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兩難之境(下)

第三八六章 兩難之境(下)

歷史上,鄧艾度陰平后,江油、涪城兩地守將心懷畏懼,不戰而降,使得鄧艾的兵力並未得以消耗太多。之後鄧艾與諸葛瞻父子戰於綿竹,一戰而勝,諸葛瞻父子死節。劉禪見大勢已去,遂降魏。

而如今,高順先是在陰平道的出口處和益州的伏兵進行了一番慘烈的廝殺,之後又在攻打涪城時折損了幾百人,以至於高順在攻打綿竹時,在兵力上毫無優勢可言。

對高順來說更不幸的是,此時駐守在綿竹的將領乃是李嚴。李嚴,名將也,能征善戰,智勇雙全。鄧艾攻打綿竹時,所面對的蜀將諸葛瞻雖是諸葛亮之子,但卻沒有繼承諸葛亮的那一身驚世才華,論軍事才能要遠遜於李嚴。由李嚴鎮守綿竹,自然不會讓高順輕易攻破。

可以說,高順眼下所面對的局勢和鄧艾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難度等級實在是翻了數倍不止。

高順現在也已察覺,自己當初還是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認為鄧艾能順利滅蜀,自己也能做到,可是一路下來,自己卻是屢遭挫折。

鄧艾順利滅蜀,不得不說有屬於其自己的運氣成分在內,可是高順就似乎沒這份好運了。

見綿竹防禦周全,高順也不敢貿然發動攻勢,畢竟自己現在手下的士兵死一個就少一個,要是未能攻破城池,反而折損幾百人的話,那麼自己的處境就更為艱險了。

如果戰場在其他地方,高順估計早就撤退了,畢竟綿竹攻克無望,繼續前進成為奢想,想要獲得勝利基本已沒有可能性。

但是現在,高順卻是處在了絕地之中,他即使想退又能退到哪裡去,自己能率軍度過陰平已是不易,卻沒有原路返回的可能了。

可以說,高順的陷陣營自從陰平的山崖上滾落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失去了所有退路,一旦無法前進的話,那等待高順與其陷陣營的下場,怕是只有死路一條。

高順只能將陷陣營暫時駐紮在涪城之內,但這並不是長遠之法,光是糧草一事,便難以解決。高順攻城之時,涪城守將見城池即將失守,曾令人放火燒糧,雖然高順破城后竭力救糧,但還是被焚毀了大部分糧草。雖然陷陣營人數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城中糧草更是少得可憐,如今涪城糧倉內剩餘的糧草,怕是只能支撐六七天的份。而且困於孤城之內,除了糧草以外,其他各種各樣的麻煩與困難也是層出不窮。

但高順沒有其他辦法,他已經徹底進退失據了。

其實,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撤回江油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江油城內尚有不少餘糧,至少可支撐這支陷陣營一月有餘。可惜高順此刻的心緒已有些紊亂,並未能考慮到這一點。

另外,從涪城撤回江油,那就意味著高順要徹底放棄攻打成都的打算。而且即使高順撤到江油,益州軍也可從綿竹轉移至涪城,陷陣營除了能獲得更多的糧食以外,所面對的窘境並未有實質性的改變。

現在的陷陣營,已經徹徹底底成為了一支孤軍,一支身陷絕地的孤軍,一支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全軍覆沒的孤軍。

在得知有軍隊度過陰平,並且連克江油、涪城之後,張任也很快做出了反應。

張任當即令冷苞率五千人馬,回援成都。

劍閣關外曹軍的虛實,張任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至少張任很清楚,如今屯駐在劍閣外的曹軍數量絕對不多,自己撥出這五千人根本不算什麼。

哪怕劍閣關內只有兩萬人,張任都敢確保不會失守,更何況冷苞率軍走後,劍閣之內還剩四萬之眾的益州軍士兵。

除非上天降下奇迹,否則曹軍根本沒有破關的可能。

至於度過陰平的那支曹軍,張任也沒有絲毫擔心。雖然不知道對方是如何在與伏兵的交戰之中勝出,並且連克江油、涪城,但張任敢確定的是,能取得這樣的成果,那支曹軍也必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如今多半已是強弩之末,不可能再有所寸進。更何況成都城內,還有著李嚴那樣的善戰之將。

冷苞率五千人回成都,成都必能安然無恙,甚至都有可能將那支奇兵全殲。

以張任的觀點來看,這一次曹軍出兵,實在是頗為倉促,沒有什麼太過值得畏懼的地方。

雖然益州境內的軍隊,無論從數量還是戰力上來看,都無法和打下大半江山的曹軍相抗衡,但是就此次戰爭而言,張任覺得益州根本不可能有什麼會導致失敗的地方。

現在所需擔心的並不是眼前的這支曹軍,而是該顧慮將這支曹軍擊敗后,曹操下一步的復仇行動,不過那也是得等到這一場戰爭結束之後才需考慮的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陷陣無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三國之陷陣無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八六章 兩難之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