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沖。

[讀譯]天地不仁,大道不行,萬物都是像人眼中的芻狗不得珍重。聖人不仁,就以百姓為芻狗肆意賤侮,整個人間就像一個風箱一般?空虛煩轉無休無止,盲動掙扎醜態畢現,多說什麼都是枉然呀,不如安守本心寧靜下來!

[讀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果看過蕭鼎那沒完沒了的《誅仙》,你就可以發現,這句話經常出現在這本書本里,蕭鼎的意思想來是很明白,只要他一寫出這句話,他便會竭盡全力來寫一場大災難,而且《誅仙》所描述的境界似乎就是這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裏面你能感受到,如果「天」對萬物沒有了關愛之心,便無端弄出些瘋子來,瘋狂的破壞虐待天下萬物,芻狗,不用善待。

老子其實不講天,講道,天地不仁,也許可以說是大道不行,萬物即為芻狗,我想這樣理解,也許會理解多一些,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可平衡世間萬物的大道之路,那便誰都不是什麼,最後便辱人者自辱,傷人者自傷,欺人者自欺,自以為統治了世界的人,其實已經為世界所唾棄。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便我想起《太陽之淚》最後出現的那句話:「邪惡要戰勝正義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讓好人旁觀!」天下百姓,自然什麼都不懂,人的邪惡本性經常吞噬人的善良本性,善良本性能戰勝邪惡本性,便是人類意識好善良才是人應該追求的本性,要認識這個道德就必須穿破邪惡的給你的誘惑幻像,才能追求到人的善良本性,取得為人的成就,不然就跟芻狗一樣吧!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個解釋,是一個比喻,那就是說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就像一個大風箱一樣,動者風起,換言之,不爭,可能還能得到些寧靜安詳,一動,便擾亂了空間運作,便有些瘋狂起來。

多言數窮,不如守沖。想起屈原的《問天》,如果天都問窮了,我想還是不問好,看看自己能做些什麼吧!其實屈原也就是喜歡問天,不知道問已,雖然落了個好名聲,但自己也空負了滿腹經論,只有投江的份。屈原算是一個有為之人,但不懂得無為而有為之道,這便是有到無的悲劇吧。

本章老子還是試圖進一步禪述無為而治,不過我感覺有些亂,如果我照白話來寫,本章便是,這世間本來沒什麼事,人們安靜生活,過日子,可是天地不仁呀,非得要攪起這風箱,人們便隨之翻騰,就如活在這攪動的風箱之中。如果是天地起這不良之心,便自然是世間萬物都不能免,如果只是人心為之,便自然只是不知所謂的百姓苦於其中了。事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由其爭爭嚷嚷,不如靜靜思考,靜守本心,自然而存。

很多時候,我們心裏會覺得有很多話要說呀,總是說不完,講了好幾個小時,最後自己也不知道講了些什麼,只是覺得有些話要說出去呀,不能悶在心裏。溝通是人類進步與發展的必經階段,可多言之後,不能守中,一味求個窮盡便會陷入一個死地,最終,說了多少也是枉然,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呀!

我們往往站在自己的個體考慮問題,不能從個體回到整體,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中一部分有問題了,就算沒壞到自己身上,也終會有一天到自己頭上,自己總是不知道去理解,這樣子,他便離開了大道,獨自去流浪了。

天道如果不往好處走,這世界沒有什麼會好的了,而聖人不尊天道,自把自是便終於被天道所棄而無所歸。人,強自為尊不得尊位,何苦呢,把自己的生活環境搞得像個風箱一般,悶入其中,動靜都不能自控,那多可悲。多少豪傑生出身不由已的慨嘆,是為天道所困還是受自己的所困,為天道所困,便是掙扎也枉然,人生本如此,何苦不順之,若是強行為之,便為自己所困,一生掙扎孤苦還被大眾所棄,不悲嗎?

*^_^*保險理賠,法律諮詢!http://blog.sina..cn/wendong!*^_^*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解讀老子道德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解讀老子道德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