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下)

大結局(下)

陳泰見人都散盡了,這才垂手上前:「王爺,事已經辦妥了。」

南宮宸捏了捏拳,聲音從齒縫裏迸出來:「帶路!」

兩人出了議事廳,直奔府衙大牢,順着曲折的甬道,下到幽暗陰森監牢之中。

剛一進入,一股腥膻,腐臭之味,撲面而來,熏得南宮宸胃裏好一陣翻騰,抬起袖掩住了鼻。

陳泰躬著身子,陪着笑道:「王爺,裏頭臟,要不,您去審訊室,奴才把人給您提出來?」

他來之前已經命人收拾過了,地上灑了石灰。

然而,這裏陰暗潮濕不說,長年密不通風又無人打掃,數百年間不知關押了多少死囚,那股腥膻之味早已浸到每一寸泥土和每塊磚縫裏,短時間根本不可能清除。

南宮宸眼裏掠過一絲厭惡:「人呢?」

陳泰摸出一串鑰匙,緊走幾步,到牢房前開鎖。

杜葒聽到動靜,滿臉怨毒地喝道:「杜蘅,是不是你?你這毒婦!怕我揭穿你和燕王的醜事,就想要殺人滅口,對不對?」

她並不笨,在大理過了小半年,一直平平安安,杜蘅抵達沒幾天,就讓人綁了扔到黑牢裏,說這事跟她沒關係,傻子都不會信。

何況,她無意中還聽到了南宮宸和她之間的醜事,新仇舊恨一起算,能讓她活着就有鬼了!

「閉嘴!」陳泰一把拎了她出門,往審訊室一扔,低聲警告:「再敢說一個字,立刻拔掉你的舌頭!」

「來啊,你來啊!」到了這種地步,杜葒也不指望活着,只求速死,能少受些罪,豁出去地破口大罵:「不要臉的小昌婦!攀上世子爺還不夠,竟然還背夫偷漢,暗地裏跟王爺勾勾搭搭!呸!丟光我杜家的臉!」

陳泰不料她竟如此潑辣,氣得臉色鐵青:「等著,有你的好果子吃!」

視線從牆上掛得琳琅滿目的刑具中掠過,抄起牆角立着的一根不起眼的木棍,握在手中。

別看這東西其貌不揚,但在六扇門老手的眼裏,卻是一件絕佳的刑具。

只要使用得宜,十幾棍下去,就可讓人筋碎骨裂,五臟俱爛,不出兩天絕對一命嗚呼。表面卻不破皮不流血,看不出半點端倪。

讓人抓不到半點把柄,是牢頭們草菅人命首選的刑具。

反正,王爺既然出了手,就絕對不會留活口,沒有後顧之憂。

南宮宸一眼看出他的心思,冷冷地道:「別弄死了。」

杜葒渾身一顫,愕然道:「王,王爺?」

她喜出望外,也不知哪來的力氣,猛地撲了過去:「王爺,救我!救我!」

南宮宸看都不看她一眼,不耐煩地催促:「動作快點,本王還有一堆公事要處理,沒功夫在這種小事上費神。」

陳泰訕訕地放下木棍,在牆上逡巡了一陣,沒挑到滿意的東西,把目光轉向擱在牆角的精緻的柳條籃子上,眼睛一亮,忙不迭地提了過來:「王爺,用這個可好?」

杜葒伏地哀泣:「王爺!您好狠的心!都說一夜夫妻百日恩,好歹我前世伺候了你這麼多年……」

她不提前世還好,這一提前世,南宮宸越發怒不可抑:「滾!」

飛起一腳將她踹飛,呯地一下撞到牆上,頭上立刻冒出拳頭大的包,疼得眼冒金星,差點暈了過去。

陳泰聽得冷汗直流,提着籃子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恨不得地上突然冒個大洞,鑽進去。

「這是什麼?」精緻的柳條籃,在這滿是血腥的審訊室里,顯得格外打眼,南宮宸冷著嗓子問。

陳泰忙不迭地將籃子揭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古拙的瓷壇:「我猜是三小姐送給世子妃的禮物。」

大理巫蠱盛行,南宮宸一眼就認出那是養的蠱,登時怒不可抑,十指絞扭著,發出一陣爆豆似的噼里啪啦的脆響。

可眨眼之間,又冷靜下來,吸了口長氣,含了笑,用一種讓人毛骨悚然地陰冷的聲音,慢條斯理地道:「哦?看來你很喜歡蠱。這倒也容易,大理別的沒有,蠱,要多少有多少。陳泰,好好伺候,別讓三小姐失望。」

陳泰嘿嘿一笑,道了聲:「得罪了~」

「幹什麼?你,你別過來!」杜葒驚駭萬分,拚命扭動着身子往後退。

無奈手腳上都有鐵鏈,身後又是牆壁,根本退無可退。

陳泰一把扯落杜葒蒙臉的黑布,彈了些粉末在她鼻間,這才將瓷壇蓋揭開,小心翼翼地湊了過去。

杜葒瞪大了眼睛,眼睜睜地看着一條肉乎乎的黑蟲從罈子裏爬出來,落到她的額頭,沿着鼻樑,慢吞吞地蠕動着,留下一條濕滑粘膩的痕迹,鑽進了她的鼻孔。

「王爺!你不能這樣對我,不能,不,不,不……」她發出恐懼地尖叫聲,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南宮宸:「太咶噪了!」

陳泰愣了一下,一刀將她舌頭割掉:「奴才該死,思慮不周。」

南宮宸皺眉,厭惡地瞥一眼刀上血跡:「用最好的傷葯,本王要讓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是~」陳泰抹了把汗,胡亂倒了一把金創葯到她嘴裏,把人扔回牢房。

兩人一前一後很快出了牢房,消失在夜色中。

蕭絕目送兩人離去,這才搖頭嘆息:「還以為他有多厲害的手段,嘖,也太沒新意了~」

翻身躍下,一個倒掛金鈎,懸在屋檐上,從懷裏摸出一個竹筒,對準窗口,抖落無數黑蟻。「好歹也叫了爺這麼久的姐夫,給你加點料,不要太感謝哦?放心,姐夫會常來看你的~」嘿嘿一笑,飄然離去……

斥候每隔半個時辰,就飛馬入城彙報一次南軍的進度。

南軍十分謹慎,前鋒,側翼都豎起四五層盾牌,把工匠和步兵護衛在中間,遇到容易險要的地形,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架設投石機,一通狂轟濫炸。

遇上荊棘叢生,容易設伏的地方,則直接射出火箭,放火燒山。

夏風原本帶了幾支人馬,埋伏在大理和陳關之間,打算打一次伏擊,被迫撤回了城。

現在城外基本只剩下神機營的密探和刺客,遊盪在山林之中,負責收集情報,伺機破壞糧道,再有空閑的時候,騷擾一下敵軍。

可惜,區區數百人,散落在長達二百里的路線上,殺傷百八十個敵人,對幾十萬南軍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影響大局。

隨着南軍的一步步逼近,大理城內的氣氛日漸緊張起來。

大理到昆明的驛道上,通宵達旦,車馬絡繹不絕。無數物資,器械,糧草,如同一條蜿蜒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昆明流向大理。

太康二十五年十月十九日,南昭六十萬兵馬,在大理城外十里列成方陣,騎兵在前,投石機和重弩緊隨其後,後面是幾十萬步兵押陣,氣勢洶洶地向前推進。

城牆上,明黃的旌旗,獵獵作響,斗大的「帥」字迎風招展。

南宮宸早早地帶着眾將,站在城牆上之上,神情冷竣地俯瞰著城外的戰場。

城下,夏風率五萬精銳,嚴陣以待。

「沖!」隨着一聲令下,南昭五萬鐵騎組成的前鋒,似一枝巨大的利箭,以雷霆萬鈞之勢,密密麻麻向著大理城衝來。

五里,四里……眼看雙方很快就要短兵相接。

忽地「咴~咴~」慘叫聲起,最前一排的騎馬猛然下陷,掉入了齊軍事先挖好的壕溝之中!

壕溝深達二丈,寬有四丈,圍着城牆根畫出一道長達十餘里的弧線,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線。

南軍措不及防,全力衝刺之下,根本剎不住勢頭,紛紛墜入坑中,馬嘶人吼,相互踐踏,血肉橫飛,轉眼死傷無數。

不等南軍回過神,整頓隊伍,夏風長劍一揮,率隊掩殺了過去:「殺!」

五萬弓騎兵,旋風般疾沖而過,張弓搭箭,一輪猛射。

箭矢如雨,鋪天蓋地,如同割稻子似地收割著敵人的生命。

「撤,快撤!」南軍見勢不妙,只得鳴金收兵。

齊軍首戰告捷,以幾乎零傷亡的絕對優勢,一舉殺傷敵軍三萬餘騎。

捷報傳來,滿城歡呼,戰意高昂!

南軍退到十里之外,第二天改變策略,用數百台投石機開路,掩護騎兵衝鋒。

可惜投石機的射程只有一百餘丈,想要攻擊城牆,必須越過壕溝,將陣線往前推進。

而投石機是龐然大物,體型笨重,移動不便,靠人力根本不可能越過四丈寬的壕溝。

最終,南軍雖未能成功越過第一道壕溝,卻給齊軍的前鋒帶來了遠勝首日的傷亡。

人數上,南軍擁有絕對的優勢,自然不懼死傷,齊軍卻只有十萬精銳,根本不可能這樣對拼人數。

南軍嘗到了甜頭,第三日故技重施,再次把數百台投石機推到陣前,又是一通狂轟亂炸。

齊軍早有準備,敵軍投石機一動,夏風立刻下令,全部跳入第二道壕溝。

巨石呼嘯著從頭頂飛過,落在身後的空地上,數百台投石車盡數打空,幾乎一敵未傷,平白損耗掉成千上萬的巨石。

齊軍見狀,拉開距離,可是兩道壕溝相距不過十數丈,投石機精度不高,如此近的距離,又是大面積的投射,極易造成誤傷。

而且,壕溝寬只四丈,想要讓石塊精確地落到溝中,有效殺傷齊軍,難度不是一點半點。

投石機一輪投射完畢,齊軍爬出戰壕,又是一陣密如飛蝗的箭雨,將好不容易掩殺過來的齊軍射落馬下……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雙方你來我往,在戰場上鬥智斗勇,殺得難解難分,戰事陷入膠着狀態,傷亡人數穩步上升。

南軍在人數上佔了壓倒性的勝利,而齊軍則是本土做戰,糧草醫藥,輜重運輸等後勤保障方面有着南軍無可比擬的優勢。

全城的百姓全部自發組織起來,燒火做飯,護理傷員,運送物資等等,各自為了自己的家園平安,盡著微薄之力。

最終,齊軍硬是靠着這三條壕溝,硬生生將六十萬南軍拒在城下二個月,連大理城牆都未能靠近一步!

大年初一的大朝會,入宮覲賀的官員命婦們一個個如履薄冰,難展笑容。

太康帝自十月中風之後,病勢不但絲毫不見起色,反而每況愈下,竟然已至身不能動,口不能言的地步。

在蕭乾的竭力堅持之下,經群臣商議之後,最終決定送太康帝到皇家別苑靜養,並且身邊只帶瑾妃一人在旁服侍。

為保證太康帝不受干擾,能夠徹底安靜地養病,特地抽調兩千穆家軍,將別院與外界隔離起來,除當值太醫之外,任何人無詔不得進入別院。

蕭乾這幾個月,每天堅持上朝,除了在小朝議中參于軍政,回到家裏還要處理神機營的事物,如今又肩負着別院的衛戍工作,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加上杜蘅遠在大理,鍾翰林長駐別院,穆王妃又送蕭燕去了西安,身邊無人照管,瘦得形銷骨立。

蕭昆心疼得不得了,偏又無計可施,對蕭絕還一字不敢提,只能在背後偷偷抹淚。

大理方面,白蘞隨着姍姍而來的太康二十六年元宵節,進入了大理。

不止帶來了沿路七省四十幾州縣募集的大筆銀兩,更帶了一大批醫者,鐵匠,木匠,石匠,藥材,糧食……等等戰場急需的人才和物資。

與此同時,南軍也終於越過了第三道壕溝,突破了齊軍設置的最後一道防線,數百台投石機黑壓壓地排在城外,宣佈著南軍正式兵臨城下!

至此,齊軍已經不敢出城應戰,只能緊閉城門,嚴防死守。

第一天,南軍出動五百台投石機,三萬鐵騎,後面跟着五萬步兵,帶着數十架樓車衝擊城牆。

幸虧齊軍居高臨下,佔據地利的優勢,投石機的射程有加成,相反南軍以低打高,射程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此消彼長,齊軍對南軍形成不小的威懾。

南軍的樓車絕大多數還沒靠近城牆,就被巨石摧毀。

餘下的南軍,也被齊軍萬箭齊發,射成了蜂窩,最後因傷亡慘重,只得無功而返!

隨着戰事的深入,蕭絕已經下令所有神機營密探回城,全部參與到守城戰中來。

別看只有四五百人,但個個都是精英,一個頂十個,甚至百個也不為過。

打了幾個月,杜蘅夫妻倆雖同住一個屋檐下,卻各忙各的事,幾乎連見面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通常是一個剛回家,另一個要出門,再不然就是半夜突然敵襲,蕭絕被人叫走。或是有緊急病患,需要杜蘅親自主刀……

日子過得緊張忙碌,卻又異常充實。

這一天,杜蘅又是忙到掌燈,在白蘞的數度催促下這才回到家裏用飯。

剛一坐下,聽到外面眾人齊喚:「世子爺。」

杜蘅又驚又喜,迎了出來:「今天怎麼回得這麼早?」

蕭絕笑道:「哇,鹽焗雞?老遠就聞到香味了!」一邊說,一邊伸手拈了一塊,入嘴大嚼。

杜蘅又是心疼又是好笑:「瞧你餓成這樣,中午准又忘了吃飯!」

「中午?」蕭絕一邊狼吞虎咽,一邊道:「小爺連早飯都沒吃!」

「臟死了,一手的泥,快去洗手!」杜蘅皺眉。

蕭絕笑嘻嘻地答:「打仗的時候有的吃就不錯了,哪有這麼多講究?」

瞧她美目圓瞠,只得投降:「得,我洗,洗還不成嘛?」

夫妻倆個難得聚在一起,早早地洗漱了,回房休息。

還沒說上幾句話,蕭絕就迫不及待地撲過去:「媳婦,想死小爺了……」

「呀!」杜蘅面紅耳赤,低聲埋怨:「丫頭們還沒走遠呢,小心聽到了。」

「怕什麼?我抱自個媳婦,光明正大!」

軟玉溫香抱滿懷,正在百般溫存之際,忽聽得外面鑼聲大響,梆子急敲「敵襲,敵襲!」

蕭絕氣得抓狂,憤憤地大罵:「死禿驢,又來!嫌死的人還不夠多是吧,有完沒完!惹急了,小爺天天蹲你家牆頭,看玩不死你!」

杜蘅忍俊不禁,咯咯笑道:「別貧了,趕緊走吧!」

蕭絕一臉幽怨地瞪着她:「爺炕都沒睡熱乎呢,不去!」

杜蘅臉一紅,嗔道:「少胡說八道,趕緊去吧,一會魅影要來催了~」

「反正丟的也是他南宮家的江山,干小爺屁事?」說歸說,蕭絕終究還是不敢怠慢,抓起擱在桌上的長劍,叮囑了幾句,恨恨離去:「你只管關上門睡覺,外面再亂也別理會。」

「嗯,你自己小心點~」

磨蹭了這麼一會,等蕭絕出門,城裏已是燈火通明,雙方已經打得不可開交。

蕭絕躍上城牆,順手斬殺掉沿着雲梯,樓車不斷往城牆上攀援的敵軍:「怎麼搞的,敵人怎麼來得這麼快?」

竹影一邊殺敵,一邊罵:「奶奶的,南狗果然狡猾,居然利用壕溝摸過來!夜裏本來就黑,等到發現,已經來不及了!」

世事難料,當初齊軍憑藉三條壕溝,楞是將六十萬南軍拒在城外二個月之久。

今天反過來,被南軍利用,殺到門前,打了個措手不及!

蕭絕看着源源不斷從壕溝里輸送過來,向著中間不斷擴散的敵軍,道:「這樣打下去不行,敵人集中在兩側進攻,城樓那塊基本沒什麼人,得抽調些人來重點防守側翼!」

「我和竹影在這守一陣,爺去調人!」魅影自告奮勇。

「小心點。」蕭絕說着,抬眼朝城樓看過去。

遠遠地看到南宮宸一身錦袍,站立在城樓正中的帥旗之下,兩邊是身着重甲的一眾高級將領。四周是數十個神情肅穆,全副武裝的侍衛。

這群人負責站在城樓上的那群高級將領的安全,其中有一半是那些武將們的親隨,另一半是神機營的密探。

轉瞬間,有數千南軍冒着城牆上密集的箭羽,悍不畏死地從右翼衝到了城門下,抬着巨大的擂木,狠狠撞擊著城門。

沉悶的撞擊聲,城牆之上一片嘩然,城樓上也引起一陣小小的騷動。眾將軍們紛紛下意識地向城牆靠近,侍衛們也都緊張收攏了護衛圈。

無數的箭枝,開水,滾木,雨點似地朝着城下傾瀉,轉眼間死傷一片。

「好險,總算打退了!」隋顯祖長吁了一口氣。

南宮宸微微一笑:「雕蟲小技,不足……」

眼光寒光一閃,下一刻小腹巨痛襲來,他一愣,下意識地低頭,聲音嘎然而止。

「小心!」夏風離他最近,第一個發現異狀,厲吼一聲飛撲了過來。

下一刻,無數人涌過來,嗆嗆拔劍起不絕於耳。

「保護王爺!」

「有刺客!」

蕭絕抬頭,時間便在這一刻定格。

城牆上,箭矢如蝗,吶喊如潮,將士們奮勇廝殺着,熱水在鐵鍋里翻滾著……

敵軍突破防線,開始撞擊城門;夜影乘亂侵到南宮宸身邊,出手出電襲擊南宮宸;南宮宸中刀倒下;夜影一招得手,來不及逃走,被夏風一掌擊飛,身體象斷了線的風箏,倏地掉下七八丈高的城牆,隨即被下面的人潮吞沒,轉眼間被斬成了肉泥……

杜蘅只眯了一小會,還未來得及進入夢鄉,咣地一聲巨響,安靜的小院眨眼間變得人聲鼎沸,無數火把照得四周亮如白晝。

「小心點,別碰到傷口!」

「快,卸門板!」

「燒水,紗布,剪刀,快!」

下一刻,蕭絕提着劍,渾身是血地沖了進來:「阿蘅,快!南宮宸遇刺了!」

南昭派刺客混入敵營,於兩軍交戰之際,眾目睽睽之下,暴起殺人,齊軍元帥南宮宸遇刺,生死未卜!

這一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在大江南北傳播,象滾油里添了一瓢冷水,瞬間引暴了世界!

南軍氣勢如虹,銳不可擋;齊軍悲憤填膺,奮起反擊,戰鬥陷入白熱化,雙方死傷慘烈!

齊國上下一片討伐之聲,掀起一陣抵抗侵略,踴躍參軍,抗擊侵略的熱潮!

臨安城裏更是一片嘩然。

五軍營,京衛營,護軍營,甚至連御林軍諸將都紛紛請戰,要求揮師南下,替燕王報仇!

一時間,請戰的奏摺雪片似地飛向了恭親王的案頭。

整個臨安,如同開了鍋的熱水,到處都是沸騰的戰意。

唯有蕭乾等少數大臣,沒有被這股請戰的熱潮沖昏頭腦,力主冷靜,反對繼續用兵。

這一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立刻引發了大多數官員的不滿,連帶的牽扯出蕭乾力排眾議,堅持將太康帝移到別院養病,並且以靜養為由,拒絕百官的探視。

首先,是御史跳出來指責蕭乾此舉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居心叵測。

接着,有人質疑他長期把持着太康帝,不許他與群臣見面,其中是否別有隱情?

再然後,朝臣們紛紛上折要求將迎聖駕回京,主持大局。

不料,蕭乾以太康帝身體虛弱,不宜移動為由,態度強硬地拒絕了百官的要求。

緊接着,百官們要求入別院,面見太康帝。

甚至,有人懷疑太康帝是否還活在人世?

一時間,群情洶湧。

恭親王不動聲色,提出折中要求:由他帶領內閣大臣進入別院,面見皇上。

蕭乾被逼無奈,只能默允。

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行人剛抵達別院,太監宮女跪了滿院,隱隱還有瑾妃的哭聲傳出。

「不好,出事了!」

恭親王顧不上一眾老臣,拔腿就跑,三步並做兩步衝進了寢殿。

龍床之上,太康帝面如金紙,陳朝生,李義山跪在金磚地上,鍾翰林手拈金針,面色凝重。

瑾妃側坐於床沿,連帷幔都未放下,竟是連避嫌都顧不上了。

「皇兄!」恭親王頓住腳步,停在龍床二丈之外,顫著聲音輕喚。

太康帝眼睛半闔著,沒有反應。

「皇兄,是我,我是六弟啊。」恭親王目中蘊淚,略略提高了聲音。

太康帝眼皮微顫,眼球滾動幾下,混濁的目光落到恭親王身上,忽地雙目圓睜,抬手指着他,喉間瘋狂地發出「咯咯」的聲音。

「皇上!」瑾妃駭得面青唇白。

張煒雙目垂淚,膝行上前,替太康帝輕撫胸口。

恭親王強抑住心驚,緩步靠近龍床:「皇兄,您別急,有話慢慢說……」

和瑞緊隨其後,第二個進入寢殿,目睹此狀,不覺膽顫心驚。

這,分明是迴光返照,將要大行之兆!

「你,你……」太康帝氣勢散盡,手臂頹然滑落。

「皇上!」

鍾翰林急忙搶上前,搭上腕脈,眼中滑過一絲哀傷,撲通跪下:「皇上,駕鶴西遊了!」

「皇兄!」

「皇上……」

「娘娘……」

晴天霹靂,寢宮內外,呼啦跪了一片,哭聲震天……

太康二十六年二月初二,太康帝駕崩於皇家西山別院。

臨安一片槁素,十萬御林軍恭迎皇帝靈樞回宮,文武百官凡三品以上者,皆入宮守靈。

恭親王悲傷過度,幾次哭昏在靈前。

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康帝膝下原本有八子,成年的只有趙王,魏王,燕王。

趙王死於亂軍之中;魏王貪墨被黜,貶為平民,也失了繼承權;燕王遇刺,生死難料。

六殿下是個十三歲的少年,難擔大任。

算來算去,只剩下一個恭親王。

他不止性子謙遜儒雅,這段時間擔任攝政王,朝政也打理得井井有條,又能禮賢下士,廣開言路,鼓勵朝臣們積極覲言,朝野上下一片讚譽之聲。

名望,能力,魅力,手腕,都不缺乏。歷史上,兄死弟承之事也不是沒有先例。

與其把朝政交給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黃口小兒,不如將玉璽交給恭親王,是絕大多數文武百官達成的共識。

於是,禮部提名,百官聯名上奏,恭請恭親王繼承大統。

無奈恭親王抵死不受,再三推託,聲稱六殿下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他願意輔佐新帝,直至其十八歲,能獨立執政為止。

百官自是不允,幾個御史慷慨激昂,在承乾宮外長跪不起,泣血苦諫,終於使得恭親王回心轉意,答應面北稱帝。

聽到這一答案,百官額首稱慶。

蕭乾冷笑三聲:「奸臣禍國!荒謬絕倫!」

眾官面面相覷,個個惱羞成怒,面色紫漲。

「這犟老頭,好象全大齊就他一個忠臣,不用理他!」

「呸!皇上屍骨未寒,他竟不在靈前盡忠,算什麼忠臣!」

「哼!說不定皇上就是他害死的,否則,為何不許皇上在宮內養病,非要送到別院?還不許百官探試,動用穆王府府兵封鎖!」

「說得對!他一力推崇立六殿下為帝,無非是想以功臣自居,妄圖挾天子以令諸侯。」

「聽說南昭國師與穆王爺是姻親,叛賊陳紹與穆王妃同族,焉知陳紹投敵,南昭入侵,不是他一手策劃?」

「不然,他為什麼敢把獨子送到大理前線?」

「世子爺也就罷了,世子妃女流之輩,居然也往大理送。其用心,就頗為玩味了……」

「燕王遇刺身亡,全國上下一心,請求誓死一戰,唯有他不肯對大理增兵,是何道理?」

一時間,百官群起而攻之,大殿裏亂糟糟的,用詞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尖刻,不乏誅心之語!

饒是蕭乾心堅似鐵,也禁不住陣陣心寒!

他冷笑一聲,自袖中摸出一卷黃絹,雙手高舉,託過頭頂:「本王手裏有皇上的遺詔!」

話一出口,登時壓得亂轟轟的大殿安安靜靜,連呼吸聲都沒了。

無數道視線,唰地集中在蕭乾手中那捲小小的黃帛之上。

一直呆坐在椅中,形如枯木,古井無波的恭親王終於變色,猛地抬頭,盯着他的目光利若鷹隼:「皇兄給你留了傳位詔書?」

「是!」蕭乾不避不讓,凜然作答:「先皇遺詔,大行之後傳位於燕王殿下!」

嗡地一聲,大殿再次陷入混亂。

還以為蕭乾有什麼厲害的后著,原來所恃的不過是一張傳位於燕王的遺詔!

莫說南宮宸已經死了,就算退一萬僥倖不死,那又如何?一句矯詔,就可將蕭乾打入大牢!

如果換成六殿下,事情可能還有些棘手。

現在……

恭親王唇邊浮起一抹不易察覺的淺笑,沉默不語。

這種時候,完全不需要他來說話,自有人出頭。

「燕王已經戰死,還傳什麼傳?」

「一個死人,如何繼承大統?荒謬!」

「前線戰報,燕王傷重垂危,生死未卜,並未說燕王戰死!爾等捕風捉影,混淆視聽,居心何在?」蕭乾大聲怒斥。

「被影子刺客近距離殺傷,焉能留得命在?」

「燕王倘若真的無事,為何藏頭露尾,派重兵把守府衙,不許任何人探視?」

「哼哼!聽說現在前線軍事會議,都由世子爺主持,不知穆王爺對此做何解釋?」

「蕭家父子果然打得好算盤,一個把挾持先皇,矯詔竊國;一個狐假虎威,盜取兵權。蕭乾,我倒想問問,你到底想幹什麼?」

「別跟他廢話!臣請立刻將蕭乾老兒押入天牢,待登基大典之後,再三司會審,將其罪行昭告天下!」

「對,將他拿下!」

恭親王為了這一天,暗地裏謀劃了很久,想要順利篡位,殿中安排的自然絕大部份都是他的心腹親信。

一通慷慨激昂,看似有理有據的質問,立刻讓一些不明內情的人也跟着質疑起蕭乾來。

頓時一呼百應:「拿下他!押入大牢!」

和磊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李大人此言差矣,穆王爺不止救過皇上性命,且鎮守邊疆數十年,數度出生入死,為大齊立下汗馬功勞。眼下不過是政見不同,豈可胡亂猜忌,無憑無據,就要將國之棟樑送進天牢,難道不怕寒了前線將士之心?」

「勾結外敵,謀害先皇,矯詔竊國!如此大罪如若不加嚴懲,寒的不是前線將士,而是整個天下的心!」

和磊肅容:「無憑無據,豈可妄言?需知李大人方才所指的每一條罪行,都足以誅九族!身為朝廷命官,不可不慎!」

李大人漲紅了臉,大聲反駁:「怎麼沒有證據了?南昭軍師是世子妃的親外祖,這不假吧?堅持把皇上送往別院,並派重兵把守的,也是蕭乾沒錯吧?偽造詔書,企圖把持朝政的,也是他吧?可曾有半句假話?」

面對紛涌而至的莫須有的罪名,蕭乾巍然不動,雙目如電,緊緊地逼視着高踞於堂上的恭親王:「王爺,你怎麼說?」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姿態已經做足,勢也造得足夠,蕭乾獨木難撐,根本不可能扭轉局面,已經不需要再演下去了。

恭親王一慣明潔溫和的眸子,剎那間變得殺伐果斷,寒意逼人:「來人,將蕭乾押入天牢!」

呼啦一下,從殿下湧進一隊甲胄鮮明的金吾衛。

蕭乾一聲虎喝:「本王倒要看看,有誰敢動我?」

穆王蕭乾,乃大齊王朝,軍中巨擘,三十年積威之下,這幾句話說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不僅滿殿百官寂然無聲,一眾侍衛也是面面相覷,一時竟無人敢上前。

蕭乾望着恭親王,冷笑道:「先皇早就看出你狼子野心,一直防着你!現在,先皇屍骨未寒,你果然露出了本來面目!來人,把這企圖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給本王拿下!」

唰唰幾聲,二十幾個身着金甲,手執長戟的侍衛悄無聲息地跳出來:「是!」

「金甲侍衛!」百官莫不變色。

傳說中,大齊歷代皇帝掌握的秘密武器,世上最神秘的近身死士,絕對效忠皇上,不聽命於任何人!

他們的出現,至少可以證明,蕭乾所言非虛,並未背叛太康帝!

見金甲侍衛出面,大殿中氣氛一變,剛才還在跟着人云亦去,瘋狂叫囂的那部份官員,立刻噤了聲。

連和瑞眼中都不禁露出了喜色。

「哼!」恭親王臉色一變,隨即輕蔑地道:「螳臂當車!區區二十幾個金甲侍衛,就想與本王做對!蕭乾,你果然老了!給我上!」

侍衛紛紛拔劍,雙方在對恃起來,大殿中瞬間變得劍拔弩張。

有耳朵尖的,已經聽到殿外傳來的金鐵交鳴之聲,心知外面必然也打了起來,不禁面色一變。

「南宮述,陰謀已經敗露,還不束手就擒?」蕭乾鬚髮皆張,大喝一聲。

恰在此時,一隊全副武裝的御林軍將大殿圍得水泄不通,一眾文官個個噤若寒蟬,明智地閉上嘴邊,退到一隅,靜觀事態發展。

仇重威腰佩重劍,大踏步入殿,單膝跪地:「啟稟王爺,幸不辱命,聶寒已經伏誅,十萬禁軍,上十二衛,已經盡數由末將掌握!」

恭親王大喜過望,猛地站了起來:「老匹夫,你以為還是三十年前?只憑一桿金槍,單槍匹馬就能將數萬人馬堵在長街,寸步難進?現在,三大營以及御林軍的,二十萬兵權盡在本王手中,你拿什麼跟本王斗?本王奉勸你一句,別再執迷不悟,看在蕭家過往的功跡上,或許還能留你一個全屍!」

百官中對蕭乾還存了一線希望的人,不由紛紛露出失望的眼神。

蕭乾毫不動容:「誰敢!」

「仇將軍,將他拿下!」恭親王見無人敢動,立刻點名。

「穆王爺,得罪了!」仇重威沖蕭乾拱手一禮,嗆地一聲拔出腰間長劍。

「恭親王謀朝篡位,其心昭然,爾等懸崖勒馬,為時未晚!」蕭乾端坐在輪椅上,沉穩得象一座雕像,目光犀利,森冷,散發着讓人心悸的寒光。

眾大臣見恭親王穩佔上風,呼啦一下,站到了左邊。

只剩下和磊,葉夕,郁雪窗等極少數幾個,仍然堅定在站在蕭乾的身後。

「殺!」恭親王眸光一冷,殺機湧現:「一個不留!」

「哈哈哈~」一聲朗笑,南宮宸身着錦袍,恰似閑庭信步,緩緩走進大殿:「六叔好大的口氣!這裏聚集了我大齊的精英重臣,竟然揚言全部殺光!」

這一下變起倉促,眾大臣呆若木雞。

和磊等人都是眼睛一亮,激動地迎了上來:「王爺!」

「殿下!」

恭親王更是驚得站了起來:「潤卿!」

南宮宸筆直走到蕭乾面前,深深一揖:「本王來晚了,讓王爺受苦了!」

蕭乾淡聲道:「來了就好~」

南宮宸微微一笑:「六叔,別來無恙?」

「不可能!」恭親王面色鐵青:「夜影在十三影衛中排名第五,又精擅用毒,這麼短的距離,不可能有活命的機會!」

南宮宸黑眸一眯,冷笑道:「你以為,就憑區區一個刺客,就能要本王的命?做夢!本王不過是將計就計,與蕭絕聯手,演了一場戲而已!」

恭親王面上陣青陣白:「那又怎樣?禁軍歸我掌控,五軍營,京衛營也盡在我手。臨安已圍得鐵桶一般,就算你活着,終究難逃一死!」

南宮宸哂然一笑:「是嗎?」

抬手,輕擊兩掌。

門外進來一個一身戎裝的武將,步履輕快,目光明亮。

不是太康帝貼身護衛,禁軍十二衛都指揮使聶寒是誰?

仇重威失聲:「聶寒?你,你不是死了嗎?」

聶寒哈哈一笑,輕蔑地道:「你以為憑你這點功夫,就能誅殺本座?不過略施小計,逼你們曝露罷了!」

眾臣面面相覷,凌亂了。

一個二個,死了又活,活了又死,死去活來的,練饒口令呢,這是?

「還需要把京營,五軍營的都指使揮一一叫過來驗證嗎?」南宮宸語帶嘲諷。

「不,這不可能……」恭親王失魂落魄。

南宮宸轉頭,目光徐徐從眾百官臉上掠過:「今日之事,諸位受人蒙蔽,現在真相大白,希望諸位明辨是非,分清敵友。現在改過,本王即往不咎,若是執迷不悟,以謀反罪與南宮述同罪論處!」

大殿中眾侍衛見大勢已去,紛紛扔下兵器,束手就縛。

文武百官憶起之前指著蕭乾鼻子破口大罵之事,個個面色灰敗,簌簌而顫。

仇重威深知難逃一死,提着重劍,疾衝過來,意圖擒了南宮宸做擋箭牌。

聶寒豈能讓他如願?

「上!」一聲令下,金甲侍衛一擁而上,聯手將仇重威斬於亂刀之下!

「蒼天不公!」恭親王目光狂亂,搶了一把長劍,仰天長嘯:「我不服,不服!」

橫劍就頸,用力一揮,剎那間血濺五尺,青鋒染碧!

南宮宸沉默半晌,低低道:「抬下去,好生收殮。」

五天後,大理城。

杜蘅忙裏偷閒,帶着幾個丫頭調配金創葯。

戰場上傷員太多,九成九以上都是外傷,軍醫處現有的醫官根本不夠用,只能重點照顧那些重傷員。

剩下的輕傷員,只能領些藥品,自己處理。

外面賣的金創葯,跟杜蘅親手調製的獨門秘方,效果差了好幾倍。

是以,杜蘅只要一有空閑,就會帶着丫頭們做葯。

「阿蘅,媳婦!」蕭絕滿面春風,大步流星地闖了進來。

杜蘅抬頭,見他滿身浴血的樣子,心疼地道:「還沒吃呢吧?紫蘇,熱些飯菜來,要快!」

「不急不急~」蕭絕咧著嘴,笑得一口白牙都在閃閃發光:「爺今天有大把的時間陪你。」

杜蘅瞄他一眼,福至心靈:「京里來消息了,成了?」

蕭絕啪地打個響指:「三天前,那小子行了登基大典,這份人行總算是還清了!」

得意地搖頭晃腦:「就說了小爺的計策一準能行!要想出奇制勝,就得兵行險著!這一回,夏風那小子該輸得心服口服了吧!」

杜蘅皺眉,糾正:「皇上。」

「啥?」

「已經行了儀式,就是皇上,不能再這小子那小子隨便亂叫了。這是大不敬,傳出去,可大可小。」

「切!誰敢?惹急了,小爺一刀剁了他!」

「看把你能的!」

蕭絕得意洋洋:「那是,也不看看爺是誰?京都小霸王,是白叫的嗎?」

「這好象不是啥好名聲吧?」杜蘅失笑。

「怎麼不好,哪裏不好?霸氣,威風,好聽,還容易記!」

「得,怕了你了!」杜蘅忙轉了話題:「夜影呢,送走了嗎?」

「早走了,這會應該到杭州了。」蕭絕斂了笑:「至於她的家人,恐怕得過幾年再想法子弄過來。」

「有希望就好。」杜蘅深有感觸。

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夜影刺殺的是南宮宸,北齊的皇帝。

再加上,她背叛了顧洐之,天下之在,已無她容身之地。

必需改頭換面,完全從過去的生活里剝離出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即使是蕭絕,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這事不急~」蕭絕故做苦惱地嘆了口氣:「最要緊地是老爺子知難而退,主動撤兵,讓咱們離開這鬼地方。」

杜蘅黯了眸色。

顧洐之一生都在為復興大秦奔波,豈是這麼容易打退堂鼓的。

蕭絕忍俊不禁,笑出聲來:「真是個傻丫頭!算了,不逗你了,南昭軍退兵了!」

南昭的面積只有大齊五分之一,人口不到大齊十分之一。

若不是這些年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拼國力根本不可能拼得過北齊。

前前後後打了小一年,出動六十萬大軍,死傷過半,耗費億萬白銀,只奪了個陳關,受阻於大理城下,寸步難進。

南昭皇室也不是鐵板一塊,重拳出擊,卻沒收到半點好處,已經引起許多人不滿。

皇帝頂不住壓力,已經明確表示,不能再繼續支持他打下去。

除非,他能在短時間裏攻下大理,否則就要撤兵。

北齊經歷了一番動蕩之後,隨着南宮宸的強勢上位,清除了朝中不穩定的因子,使得政權更為穩定,政治更為清明,人心更加團結。

而且,南宮宸到底年青,有熱血,有衝勁。

況且,這是他登台後的第一仗,自然要打出氣勢,贏得漂亮。

他的態度很明確:打!哪怕是砸鍋賣鐵,哪怕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要跟南昭死磕到底!

繼續打下去,最後怕是想抽身都難了。

這麼簡單的道理,顧洐之不可能想不明白。

即使再不甘心,也只能撤兵。

否則,很可能已經到了手的,太子之位都得交出來。

聽起來理由似乎很複雜,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字:錢。

綜上,南昭撤兵,看似很突然,實則是必然。

杜蘅眼睛一亮,驀地抬頭:「你說真的?」

「不信,你自個到城樓上去看。不過,我猜這會消息已經傳開,城樓上肯定擠滿了人,怕是針都插不進去了。」

「騙人!」杜蘅不敢置信:「怎麼可能這麼快?」

誰能想像,昨晚還打得死去活來,今天居然停戰了?

「不然,爺怎麼有時間陪你?聽,外面已經在敲鑼打鼓,萬炮齊鳴了!」

杜蘅眨了眨眼。

還真是哦。

南宮宸秘密返京之後,軍權暫時移交給蕭絕,成天忙得連影子都瞧不見。

最多乘戰事的間隙跑回家來看一眼,呆不上半刻鐘又得走人。

幾曾這麼悠閑,油嘴滑舌地逗她笑?

「阿蘅,媳婦~」蕭絕湊過來,邪邪一笑:「相公這麼辛苦,你要怎麼獎勵我?」

「要,什麼獎勵?」杜蘅面上發燒,不自在地轉過頭。

「好媳婦~」他貼過去,熱氣噴到她臉上:「要不,給爺生個兒子?」

「等等~」杜蘅叫停。

「不能等,再等爺要爆炸了……」

「我,有了……」她惶急。

「有了就有了……」他不以為然,半晌,才回過味來,愣愣地發了一會怔之後,才猛地抬頭向她看來,眼睛亮得驚人:「你,你說什麼?」

「我,有了……」聲音細如蚊蚋,低至不可聞。

「再說一遍?」

「討厭……」她紅雲滿頰,輕輕推他一把,卻不肯再說了。

「哈哈!」他狂喜到不可置信,忽地跳起來,滿屋子亂躥:「我要做爹了,我有兒子了……」

「喂!」杜蘅駭了一跳,忙出聲阻止:「你發什麼瘋?」

蕭絕才不管她,嗖地一下從窗戶躥出去,仰天長嘯:「我~有~兒~子~啦~」

「瘋子~」杜蘅掩臉,笑聲從指縫裏漏出來,細碎而甜蜜……

——全文完——

PS:這篇文寫到現在,歷時一年有餘。花費了無數的心血,中間經歷了許多波折,因為個人原因斷更無數次,一度以為寫不下去,終於還是堅持到了最後。在此,向各位一直支持我的讀者,真誠地說一句「對不起」,還有「謝謝你們」,最後,祝各位讀友們,幸福快樂,平安健康。鞠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毒妃狠絕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毒妃狠絕色
上一章下一章

大結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