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頌、贊

卷四十七 頌、贊

◎頌

【聖主得賢臣頌一首】

〔善曰:《漢書》曰:王褒既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樂職》、《宣

布》詩,王襄因奏言褒有軼才。上乃徵褒。既至,詔為《聖主得賢臣頌》。〕

※王子淵

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應劭曰:不知純綿之麗密也,瓚以為

純絲。〕羹藜唅糗者,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服虔曰:唅音含。糗,乾食也。〕

今臣僻在西蜀,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戰國策》張儀曰:蜀,西僻

之國,而戎翟之長也。《風賦》曰:起於窮巷之間。《列子》曰:北宮子庇其蓬

室,若廣廈之蔭。《廣雅》曰:茨,覆也。〕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

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雖然,敢不略陳愚心,而杼情素。〔《戰國策》

蔡澤說應侯曰:公孫鞅事,孝公,竭知謀,示情素。〕

記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服虔曰:恭,敬

也。胡廣曰:五始,一曰元,二曰春,三曰王,四曰正月,五曰公即位。〕夫賢

者,國家之器用也。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眾,

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如淳曰:矻矻,健作貌。〕及至巧

冶,鑄幹將之璞,清水淬其鋒,越砥斂其鍔。〔應劭曰:《傳》曰:得一寶劍,

不如一甌冶。甌冶,即巧冶也。《越絕書》曰:楚王召風鬍子而問之曰:寡人聞

吳有幹將,越有甌冶,原請此二人為鐵劍。《吳越春秋》曰:幹將者,吳人。造

劍二枚,一曰幹將,二曰莫耶。郭璞三蒼解詁曰:焠,作刀鑒也。《說文》云:

鍔,劍刃也。晉灼曰:砥石出南昌,故曰越砥。〕水斷蛟龍,陸剸犀革。〔《胡

非子》曰:負長劍,赴榛薄,析兕豹,赴深淵,斷蛟龍。《字林》曰:剸,截也。〕

忽若篲氾畫塗。〔如淳曰:若以篲掃於汜灑之處也。篲音遂。塗,路也。〕如此

則使離婁督繩,公輸削墨,雖崇台五層,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孟子》曰:離婁之明。趙歧曰:古之明目者也,黃帝時人。鄭玄《禮記注》

曰:公輸若,匠師也。般、若之族,多伎巧者也。《史記》曰:蒙恬築長城,延

袤萬餘里。王逸《楚辭》注曰:溷,亂也。〕庸人之御駑馬,亦傷吻弊筴,而不

進於行,胸喘膚汗,人極馬倦,及至駕齧膝,驂乘旦,〔應邵曰:馬怒有餘氣,

常齧膝而行也。張晏曰:齧膝、乘旦,皆良馬名也。駕則旦至,故以為名。〕王

良執靶,韓哀附輿,〔張晏曰:王良,郵無恤也。《世本》云:韓哀侯作御也。

時已有御,此復言之,加其精巧也。《音義》或曰:靶音霸,謂轡也。〕縱騁馳

騖,忽如影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追奔電,逐遺風,〔遺風,風之疾者也。〕

周流八極,萬里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故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郁

燠。〔《論語》曰:當暑歜絺。孔安國曰:絺,葛也。〕襲狐貉

之暖者,不憂至寒之凄愴。〔《論語》曰:狐貉之厚以居。〕何則?有其具者易

其備。賢人君子,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也。是以嘔〔一侯切〕喻受之,〔應劭曰:

嘔喻,和悅貌。〕開寬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夫竭智附賢者,必建仁策,

索人求士者,必樹伯跡,昔周公躬吐握之勞,故有圄空之隆。〔《韓詩外傳》曰:

成王封伯禽於魯,周公誡之曰:無以魯國驕士,吾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

恐失天下之士也。《文子》曰:法寬刑緩,囹圄空虛。〕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

匡合之功。〔《韓詩外傳》曰:齊桓公設庭燎,為士之欲造見者,期年而士不至,

於是東野人有以九九見者,桓公使戲之曰:九九足以見乎?鄙人曰:臣不以九九

足以見也。臣聞君設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

之賢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為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而君猶禮之,

況賢於九九者乎!桓公曰:善。乃禮之。期月,四方之士,相選而並至矣。《論

語》子曰: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又子曰:桓公九合諸侯,

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由此觀之,君人者,勤於求賢而逸於得人。人臣亦然。

〔《呂氏春秋》曰:賢主勞於求賢,而逸於治事。〕

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

〔郭璞《三蒼解詁》曰:悃,誠信也。〕進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

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魯連子》曰:伊尹負鼎佩刀以干湯,得意故尊

宰舍。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文子》曰: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

周。〕百里自鬻,甯戚飯牛,離此患也。〔《孟子》萬章問曰:或曰:百里奚自

鬻於秦,要秦穆公,信乎!孟子曰:不然,好事者為之也。甯戚飯牛,已見《鄒

陽上書》。〕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進退得關其忠,

任職得行其術,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蔬釋蹻,而享膏粱。〔張晏曰:奧,

幽也。渫,狎也。辱,汙也。如淳曰:奧音郁。應劭曰:離此蔬食,釋此木屩。

瓚案:屩,以繩為屨也。《國語》:欒伯請公族大夫,膏粱之性難正也。賈逵曰:

膏,肉之肥者。梁,食之精者。言其食肥美者,率驕放,其性難正也。〕剖符錫

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說士。故世必有聖智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虎

嘯而谷風冽,龍興而致雲氣。〔《周易》曰:雲從龍,風從虎。《管輅別傳》曰:

龍者陽精,以潛於陰,幽靈上通,和氣感神,二物相扶,故能興雲。虎者陰精,

而居於陽,依木長嘯,動於巽林,二數相感,故能運風。〕蟋蟀俟秋吟,蜉蝣出

以陰。〔《易通卦驗》曰:立秋,蜻蛚鳴。蔡邕《月令章句》曰:蟋蟀,蟲名,

世謂之蜻蛚也。《毛詩傳》曰:蜉蝣,渠略也。又《蟲魚疏》曰:渠略甲下有翅,

能飛,夏月陰時出地中。〕《易》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乾卦之辭也,

龍以喻大人,方龍飛在天,喻聖人之德顯,故天下萬物而利見之。王肅曰:大人

在位之日也。〕《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毛詩·大雅》文也。

毛萇曰:皇,天也。鄭玄曰:思,原也。原天多生賢人於邦。〕故世平主聖,俊

乂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皋陶伊尹呂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

布。〔《尚書》曰:厥後惟明明。又曰:則以穆穆在乃位。〕聚精會神,相得益

章。雖伯牙操籧鍾,蓬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晉灼曰:籧音迭遞之

遞,二十四鍾各有節奏,聲之不常,故曰遞鍾。瓚以為《楚辭》曰:奏伯牙之號

鍾。馬融《長笛賦》曰:號鍾高調,號鍾,琴名也。謂伯牙以善鼓琴,不說能擊

鍾也。且《漢書》多借假,或以籧為號,不得便以迭遞判其音也。善曰:《孫卿

子》曰:羿,蜂門,善服射者也。《吳越春秋》陳音曰:黃帝作弓,後有楚狐父

以其道傳羿,羿傳蓬蒙。《漢書》曰:黃帝鼎成,龍迎黃帝,黃帝上騎,小臣持

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龍髯號,故名其弓曰:烏號。〕

故聖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上下俱欲,懽然交欣,

千載一會,論說無疑。翼乎如鴻毛遇順風,沛乎若巨魚縱大壑。〔《春秋保乾圖》

曰:神明之應,疾於倍風吹鴻毛。〕其得意如此,則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

四表,橫被無窮,遐夷貢獻,萬祥必臻。是以聖主不遍窺望,而視已明,不殫傾

耳,而聽已聰。恩從祥風翱,德與和氣游,太平之責塞,優遊之望得。〔為君之

道,冀太平而優遊。今已太平,是責塞也。今已優遊,是望得也。《史記》泄公

曰:今王已出,吾責塞。《尚書大傳》曰:周公作樂,優遊三年。〕遵游自然之

勢,恬淡無為之場。〔《莊子》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

德之至。〕休徵自至,壽考無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尚書》曰:垂拱而

天下治。〕何必偃仰詘,信若彭祖,呴噓呼吸如喬松,眇然絕俗離世哉!〔《庄

子》曰: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列仙傳》曰:王子喬好吹笙,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又曰:赤松子者,神農

時雨師也,至昆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

寧。」蓋信乎其以寧也!

【趙充國頌一首】

〔《漢書》曰:成帝時,西羌常有警。上思將帥之臣,追美充國,乃召黃門

郎楊雄,即充國圖畫而頌之。〕

※楊子云

明靈惟宣,戎有先零。〔《漢書》曰:諸羌先零豪,然先零,羌別號。〕先

零猖狂,侵漢西疆。〔《漢書·宣紀》曰:元鳳元年,西羌反。〕漢命虎臣,惟

后將軍。〔《毛詩》曰:進厥虎臣,闞如虓虎。《漢書》曰:昭帝時,擢充國為

后將軍。〕整我六師,是討是震。〔《漢書》曰:遣后將軍趙充國擊西羌。《毛

詩》曰:整我六師,以脩我戎。又曰:徐方震驚。〕既臨其域,諭以威德。〔

《漢書》曰:充國至西部都尉府,欲以威信招降罕開,乃上疏曰:因田致穀,威

德兼行。〕有守矜功,謂之弗克。〔應劭曰:酒泉太守辛武賢,言充國屯田之便,

不如擊之。《論語讖》曰:重耳反譎,伐德矜功。〕請奮其旅,於罕之羌。〔韋

昭曰:罕,羌名也。蘇林曰:在金城南。武賢言但擊罕羌,先零自降也。〕天子

命我,從之鮮陽。〔應劭曰:宣帝使充國共討罕開於鮮水陽。〕營平守節,屢奏

封章。〔《漢書》曰:充國封營平侯。屢奏封章,言屯田之便,不從武賢之策。〕

料敵制勝,威謀靡亢。〔制勝,已見張景陽雜詩。〕遂克西戎,還師於京。〔

《漢書》曰:充國奏言,凡斬首七千六百級,降者三萬一千二百。請罷屯兵。奏

可。充國振旅而還。〕鬼方賓服,罔有不庭。〔《毛詩》曰:內奰於中國,覃及

鬼方。毛萇曰:鬼方,遠方也。《世本注》曰:鬼方,於漢則先零戎是也。《尚

書》曰:惟周王四征弗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詩人歌功,乃列於雅。〔

《詩·小雅》曰:方叔蒞止,其車三千,又《大雅》曰:江漢之滸,王命召虎。〕

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毛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尚書》曰:武王曰:勖哉夫子,尚桓桓。〕

【出師頌一首】

〔范曄《後漢書》曰:鄧騭,字昭伯,女弟為和熹皇后。安帝立,騭為虎賁

中郎將,封上蔡侯。涼部叛羌。搖蕩西州,詔騭將兵擊之。車駕幸平樂觀餞送,

騭西屯漢陽,征西校尉任尚與羌戰,大敗之。遣中郎將迎拜騭為大將軍,既至,

大會群臣,賜以束帛乘馬。〕

※史孝山〔范曄《後漢書》曰:王莽末,沛國史岑,字孝山,以文章顯。

《文章志》及《集林》、《今書七志》並同,皆載岑《出師頌》,而《流別集》

及《集林》又載《岑和熹鄧後頌並序》。計莽之末,以訖和熹,百有餘年。又

《東觀漢記》:東平王蒼上《光武中興頌》,明帝問校書郎此與誰等,對雲前世

史岑之比。斯則莽末之史岑,明帝之時,已雲前世,不得為和熹之頌明矣。然蓋

有二史岑,字子孝者仕王莽之末,字孝山者當和熹之際。但書典散亡,未詳孝出

爵里,諸家遂以孝山之文,載於子孝之集,非也。騭則鄧後之兄,元舅則騭也。〕

茫茫上天,降祚有漢,兆基開業,人神攸贊,五曜霄映,素靈夜嘆,皇運來

授,萬寶增煥。〔《漢書》曰: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沛公至霸上。應劭

曰:五星所在,其下以義取天下也。又曰:高祖夜經澤中,有大蛇當徑,拔劍斬

蛇,蛇分為兩。後人至蛇所,有一嫗夜哭,人問嫗,嫗曰:吾子白帝子,化為蛇

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也。〕曆紀十二,天命中易,〔《漢書》曰:漢起元高祖,

終於孝平王莽之誅,十有二世也。〕西零不順,東夷遘逆。〔西零,即先零也。〕

乃命上將,授以雄戟,〔《子虛賦》曰:建幹將之雄戟。〕桓桓上將,寔天所啟。

〔桓桓,已見上文。《左氏傳》:晉侯賜畢萬魏,卜偃曰:以是始賞,天啟之矣。〕

允文允武,明詩悅禮。〔《毛詩》曰:允文允武,昭格烈祖。《左氏傳》,趙衰

曰:郄縠說禮樂而敦詩書。〕憲章百揆,為世作楷。〔《禮記》曰:仲尼憲章文

武。《尚書》曰:納於百揆。《禮記》曰: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昔在孟津,

惟師尚父。〔《尚書》曰:武王伐殷,師渡孟津。《毛詩》曰:維師尚父,時惟

鷹揚,諒彼武王。〕素旄一麾,渾一區宇。〔《鬻子》曰:武王伐紂,乃命太公,

把旄以麾之,紂軍反走。《尚書》曰:王右秉白旄以麾。〕蒼生更始,朔風變楚。

〔蒼生,猶黔首也。《尚書》曰:至於海隅蒼生。朔,北方也。楚,南方也。

《史記》子貢問樂曰: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紂為朝歌北鄙之

音,身死國亡,何也?夫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舜樂好之,故天下治也。夫北

者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故身死國亡。〕薄伐獫狁,至於太原。〔《毛

詩·小雅》文也。鄭玄曰:薄伐,言逐出之而已。〕詩人歌之,猶嘆其艱。況我

將軍,窮城極邊。鼓無停響,旗不蹔褰。澤霑遐荒,功銘鼎鉉。〔《禮記》曰:

夫鼎者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勛勞,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

《周易》曰:鼎,金鉉。〕我出我師,於彼西疆。〔《毛詩》曰:我出我車,於

彼牧矣。〕天子餞我,路車乘黃,言念伯舅,恩深渭陽。〔《毛詩序》曰:渭陽,

康公念母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又曰: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

車乘黃。〕介珪既削,列壤酬勛。〔《毛詩》曰:錫爾介珪,以作爾寶。〕今我

將軍,啟土上郡。〔《尚書》曰:建邦啟土也。〕傳子傳孫,顯顯令問。〔《毛

詩》曰: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又曰:令問令望。〕

【酒德頌一首】

※劉伯倫〔臧榮緒《晉書》曰: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志氣曠放,以宇

宙為狹,著酒德頌。為建威參軍。卒以壽終。〕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

轍跡,居無室廬。〔《老子》曰:善行無轍跡。馬融《琴賦》曰:游閑公子,中

道失志,居無室廬,罔所自置。〕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觚,動則摯

榼提壺,〔《說文》曰:榼,酒器也。苦闔切。〕唯酒是務,焉知其餘。有貴介

公子,搢紳處士,〔《左氏傳》曰:伯州黎謂鄭皇頡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吾之

貴介弟也。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因雜搢紳先生之略術。臣瓚曰:縉,赤白色。

紳,大帶。應劭《風俗通》曰:處士者,隱居放言。〕聞吾風聲,議其所以。乃

奮袂攘襟,怒目切齒。〔《北征賦》曰:遂奮袂而北征。《戰國策》張儀說魏王

曰:天下游士,莫不瞋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春秋感精符》曰:

禍亂鋒起,君若贅旒。〕先生於是方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劉熙《孟子注》曰:

槽者,齊俗名之如酒槽也。〕奮髯踑踞,枕麹籍糟!〔《漢書》曰:朱博遷琅

邪,齊部舒緩,博奮髯抵幾曰:觀齊兒欲以為俗耶?又曰:尉佗魋結箕倨。〕無

思無慮,其樂陶陶。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

形,不覺寒暑之切肌,利慾之感情。〔《莊子》曰:知反於帝宮,見黃帝而問焉,

曰:何思何慮則知道?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毛詩》曰:君子陶陶。〕俯

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廣雅》曰:擾擾,亂也。焉如,猶何如也。〕

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二豪,公子、處士也。隨己而化,類蜾蠃之變

螟蛉也。《法言》曰:螟蛉之子。蜾蠃祝之曰:類我,類我。久則肖之矣。速哉

七十子之化仲尼也。李軌曰:螟蛉,桑蟲也。蜾蠃,蜂蟲也。肖,類也。蜂蟲無

子,取桑蟲蔽而殪之,幽而養之。祝曰:類我,久則化而成蜂蟲矣。速疾哉,二

三子受學仲尼之化疾也。〕

【漢高祖功臣頌一首】

※陸士衡

相國酇文終侯沛蕭何,相國平陽懿侯沛曹參,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韓張良,丞

相曲逆獻侯陽武陳平,楚王淮陰韓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趙景王大

梁張耳,韓王韓信,燕王豐盧綰,長沙文王吳芮,荊王沛劉賈,太傅安國懿侯王

陵,左丞相絳武侯沛周勃,相國舞陽侯沛樊噲,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陽酈商,太僕

汝陰文侯沛夏侯嬰,丞相穎陰懿侯睢陽灌嬰,代丞相陽陵景侯魏傅寬,車騎將軍

信武肅侯靳歙,大行廣野君高陽酈食其,中郎建信侯齊劉敬,太中大夫楚陸賈,

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孫通、魏無知,護軍中尉隨何,新成三老董公、轅生,將軍

紀信,御史大夫沛周苛,平國君侯公,右三十一人,與定天下安社稷者也。頌曰:

芒芒宇宙,上墋下黷。〔天以清為常,地以靜為本。今上墋下黷,言亂

常也。墋,不清澄之貌也。《國語》觀射父曰:民神異業,敬而不黷。賈逵曰:

黷,媟也。〕波振四海,塵飛五嶽。〔波振塵飛,以喻亂也。〕九服徘徊,三靈

改卜。〔《周書》曰:乃辨九服之國。《春秋元命苞》曰:造起天地。鑄演人君,

通三靈之貺,交錯同端。〕赫矣高祖,肇載天祿。〔《尚書》曰:天祿永終。〕

沈跡中鄉,飛名帝錄。〔中卿,即中陽里也。《漢書》曰:高祖,中陽里人。

《尚書璇璣鈐》,孔子曰:五帝出,受錄圖。〕慶雲應輝,皇階授木。〔《漢書》

范增謂項羽曰:吾使人望沛公,其氣皆為龍,成五色,此天子氣,急擊之勿失。

《春秋孔演圖》曰:天子皆五帝精,必有諸神扶助,使開階立遂。宋均曰:遂,

道也。《春秋保乾圖》曰:黑帝治八百歲,運極而授木,蒼帝七百二十歲而授火。

言漢之歷運,為周木德所授也。〕龍興泗濱,虎嘯豐谷。〔《尚書序》曰:漢室

龍興。《漢書》曰:高祖為泗上亭長。《淮南子》曰:虎嘯而谷風至。《漢書》

曰:高祖居沛豐。〕彤雲晝聚,素靈夜哭。〔《漢書》曰:高祖隱於芒碣山澤間,

呂后求常得之,高祖怪問呂后。后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求得季。彤,

丹色也。素靈夜哭,已見上文。〕金精仍頹,朱光以渥。〔《漢書·郊祀志》曰:

秦襄公自以居西,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至獻公時,櫟陽雨金,以為瑞,

又作畦畤,祠白帝。少昊,金德也。朱光,謂漢也。殺之者,明漢當滅秦也。〕

萬邦宅心,駿民效足。〔《尚書》曰:宅心知訓。又曰:俊民用章。曹植《與陳

琳書》曰:驥騄不常一步,應良御而效足。〕

堂堂蕭公,王跡是因。〔蕭何為丞相,故曰公。《論語》曾子曰:常常乎張

也,難與並為仁矣。〕綢繆叡后,無競維人。〔《毛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

訓之。〕外濟六師,內撫三秦。〔《漢書》曰: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漢

王數失軍。何常與關中卒輒補缺。應劭曰: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

翟王,分王秦地,故曰三秦。〕拔奇夷難,邁德振民。〔《漢書》曰:何進韓信,

漢王以為大將軍。黥布反,上自將擊之,使使問相國何為?曰:為上在軍,拊循

百姓。《尚書》曰:咎繇邁種德。《周易》曰:君子以振民毓德。〕體國垂制,

上穆下親。〔《周禮》曰:惟王建國,體國經野。班固蕭何述曰:營都立宮,定

制修文。然重威則上穆,刑,約則下親。〕名蓋群后,是謂宗臣。〔班固《漢書》

贊曰:蕭何、曹參,位冠群后,聲施後世,為一代之宗臣。張晏曰:宗臣,國所

宗也。〕

平陽樂道,在變則通。〔《論語》曰:貧而樂。《周易》曰:易窮則變,變

則通。〕爰淵爰嘿,有此武功。〔《莊子》曰:君子淵默而雷聲。《毛詩》曰: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長驅河朔,電擊壞東。〔《漢書》曰:秦將王離圍鉅鹿,

參擊王離軍成陽南,大破之。又擊三秦軍壞東,破之。文穎曰:壞東,地名也。

班固《漢書》述曰:長驅大舉,電擊雷震。〕協策淮陰,亞跡蕭公。〔《漢書》

曰:魏王豹反,參以假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孫遬,大破之。又從韓信擊趙,大

破之。又從韓信擊龍且,大破之。又曰:謁者鄂秋曰:位次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文成作師,通幽洞冥。〔《漢書》張良終,謚曰文成侯。又曰:張良從容步

游下邳圯上,有老父出一編書曰:讀是則為王者師。〕永言配命,因心則靈。

〔《毛詩》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又曰:維此王季,因心則友。〕窮神觀化,

望影揣情。〔《周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史記》太史公曰:虞卿斷事

揣情,為趙畫策。鬼谷子曰:測深揣情。〕鬼無隱謀,物無遯形,武關是辟,鴻

門是寧。〔《漢書》曰:漢王與良西入武關。良曰:臣聞秦將屠者賈豎,易動以

利,今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欲連和,沛公欲聽之。良曰:此其將欲叛,士卒恐

不從,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擊秦軍,大破之。又曰:項羽至鴻門,欲擊沛公。

良因要項伯見沛公,沛公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項王。項羽意乃解。《周易》曰:

人謀鬼謀,百姓與能。〕隨難滎陽,即謀下邑。〔隨難滎陽,見下文。《漢書》

曰:漢王兵還至下邑。漢王曰:吾欲捐關以東,誰可與共功者?良曰:九江王英

布,楚梟將,彭越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此

三人,楚可破也。〕銷印甚廢,推齊勸立。〔《漢書》曰:項羽急圍漢王滎陽。

酈食其曰:誠復立六國,后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行佩之。

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大事去矣。且楚唯無強,六國復撓而從之,陛下

焉得而臣之。漢王曰:趨銷印。后韓信破齊,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良勸漢王

因封之。班固《漢書》述張良曰:推齊銷印,驅致越信。〕運籌固陵,定策東襲!

三王從風,五侯允集。〔《漢書》曰:漢王與齊王信、魏相國彭越期會擊楚,至

固陵,不會。漢王謂張良曰:諸侯不從,奈何?良曰:今能取睢陽以北至穀城,

以王彭越。從陳以東傅海,與齊王信,則楚易敗也。於是韓信、彭越皆引兵來,

黥布隨劉賈皆會。項羽敗,自刎。《淮南子》曰:施於寡妻,至於兄弟,天下從

風。《漢書》曰:漢王用良計,諸侯皆至。《史記》曰:漢部五諸侯兵東伐楚。

又蘇秦曰:梁從風而動。〕霸楚寔喪,皇漢凱入。〔《周禮》曰:師有功則愷樂。〕

怡顏高覽,彌翼鳳戢,託跡黃老,辭世卻粒。〔《史記》良曰:原棄人間事,從

赤松子游耳。乃學辟穀,導引輕身。〕

曲逆宏達,好謀能深。〔《西都賦》曰:大雅宏達。《論語》,子曰:好謀

而成。〕游精杳漠,神跡是尋。重玄匪奧,九地匪沈。〔重玄,天也。《鄧析子》

曰:九地之下,重天之巔。〕伐謀先兆,擠響於音。〔言將伐其謀,先其未兆。

欲墜其響,在於為音。然兆為謀始,響為音初也。《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

伐交。《鶡冠子》曰:音者,所以調聲也,未聞音出而響過其聲者也。〕奇謀六

奮,嘉慮四回。〔《漢書》曰:陳平凡六齣奇計,或頗秘之,世莫得聞。宋仲子

《法言注》曰:張良為高祖畫策六,陳平出奇策四,皆權謀。非正也。然機之此

言,有符仲子之說,未詳相承而誤,或別有所憑也。〕規主於足,離項於懷,格

人乃謝,楚翼寔摧。〔《漢書》曰:淮陰侯破齊王,使使來言漢王。漢王怒而罵,

平躡漢王,漢王寤,乃厚遇齊使。《音義》曰:躡,謂平躡漢王足也。《漢書》,

陳平曰:項羽骨鯁之臣,亞父鍾離沫、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大王捐數萬金,

行反間,間其君臣,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反間既行,羽果疑亞父。亞父去,

發病死。《尚書》曰:格人元龜,罔敢知吉。〕韓王窘執,胡馬洞開。〔《漢書》

曰: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陳平曰:陛下第出,偽游雲夢,信聞天子以好游出,

其勢必郊迎謁,陛下,因禽之,此特萬世之事也。高祖以為然,信果郊迎,即執

縛之。毛萇《詩傳》曰:窘,困也。《漢書》曰:上至平城,為匈奴所圍。高祖

用平奇計,使單于閼氏解圍以得出。〕迎文以謀,哭高以哀。〔《漢書》曰:呂

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誅諸呂,立文帝,平本謀也。又曰:高帝崩,平馳至宮,

哭殊悲。〕

灼灼淮陰,靈武冠世,策出無方,思入神契。〔孔安國《尚書傳》曰:神妙

無方。蔡邕《李咸碑》曰:明略兼洞,與神合契。〕奮臂靈興,騰跡虎噬。凌險

必夷,摧剛則脆。〔《呂氏春秋》曰:凡兵之用也,攻亂則脆。〕肇謀漢濱,還

定渭表。〔《漢書》蕭何謂高祖曰:必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

無可與計事者。漢王乃拜信大將軍。信說漢王曰:今王舉兵而東,三秦可傳檄而

定也。漢王喜,遂聽信計,舉兵出陳倉,定三秦。〕京索既扼,引師北討。〔

《漢書》曰:漢擊楚彭城,漢兵敗散而還。信複發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

索間,齊趙、魏皆反,與楚和,以信為左丞相,擊魏。〕濟河夷魏,登山滅趙。

〔《漢書》曰:信遂進擊魏、魏盛兵蒲坂,塞臨晉。信乃益為疑兵,陳船欲渡臨

晉,而伏兵從夏陽以木罌缶渡軍,襲安邑,虜魏王豹,信請北舉燕。趙,選輕騎

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登山而望趙軍,戒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

疾入,拔趙幟,立漢幟。後趙空壁爭漢鼓旗,奇兵馳入趙壁,皆拔趙幟,立漢赤

幟。趙卒見之,大驚,遂亂走,禽趙王歇。〕威亮火烈,勢逾風掃,〔《孫子》

曰: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則彼三軍

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此用兵之法也。〕拾代如遺,偃齊猶草。〔《漢書》曰:

信進擊代,禽夏說閼與。李奇曰:代相也。孟康曰:音焉預,邑名也。《漢書》

曰:信發趙兵未發者擊齊,信引兵東,遂渡河,襲齊歷下軍,至臨菑,齊王走高

密。又梅福上書曰:高祖取楚如拾遺。《論語》曰:草上之風必偃。〕二州肅清,

四邦咸舉。〔據《禹貢》九州之屬,魏趙屬冀州,齊代屬青州。四邦,魏、代、

趙、齊也。〕乃眷北燕,遂表東海。〔《漢書》曰:信用廣武君策,發使使燕,

燕從風而靡。又曰:信平齊,使人言於漢王,齊誇詐多變,反覆之國,不為假王

以鎮之,其勢不定,請自立為假王。漢王乃遣張良立信為齊王。表東海,已見九

錫文。〕克滅龍且,爰取其旅。〔《漢書》曰:齊王走高密,使使於楚。楚使龍

且救齊,與信夾淮水陣,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盛沙,以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

且,佯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遂追渡水。信使人決雍囊,水大至,

龍且軍太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楚卒皆降之。〕劉項懸命,人謀是與。〔

《漢書》蒯通說信曰:當今之時,兩主縣命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

勝。人謀,已見上文。〕念功惟德,辭通絕楚。〔《漢書》曰:項王使肝胎人武

涉往說信曰:足下何不與楚連和,三分天下而王齊。信辭曰:人信親我,背之不

祥。蒯通知天下權在信,深說以三分天下之計。信自以功大,漢不奪我齊,遂不

聽。《尚書》曰:惟帝念功。〕彭越觀時,弢跡匿光。人具爾瞻,翼爾鷹揚。

〔杜預《左氏傳注》曰:韜藏弢與韜古字通也。《毛詩》曰:赫赫師尹,人具爾

瞻。又曰: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威凌楚域,質委漢王。靖難河濟,即宮舊梁。

〔《漢書》曰:漢使人賜越將軍印綬,使下濟陰以擊楚,大敗楚軍,拜越為魏相

國。漢敗彭城,越皆亡其所下城。獨將其兵北居河上,往來為漢王游兵擊楚,絕

其糧於梁地。項籍死,封越為梁王,都定陶。《禮記》孔悝為鼎銘曰:即宮於宗

周。〕烈烈黥布,耽耽其眄。〔《漢書》曰:黥布,姓英氏。項梁定會稽,布以

兵屬之。《周易》曰:虎視眈眈。〕名冠彊楚,鋒猶駭電。〔《漢書》曰:楚兵

常勝,功冠諸侯者,以布數以少敗眾。〕睹幾蟬蛻,悟主革面。〔《漢書》曰:

漢王使隨何說布,布間行與何歸漢。《淮南子》曰:蟬飲不食,三十日而蛻。

《周易》曰:小人革面,以從君也。〕肇彼梟風,翻為我扇。〔《漢書》曰:上

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天命方輯,王在東夏。〔東夏,即陽夏也。《漢書》

曰:漢王追項羽至陽夏南。〕矯矯三雄,至於垓下。〔三雄,韓信、彭越、英布。

《漢書》曰:漢王發使使韓信、彭越至,皆引兵來。黥布隨劉賈皆會,圍羽垓下。

《毛詩》曰:矯矯虎臣也。〕元兇既夷,寵祿來假。〔元兇,謂項羽。班固《漢

書》張湯述曰:既成寵祿,亦罹咎慝。〕保大全祚,非德孰可。〔《左氏傳》楚

子曰:保大定功。班固《漢書》張湯述曰:子孫遵業,全祚保國。〕謀之不臧,

舍福取禍。〔《毛詩》曰: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左氏傳》劉子曰:能者養之

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

張耳之賢,有聲梁魏。〔《漢書》曰:張耳,大梁人也,少時及魏公子毋忌

為客。《毛詩》曰:文王有聲。〕士也罔極,自詒伊愧。〔《漢書》曰:張耳、

陳餘相與為刎頸交。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王離圍之,餘自度兵少,不敢前。后

耳得出鉅鹿,責餘,餘怒,脫印綬與耳,耳佩其印綬。后餘以兵襲耳,耳敗走。

《毛詩》曰: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又曰:心之憂矣,自詒伊慼。詒音怡。〕俯

思舊恩,仰察五緯。〔《漢書》耳曰:漢王與我有故,而項王強立我,我欲之楚。

甘公曰:漢王之入關,五星聚東井,先至必王,耳走漢。《易乾鑿度》曰:五緯

順軌,四時和肅。〕脫跡違難,披榛來洎。改策西秦,報辱北冀。〔《漢書》曰:

漢定三秦,方圍章邯廢丘,耳謁漢王。又曰:漢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餘

泜水上,追殺趙王歇於襄國。泜音祗。〕悴葉更輝,枯條以肄。〔以木為喻

也。《漢書》曰:漢立耳為趙王。毛萇《詩傳》曰:斬而復生曰肄。〕

王信韓孽,宅土開疆。我圖爾才,越遷晉陽。〔《漢書》曰:韓王信,故韓

襄王孽孫也。漢立信為韓王,上以信壯武,乃更以太原郡為韓國,徙信以備胡,

都晉陽。毛萇詩曰:我圖爾居。〕廬綰自微,婉孌我皇。〔《漢書》曰:高祖與

綰壯學書,又相愛也。班固《漢書》述哀紀曰:婉孌董公,惟亮天工。〕跨功逾

德,祚爾輝章。〔《漢書》曰:群臣知上欲王綰,皆曰:綰可王。上乃立綰為燕

王。章,印章也。〕人之貪禍,寧為亂亡。〔《漢書》曰:高祖崩,綰遂將其眾

亡入匈奴,死胡中。《毛詩》曰:民之貪亂,寧為荼毒。鄭玄曰:天下之民,苦

王之政,欲其亂亡也。〕

吳芮之王,祚由梅鋗。功微勢弱,世載忠賢。〔《漢書》曰:天下之初叛

秦,吳芮率越人舉兵以應諸侯。沛公攻南陽,遇芮之將梅鋗,與偕攻析酈。上

以鋗有功武關,故德芮,徙為長沙王。高祖賢之,詔御史,長沙王忠,其著之

甲令。〕

肅肅荊王,董我三軍。〔《漢書》:劉賈將貳萬人,騎數百,擊楚。孔安國

《尚書傳》曰:董,督也。〕我圖四方,殷薦其勛。〔《漢書》曰:漢王追項籍

至固陵,賈使人間招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反楚佐賈。〕庸親作勞,舊楚是分,往

踐厥宇,大啟淮墳。〔《漢書》曰:高祖子弟弱,昆弟少,欲王同姓以鎮天下,

詔立賈為荊王,王淮東。《毛詩》曰:鋪敦淮墳。〕

安國違親,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劍,永言固之。〔《漢

書》曰:王陵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實軍中。陵使至,則東卿坐陵母,欲以招陵。

陵母私送使者,泣曰: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長者也。無以老妾故持二

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毛詩》曰: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淑人君

子,實邦之基。〔《毛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又曰:樂只君子,邦家之

基。〕義形於色,憤發於辭。〔《漢書》曰:陵為人少文任氣,好直言。高后欲

立諸呂為王,問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馬而盟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今王呂氏,非約也。《公羊傳》曰: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主亡與亡,末命是

期。〔主亡與亡,已見任昉為《范雲立太宰碑表》。〕

絳侯質木,多略寡言。〔《漢書》曰:周勃為人木強敦厚。《論語》摘輔曰:

子然公順多略。〕曾是忠勇,惟帝攸嘆。〔《漢書》曰:始呂后問宰相,高祖曰:

安劉氏者,必勃也。〕雲驚靈丘,景逸上蘭,平代禽豨,奄有燕韓。〔《漢書》

曰:陳豨反,勃復擊豨靈丘,破之,斬豨,定代郡九縣。燕王盧綰反,勃破綰軍

上蘭,定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寧亂以武,斃呂以權。〔《漢書》曰:高后崩,

呂產秉權,欲危劉氏。勃與丞相平誅諸呂。《左傳》樂桓子謂范宣子曰:夫克亂

在權。〕滌穢紫宮,徵帝太原。〔《漢書》曰:勃已滅諸呂,遂共迎立代王,是

為孝文皇帝。勃曰:臣無功,請得除宮。乃與太僕滕公入宮,載少帝出,乃奉天

子法駕迎皇帝代邸。張衡《羽獵賦》曰:開閶闔兮坐紫宮。〕實惟太尉,劉宗以

安。〔《漢書》曰:惠帝以勃為太尉。安劉氏,已見上文。〕挾功震主,自古所

難。〔《漢書》蒯通說韓信曰:功略震主者身危。〕勛耀上代,身終下藩。〔

《漢書》上曰:丞相,朕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乃免丞相,就國。薨。〕

舞陽道迎,延帝幽藪。〔《漢書》曰:陳勝初起,蕭何、曹參使噲求高祖,

迎立為沛公。范曄《後漢書》順帝詔曰:張揖竄跡幽藪。〕宣力王室,匪惟厥武。

揔干鴻門,披闥帝宇。聳顏誚項,掩淚悟主。〔《漢書》曰:項羽在鴻門,亞

父謀欲殺沛公。樊噲聞事急,乃持楯入曰:沛公先入定咸陽,以待大王。大王聽

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項羽默然。高祖嘗病,惡見

人,卧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噲乃排闥直入,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

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高帝笑而起。《尚書》帝曰:余欲

宣力。《禮記》子曰:揔干而山立,武王事也。班固《漢書》贊曰:金日磾以

篤敬悟主,忠信自著。〕

曲周之進,於其哲兄。俾率爾徒,從王於徵。〔《漢書》曰:酈食其進其弟

商,使將數千人,從沛公略地。《漢書》谷永謝王鳳曰:察父哲兄,覆育子弟,

誠無以加。〕振威龍蛻,攄武庸城,六師寔因,克荼禽黥。〔《漢書》曰:燕王

荼反,商以將軍從擊荼,戰龍蛻,破荼軍。《音義》或曰:龍脫,地名也。音奪。

《漢書》曰:商又從擊黥布,兩陳以破布軍。又曰:布軍與上兵遇蘄西,上乃壁

庸城。鄧展曰:地名也。〕

猗歟汝陰,綽綽有裕。〔《毛詩》曰:猗與那與。又曰:此令兄弟,綽綽有

裕。〕戎軒肇跡,荷策來附。〔《漢書》曰:上降沛,為沛公,以嬰為太僕,常

奉車。〕馬煩轡殆,不釋擁樹。皇儲時乂,平城有謀。〔《漢書》曰:嬰從擊項

籍,漢王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取兩兒棄之,嬰常收載

行,面擁樹馳。晉灼曰:今京師謂抱小兒為擁樹。《漢書》曰:平城之難,冒頓

乃開一角,高帝出,欲馳,嬰固請徐行,弩皆持滿外鄉,卒以得脫。〕

穎陰銳敏,屢為軍鋒。奮戈東城,禽項定功。〔《漢書》曰:項籍敗垓下去,

嬰追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斬籍。〕乘風藉響,高步長江,收吳引淮,光啟於

東。〔《漢書》曰:嬰渡江,定吳,還定淮北。《呂氏春秋》曰:順風而呼,聲

乃如疾,所因便也。《左氏傳》宋向戌曰:光啟寡君,群臣安矣。〕

陽陵之勛,元帥是承。〔《漢書》曰:傅寬屬淮陰,擊破齊歷下軍,屬丞相

參,殘博。〕信武薄伐,揚節江陵。夷王殄國,俾亂作懲。〔《漢書》曰:靳歙

別定江陵,身得江陵王,致雒陽。《上林賦》曰:揚節上浮。《毛詩》曰:戎狄

是膺,荊舒是懲。〕

恢恢廣野,誕節令圖。進謁嘉謀,退守名都。東窺白馬,北距飛狐。即倉敖

庾,據險三塗。〔《漢書》曰:漢王數困滎陽成皋,計欲捐成皋以東,屯鞏雒以

距楚。酈食其曰:原足下急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

道,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歸矣。《老子》曰:

天網恢恢。班固《漢書》述曰:陳湯誕節,救在三哲。《尚書》曰:爾有嘉謀嘉

猷。杜預《左氏傳注》曰:三塗在河南陸渾縣南。〕輶軒東踐,漢風載徂。〔

《漢書》曰:燕、趙已定,唯齊未下。上使酈食其說齊,齊王田廣以為然,罷歷

下兵守備。〕身死於齊,非說之群。〔《漢書》曰:韓信聞食其下齊,乃襲齊王。

齊王田廣聞漢兵至,以為食其賣己,乃烹食其。〕我皇寔念,言祚爾孤。〔《漢

書》曰:高祖舉功臣,思食其,封其子為高梁侯。〕

建信委輅,被褐獻寶。〔《漢書》婁敬脫輅見虞將軍曰:臣願見上言便宜事,

虞將軍欲與鮮衣。敬曰:臣衣帛,衣帛見,衣褐,衣褐見,不敢易衣。虞將軍入

言於上,上召見。〕指明周漢,銓時論道。移帝伊洛,定都邦鎬。〔《漢書》,

婁敬謂上曰:陛下取天,與周異,而都雒陽,不便,不如入關,據秦之固。是日

車駕西都長安。班固《漢書》婁敬述曰:敬繇役夫,還京定都。《聲類》曰:銓,

所以稱物也。〕柔遠鎮邇,寔敬攸考。〔《毛詩》曰: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爾雅》曰:考,成也。〕

抑抑陸生,知言之貫。〔《毛詩》曰:抑抑威儀,維德之隅。《漢書》武詔

曰:《詩》云:九變復貫,知言之選。應劭曰:言變政復禮,合於先王舊貫。選,

善也。〕往制勁越,來訪皇漢。〔《漢書》曰:中國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賈賜佗印為南越王,賈卒拜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高帝大悅。

《爾雅》曰:訪,謀也。〕附會平勃,夷凶翦亂。〔《漢書》曰:諸呂欲危劉氏,

陳平患之。賈說平曰:天下安,注意於相;危,注意於將。將相和,天下雖有變,

權不分。君何不交懽太尉,深相結。平乃以五百金為絳侯壽。太尉勃亦報如之。

則呂氏謀益壞,及誅呂氏,賈頗有力焉。〕所謂伊人,邦家之彥。〔《毛詩》曰:

所謂伊人,於焉逍遙。又曰:彼己之子,邦之彥兮。班固《漢書》王遵贊曰:遵

實赳赳,邦家之彥。〕

百王之極,舊章靡存。〔班固《漢書》贊曰:漢承百王之弊。《典引》曰:

彝倫斁而舊章缺。〕漢德雖朗,朝儀則昏。稷嗣制禮,下肅上尊,穆穆帝典,煥

其盈門,風睎三代,憲流后昆。〔《漢書》叔孫通曰:臣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

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通曰:臣願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其

儀就,皇帝輦出房,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肅敬。高帝曰: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劇秦美新》曰:帝典闕而不補。《毛詩》曰:韓侯顧之,爛其盈門。包咸《論

語注》云:三代,夏、殷、周也。《尚書》曰:垂裕后昆。〕

無知叡敏,獨昭奇迹,察侔蕭相,貺同師錫。〔蕭何進韓信,無知進陳平,

故曰侔也。《漢書》曰:陳平降漢,因魏無知求見漢王。後上封平,平曰:非魏

無知,臣安得進。上乃賞魏無知。《尚書》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隨

何辯達,因資於敵。紓漢披楚,唯生之績。〔《漢書》漢王曰:孰為我使淮南,

使之發兵背楚,項王必留。留數月,漢之取天下可萬全。隨何曰:臣請使之。往

說布,布歸漢。《毛詩》曰:酆水東注,惟禹之績。〕

皤皤董叟,謀我平陰。三軍縞素,天下歸心。〔《漢書》曰:漢王南渡平陰

津。至洛陽,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曰:項王無道,放殺其主,三軍之眾,為之

素服東伐,四海之內,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漢王曰:善。於是為義帝發喪,

兵皆縞素,擊楚之殺義帝者。《論語素王受命讖》曰:河受圖,天下歸心。〕

袁生秀朗,沈心善照。漢旗南振,楚威自撓。大略淵回,元功響效。邈哉惟

人,何識之妙。〔《漢書》曰:袁生說漢王曰:原軍出武關,項王必引兵南走,

王深壁,令滎陽成皋間且得休,王乃復走滎陽,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

休,復與之戰,破楚必矣。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間。羽乃聞漢王在宛,果引兵

南。《漢書》司馬遷述曰:大略孔明。《史記》太史公曰:惟祖元功,輔臣股肱。〕

紀信誑項,軺軒是乘。攝齊赴節,用死孰懲。自與煙消,名與風興。〔《漢

書》曰:項羽圍漢王滎陽,將軍紀信曰:事急矣,臣請誑楚,可以間出。紀信乃

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皆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遯。羽見紀

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燒殺信。《論語》曰:攝齊升堂。〕周苛慷

慨,心若懷冰。〔應邵《風俗通》曰:言人清高,如冰之潔。〕刑可以暴,志不

可凌。〔《漢書》曰:楚圍漢王滎陽急,漢王出去,而使苛守滎陽。楚破滎陽,

欲令將,苛罵曰:若趣降漢王,不然,今為虜矣。項王怒,烹苛。〕貞軌偕沒,

亮跡雙升。〔謝承《後漢書》黃向對策曰:雷陳義重,出則升。〕帝疇爾

庸,後嗣是膺。〔《漢書》曰:苛子成,以父死王事,封為高景侯。又曰:襄平

侯紀通尚符節。張晏曰:紀信子也。晉灼曰:紀信焚死,不見其後。功臣表曰:

襄平侯紀通,父成,以將軍從定三秦,死王事,子侯。然則通非信子也。機之此

言,與晏同誤也。〕

天地雖順,王心有違。《毛詩》曰:行道遲遲,中心有違。懷親望楚,永言

長悲。侯公伏軾,皇媼來歸,是謂平國,寵命有輝。〔《漢書》曰:漢遣陸賈說

羽,請太公,羽弗聽。漢復使侯公說羽,羽歸太公媼。《漢書·項羽傳》曰:歸

漢王父母妻子。《漢書·音義》曰:媼,母別名也。《楚漢春秋》曰:上欲封侯

公,匿不肯復見。曰:此天下之辨士,所居傾國,故號平國君。〕

震風過物,清濁效響。〔《文子》曰:昔堯之治天下也,舜為司徒,契為司

馬,禹為司空,后稷為田疇,奚仲為工師。是以離叛者寡,聽從者眾。若風之過

簫,忽然感之,各以清濁應物也。〕大人於興,利在攸往。〔《周易》曰:巽,

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弘海者川,崇山惟壞。〔《管子》曰:海不辭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韶護錯音,

袞龍比象。〔《漢書》曰:舜作韶,湯作護。《周禮》:王之吉服,享先王,即

袞龍衣也。《左傳》曰:臧哀伯曰:五色比象,昭其物也。〕明明眾哲,同濟天

網。〔《毛詩》曰:明明魯侯。崔寔《本論》曰:舉彌天之網,以羅海內之雄。〕

劍宣其利,鑒獻其朗。〔《廣雅》曰:鑒,炤也。鑒謂之鏡。〕文武四充,漢祚

克廣。〔《尚書》曰:光被四表。孔安國曰:光,充也,充溢四外也。《毛詩》

曰:克廣德心。〕悠悠遐風,千載是仰。

◎贊

【東方朔畫贊一首(並序)】

※夏侯孝若〔臧榮緒《晉書》曰:夏侯湛,字孝若,譙國人也。美容儀才華

富盛,早有名譽,與潘岳友善,時人謂之連璧,為散騎常侍。此贊為當時所重。〕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漢書》曰:朔為太中大夫。又曰:

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漢書·地理志》無厭次縣,而《功臣表》有厭次侯

爰類,疑《地理》誤也。〕魏建安中,〔范曄《後漢書》曰:獻帝改興平三年為

建安元年,今雲魏,疑誤也。〕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漢書》:

平原郡有樂陵縣也。〕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環瑋博達,思周變通。〔《家語》孔子曰:老聃博古而達今。王肅曰:

博達古今而好道。《周易》曰: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又曰:變通

者,趨時者也。〕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游以取位。〔王逸《楚辭》序曰:

不忍以清白久居濁世。〕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論語》曰:直

道而事人。《解嘲》曰: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慠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

以明節。〔《家語》南宮叔曰:孔子作《春秋》,垂訓後嗣。班固《漢書》贊曰:

朔正諫似直。〕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諧以取容。〔班固《漢書》贊曰:朔詼

諧逢占,其事浮淺。《字書》曰:詼,啁也。孔安國《尚書傳》曰:諧,和也。

《史記》太史公曰:王翦偷合取容。〕潔其道而穢其跡,〔班固《漢書》贊曰:

朔穢德似隱。〕清其質而濁其文。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禮記》孔

子曰: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鄭玄曰:張弛,以弓弩喻人也。班固《漢書》東方

朔述曰:弛張沈浮。《周易》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常,非離群也。〕

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楊子云《解嘲》曰:雖其人之贍智。〕倜儻博物,

觸類多能。〔《史記》曰:魯仲連好奇偉倜儻之畫策。《左氏傳》晉侯聞子產之

言曰:博物君子也。《周易》曰:觸類而長之。《論語》太宰曰:夫子聖者與,

何其多能也。〕合變以明笇,幽贊以知來。〔《周易》曰:夫爻者何也?言

乎變者也。又曰: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又曰:神以知來,智以藏往。〕自《三墳》、

《五典》、《八索》、《九丘》,〔《左氏傳》曰:左史倚相趍過。王曰:是良

史也,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

眾流之論。〔《漢書》曰:陰陽家流者,蓋出於羲和之官。圖,《河圖》也。緯,

五緯也,謝承《後漢書》曰:尤明圖緯,百家眾流,已見任昉《策秀才文》。〕

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莊子》曰:支離疏鼓策播糈,足以食十人。

糈音所。《漢書》曰:上嘗使諸數家射覆,不能中,使朔射之,連中,輒賜帛。

逆,逆刺也。〕經脈藥石之藝,射御書計之術。〔《漢書》曰:醫經者,原人血

脈經絡,而用度箴石湯火之所施,調百葯齊和之所宜。《周禮》曰:六藝,禮、

樂、射、御、書、數也。〕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孔安國《尚書序》

曰:研精覃思。《易》曰:不習,無不利。〕經目而諷於口,過耳而闇於心。

〔孔融《薦禰衡表》曰: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暫聞,不忘於心。〕夫其明濟

開豁,包含弘大,凌轢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漢書》曰:

張楚並興,兵相跆籍。蘇林曰:跆音台。鄧展曰:躡也。〕出不休顯,賤不憂戚,

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草芥。〔《十洲記》曰:朔弄萬乘,傲王公。《孟子》

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已,視之如草芥。〕雄節邁倫,高氣蓋世,〔《漢書》項羽

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孟子》曰:聖人

之於人,亦類也。出於其類,拔於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莊子》

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

往侍事焉。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屍而歌,禮乎?二

人相視而笑,曰:是惡乎知禮意!子貢反,以告孔子。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

而丘也遊方之內者也。司馬彪曰:方,常也。言彼游心於常教之外也。〕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莊子》曰: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也。《淮南子》曰:至人蟬蛻蛇游,

忽然入冥。《史記》趙高曰:聖人龍變而從之。《列仙傳》曰:東方朔,武帝時

為郎,宣帝時棄去,后見會稽。〕神交造化,靈為星辰。〔《淮南子》曰:大丈

夫恬然無為,與造化逍遙。高誘曰:造化,天地也。應劭《風俗通》曰:東方朔

是太白星精,黃帝時為風后,堯時為務成子,周時為老聃,在越為范蠡,齊為鴟

夷子。言其變化無常也。〕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此國,謂樂陵也。其父為樂陵郡守,史傳不載,難得而知

也。〕仆自京都,言歸定省。〔京都,洛陽也。《毛詩》曰:言告言歸。《禮記》

曰:凡為人子之禮,昏定而晨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寢,

見先生之遺像,〔《楚辭》曰:馮翼遺像,何以譏之。〕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

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遯居貞。〔矯矯,輕舉之貌也。《毛詩》曰:矯矯武臣。《周

易》曰:肥遯,無不利。又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退不終否,進亦避榮。

〔《周易》曰: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臨世濯足,希古振纓。〔《楚

辭》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濁我足。〕涅而無

滓,既濁能清。〔《論語》子曰:涅而不緇。《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淮南子》曰:濁而徐清,沖而徐盈。〕無滓伊何,高明克柔。〔《尚書》曰:

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能清伊何,視汙若浮。〔班固《東方朔述》曰:懷肉汙

殿,弛張浮沈。〕樂在必行,處淪罔憂。〔《周易》曰: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跨世凌時,遠蹈獨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蹤。邈邈先生,其道猶龍。〔《莊子》

曰:孔子見老聃,而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何規哉?孔子曰:吾乃於是乎見

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靈氣,而養乎陰陽。余口張而不能脅,予有何規於

老聃哉!〕染跡朝隱,和而不同。〔《史記》東方朔曰:如朔所謂避俗於朝廷間

也。《論語》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棲遲下位,聊以從容。〔《毛詩》曰:或

棲遲偃仰。《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不可得而治也。《尚書》曰:寬而

有制,從容以和。〕

我來自東,言適茲邑。〔茲邑,謂樂陵也。《毛詩》曰:我來自東,零雨其

濛。《爾雅》曰:適,往也。〕敬問墟墳,企佇原隰。〔王仲宣《贈蔡子篤詩》

曰:允企伊佇。〕墟墓徒存,精靈永戢。民思其軌,祠宇斯立,徘徊寺寢,遺像

在圖,周旋祠宇,庭序荒蕪。〔《爾雅》曰:東西牆謂之序。〕榱棟傾落,草萊

弗除。〔《呂氏春秋》曰:農夫弗除。〕肅肅先生,豈焉是居,是居弗形,悠悠

我情。〔悠悠,已見上文。〕昔在有德,罔不遺靈,天秩有禮,神監孔明。〔

《尚書》咎繇曰:天秩有禮,自我五禮五庸哉!《毛詩》曰:祀事孔明。〕彷彿

風塵,用垂頌聲。

【三國名臣序贊一首】

※袁彥伯〔檀道鸞《晉陽春秋》曰:袁宏,字彥伯,陳郡人。為大司馬府記

室參軍,稍遷至吏部郎,出為東陽郡守,卒。〕

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漢書》成帝詔曰:天生眾民,不能相

治;為之立君,以統理之。〕明君不能獨治,則為臣以佐之。〔《墨子》曰:古

者同天之義,是故選擇賢者,立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為未足獨治天下,是以選

擇其次,立為三公。〕然則三五迭隆,歷世承基。〔《史記》楚子西曰:孔丘述

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西京賦》曰:若歷世而長存。又曰:繼體承基。〕揖

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孔叢子》曾子謂子思曰:舜禹揖讓,湯武用師,

非相詭,乃時也。《尚書》,武王曰:稱爾戈,比爾干。宋均樂動聲儀注曰:武

象,象伐時用干戈也。〕莫不宗匠陶鈞,而群才緝熙。〔《鄧析子》曰:聖人逍

遙一世間,宰匠萬物之形。《漢書》鄒陽上書曰: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

上。《音義》曰:陶家名模下圓轉為鈞。《毛詩》曰:維清緝熙。〕元首經略,

而股肱肆力。〔《尚書》,咎繇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遭離不同,跡有

優劣,〔王命論曰:遭遇異時,禪伐不同。《孝經鉤命決》曰:俱在隆平,優劣

殊跡。〕至於體分冥固,道契不墜,〔言至於君臣之體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

契,亦存而不墜。〕風美所扇,訓革千載,其揆一也。〔《蒼頡篇》曰:革,戒

也。《孟子》曰:先聖后聖,其揆一也。〕故二八升而唐朝盛,伊、呂用而湯武

寧。〔舜舉八元八愷,用之於堯時也。成湯得伊尹,武王得呂望,而社稷安也。〕

三賢進而小白興,五臣顯而重耳霸。〔三賢,管仲、鮑叔牙、隰朋也。五臣,狐

偃、趙襄、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中古凌犀,斯道替矣。居上者不以至公

理物,為下者必以私路期榮,御圓者不以信誠率眾,執方者必以權謀自顯。〔

《呂氏春秋》曰:天道圓,地道方,聖人之所以立上下。主執圓,臣處方。方圓

不易,國乃昌。高誘曰:上,君也。下,臣也。〕於是君臣離而名教薄,世多亂

而時不治。故蘧、甯以之卷舒,柳下以之三黜,〔《論語》子曰: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又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又曰: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之。〕接輿以之行歌,魯連以之赴海。〔《論語》: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史記》曰:魯連子下聊城,田單歸而欲爵之,魯連逃

隱於海上。〕襄世之中,保持名節,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

流也。〔《魏志》董昭謂太祖曰:明公樂保名節。《論語·比考讖》曰:君子上

達,與天合符。《劇秦美新》曰:地合靈契,《史記》曰:樂毅賢,好兵。為魏

昭王使於燕,燕昭王以客禮待之,樂毅遂委質為臣,燕王以為亞卿。〕夫未遇伯

樂,則千載無一驥。〔《戰國策》楚客謂春申君曰:昔者騏驥駕鹽車,上吳坂,

遷延負軛而不能進,見伯樂仰而鳴之,知伯樂知己也。〕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

傑。〔《漢書》曰:高祖隆準而龍顏。應劭曰:顏,額顙也。《漢書》上曰:夫

運策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

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

也。〕漢之得材,於斯為貴。高祖雖不以道勝御物,群下得盡其忠,蕭曹雖不以

三代事主,百姓不失其業,靜亂庇人,抑亦其次。〔《左氏傳》宰孔謂晉侯曰:

君務靜亂,無勤於行。又,劉子謂趙孟曰:盍遠續禹功,而大庇民。《論語》,

子曰:抑亦可以為次也。〕

夫時方顛沛,則顯不如隱,萬物思治,則默不如語。〔《毛詩序》曰:下泉,

思治也。《周易》曰:君子或默或語。〕是以古之君子,不患弘道難,遭時難,

遭時匪難,遇君難。〔《論語》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莊子謂魏王曰:士

有道德而衣弊履穿,此所謂非遭時者也。《文子》《老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

可與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化所以千載不一也。〕故有道無時,

孟子所以咨嗟,有時無君,賈生所以垂泣。〔孟子曰:齊人有言,雖有智慧,不

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漢書》賈誼上疏曰:臣竊惟事勢,可為流涕者

二。〕夫萬歲一期,有生之通塗。〔《桓子新論》曰:夫聖人乃千載一出。然此

文雲萬歲一期,蓋甚言之,以避下文也。《莊子》曰:萬世之後,而遇大聖。知

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千載一遇,賢智之嘉會。〔《東觀漢記》太史官曰:

耿況彭寵,俱遭際會,順時承風,列為蕃輔。忠孝之策,千載一遇也。《博弈論》

曰:誠千載之嘉會,百世之良遇也。《周易》曰:亨者,嘉之會也。〕遇之不能

無欣,喪之何能無慨?古人之言,信有情哉!余以暇日,常覽《國志》。考其君

臣,比其行事,雖道謝先代,亦異世一時也。

文若懷獨見之明,而有救世之心。〔《文子》曰:必有獨見之明,然後能擅

道而行。《左氏傳》子產曰:吾以救世。〕論時則民方塗炭,計能則莫出魏武。

〔《尚書》曰: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故委面霸朝,豫議世事。舉才不以標鑒,

故久之而後顯;籌畫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後定。雖亡身明順,識亦高矣!

董卓之亂,神器遷逼。〔《老子》曰: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

公達慨然,志在致命。〔《論語》子張曰:士見危致命。〕由斯而談,故以大存

名節。至如身為漢隸,而跡入魏幕。源流趣舍,其亦文若之謂。所以存亡殊致,

始終不同,將以文若即明,名教有寄乎?〔言文若殞身,既明仁義之道,且寄跡

於名教之地也。〕夫仁義不可不明,則時宗舉其致;〔《莊子》曰:仁義已明,

而分守次之。〕生理不可不全,故達識攝其契。〔《鷦鷯賦》曰:生生之理足矣。〕

相與弘道,豈不遠哉!〔弘道,已見上文。〕

崔生高朗,折而不撓。〔《管子》曰:夫玉溫潤以澤,仁也。折而不橈,勇

也。〕所以策名魏武,執笏霸朝者,蓋以漢主當陽,魏后北面者哉。〔鍾會《與

吳主書》曰:執笏之心,載在名策。《左傳》甯武子曰: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

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禮記》曰:君之南鄉,答陽之

義也。臣之北面,答君也。〕若乃一旦進璽,君臣易位。〔《漢書》曰:群臣謹

奉天子璽符,代王遂即天子位。〕則崔子所不與,魏武所不容。夫江湖所以濟舟,

亦所以覆舟。〔《孫卿子》孔子曰: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能覆

舟。〕仁義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賢玉摧於前,來哲攘袂於后,〔仁義,

已見上文。《漢書》公孫獲曰: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豈非天懷發中,而

名教束物者乎?

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蜀志》曰:諸葛亮每自

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唯博陵崔叔平、潁川徐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

然。《周易》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琴賦》曰:體制風流,莫不相襲。〕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論語》曰:為國以禮。《孝經援神契》曰:得萬國之

懽心,人說喜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蜀志》曰:廖立為長水校

尉,誹謗先帝,於是廢立為庶人,徙汶山郡。聞諸葛亮卒,垂泣曰:吾終為左衽

矣。《左傳》聲子曰:善為國者,賞不潛,而刑不濫。〕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

〔《左氏傳》曰: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及其臨終顧託,

受遺作相,劉后授之無疑心,武侯處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

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蜀志》曰: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成都,屬以後

事。謂亮曰: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

之力,繼之以死。又敕後主,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尚書》曰:成王將崩,

作顧命。班固《漢書》述曰:博陸堂堂,受遺武皇。春秋元命苞曰:繼體守文之

君,不害聖人之王。〕公瑾卓爾,逸志不群。總角料主,則素契於伯符;〔《吳

志》曰:孫策,字伯符。《江表傳》策令曰:周公瑾與狐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毛詩》曰:總角丱兮。〕晚節曜奇,則叄分於赤壁。〔《吳志》曰:曹公入荊

州,權遂遣周瑜與備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初一交戰,公軍披退。〕惜其齡促,

志未可量。〔《吳志》曰:瑜還江陵,於道疾卒,時年三十六。〕

子布佐策,致延譽之美;〔《國語》曰:使張老延君譽於四方。〕輟哭止哀,

有翼戴之功。〔《吳志》曰:策薨,以事授權,權哭未及息,張昭謂權曰:孝廉,

此寧哭時耶?乃扶權上馬,使出巡軍士。《左氏傳》叔向謂宣子曰:文之伯也。

翼戴天子。〕神情所涉,豈徒蹇愕而已哉!〔《周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史記》趙良謂商君曰:千人諾諾,不如一士之愕愕。《東觀漢記》戴馮謝上曰:

臣無蹇愕之節,而有狂瞽之言。《字書》曰:愕,直言也。〕然而杜門不用,登

壇受譏。〔《吳志》曰:權以公孫淵稱蕃,遣張彌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

權不聽。昭忿言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江

表傳》曰: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昭舉笏欲襃贊功德,未及言,權

曰:如張公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然而登壇即位之時也。〕夫一

人之身,所照未異,而用舍之間,俄有不同。〔《論語》子曰:用之則行,舍之

則藏。〕況沈跡溝壑,遇與不遇者乎!〔《漢書》高祖功臣頌曰:沈跡中卿。

《孟子》曰:志士不忘在溝壑。《漢書》曰:楊雄以為遇不遇命也。〕

夫詩頌之作,有自來矣。〔《家語》孔子曰:諸侯之有冠禮,有自來矣。〕

或以吟詠情性,或以述德顯功。〔子夏《毛詩序》曰: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吟詠

情性,以風其上。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雖大旨同

歸,所託或乖,若夫出處有道,名體不滯,風軌德音,為世作范,不可廢也。故

復撰序所懷,以為之贊雲。

《魏志》九人,《蜀志》四人,《吳志》七人:荀彧,字文若;諸葛亮,字

孔明;周瑜,字公瑾;荀攸,字公達;龐統,字士元;張昭,字子布;袁煥,字

曜卿;蔣琬,字公琰;魯肅,字子敬;崔琰,字季珪;黃權,字公衡;諸葛瑾,

字子瑜;徐邈,字景山;陸遜,字伯言;陳群,字長文;顧雍,字元嘆;夏侯玄,

字泰初;虞翻,字仲翔;王經,字承宗;陳泰,字玄伯。

火德既微,運纏大過。〔火德,謂漢也。班固《漢書·高紀贊》曰:旗幟尚

赤,協於火德。《周易》曰:大過,大者過也。〕洪飆扇海,二溟揚波。〔揚波,

喻亂也。〕虯虎雖驚,風雲未和。〔《周易》曰:雲從龍,風從虎。〕潛魚擇淵,

高鳥侯柯。〔《周書》曰:美為士者,飛鳥歸之蔽於天,魚鱉歸之沸於淵。《左

氏傳》曰:仲尼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赫赫三雄,並回乾軸。〔潘岳

《為賈謐贈陸機詩》曰:三雄鼎足。〕競收杞梓,爭采松竹。〔《國語》聲子謂

子木曰:若杞梓皮革,楚實遺之。《韋昭》曰:杞,良才也。《孫子》曰:真人

在冬則松竹也。〕鳳不及棲,龍不暇伏。谷無幽蘭,嶺無亭菊。〔香草善鳥,皆

喻賢也。〕

英英文若,靈鑒洞照。應變知微,探賾賞要。〔《周易》曰:君子知微知章。

又曰: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日月在躬,隱之彌曜。〔《莊子》曰:孔子圍於

陳蔡之間,太公往吊之曰:子甚者脩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

也。〕文明映心,鑽之愈妙。〔《孫卿子》曰:君子通則文而明,窮則約而詳。

《論語》顏淵曰:鑽之彌堅。〕滄海橫流,玉石同碎。〔《孟子》曰:當堯之時,

洪水橫流。《尚書》曰:火炎昆崗,玉石俱焚。〕達人兼善,廢己存愛。〔《孟

子》曰: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謀解時紛,功濟宇內。〔《老子》

曰:解其紛。〕始救生人,終明風�。〔《魏志》曰:太祖進彧為漢侍中,守尚

書令。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咨彧。彧以為,太

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軍至濡須,彧病,留

壽春。《魏氏春秋》曰: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葯而卒。〕

公達潛朗,思同蓍蔡。〔《法言》曰:樗里之智也,使知國若葬,吾以疾為

蓍蔡也。〕運用無方,動攝群會,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

〔《魏志》曰:荀攸與議郎何禺等謀殺卓,垂就而覺,收禺攸系獄。禺憂懼自殺,

攸言語飲食自若,會卓死,得免。班固《漢書》述曰:子明光光,發跡西疆。蔡

邕《機復碑》曰:景命不延,遘此顛沛。〕愔愔幕里,算無不經。〔《魏志》,

荀攸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幃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左氏傳》右尹革

曰:祈昭之愔愔。〕亹亹通韻,跡不暫停。雖懷尺璧,顧哂連城。〔《史記》:

趙惠文王得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易璧。〕知能拯物,

愚足全生。〔魏志曰:魏國初建,攸為尚書令,從征孫權。薨。太祖每稱公達外

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知可及,愚不可及。《新序》

《溫斯子》曰:古者有愚以全身。《莊子》曰:可以全生。〕

郎中溫雅,器識純素。〔《魏志》曰:魏國初建,渙為郎中令。《莊子》曰:

聖人貴純素之道,唯神是守。素也者,謂其無所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

能體純素,謂之真人。〕貞而不諒,通而能固。〔《論語》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恂恂德心,汪汪軌度。〔《論語》曰:孔子於卿黨,恂恂如也。《毛詩》曰:濟

濟多士,克廣德心。范曄《後漢書》郭林宗曰:黃叔度,汪汪若萬頃之陂。〕志

成弱冠,道敷歲暮。〔《禮記》曰:人生二十日弱冠。《韓詩》曰:蟋蟀在堂,

歲聿其暮。薛君曰:言君之年歲已晚也。〕仁者必勇,德亦有言。〔《論語》子

曰: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雖遇履虎,神氣恬然。〔《魏志》曰:呂布

擊袁術於阜陵,渙往從之,遂復為布所拘留,布初與劉備和親。后離隙,布欲使

渙作書罵辱備,渙不可,再三強之,不許。布大怒,以兵肋渙曰:為之則生,不

為則死。渙顏色不變,笑而應之曰: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

耶,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耶,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於彼。且渙佗

日之事劉將軍,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復罵將軍可乎?布慚而止。

《周易》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列子》曰:至人者,神氣不變。〕行不脩飾,

名跡無愆。〔班固《漢書》贊曰:雋不疑遂立名跡,終始可述。〕操不激切,素

風愈鮮。

邈哉崔生,體正心直。天骨疏朗,牆宇高嶷。〔蔡邕《度侯碑》曰:朗鑒出

於自然,英風發於天骨。《論語》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忠存軌跡,義形風

色。〔義形於色,已見上文。〕思樹芳蘭,剪除荊棘。〔芳蘭以喻君子,荊棘以

喻小人。〕人惡其上,時不容哲。〔《左氏傳》曰:伯宗之妻曰:盜憎主人,民

惡其上。〕琅琅先生,雅杖名節。雖遇塵霧,猶振霜雪。〔孔融《薦禰衡表》曰:

忠果正直,志懷霜雪。〕運極道消,碎此明月。〔《魏志》曰:炎為中尉,太祖

為魏王。楊訓發表褒述盛德。琰取訓表草視之,與訓書。有白炎此書傲世怨謗者,

太祖怒,於是罰琰為徒隸。使人視之,辭色無撓,太祖遂賜炎死。《周易》曰:

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景山恢誕,韻與道合。〔《桓子新論》曰:老子其心玄遠,而與道合。〕形

器不存,方寸海納。〔《周易》曰:形乃謂之器。王輔嗣曰:成形曰器。《列子》

文摯謂叔龍曰: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和而不同,通而不雜。〔和而

不同,已見上文。《莊子》曰:純粹而不雜。〕遇醉忘辭,在醒貽答。〔《魏志》

曰:太祖時科禁斷酒,而徐邈私飲,至於沈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

人。達白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於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

為賢人。邈性循慎,偶醉言耳。竟坐免刑。文帝踐祚,歷潁川典農中郎將,車駕

幸許昌,問邈曰:頗復中聖人不?邈對曰:昔子反斃於穀陽,御叔罰於飲酒。臣

嗜同二子,不能自懲,時復中之。然宿瘤以丑見傳,臣以醉見識。帝大笑,顧左

右曰:名不虛立。後為光祿大夫薨。〕

長文通雅,義格終始。思戴元首,擬伊同恥。〔《尚書》曰:昔先正保衡,

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後惟堯舜,其心愧恥,若撻於市。〕民未知德,懼

若在己。嘉謀肆庭,讜言盈耳。〔《魏書》曰:群前後數陳得失,群為司空錄尚

書事,薨。《尚書》曰:爾有嘉謀。《漢書》成帝曰: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

言。《論語》子曰:洋洋乎,盈耳哉!〕玉生雖麗,光不逾把。德積雖微,道映

天下。〔言德喻王。〕

淵哉泰初,宇量高雅。器范自然,標準無假。全身由直,跡洿必偽。處死匪

難,理存則易。〔《魏志》曰:曹爽見誅,徵夏侯玄為大鴻臚。數年,徙太常。

中書令李豐謀欲以玄輔政,誅大將軍,以玄代之。大將軍征聞,事下廷尉,玄臨

斬東市,顏色不變,舉動自若,班固《漢書》楊雄述曰:淵哉若人,實好斯文。

《史記》,太史公曰:非死者難,處死者難。〕萬物波盪,孰任其累。**徒廣,

容身靡寄。〔范曄《後漢書》李熊說公孫述曰:方今四海波盪,匹夫橫議。荀悅

《漢紀論》曰:以**之大,一身之微,而匹夫無所容,豈不哀哉!〕君親自然,

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禮兼到。〔《孝經》曰: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

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烈烈王生,知死不撓,求仁不遠,期在忠孝。〔《漢

魏春秋》曰:魏帝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

王素謂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

《世語》曰:王沈、王叢馳告文王。尚書王經以正直不出,遂被文王殺之。《魏

志》曰:清河王經,甘露中為尚書,坐高貴卿公事誅。裴松之曰:經字彥緯,今

雲承宗,蓋有二字也。班固《漢書》述曰:樂昌篤實,不橈不詘。《論語》子曰: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玄伯剛簡,大存名體,志在高構,增堂及陛。

〔《漢書》賈誼上書曰: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故陛九級上,廉遠地,

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高者難攀,卑者易凌,理勢然也。〕端委虎門,

正言彌啟,臨危致命,盡其心禮。〔干寶《晉紀》曰:高貴卿公之弒,司馬文王

會朝臣謀其故,太常陳泰垂涕入。文王待之曲室,謂曰:玄伯,卿何以處我?對

曰:誅賈充以謝天下。文王曰:為吾更思其次。泰言唯有進於此,不知其次。文

王乃久不言。為侍中,轉左僕射,薨。《左氏傳》曰:晏平仲,端委立於虎門之

外。見危致命,已見上文。〕

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堂堂,已見上文。〕器同生民,獨稟先覺。〔《孟

子》曰:伊尹曰:天之生斯人,使先覺覺后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標榜

風流,遠明管樂。〔《孫綽子》曰:聖賢極其標榜,有大力矣。管樂,已見序也。〕

初九龍盤,雅志彌確。〔《周易》曰:初九,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

而隱者也;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方言》曰:未升天之龍,謂之蟠龍。〕百

六道喪,干戈迭用。〔《漢書》,陽九厄曰:初入,百六陽九。《音義》曰:

《易傳》所謂陽九之厄,百六之會者也。〕苟非命世,孰掃雰雺?〔《孟子》曰: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廣雅》曰:命,名也。《爾雅》曰:天

氣下,地氣不應,曰雺。孔安國《尚書傳》曰:雺,陰氣也,武功切,今協韻音

夢。〕宗子思寧,薄言解控。〔《蜀志》曰:劉備,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后也,故

曰宗子也。解控,謂彼有急而控告於已,已能解之也。《左氏傳》王子伯駢曰:

無所控告。杜預曰:控,引也。〕釋褐中林,郁為時棟。〔亮為丞相,故曰時棟。

袁崧《後漢書》郭林宗《與陳留盛仲明書》曰:足下諸人,為時棟樑。〕

士元弘長,雅性內融。〔謝承《後漢書》曰:嚴遵雅性高厲。〕崇善愛物,

觀始知終。〔《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六韜》曰:聖人見其所

始,則知其所終。《周易》曰:終以知始,始以知終。〕喪亂備矣,勝途未隆。

先生標之,振起清風。〔胡廣書曰:建洪德,流清風。〕綢繆哲后,無妄惟時。

〔毛詩曰:綢繆束薪。毛萇曰:綢繆。猶纏綿也。《周易》曰:無妄之行,窮之

災也。〕夙夜匪懈,義在緝熙。〔《毛詩》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緝熙。已

見上文。〕三略既陳,霸業已基。〔《蜀志》曰:劉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

征漢中,統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素無備豫,大軍

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

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去,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

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必乘輕騎來見將軍,

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

此下計也。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

向成都,所過輒克,為軍中郎將,卒。〕

公琰殖根,不忘中正。豈曰摸擬,實在雅性。亦既羈勒,負荷時命。推賢恭

已,久而可敬。〔《蜀志》曰:琬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卒。司馬遷書曰:推賢進

士為務。《論語》子曰:君子,其行已也恭。又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公衡仲達,秉心淵塞。〔毛詩曰:秉心塞淵。〕媚茲一人,臨難不惑。〔

《毛詩》曰:媚茲一人,應侯順德。〕疇昔不造,假翮鄰國。〔《蜀志》,先主

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戰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

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先主自在江南,吳將陸議

乘虛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拜鎮南

將軍。〕進能徽音,退不失德。〔《蜀志》曰:魏文帝謂權曰:君舍逆效順,欲

追蹤陳、韓耶?權對曰:臣過受劉氏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且

敗軍之將,獲免為幸,何古人之可慕,先主薨問至魏,群臣咸賀,權獨否。後為

車騎將軍,卒。〕**紛紜,民心將變。鳥擇高梧,臣須顧盼。〔鳥擇木,已見

上文。〕

公瑾英達,朗心獨見。披草求君,定交一面。〔崔寔《本論》曰:且觀世人

之相論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桓桓魏武,外託霸跡。志掩衡霍,恃

戰忘敵。〔衡霍,二山,在吳之境。〕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參分,宇宙暫

隔。〔《淮南子》曰:夫道,紘宇宙而章三光。高誘曰:三光,日、月、星也。〕

子布擅名,遭世方擾。撫翼桑梓,息肩江表。〔《吳志》曰:張昭,彭城人

也。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楊土,昭南渡江,孫策創業,命昭為良史,撫

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班固《漢書》述曰:

攜手遯秦,撫翼俱起。《毛詩》曰:惟桑與梓,必恭敬止。《左氏傳》鄭成公子

駟曰:請息肩於晉。〕王略威夷,吳魏同寶。〔應瑒《釋賓》曰:九有威夷,始

失其政。〕遂獻宏謨,匡此霸道。〔《史記》商鞅曰:吾說孝公以霸道,其意欲

之。〕桓王之薨,大業未純。把臂託孤,惟賢與親。〔《吳志》曰:孫策臨亡,

弟權託昭,昭率群寮立而輔之。《東觀漢記》張堪把朱暉臂曰:欲以妻子託朱生。〕

輟哭止哀,臨難忘身。成此南面,寔由老臣。〔《吳志》張昭謂權曰:昔太后桓

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才為世出,世亦須才。〔《蘇武答李

陵書》曰:每念足下,才為世出,器為時出。〕得而能任,貴在無猜。

昂昂子敬,拔跡草萊。荷檐吐奇,乃構雲台。〔《吳志》曰:初肅見權,說

權曰: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陸

機《謝平原表》曰:振影拔跡。《莊子》曰:農夫無草萊之事。《淮南子》曰:

雲台之高。高誘曰:高際於雲,故曰云台。〕

子瑜都長,體性純懿。諫而不犯,正而不毅。〔都長,謂體貌都閑而雅性長

厚也。謝承《後漢書》曰:朱皓德行純懿。《禮記》曰:事親有隱而無犯。鄭玄

曰:無犯顏色諫也。《論語》曰:事父母幾諫。〕將命公庭,退忘私位。〔《吳

志》曰:建安二十年,權遣使蜀,通好劉備,與弟亮但公會相見,無私面。《論

語》曰:將命者出。《毛詩》曰:公庭萬舞。〕豈無鶺鴒,固慎名器。〔毛詩曰:

鶺鴒在原,兄弟急難。《左氏傳》仲尼曰: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伯言蹇蹇,以道佐世。〔蹇蹇,已見上文。〕出能勤功,入能獻替。〔《國

語》史黯謂趙簡子曰:夫事君者,諫過而賞善,薦可而替不,獻能而進賢。〕謀

寧社稷,解紛挫銳。〔《老子》曰:挫其銳,解其紛。〕正以招疑,忠而獲戾。

〔《吳志》曰:遜為丞相,太子有不安之議。遜上疏陳太子正統,宜有盤石之固,

魯王藩臣,當使寵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獲安,謹叩頭流血以聞。書三四上,

太傳吳粲坐數與遜交書,下獄死。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元嘆穆遠,神和形檢。如彼白珪,質無塵玷。〔《毛詩》曰:白圭之玷,尚

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東觀漢記》杜詩《薦伏湛》曰:自行束脩,訖

無毀玷。〕立上以恆,匡上以漸。〔《吳志》曰:雍訪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

若見納用,則歸之上,不用,終不宣渫。《周易》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清不增潔,濁不加染。〔言得清濁之宜也。清濁,已見上文。〕

仲翔高亮,性不和物。〔《吳志》曰:翻性不協俗,多見毀謗。〕好是不群,

折而不屈。屢摧逆麟,直道受黜。〔《吳志》曰:翻數犯顏諫諍,權不能悅。權

與張昭論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俗豈有仙人也!權積怒非一,

遂徙翻交州。班固《漢書》贊曰:大雅卓爾不群。《韓子》曰:龍之為蟲也,擾

柔,可狎而騎。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寸之處,若嬰之,則殺人。人主有逆鱗,說者

嬰之,則不幾矣。《論語》,柳下惠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嘆過孫

陽,放同賈屈。〔《楚辭》曰:驥躊躇於弊輂兮,遇孫陽而得代。王逸曰:孫陽,

伯樂姓名也。《孔叢子》子高對魏王曰:駑驥同轅,伯樂為之咨嗟,玉石相糅,

和氏為之嘆息。《漢書》曰:天子以賈誼任公卿之位,絳灌之屬害之,乃毀誼,

天子亦疏之,以誼為長沙王太傅。誼既適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

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誼追傷之,因以自諭。〕

詵詵眾賢,千載一遇。〔毛萇《詩傳》曰:詵詵,眾多也。千載一遇。已見

上文。〕整轡高衢,驤首天路。〔《鸚鵡賦》曰:蓐收整轡。《登樓賦》曰:假

高衢而騁力。鄒陽上書曰:蛟龍驤首奮翼。枚乘《樂府詩》曰:天路隔無期。〕

仰挹玄流,俯弘時務。〔毛萇《詩傳》曰:挹,也。〕名節殊塗,雅緻同趣。

〔《周易》曰:殊塗同歸。嵇康《贈秀才詩》曰:仰募同趣。〕日月麗天,瞻之

不墜。〔《周易》曰:日月麗乎天!《禮記》曰:夫日、月、星辰,所以瞻仰也,

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呂氏春秋》曰: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息也。〕仁

義在躬,用之不匱。〔《論語比考讖》曰:仁義在身,行之可強。《毛詩》曰:

孝子不匱。毛萇曰:匱,竭也。〕尚想重暉,載挹載味。〔羊秀《衛公誄》曰:

仰晞遐風,重暉冠世。〕後生擊節,懦夫增氣。〔《魏略》王朗答太祖曰:承旨

之日,撫掌擊節。《孟子》曰: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文選
上一章下一章

卷四十七 頌、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