃光。對小說家而言,能始終抓住那極具魔力的興奮感就是最大的獎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刀鋒1941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刀鋒1941
上一章下一章

抓住興奮點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