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小孩子多學點兒東西是好事,況且小九也感興趣。但若是將基本知識都拋下,有不免有些不合適。

然後他才開始關心眉畔這段日子是怎麼過來的。眉畔懶得重複一遍,索性將自己這段日子寫的東西都給了他。反正她但凡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全部都記在上面了。

元子青看完之後,不由莞爾,「如何,還是覺得外面更好,不後悔同我一起出來了吧?」

「即便外面窮山惡水,我也不會後悔的。」眉畔道,「如今倒覺得,能在這海外偏安一隅,未嘗不是好事。」

「也未必就是好事,」元子青道,「咱們如今這樣太平,是因為我是大楚的親王,你是親王妃。在看這些本地人,差別不可謂不大。有外人來,也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等著被同化。占城這裏還算好,從前畢竟歸附過我大楚,甚至如今還有不少從大楚來的人,在朝中為官,對於大楚人並不排斥。若是從未跟大楚接觸過的地方呢?但凡當地土人有些血性,便是流血和鬥爭。」

「我不過白想想罷了,你就非要打擊我才高興么?」眉畔瞪他。不過片刻后又嘆道,「但你說得也對,沒有自保之力,偏安一隅,不過是任人魚肉罷了。」

「咱們是大楚子民,自然是期望我大楚千秋萬代,永遠都這麼強大下去。」元子青又笑道,「不過這些事自然有人去操心,暫且不必咱們擔憂。你呢?女兒近來鬧你了嗎?」

「倒沒有。」提到這個,眉畔都不由皺眉,「按理說四五個月月,孩子就應該會動了。現在肚子裏這個也有六個月了,卻一點動靜都沒有。世叔倒是說沒什麼問題,只是我心裏還是覺得不對勁。」

「我來看看?」元子青伸手在微微凸起的小腹處碰了碰。

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也有感覺,反正他的手剛剛放上去,眉畔就感覺肚子裏抽了一下,像是孩子踢了一腳。

「哎……還真是在等你不成?」眉畔忍不住捂著肚子道,「這孩子可真沒良心,你娘懷你這樣辛苦,怎麼就不知道心疼我?」

「怎麼不知道心疼你?」元子青忍不住笑道,「正是怕你太過辛苦,所以才小心在意,不讓你受一點折騰,是不是,乖女兒?」

他話音剛落,肚子裏的孩子竟又動了一下,彷彿在回應他的話一般。

雖然明知道只是巧合,這一雙父母卻仍舊忍不住激動起來,也許自家孩子就是如此早慧呢?——涉及到了孩子,沒有父母能夠絕對的冷靜。

這時候小九才跟着曲寬回來,一進屋看到元子青,還愣了愣。雖然他這個年紀,已經能記人了,這段時日對父親也已經親近許多,但畢竟還是小孩子,驟然分別兩個月,還是難免會有些陌生。

於是便有些躊躇,不敢上前。

好在元子青和眉畔聽見動靜,都轉過頭來。看見他,眉畔便招手道,「小九,來,你爹回來了。」

「爹。」小九走過去,叫了元子青一聲,然後轉頭看向眉畔,「娘,你們剛才在做什麼啊?」

「我們啊,在聽小妹妹的動靜。」元子青從後面一把將他給抱了起來,「妹妹在娘的肚子裏已經會動了。」

「真的嗎?」小九十分好奇,「我也要聽。」

元子青就真的抱着他湊過去,將耳朵貼在眉畔肚子上。剛好肚子裏的孩子就在他臉蛋的部位踢了一下。小九整個人都愣住,抬起頭來,睜大了眼睛愣愣的盯着眉畔的肚子,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娘,動了,她動了!真的動了哎!」

這個年紀的小孩子,有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便會翻來覆去反覆的說,直到有別的新鮮事佔去他的注意力。所以沒過多久,所有人都在小九的宣揚之下,知道了胎動的事,見到眉畔,都會好奇的看一眼她的肚子,讓眉畔有些哭笑不得。

對於小九來說,這更是十分神奇的一天。

之前他雖然知道妹妹在娘的肚子裏,甚至也看到娘的肚子鼓起來了,但是畢竟沒有親眼看到「妹妹」在哪裏,只知道不能隨便衝撞母親,免得傷到妹妹,所以對此感受不深。反而隱約還因為有了妹妹就不能夠親近娘,妹妹也不會陪自己玩兒,所以有些不高興。若不是曲寬天天帶着他出去瘋,說不準什麼時候就鬧起來了。

而現在,在真正感覺到胎動之後,雖然還是沒有看見妹妹,但對於「妹妹住在娘的肚子裏」這件事,小九再沒有任何疑慮。

他是真的要有一個妹妹了,像鯉兒那樣,會跑會跳的妹妹!只是他的!

於是小九開始小心翼翼起來,每天也不跟着曲寬出去玩兒了,成日裏纏着眉畔,要跟妹妹在一起。一開始大家還怕小孩子沒有輕重,跑跑跳跳的時候撞到眉畔,但小九顯然很有分寸,跟娘在一起的時候,動作都是又輕又緩。

雖然還小,但有時候做起事情來,還真是有模有樣的。有時曲寬說話大聲些,他還會不高興的說,「叔外公你要小聲點兒,吵到妹妹了!」

十分有哥哥的樣子。

曲寬和元子青爭執的是小九的教育問題。元子青認為跟着曲寬學醫沒問題,但是功課卻也不能落下。曲寬索性讓元子青將課本交給他,他來負責啟蒙教導。元子青對此持懷疑態度,氣得曲寬鬍子都翹起來了。

他雖然是個大夫,但是從前也是出身書香門第,當初跟關勉光結交時,可不是以神醫的身份,而是以隱居文士之身,還曾經替關勉光解決了好些問題,兩人這才逐漸相交。

俗話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曲寬是當真有做良相的才華和能力,不過因種種緣故,這才最後做了神醫罷了。時間長了,大家倒都把他真正的本事給忘掉了。

爭執之中,曲寬也總算是透露出了一點自己的身世。原來他的家族也算是書香世族,後來卻因為黨爭,被先帝抄家滅族,闔家人只有他因為雲遊在外,所以躲過了這場災禍。連他的妻兒,也是死在這場禍事之中。

在這一日之前,曲寬自矜自傲,目無下塵,以為全天下自己才學最好最厲害,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裏。在這一日之後,他哭幹了所有的眼淚,收斂起破碎的驕傲和自尊,唯有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抗議。

雖然曲寬也知道,黨爭從來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站錯隊落得這個田地,並不能怨誰。可是他心中畢竟還是生出了芥蒂,發誓永遠不會為朝廷所用,甚至不願意進京,這麼多年來一直閑雲野鶴。

後來因為眉畔破例進了一次京城,但也並未多留。還是新帝登基之後,眼看着元子青在朝中所做的一切,發現新帝與先帝並不相同,曲寬這才漸漸對當日之事釋懷。然後知道了元子青要出海的消息,便決定放下一切,跟他一起出來走走。

後來得了小九這個學生,更是愛若珍寶,他是真的打算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的,卻反而被元子青質疑只會教小九醫藥相關,怎能不生氣?即便是用醫書認字,也沒人規定就會學得比旁人差吧?

元子青被他這麼一說,有些無奈,最後也只好妥協。

小九的教育問題交給了曲寬之後,眉畔和元子青便陡然輕鬆了起來。

而曲寬大概是受了刺激,終於不再帶小九出去「鬼混」,而是開始正經的教他東西了。然而一開始教的東西,仍舊是醫藥相關的那些歌訣,聽見小九整日裏煞有介事的念念有詞,走到哪裏都在背歌訣的模樣,元子青是花費了巨大的努力,才忍耐住沒有去找曲寬的麻煩的。

他就知道,這位世叔從來都跟自己犯沖!從一開始就是如此,並沒有因為他跟眉畔生活的時間更長,已經生兒育女而改變。

眉畔對此無法理解。她對曲寬是絕對信任的,所以既然曲寬表明了態度,甚至連過去的隱秘都透露了幾分,她也就沒什麼不放心了。記得小時候爹還曾經十分可惜的撫著自己的頭嘆息,「可惜我的眉兒不是男子,否則也能請曲兄教導。」

而如今,她自己的兒子請了曲寬來教,若是爹娘泉下有知,想必也會開心的吧?

所以對於元子青的這種擔憂,眉畔並不能夠理解,反而時常勸他,「這些歌訣朗朗上口,用來啟蒙不也挺好?兩邊都不耽誤。」

「可是音韻啟蒙更加朗朗上口。」元子青堅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閨女盼嫁 卷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閨女盼嫁 卷三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