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聽到這話,楊柳兒心裏甜滋滋的,可嘴上卻照舊反駁,「我還沒看過呢,你怎麼知道我喜歡?」

眾人說了會話就要進院子,可在這當口,楊志卻是把吳姑娘從馬車上請了下來。見到家人一副又好奇又疑惑的樣子,楊志趕緊簡單解釋了幾句。

楊家人都是好心腸,吳姑娘既是楊誠救回來,也是楊志作主帶家裏來的,紛紛客套見禮,末了讓楊柳兒帶她去上窯歇著。

楊杏兒燒了水沖完茶,生怕小妹招待不好客人,趕緊回屋去探看,沒想到,兩人正坐在一處說針線,聊得很是投機的樣子,就放心的去張羅午飯了。

吳姑娘一路風餐露宿,心裏又壓着事,如今終於落了腳,這一放鬆就覺疲憊,不等吃午飯就倚在山牆睡了過去。

楊柳兒扶着她躺好,又替她蓋了被子,心底對她倒是三分敬佩七分憐憫,但轉瞬想起早早就歸鄉的吳掌柜,總覺得事情有些蹊蹺。

今日家裏人湊得齊全,楊家過年才用到的大桌面也抬了出來,楊杏兒把家裏存的好吃食都拿了出來,張羅了六個菜還有一小盆粳米飯、一簸籮雪白的饅頭。

楊山開了一壇老酒,但凡是男人,有一個算一個,面前都倒了一碗,農家有規矩,沒成家的後生是不能沾酒的,若是有什麼特大喜事,這規矩才可以放一邊。而楊誠帶着秀才功名回來,楊山簡直喜瘋了,別說一碗酒,一壇都不足以宣洩他的喜意。

楊柳兒姊妹也破例上了桌,一家人熱熱鬧鬧就吃喝起來,席間,說過科考之事,自然又說起吳掌柜父女。

楊柳兒一邊啃著雞爪子,一邊順口就把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咱們縣城到吳掌柜老家要走多久的路?吳掌柜和吳姊姊怎麼就沒遇到,是不是有什麼事啊?」

楊杏兒給小妹挾了一筷子羊肉,嗔怪道:「好好吃飯,平白咒人家做什麼?」

無故遭罵,楊柳兒委屈的噘了嘴巴,連君軒見了捨不得,趕緊應道:「我倒覺得柳兒說的有些道理,路上不太平,別是吳掌柜遇到什麼難事也不見得。」

楊志一聽也覺得有理,點了點頭道:「不如我明日回城,托南下的商隊打聽看看?」

他的話音剛落,門外卻是有人開口道:「誰要找南下商隊?我就認識很多啊。」

楊柳兒聽出是魏春的聲音,趕緊跳起來去開門,楊杏兒則羞紅著臉避到屋角。

魏春這一個月來,借口連君軒走前囑託,可是沒少往楊家跑。今日給楊山捎上二兩煙絲,明日幫楊柳兒買盒綉線,後日又專程跑來幫忙掃雪,真是下足了功夫。

楊山到底是個厚道的,雖然心裏有些不喜,但見他好歹也是個鋪子東家,這般低三下四的央求賠情,也就慢慢地給他一些好臉色,只是依舊不許大女兒同魏春見面。

魏春也是個機靈的,一進門見了禮就趕緊笑道:「我聽說連少爺和楊兄弟趕考回來了,正好又在附近辦事,所以就拐來湊個熱鬧,沾沾喜氣。」

楊山聽他說話好聽,連君軒又在場,難得沒黑臉,開口喊閨女添副乾淨碗筷。

楊杏兒趁機就避了出去。可楊柳兒惦記要聽吳家的事,不理姊姊拉扯,厚著臉皮留了下來,楊杏兒拿她沒辦法,只能裝了一碗米飯,撥了點菜,回窯洞守着吳姑娘去了。

甘沛這裏雖說窮苦,山林也因為開礦被破壞了大半,但也有一些特產的藥材和皮毛。每年這個時候都有南邊來的商隊採買。

魏春先前在安和堂就管着採買一事,識得很多門路,這兩個月自開了牙行,替買賣雙方牽線,賺的辛苦錢豐厚,口碑也漸漸樹立起來了,所以對找商隊打聽消息的事,別人沒頭緒,魏春辦起來卻簡單,方才他又怕楊山攆人,這才開口應了下來。

楊志兄弟倆,一個因為魏春介紹,多了很多生意;一個出門在外也沒少接到魏春託人捎帶去的吃食用物,冷眼看了這麼久,也覺他人品不錯,所以待他都很客氣。

一時間,眾人重新落座,酒桌上又熱鬧了起來,而魏春也是言而有信,當晚回城就託人打聽。

吳姑娘閨名金鈴,睡醒后聽得消息,鄭重行禮謝過眾人,就安心在楊家暫時住下。

原本楊柳兒姊妹還怕吳金鈴是個難相處的人,但只一日下來,楊家上下就真心喜歡上這個姑娘了。

她實在太勤快了,洗衣、拾掇屋子,做得是又快又好,就是灶間里的活計也是一把好手,自己燒火、炒菜,小半時辰就能整出四菜一湯,口味絕對是吳家老家的風味做法,楊家人吃的新奇又美味,讚不絕口。

俗話說來者是客,自然也沒有讓客人幫忙做活兒的道理,可楊柳兒姊妹,連同楊山都開口勸了很多次,吳金鈴也不聽,反倒更勤快了,楊家人沒辦法,只能替她添置些換洗衣衫和用物,算是回報。

楊柳兒原本就被姊姊寵著,除了偶爾下廚,別的活計都不曾沾手幾次,吳金鈴一來,她徹底成了嬌嬌小姐,每日除了吃就是睡,偶爾做做針線、數數銅錢,沒半個月倒是養得臉色紅潤、白胖可人,惹得楊家上下更歡喜不已。

楊誠特意帶了一盒點心要謝吳金鈴,楊志則不知道在哪裏淘換了一支雕花烏木簪,至於連君軒每次出入捎帶的吃用玩物也少不了她一份。

【第十九章心中溫暖的地方】

一晃眼的功夫,吳金鈴就在楊家住了半個多月了,天氣也越來越冷,北風凜冽,時常吹着枯枝敗葉滿村子打轉,太陽偶爾露個面,村頭的朝陽牆根處就會蹲滿頭戴各色頭巾的老頭,眯着眼睛說說閑話,算是難得出來透透氣。

這一日是書院休沐的日子,楊柳兒早早就讓連君軒捎信給楊志和楊誠,讓他們一定回家來吃晚飯。

她先前畫了圖,特意訂做了一個黃銅火鍋,這樣的天氣,全家圍坐,吃着涮羊肉、喝着酒,那滋味一定美極了,可惜連家馬車到門前時,只有楊誠和連君軒。

楊柳兒好久沒見自家大哥了,不由失望埋怨道:「大哥怎麼比我還財迷,鋪子離了他難道還不賣面了?」

楊誠和連君軒掃了一眼冒着熱氣的灶間,示意楊柳兒噤聲,末了低聲道:「魏春那裏有消息了,大哥出門趕去探看,過幾日才能回來。」

楊柳兒聽到后不由得一愣,轉瞬也猜出事情怕是有些不好,不然大哥也不必特意趕過去處置。

吳金鈴在灶間忙到一半發現楊柳兒不見了,就走到門邊張望。她今日穿了一件蓮青色的襖子,腰上扎著藏藍色的圍裙,這會額上隱隱掛着汗跡,臉色紅潤,看上去很是康健爽朗,見楊柳兒三人站在院子裏,就笑着招呼道:「二少爺和連少爺回來了,飯菜馬上就好了。」

說罷,又問楊柳兒,「柳兒妹妹,那個骨湯熬好了,還要往裏放些什麼調料嗎?」

楊柳兒三人想起方才那番話,心裏發澀,臉色難免有些僵硬。

楊誠和連君軒含糊應了一聲就進屋,還是楊柳兒跑過去抱住吳金鈴的胳膊,笑道:「吳姊姊,前晚做的那個紅油土豆絲特別爽口,你教教我唄,正好一會吃火鍋太油膩,那個壓桌最好了。」

「好啊。」吳金鈴沒看出什麼不妥,當即爽快應了。

楊柳兒三個都是好心,但很多事就是紙里包着火,根本隱瞞不住。又過了七八日,楊志就帶着吳掌柜幾件染血的舊衣回來了。

原來這位吝嗇又勤謹的吳掌柜,帶着積攢多年的存銀滿心歡喜回家去,但走到甘沛縣三百裏外的一處偏僻山地時卻遇到了盜匪,銀錢被搶個乾淨不說,連同大師傅也一起把性命搭上了。

官府接到百姓報案時,只來得及給兩人收屍葬到樹林里,這幾件舊衣還是某個仵作存了萬一的心思留下的,正好方便了楊志辨認,待認出真是吳掌柜兩人後,找人起出吳掌柜的屍骨一同運回來,暫放到城外的寺廟裏。

因為母喪被族人欺辱,千里尋父又聽聞老父命喪,這樣的慘事放在一個大男人身上也不好受,更何況吳金鈴這樣的弱女子,一路上千辛萬苦不說,就是在楊家寄住,她雖然日日笑臉迎人,但全憑一口氣頂着,就盼著老父來接她,如今美好盼望成了泡沫,她再也堅持不住,直挺挺倒了下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掌家小閨女 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掌家小閨女 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