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三章

連老爺子多年前就為小孫子籌謀好的班底,通通派上了用場,無論是在皇都開府,還是在甘沛紮根,都有得力人手幫扶,別說王興祖心裏感激,就是楊誠聽說之後都是敬佩不已。

這會,兩人正同已經榮升的唐令喝酒餞行。先前他們在西域之行就是患難之交,又同路來皇都,三人相處極為親厚,這會要分別了倒很是不舍,只能約定來年定然要再相聚。

很快,酒碗喝乾,車隊也該上路了,眾人揮手相送,留在馬車後面的是繁華皇都,而前方是貧瘠但安寧又溫暖的家鄉……

他們走的悄然,等到皇都里各自存心思的那些人得到消息后,都是驚訝不已,末了只能把所有謀算配飯咽下肚子!

臘月里的城池,向來都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月分。不管貧富,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總會在這時候慷慨的打開荷包,給閨女買朵絨花,給兒子買斤花生糖,給媳婦扯塊衣料,給老娘來兩斤點心。

甘沛縣城的各條街路,這一日也是人頭攢動。有農人擔了家裏的雞鴨或者乾菜之類,守在路旁叫賣,也有小販揚着手裏的針頭線腦,變着法的吆喝,至於賣吃食的攤子就省力氣了,只要把湯鍋煮的咕嚕嚕直冒泡,那香味就會引來大群的饞貓。

正午,太陽反射著雪光,一隊車馬進了甘沛的城門,當先那輛車裏坐了一個年約三十的文官,還有兩個年老的筆吏,三人聽得外面熱鬧,忍不住挑開車簾張望,再開口同坐在門旁的護衛說話時就笑道:「世人都道甘沛貧瘠,如今看來倒也很是熱鬧。」

那護衛正是王興祖身邊的得力幫手連海,這次帶了眾多兄弟的家眷一同隨着三位朝官回來甘沛,一路上沒少打交道,倒也沒什麼拘束模樣,這會也笑着應道:「托皇上洪福,雖然連着連年玉米欠收,但麥子還不錯。以後,大人們再把番薯種出來,鄉親就更有福了。」

那巡風使姓丁,聞言想起後車里那兩箱受到嚴密保護的番薯,眼裏的笑意倒是更深了。

他雖然掛着巡查民情官風的名頭,但實際上也擔着監督番薯種植的任務,若是番薯種成了,這功勞免不了有他一份。退一萬步說,就算種不成,同他也沒什麼關係,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怎麼可能不歡喜?

他正是美滋滋的想着明年秋日如何風光回京,不想車隊卻突然被人攔了下來。

「青天大老爺留步,求您給老婆子作主啊!逆子楊山不孝,惡孫楊誠刻薄惡毒,枉讀聖賢書!拋祖棄宗,天理難容啊!」

「青天大老爺,小民狀告柳樹溝楊舉人之父強搶民女!可憐小民的妹子啊,在楊家做牛做馬,馬上就要被作踐死了,大老爺救命啊!」

原本熱鬧的街市,突然上演這樣請命喊冤的戲碼,詭異的靜了那麼一瞬,轉眼立刻炸開鍋了。

有那相熟的農人,仔細打量跪在車前的老婆子和兩個漢子,還有那對衣衫襤褸的夫婦,驚愕道:「這不是楊家老太太嗎?還有鄭老虎兩口子,他們怎麼跑這裏來了?」

旁人有喜歡傳閑言的就趕緊問:「你認識這幾個人?他們有什麼冤,怎麼跑來攔車?這車裏坐的是大官?」

那農人也是看得發懵,含糊道:「沒聽說他們家裏有事啊,這車隊也是從外面回來的吧,我只聽說楊家的舉人老爺去皇上住的那個城裏做文章,考大官了。」

「啊,這是甘沛雙才子裏那位楊家老爺的本家?」

甘沛地界極小,最近幾年只有楊誠王興祖兩人中了舉,加上又是拜在同一個先生門下,早傳的盡人皆知,這會一聽說是楊家,看熱鬧的路人眼睛更亮了。

車裏的連海乍一聽到楊老太太幾個喊冤就黑了臉,惱得恨不得下車把他們扔到天邊去。

他跟在自家主子身邊,楊家之事可是太清楚了,沒想到楊家人居然連臉皮都不要了!

丁巡查也是有些驚疑不定,可瞧瞧連海的臉色,心下琢磨著這事許是有些蹊蹺,他也見過些大世面,隨即不慌不忙的高聲應道:「本官初來甘沛,怎能當街斷案?來啊,先把這些苦主帶去縣衙,待本官查證后,再行斟酌裁斷!」

護在馬車旁的連家護衛早就盯着楊老太太等人咬牙切齒了,這會一聽見這命令,也不等皇都里跟來的兵卒動手,立刻上前揪了幾人就往縣衙拖去。

楊老太太等人大驚,他們本來打着告狀的名頭,指望這京官申斥幾句,攆開他們就完事了。到時候,楊山一家為了守住楊誠的清白名聲,害怕他們繼續鬧下去,定然會任憑他們割肉喝血,也不敢鬧個兩敗倶傷,讓他們榨個千八百兩銀子,總是極容易的。

可惜他們謀划的開頭異常順利,這結局卻出了大偏差。他們是苦主啊,告狀不成,怎麼還要被扔進縣衙大牢?

「嗚嗚……我不去縣衙!我不要下獄,我是告狀的!」

「救命啊,官官相護了,青天大老爺欺負老百姓了!」

楊老太太加上鄭家兩口子平日都是嘴巴俐落的,驚恐之下真是什麼顧忌都沒有了,哭喊的高亢嘹亮,一路上不知情的人聽見了還真以為甘沛出了什麼驚天冤案。

剛進城就背了黑鍋的丁巡查也更惱了,原本還想先問問事情來龍去脈的,這樣一鬧他也來了脾氣。一到縣衙就直接同迎出來的縣令寒暄吃喝歇息了,至於楊老太太等人……先去大牢吹吹風,醒醒腦子吧。

【第四十五章榮華歸田家】

柳樹溝里,早在幾日前,縣令就親自登門道喜了。楊誠中進士授官,王興祖承繼爵位的喜訊,楊家上下連同周邊方圓幾十里的鄉親都知道了。

楊山歡喜的當即吩咐下去,殺豬宰羊,就要大辦流水席,倒是被楊柳兒攔著。

先前楊誠中舉就已經慶賀過了,如今再大肆張揚就有些太過了,畢竟楊誠已是官身,需要考量的事情也多,不如等他回來,詢問之後再決定。

楊山雖然知道小女兒的話有道理,但到底忍不住那股驕傲得意,大手一揮,直接把豬肉、羊肉分給村裏的家家戶戶也算慶賀了,而連家沒有主子在,他也沒吝嗇,自家把牛頭村楊氏族人那一份也出了。

楊柳兒攔不住,可想想王興祖回來之後就會同家裏提出他們的親事,她心頭甜得浸蜜一樣,也顧不得計較這些小事了。

柳樹溝里的家家戶戶聽說主家少爺做了官,又得了賞賜,自然也是歡天喜地,倒是牛頭村裏的楊氏族人看着送到家裏的大塊肉,心裏懊悔不已。

當初楊老太太鬧得那麼歡,但凡他們攔一攔,楊山一家也不至於出宗,如今豈不是可以大開宗祠,告慰祖宗了,而同族兄弟們跟着楊誠沾些光豈不是名正言順?可惜,世上沒有賣後悔葯啊。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柳樹溝里的眾人這幾日盤算著楊誠一行人要回來了,於是男女老少都是滿村亂臆。里正喊了一群後生把官道到村口的山路上,所有的積雪都清了,掃的是乾乾淨淨,更別提村裏的青石路面了,簡直都能當鏡子照人了,就是路邊的柴垛也都堆得整整齊齊,生怕丟了主家的臉面。

就在眾人忙得熱火朝天,拉長脖子盼著楊誠回來的時候,卻突然傳來消息,說楊家老宅同鄭家攔了皇都大官的車馬,狀告楊山不孝、楊誠刻薄,楊家強搶民女!

楊家突然之間就炸開鍋了,楊山氣得一口血噴了出去,楊田直接就紅着眼睛,一路跑去了牛頭村,可楊家老宅卻只剩錢氏、王氏同幾個糊了滿臉鼻涕的孩子,好不容易找到楊老頭,他居然也在到處找媳婦和兒子。

原來,當初惹了禍逃跑的楊老二昨晚回來了,不知他這一年躲在哪裏混日子,又聽說了楊誠做官的消息,這才壯著膽子跑了回來,拉着老娘和兄長刨根問底個沒完沒了。

楊老頭恨他當初害得家裏人差點死在礦坑,本要打折他的腿,不曾想媳婦和大兒子不知道被灌了什麼迷魂湯,居然死命攔著,今早三人更是一起沒了蹤影。

聽到這裏,楊田恨得一腳踹翻了桌子,狠狠的把老娘和兄長夥同鄭家夫妻攔京官,狀告三哥一家的事說了。

楊老頭聽了,氣得差點昏死過去,好不容易緩過氣來,立時破口大罵,但事情已經發生了,怎麼罵也無濟於事了。

楊柳兒本來帶着春分和冬雪在準備吃食,結果被父親吐血的慘烈模樣嚇得臉都白了,一邊喊人去請大夫,又讓人進城去找楊志和魏春回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掌家小閨女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掌家小閨女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