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哎呀。」王嬸子一拍大腿,後悔道:「那貨郎走了,早知道就多留他一會了。」說完,她生怕楊柳兒怪她,又道:「不過我看他挑的擔子不大,上邊都是些糖片子和小零嘴,沒見到針頭線腦。這也是個傻的,賣吃食在城裏不是比咱們這村子容易?」

楊柳兒笑着點頭,心裏卻是更警覺。她想了想就道:「嬸子若是順路,一會幫我去里正大伯家走一趟吧。就說我阿爹怕雪大,山上的野牲口下來禍害村子,想請他張羅些人手繞村巡邏呢。」

「真的?那可是大事,我這就去!」王嬸子聽了心裏也在盤算著,楊家富庶又大方,作為主家挑頭要村人巡邏,就算沒有工錢,每日也少不得供上兩頓飯,到時候把自家小子塞進去混日子,家裏也省了糧食了,她越想越歡喜,扭頭就跑去里正家。

楊柳兒主僕回到大院,楊山正好閑不下來,抓了一柄大掃帚打掃院子裏的殘雪,父女倆站在一處把方才之事說了一遍。楊山不是吝嗇的人,糧倉又裝得滿滿,不差村人吃那一兩袋麥子。先前聽小女兒說要防備山上的野獸下來禍害牲畜,還有些不以為然,但後來又聽說村子富庶,小心外人眼紅起壞心,他立刻爽快應了下來,畢竟有鍾家那事在前,他可是不願再吃苦頭了。

因此等到里正趕來,楊山便出面商量巡邏事宜,楊柳兒也就不再費心,春分生怕她閑下來又胡思亂想,趕緊抱了帳本放到炕桌上,笑道:「小姐,魏掌柜送來的帳冊都放兩日了,你趕緊算一算啊。奴婢看魏掌柜回來的時候可是歡喜著呢,怕是煤球的生意又賺了不少銀子。」

冬雪正好送熱茶進來,聞言就湊熱鬧道:「小姐快看看吧,若是當真發財了,過年時也賞我和阿姊做套新衣裙。」

楊柳兒早脫了斗篷,這會正抱着雕花鏤空的黃銅手爐暖手,聽到這話就打趣道:「好啊,要是發財就給你們做新衣裙,若是賠錢了,就賣了你們頂帳!」

「不要啊小姐,奴婢死活就賴在楊家了,你把招財進寶賣了吧。它們太能吃了,一個頂奴婢倆!」聽着冬雪怪模怪樣的抱怨,讓楊柳兒和春分都是笑起來。

楊柳兒喝了杯熱茶,也覺得自己不能頹廢,於是打起精神開始撥算盤、查帳本,結果這一算還真算的眉開眼笑。

托老天爺的福,今年冬日特別冷,大雪一場接着一場。農家人有玉米秸稈和豆秸,還有山上砍下的樹枝,所以也沒什麼感覺,倒是城裏人忍耐不住,往日裏三五文就能買一捆的柴禾,如今直接漲到十文還沒處買,這時楊家囤積了幾個月的蜂窩煤,還有鐵匠鋪子打造的幾千隻蜂窩煤爐子就成了大救星。

二兩銀子一隻爐子,兩文錢一塊蜂窩煤,一日裏,連取暖帶做飯燒水,有個十幾文就足夠了。最主要的就是方便又省事,不需要人守在旁邊添柴禾,只要在晚上添幾塊蜂窩煤,就能暖和一宿,等到早起時把煤灰掏出來往外邊路上一灑,走路還省得摔跤了,如此一舉數得,楊家的生意怎麼會不紅火?

由於銷路好,魏春忙得恨不得能長出三頭六臂,先前那些囤貨早就賣光了,於是他又抓緊時間在各個縣城就地找鐵匠鋪子打蜂窩煤爐子,拓蜂窩煤球,他這會也顧不上泄不泄密了,想着左右都是一鎚子買賣,明年肯定有人跟風,今年就卯足力氣賺一筆吧。

蜂窩煤爐子一隻賺大半利潤,煤球幾乎是沒有成本,楊柳兒看着算盤珠子上的數字,難得覺得有些心虛,這錢實在來的太容易了……

「冬雪,過年給你做兩套新衣裙。」

冬雪正趁姊姊沒看見時,偷偷往嘴裏塞了一塊點心,突然聽到自家小姐喚她還嚇了一跳,轉而卻是歡喜拍手,「太好了,過年有新衣衫穿了。」

春分猜到自家小姐許是賺了銀錢,心裏也是歡喜,先狠狠瞪了小妹一眼,可還沒等她開口,程大娘和程大妮就抱了孩子進來了,隱約聽見新衣兩字就笑道:「咦,冬雪怎麼知道我們給你們小姐送新衣衫來了?」

見到來人,楊柳兒趕緊讓這娘倆上炕暖和著,又把裹得跟肉球一樣白胖的小弟抱在懷裏逗弄,這才說道:「我們在開玩笑呢。」

程大娘也不在意,笑咪咪的說起楊柳兒的及笄禮。

說起來,大宇的女子到了十五歲都要辦個及笄禮,同親朋們表明成人之意,家裏也可以張羅親事了。

這原本該是母親的職責,但陳氏去的早,陳老太太年紀大又離的遠,楊山無奈之下就把這事托給了程大娘。好在,農家禮節本就不繁瑣,楊誠又在外趕考,便準備了兩套新衣和首飾,再宴請親朋吃頓酒席就罷了。

至於楊柳兒,她整顆心都跟着飛去皇都了,自然更是不在意。

到了行及笄禮這日,楊志夫婦抱着剛滿月的小丫頭,還有大著肚子的楊杏兒一同坐馬車回來,倒是陳老太太帶着陳家舅舅和舅母早到了。

而史先生夫婦身為貴客,被楊山親自接了過來,史夫人指點着楊柳兒簡單行了禮、換了衣裙,又把頭上兩個花苞打散,綰成髮髻,插上金釵就算禮成了。

眾人分了男女落坐吃酒席,說不到幾句話,話題又被拐到皇都趕考的楊誠和王君軒身上,人人都是惦記不已。

史先生嘴裏說着話安慰眾人,手下的酒杯卻是頻頻端起,最後竟把自己灌醉了,散席后被人扶上馬車,馬車不停,一路回城去了。

楊杏兒在家裏留了兩晚,最後放心不下身體剛剛好一些的公爹,也跟着大哥、嫂子上了馬車,返回縣城。

楊家再次回歸寧靜,楊柳兒日復一日的忙碌,得了空閑就坐在窗邊發獃,惹得春分跟冬雪絞盡腦汁的想辦法逗小姐歡心。招財、進寶倒是因此享福了,不但被允許進屋玩耍,還得了兩件棉馬甲,一紅一綠,穿在身上很是可愛。

不說楊柳兒如何思念惦記,只說楊誠和王君軒一行人緊趕慢趕的,終於在大考前到了皇都,照舊住在了連家別院。

連老爺子聽了連東的報信,高懸了幾個月的心終於落了地,忍不住罵道:「臭小子,就是讓人不省心。」

「二少爺看着性情倔強了些,但心裏很有成算呢。」武伯在一旁勸著,末了低聲問道:「那事是不是該動手了。」

連老爺子點點頭,「去吧,該打點的時候不要心疼銀子。宮裏那位雖然愛錢,但只要應了就會把事情辦得滴水不漏。」

「是,老爺子放心。」武伯躬身應了就下去安排,連東則安靜地站在門口,好似方才那些話半個字也沒聽見一樣。

連老爺子掃了他一眼,滿意的打開手裏的信封,結果這一看卻是驚喜道:「這臭小子,真是好運氣!如此……大事可成啊!」

「連東,回去告訴那臭小子,安心備考,其餘之事我自有安排。」

「是,老爺子。」連東應了,躬身退出書房。

這一年來,皇上龍體欠安,時不時就要招御醫進宮,大宇皇都因而蕭條了很多。當然高門大戶之內照舊是夜夜笙歌,但城外落花河畔卻是難得安靜。但好在皇上隆恩,加開了恩科,天南海北的才子們再次齊聚皇都。

但凡文人墨客出沒之地,怎麼可能沒有美人美酒,於是落花河畔連同城內的酒樓、茶館都重新熱鬧起來。

許是吸取了去年凍倒無數學子的教訓,今年的貢院明顯提前修葺過了,就是炭火都備得很充足。一眾學子們都做好了抗寒的準備,有人甚至帶了一張虎皮趕考,見狀卻也長長舒了一口氣。

三日兩夜彈指而過,考官們又批閱了整整五日,一百名舉人老爺再次新鮮出爐。有去年折戟沉沙,今年終於如願以償的,也有鋒芒畢露的考場新秀,加上先前的一百名「幸運兒」,這一日皇宮內院的承德殿裏就擺滿了案幾。

正殿一百,東西偏殿各五十,所有舉子都忐忑地等待九五之尊開口點考題,當堂揮灑他們的滿腹才華。

緊鄰承德殿的陽明堂里,身形瘦弱但難得神色不錯的皇上,正同一眾文武重臣們說笑,聽到太監總管來稟報舉子們全都就坐,皇上就開口道:「眾位愛卿,今年的考題可有好提議?」

眾人都是朝堂上混跡多年的老油條,這時候怎麼可能不開眼的奪了皇上的鋒頭,於是都推拒道:「陛下為國選才,臣等聆聽聖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掌家小閨女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掌家小閨女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