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聯軍初見內訌

第272章 聯軍初見內訌

扎在稻草人身上冰冷而凜冽的箭羽,恰猶如一記記重鎚一般砸在北海郡官員的心頭,此時此刻原本舉起巨盾形成一道密不透風鐵牆的步卒,在褚星率領下化成滾滾鐵流向著稻草人碾壓而去。

「弓箭手鋪天蓋地的箭雨主要作用是為了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可惜我軍的弓箭手數量過於稀少,否則一輪箭羽過後,將徹底瓦解敵軍戰力,不過好在後續的鐵甲軍足夠精銳,且完全不懼敵軍反擊,足以摧毀敵軍的抵抗意志!」

「轟~」

程昱話音方落,鐵甲洪流終於與稻草人狠狠的碰撞在一起,大校場上霎時稻草亂飛,令人眼花繚亂,在不懂軍事的北海郡官員眼中,只覺得這是一場另類的視覺盛宴,然而在裴勇作為領軍將領,下意識的將自己帶入稻草人陣中。

任憑腦海中努力的搜尋各種戰術,然而最終頹然的發現,正如程昱所言,面對着怪獸一般鐵甲軍的橫衝直撞,足以摧毀任何軍隊的抵抗力。

程昱如同劉辯一樣,嘴角綻起一絲微微的冷笑,冷幽幽的接着說道:「鐵甲軍鑿穿敵軍的步兵陣列以後,給後續的輕步兵製造戰機,而接下來的才是真正的戰場主力,他們的目標則是將鐵甲軍撕裂的缺口擴大化,讓敵軍無法從新集結陣形!」

程昱說話間,五萬黃巾降兵已經邁開大步,攜帶者一往無前碾壓一切的氣勢,緊緊的跟隨在鐵甲軍後面,狠狠的向著敵軍散亂的陣形衝過去,然而下一刻卻讓所有人瞳孔霎時緊縮,一蓬猶如巨型狼牙箭的「箭矢」從滾滾而來的洪流中衝天而起,向著散亂的稻草人陣形攢射而至,這些巨型「狼牙箭」在陽光下反射出冷森森的寒光。

「這是..這是什麼?」

肅立劉辯身後的北海郡官員包括裴勇皆是臉色煞白,劉辯眼眸中掠過一絲凝光,看着從軍陣中掠空而起的投槍,臉上逐漸流露出滿意的微笑,黃世仁除了獻上十萬石糧食,更是送來大量的銅錢,再加上黑牛他們掃蕩北海郡境內賊兵所得財物,幾乎耗費了接近一半,才從系統中兌換了五萬枝投槍。

這些投槍沒有任何的附加效果,其做工精良甚至還不如城中鐵匠所打造,不過這已經足夠了,這是劉辯有感一場戰爭如果沒有遠程兵種壓制,靠着硬碰硬,縱使晝夜不停的訓練,十五萬人,也怕是難以與幾十萬賊兵相抗。

是以為了緩解壓力,他才兌換了投槍,投射投槍由於距離相近,根本不需要特意去瞄準,更不需要複雜的訓練,只需要在距離敵軍三十步左右的時候,將手中的投槍投出去,因為巨大的慣力,其殺傷力甚至遠遠超過弓箭。

其實投槍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以騎兵為基礎,藉著戰馬衝刺的速度,投出投槍,整整五萬枝投槍形成密集的的殺傷面根本不可能有人倖免,再者這些投槍重可數斤,如果有戰馬借力,甚至可以輕易的刺穿敵軍精銳鎧甲的防禦。

只是對劉辯來說,這只是理想撞狀態,別的不說,單說培養騎兵的費用,以他目前的財力來說,想都不要想,是以退而求次以步兵為載體,只是這樣以來殺傷力便小了許多,然總是如此,從裴勇以及北海郡官員臉色一片煞白來看,似乎效果並不弱。

眼見震懾的效果已經達到了,劉辯正欲出言時候,一騎快馬從大小場外疾馳而來,來到點將台下翻身下馬,急匆匆的跑到劉辯身邊,低聲道:「殿下,留守聯軍大寨中的盧公送來八百里加急戰報!」

「嗯!?」劉辯眉頭微微一簇,陡然厲聲道:「鳴金收兵,閱兵結束,全體返回府邸!」

啥時金清脆的鳴金聲音在偌大的校場上空響起,在北海郡官員滿臉不解中,原本正在演武的白波軍。黃巾降兵以及北海郡並井然有序開始撤退,回首間劉辯已然率領嫡系人馬向著臨時府邸急馳而去。

裴勇目光閃爍,不等北海官員發問,率領自己副將翻身上馬匆匆而去,其餘官員相互對視一眼,紛紛散場離去,剛剛還熱血沸騰的大校場轉眼間寂靜的針落可聞。

。。。。。。。。。

初評元年,公元190年註定是不平常的年份,正月有天下各路諸侯齊聚酸棗會盟討伐董卓,然則隨着戰況越來越激烈,最終雖奪得了虎牢關,然則由於當初李肅當初編織的一張大網,終於開始發揮了威力。

各路聯軍領地內開始狼煙四起,袁紹雖為了自己最終能撈到政治名望,而在各路交通要道中安插了大量人手阻截探馬,可惜由於李儒安排的細作放出風聲,聯軍內開始人心惶惶。

然而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聯軍的糧食即將耗盡,冀州刺史韓馥原本就不願參與聯軍討伐戰,迫於無奈之下,不得不向聯軍提供糧草,韓馥眼見隨着聯軍奪取虎牢關,盟主袁紹的聲望如日中天,兼職袁氏一族四世三公之門,韓馥懼怕成長起來的袁紹會危及自己。

遂以冀州糧草不足,而一步一步減少對酸棗聯軍的糧食輸送,而後遣大將高覽率軍駐紮安平郡,用意之明顯不言而喻。

軍糧的短缺與後方狼煙四起的謠言,令整個聯軍更加的人心惶惶,如果沒有強力的約束,關東聯軍的分崩離析迫在眉睫~

關東聯軍大帳,袁紹臉色鐵青的坐落在主位上,背後的顏良、文丑二人手按劍柄,雙眸中殺機盈露,袁術瞪着血紅的雙眼怒火噴之欲出,如果不是因為在袁紹身邊安插細作,直到今日他也沒料到軍中的謠言竟是真實的,而他的領地更是首當其衝。

此時的袁術怒視袁紹,各路聯軍亦是分成兩撥,互相對峙,一時間聯軍大帳中刀光劍影,殺氣襲人。

而代表着劉辯一方的盧植、皇甫嵩、趙雲、徐晃、胡昭五人則是作為旁觀者滿臉的風輕雲淡,徐晃、趙雲二人的武力值在慘烈的大戰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袁紹曾私下詢問顏良、文丑二人,得到的答案是,可勝徐晃而不能勝趙雲,若合力對戰則不能贏。

由此袁紹便輕易間不願意在得罪劉辯,而原本定下將責任推給劉辯的計策,由於劉辯並未親自到場,他算是有口難言,然當他一再要求劉辯到場的時候,趙雲只是冷冷的回答他:「弘農王身體有樣,不便臨場。」

恨得袁紹咬牙切齒,而無能為力!

「袁公路,本盟主已經言明,此舉乃弘農王殿下的親自授意,本盟主只能奉命而為!」袁紹深吸一口氣,微微瞥了盧植等人一眼,沉聲說道。

此時聯軍分崩離析在即,好不容易撈起來的政治聲望,絕不能在這個時候丟了,縱使趙雲、徐晃武力驚人,在這個時候袁紹也只能把責任到劉辯的身上。

只是令各路祝偶驚愕的卻是,無論是盧植還是皇甫嵩等人,只是滿臉的風輕雲淡,並無一人出生辯解,趙雲甚至是不屑的眼睛一閉,魂游天外去了。

「罷了,我等結盟至此,西涼董賊未除我等卻刀兵相見,若是傳出去恐惹董賊恥笑!」徐州刺史陶謙站起身來,勸解道:「再者軍中流言也不可盡信,諸公不妨遣探馬返回領地一探便知,若果真如此,我等在退兵也不遲!」

陶謙手下無大將,統兵將領曹豹在人才濟濟的聯軍中只能算得上中游左右,只是人家手裏握著一支丹陽精銳,常言道:天下精兵出丹陽,丹陽不滿萬,滿萬不可敵,足以說明丹陽兵之精銳。

而丹陽一地極度排外,有着精兵之地的名聲,多少人曾想要招募,然則盡皆失敗,唯有出身丹陽的陶謙征來一支萬人軍隊,也正是靠着這隻丹陽精兵,陶謙在聯軍中說話型當有分量。

袁術原本就與陶謙關係相當不錯,因而聽聞陶謙的勸解,遂冷冰冰的對袁紹道:「既然如此,待本盟主派人查探一番,告辭了~」

。。。。。。。。。

夜色如墨,伸手不見十指。

孫堅正與麾下眾將商議退路,程普凝聲道:「主公,我聯軍雖拿下虎牢關,然則聯軍諸侯再無進取之心且各路諸侯人心思異,再則聯軍內糧草已然告急,聯盟恐難以維持下去,現是時候退軍了!」

說此一頓,程普臉色難看道:「另外董賊派遣偏師襲擾各路諸侯領地的消息,恐怕不是作假,主公算算我軍有多少時日沒收到長沙的消息了?」

孫堅微微蹙眉,程普說的不錯,臨出征的時候他曾囑咐過一月通一次消息,然而現在已經整整三個月了,足以說明袁紹的確是安插人手劫持信使了。

不過他可不願意作為第一個無故退軍之人,琢磨著挑撥袁術帶頭退軍,他名義上本就是袁術的麾下,袁術退軍他自然也就跟着退了。

只是他沒料到一向莽撞的袁術在他建言以後,並未急着退軍,而是令他整治兵馬準備前往豫州佈置兵馬,同時告訴他上表他為豫州刺史的摺子已經寫好了。

孫堅心中一喜,沒想到袁術竟然真的表他為豫州刺史,當即也不再提退兵的事情,而是聽從袁術的命令前往大營中整治兵馬。

看着欣喜若狂的孫堅離去的背影,主簿閆象皺眉對袁術道:「主公,孫文台勇則勇矣,然此人終究不似甘居臣下之人,主公當小心提防才是。」

袁術眼眸中掠過一絲精光,凝聲道:「據細作傳來消息,袁紹與孔伷時常暗中聯絡,孔伷此人必將除之,而孫堅此人有勇有謀,用之為利劍正合適,至於提防嘛,本盟主又豈怕他反叛?別忘了袁紹可是遠在冀州!除此之外,徐州、揚州一帶皆奉本盟主為主,孫堅又豈敢叛變?」

閆象輕輕頷首,隨即又說道:「陳王劉寵,弘農王劉辯,主公對此二人亦是要小心地方!」

「劉辯不過乳臭未乾的小娃娃,不足為慮!倒是陳王劉寵,卻在本盟主的意料之外!」袁術沉吟半晌,眼眸中掠過一絲殺機,森然道:「你且尋些武藝高強的遊俠,若有機會便刺殺之!」

「諾!」閆象躬身一禮。

。。。。。。。。。

雒陽董卓府邸。

董卓臉色微紅,一身酒氣,正樂呵呵的與孫女玩著投壺的遊戲,所謂的投壺是這個年代較為常見的一種娛樂模式,在這個就連儒家也提倡君子六藝的年代,所有的娛樂皆為尚武的節目,而投壺則由射箭演化而成,以箭投進酒壺內為贏家,正所謂取士皆用儒術,對酒娛樂,必雅歌投壺。

「祖父輸了,喝酒喝酒~」董白身材較為較小,然則一身力氣卻絕不容小覷,一翁重達四五十斤的酒瓮,就這麼輕易的被她高高的舉起來。

「慢點慢點,祖父自己盛酒。」董卓拿起盛酒的舀勺接過董白舉著的酒瓮,穩穩的放在地上,不遠處則擺放着已經空了的酒瓮,他們祖孫二人竟然連着飲了整整一翁的酒水,縱使董卓以酒量大著稱,然則畢竟已經不是當年縱橫邊疆的年輕身體了~

董卓將碗中酒水一飲而盡,拍拍自己的肚子苦笑着對董白道:「小白,祖父老了,可不能在陪你瘋了,也不知道你這瘋丫頭將來會嫁給誰!」

「小白才不要嫁人!」董白抱着董卓的胳膊,輕輕的搖著說道:「祖父一點也不老,小白不要祖父老!」

「傻丫頭,人怎麼可能不老?」董卓撫摸著董白的頭,搖搖頭道:「昔年始皇帝為求長生,遣徐福率領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東海尋求不死葯,最終卻也是化作一捧黃土,所以哪有人能不老呢!」

董卓輕輕的嘆了口氣,昔年那個曾經縱橫邊疆與羌人渠帥徹夜飲酒暢談的自己終究還是老了,對於噹噹初的雄心壯志似乎也已經老去了,曾經夢想着有朝一日取漢家天子而待之,如今卻鬧得天下人反叛,得也失也~

「啟稟太師,郎中令李儒前來求見!」正當董卓回憶往昔崢嶸的時候,親兵匆匆而入,抱拳恭聲道。

董卓聞言神情一凜,重新振作起來,天下間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根本退無可退,縱然他交出所有一切,最終的下場只能是死的更快,所以他唯有一直向前,不聽的向前才是他最終的出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弘農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弘農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2章 聯軍初見內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