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分辨

105.分辨

?浮生若夢靖和二十五年·四月十八

麥冬捧著描金漆盤進了錦瑟華年,見半夏在東暖閣縫衣裳,寢間床榻前的紗帳並未攏起,便壓低聲音問:「郡主還在睡?」

半夏輕聲回答她:「昨夜醉成那樣,今日必會醒來的晚些。」說着打了個呵欠,手中的針線活卻未停下。

昨日如意生辰,宮裏送了好些個賞賜來靜園,光貢錦就有十六匹,如意轉身就賞給麥冬和半夏一人一匹杭綢,這會子半夏已經裁了料子在做新衣。

麥冬將鏡台前的胭脂水粉歸置整齊,又去收拾如意換下的裙裳,卻遍尋不著那件紅色褙子,只得走出來問半夏:「郡主昨日穿的衣裳呢?」

半夏手中一頓,很是詫異:「昨夜不是你伺候郡主就寢的?」

麥冬也覺得奇怪:「我亥正進來時,郡主已經睡下了,以為是你守夜幫着安置的。」

半夏搖頭否認道:「不是我……」

寢間突然傳來一陣悶悶的呻吟聲。

如意頭疼欲裂,帳內還瀰漫着一股淡淡的酒味。恍惚間以為一切都是夢,覺得現在還是新年的時候,她見麥冬在撩紗帳,隨口問:「王爺呢?」她生平只醉過兩次,十六歲的生辰宴和賜婚時的除夕宴。

麥冬微愣,將紗帳掛在金鈎上:「郡主在問誰,端王還是成都王?」皇帝未曾封哪位皇子為王,說的這兩位王爺是和聖上非一母所出的兄弟。

如意瞅著麥冬還算單薄的裙衫,猛地驚起:「現在是哪一年?」

麥冬木訥道:「丙寅年。」

如意的腦袋仍舊有些痛,撫著額頭試探地問:「昨兒個我生辰?」

「是啊。」麥冬似是鬆了口氣,去端溫在紅泥小爐里的蜜水,「郡主先喝些水潤潤喉。」

半夏從雕花櫥中取了幾件乾淨的衣裳過來:「郡主現在要起床么?」

如意狐疑地打量半夏一番,語氣淡淡地說:「吩咐人打熱水進來,我要沐浴。」

半夏應了個「是」,出去傳話。

麥冬嘿嘿一笑:「郡主昨晚去找徽州侯,後來如何回來的?」

如意也不清楚自己怎麼回來的,而且像是一下子回到三年前,只繼續平躺着說:「喝多了,不記得了。」

麥冬當她在害羞:「那——郡主討到生辰禮物了么?」

這點如意倒是沒忘記,不禁嘟囔道:「小氣鬼。」

麥冬強忍着笑意,也不戳破她的「失憶」,只提醒她:「今日壹招仙的雅集,郡主可別遲到了。」

不知從何時興起的,長安城中有家世且為嫡出的公子小姐們,會於每月十八休沐這日下午,在白錦河邊的壹招仙里小聚,已然成了風尚。

自及笄后每逢雅集,如意必定盛裝赴會,只為遇見陸西墨,雖然徽國公府就在靜園東面,兩府之間僅僅隔了條「半尺巷」,至少在壹招仙里,她可以多看他幾眼,若是玩曲水流觴點到陸西墨,還能一睹他撫琴時的風采,簡直叫人賞心悅目。

再不濟,臨到雅集結束時,她都能找借口與他同輿回府,那是他們為數不多的獨處機會。

如意盯着淡粉色的帳頂神遊:若是夢,太過清晰;若不是夢,難道自己重活一次?為了打消這個荒謬的想法,她當然要去壹招仙驗證一番。

記憶里,懷遠侯府庶出的小姐,在今日給自己送了份遲到的生辰禮,當時有人嘲諷過楊小姐,還是陸西墨出言幫其解的圍,為此如意很是不快活,禮物也未曾打開來看,更是隨手一放不知丟哪去了。

究竟是與不是,一去便知。

·

因為守夜的緣故,半夏呵欠連連,如意讓她先回圍房休息,離開東暖閣的時候,半夏沒忘帶走還未縫製好的裙子。

沐浴凈口完畢,如意穿了身粉白相間的齊胸襦裙,梳了個垂掛髻,並在兩邊各簪了支攢花金步搖。

麥冬拿了條海棠色的薄紗披帛過來,如意覺得顏色刺眼,眉頭微蹙說:「換一條。」

麥冬以為她不喜歡這個式樣,於是換了條桃色繡花的錦緞披帛,倒覺得她的裝扮較往日素凈了許多:「郡主今日的穿戴和平時不太一樣。」

如意對着銅鏡將額前的碎發捋到兩邊:「總覺著以前跟老鴇似得。」

「郡主。」麥冬被這話給嚇到,「若被王妃聽到奴婢們可就慘了。」

「我隨口說說而已。」如意用螺子黛沾了些水輕輕描眉,又問,「母妃和世子呢?」

麥冬如實告知:「王妃和世子一早去了長信宮。」

——去見慈惠太后么?如意想了想,毫無印象,竟覺得有些慶幸:「備膳,再準備轎輦。」

隨意用了些午膳,一切準備妥當后,如意走到府邸門口,下了石階回頭望向門楣處,府匾上「靜園」兩個鎏金大字格外耀眼。

記憶像剪影般重疊在一起:三年前,弟弟朝顯棠仍舊是世子封號,沒有封王娶妃,靜園沒有更名為榮王府。最重要的是陸西墨還活着,自己也未曾應旨和親突厥。

——是夢,一定都是夢。

·

壹招仙的小廝弓著腰將如意領至六層頂樓的齊雲閣,這會子到的人不多,都恭敬地同她行禮。如意麵色不佳,旁人不敢貿然同她主動搭話,那些前來聚會的人,大都有着自己的小群體,時常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同官場無異。

陸西墨隨後而至,一襲白衣錦袍纖塵不染,束著捲雲紋鍛帶的頭髮順滑地攏在身後。如意一看到那張俊朗的臉,心如鹿撞,在他看似無意地望過來時,如意連忙收回目光,轉身走到東面憑欄處,極目遠眺白錦河上的畫舫,藍的、綠的、灰的,並在心中一二三四地數着。

不知數到第幾隻,楊三公子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參見安陽郡主。」

如意眉心一跳,故作鎮定地回頭,只見楊瑞身邊的女子對她福了福身子:「臣女楊艷給安陽郡主請安。」女子舉止大方,絲毫沒有初次參加雅集的拘謹感。

楊瑞跟着拱手解釋道:「臣知曉於禮不合,可府中就這麼一個庶出的姊妹,自幼也曾請先生教過幾年書,臣斗膽帶她出來見見世面,還望郡主莫要介懷。」

如意向來不會輕易地給別人臉色看:「無礙,多些人也熱鬧些。」

楊艷這才拿出一隻精美的雕花木匣,用雙手捧給如意:「得知郡主昨日生辰,臣女也不曉得郡主喜歡什麼,還望郡主笑納。」

如意不禁怔在原地——是真的,一切都曾經真實地發生過,現在是讓她重新再經歷一次么?

楊艷的雙手仍舊舉著,邊上已經有人嗤笑道:「何時壹招仙的雅集也能有庶出的小姐參加?倒是會撿高枝攀,先討好這裏最大的主兒。」

開口嘲諷的是奉國公府的韓小姐,韓家祖上也算開國元勛,世代承襲兵部尚書一職,掌長安五軍調遣之權。朝堂之上,兵部與禮部素來不合,私底下逮到機會定會踩對方一腳。

如意不咸不淡地看着韓佳瑩,餘光察覺到陸西墨往這邊靠近,在他沒開口前,如意已伸手接過楊艷手中的木匣:「庶出又怎樣?在這裏有近半人的父親、祖父皆為庶出,憑各自的本事考取功名,得以朝廷所重用,試問哪個不努力?」這話上一次是陸西墨說的,她只是複述而已,「若是楊艷小姐存心想討好我,禮物應該前兩日便已送到靜園,而不是今日才給我。」如意又加了一句,讓旁人徹底無話反駁,「皇爺爺也經常將他庶出的身份掛在嘴邊。」

百姓和皇家的嫡庶不能比。尋常人家,即便姨娘肚子爭氣些,那也是庶出;宮裏倘若皇后無子,哪位妃嬪生了皇子,可真真是母憑子貴,搞不好便是未來的聖母皇太后。

韓佳瑩自討沒趣,臉上有些掛不住,卻不敢發作:「是佳瑩多嘴了。」

楊艷低頭輕笑,並不掩飾她的幸災樂禍。

韓佳瑩白了她一眼:「你笑什麼?」

楊艷莞爾道:「不知三皇子算不算庶出?」

楊瑞覺得她失言,連忙斥責:「艷兒,休得胡鬧!」

韓佳瑩眼中精光一閃:「方才郡主還稱皇帝陛下是庶出,你現在提及三殿下,是否意有所指?」

楊艷絲毫不畏懼:「我只知曉郡主是嫡出,世子亦是,既然韓姐姐認為嫡庶有別,那就別再逞強了。」她的話言簡意賅,暗示什麼彼此心知肚明。

三皇子的生母是已歿的德妃,德妃為韓家嫡出的小姐,也是韓佳瑩的親姑母,靖和十年德妃患病離世,還未開蒙的三殿下便養在皇后膝下,可宗人府的玉牒上,未曾改筆他是由韓氏所出。

陸西墨也覺得楊艷口沒遮攔,蹙眉對楊瑞說:「三表弟,管好自家的庶出妹妹,別不懂事連累到你們的姨娘。」看似責怪,實為替她開脫,若是真心怪罪,就應該說她連累了整個懷遠侯府。

楊瑞的母親懷遠郡夫人和陸西墨的父親徽國公是親姐弟,論血親,陸西墨應該偏向懷遠侯府,可陸西墨和三皇子自幼同師受課,是為莫逆之交。

一時間氣氛有些劍拔弩張,如意適時打開楊艷送的禮物,看到木匣里的東西,顏色艷麗花型不俗,便稱讚道:「是花鈿么?很漂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郡主的救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郡主的救贖
上一章下一章

105.分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