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徐文成自刎欲報俞大猷 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

390、徐文成自刎欲報俞大猷 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

尼瑪!要出事!這典韋這個神狙手,簡直是大將剋星啊!一言不合就丟武器,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滴!檢測到俞大猷被典韋擲戟秒殺,俞大猷死前的四維屬性為武力97,統率94,智力85,統率53,恭喜宿主獲得將魂碎片1,當前宿主擁有將魂碎片26。」

然而吳立仁還沒來得及吐槽,俞大猷就這樣被變成碎片送回去了,吳立仁楞在那裏,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麼,該做什麼。

俞龍戚虎,龍就這樣掛掉了……俞大猷是自己目前為止陣亡武力最高的一員大將,不但武力高,統率,智力都不弱的一代名將,就這樣隕落了。

心痛!

曹操看着俞大猷這樣死在自己面前,他的嘴角忍不住抽動了一下,十分惋惜地說道:「可憐這一身本領了!」

這時,眾人才反應過來,急忙上前請罪道:「丞相!我等該死!」

曹操哈哈一笑,「俞驍真乃忠義之輩也!令人將其厚葬!」

俞大猷的死訊傳遍了安陸,鐵血軍將士除了悲憤之外,李虎毅然擔當起了統率的職責,可是沒多久,李虎便再次被殺,王續再次頂上;王續死了,此時才發現下一任替代者趙華早已經先他而去。

鐵血軍將士幾乎死傷殆盡,這般慘烈的戰事讓曹操內心的震撼更加強大。他不知道這支軍隊是俞大猷親自訓練幾年,一直帶在身邊,如同兄弟一般的存在。雖然還沒有「俞家軍」的名號,但是曹操已經將這支鐵血軍打上了俞大猷的印記。

強將手下無弱兵,忠將手下無懦夫!

戰事結束后,除了部分傷員,曹操下令將這一戰所有犧牲的將士一起安葬起來,不知道為什麼,曹操的心裏忽然變得沉重起來。

這一戰,曹操手下將士也傷亡五千多人,在自己佔據了如此大優勢的情況下還損失了如此多。曹操不知不覺走到了安陸之南的江畔,向著江水之南望着,一站就站了大半個時辰,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這時候郭嘉走了過來,輕輕喊道:「丞相,天色已晚,不如先回去休息吧!」

曹操搖了搖頭,轉身看向郭嘉道:「奉孝,到底什麼才是天意?這天下歸於誰手才是天意?我思索良久,卻不得其解,心中實在是不安。」

郭嘉哈哈一笑,伸手向著不遠處一指,「丞相請看,這江水向每日東而流,在世人眼中,一定便是天意。然而,若是他日能建一大壩,再挖一條向西的溝渠,那河水便會向西而流。」

聽着江水拍打江岸的聲音,曹操此時心情忽然大好,高聲吟道:「東臨碣石,以觀長江!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

徐渭一路快馬趕回,總算在兩天後趕到了夏口,他沒做停留,直接便去水軍大寨求見戚繼光。

戚繼光看到徐渭出現,心中便有不好的預感,徐渭直接單膝跪下,沉聲說道:「戚將軍,大事不好,曹操現在已經大軍來到安陸,俞將軍令我先回來將此事告知戚將軍。還請戚將軍快快拿主意,江夏如今大軍壓境,四面受敵,必然難以久守,不如快快思考撤軍。」

戚繼光也沒有想到這曹操大軍怎麼忽然從合肥跑到江夏,若是被曹操和孫策包圍,那麼他辛辛苦苦打造的這支水軍怕是要全軍覆沒。這時候他忽然發現一個問題,「文長,俞將軍呢?莫不是沒有和你一起撤回?」

「正是。俞將軍說先要暫且抵擋一番,若是守不住再圖撤兵。」

徐渭的話,他本不應該懷疑什麼,可是他總覺得有哪裏不對勁,只不過現在他已經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立刻下令周泰蔣欽整頓船隻兵馬,準備通過鄂縣、蘄春,再派人向駐紮在廬江郡尋陽的陳慶之求援。

聽到戚繼光的安排,徐渭面有難色地看着她,戚繼光有些看出徐渭那種欲言又止的表情,連忙問道:「文長有話不妨直說,如今事情緊急,你我不需再多禮。」

徐渭聽完,拱手答道:「戚將軍,屬下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戚將軍應允!」

「請說!」

「屬下想向戚將軍討一千兵馬,前去接應俞將軍。如今曹操大軍數萬人,俞將軍必然擋不住;若是撤退途中被曹軍追上,必然難以走脫;故而屬下斗膽有此請求。」

徐渭說完這些話,戚繼光不由得感慨道:「文長果然忠義之人,不過文長先生文弱之輩,確實不適合去接應俞將軍。周將軍,你挑一千精銳,前去安陸方向接應一下俞將軍。切記,不可戀戰。」

周泰應了一聲,便迅速挑選出精兵一千,按照戚繼光的吩咐去接應俞大猷。

周泰一邊一路急行,一邊又派遣探馬先去探一探安陸的情況,周泰走了一天多,就接到了安陸方向傳來的消息安陸城破,俞將軍堅持苦戰兩天後終於不敵,為典韋所殺!

聽到這個消息,周泰震驚不已,不久前還和俞大猷一起切磋過武藝的周泰,這個時候聽到這樣的消息,他久久不能平靜,他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周泰大吼一聲,他與俞大猷相識時間並不久,可是對俞大猷這樣的人卻發自內心的欣賞。

「將軍,曹操先鋒部隊已經向夏口進發,還請將軍快快回軍,告知戚將軍。」

周泰從震驚中被拉了回來,此時並不是悲傷的時刻,他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斬了典韋,替俞大猷報仇。

「全軍撤退!」

周泰一聲令下,大軍直接向著鄂縣而去,過了幾日,周泰才追上戚繼光大軍,當看到周泰就這樣回來的時候,戚繼光和徐渭的心中都不由得咯噔一下。

徐渭更是迫不及待地沖了過去,焦急之情溢於言表。

「周將軍,俞將軍怎麼樣了?」

周泰長嘆一聲,接着用着低沉地聲音緩緩答道:「俞將軍在曹軍數萬大軍的圍攻之下,堅持了兩天,最終無力守住,俞將軍麾下所有兵馬全軍覆沒,俞將軍更是為典韋所害!」

聽到這樣的消息,徐渭的內心勐然一陣絞痛,他忽然之間十分痛恨自己,恨自己為什麼要相信俞大猷的話,恨自己為什麼要離開俞大猷。

「俞將軍!徐渭對不起你!」

徐渭一下子跪在地上,雙目血紅,彷彿一隻暴怒的野獸一般。而一旁的戚繼光彷彿也無力接受這樣的事實,站在原地,半天沒有一點反應。

過了很久,整個空氣彷彿都安靜下來,戚繼光終於吐出了胸中的那口因為傷痛而憋著的濁氣,拱手對着安陸的方向躬身行了一個大禮,緩緩說道:「俞兄,一路好走,戚某為你送行!」

接着戚繼光大喝一聲道:「全軍將士聽命,俞將軍和他麾下五千將士,為了給我們爭取撤退的時間,現在已經盡皆遭到曹賊毒手。他們雖然不是我們的親兄弟,但是這份情誼,比親兄弟還要好。現在眾將士加速前進,不要辜負了俞將軍的這番犧牲。有朝一日,我們一定要殺曹賊為俞將軍還有他手下的五千將士報仇!」

戚家軍都知道俞大猷和他手下的將士去安陸的消息,如今撤退了也沒有看到,現在聽到戚繼光這樣一說,他們才明白,繼而內心滿是憤怒,一起高聲吼道:「報仇!報仇!報仇!」

這時候戚繼光將徐渭從地上扶了起來,徐渭忽然慘然一笑道:「我徐渭自詡聰明過人,卻沒有想到這一點,俞將軍啊俞將軍!我這就下去陪你!」

只見徐渭忽然抽出腰間的佩劍,就要自刎,一旁的戚繼光眼疾手快,一揮手就將徐渭手中的長劍打落,同時更是氣急敗壞,沖着徐渭吼道:「徐渭!你怎麼那麼煳塗?俞將軍讓你先離開便是想要你保住有用之身,好為主公為國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一直以來俞大猷視主公為平生知己,他這樣做,一來保住戚某手下這支僅有的水軍;二來是要保住徐先生這一身本領。你要是就這樣死了,對得起俞將軍的知遇之恩嗎?對得起他的一番苦心嗎?你要是這樣,真是讓戚某徹底看輕了你!」

徐渭獃獃立在原地,半晌無言,竟然好似魔怔了一般。戚繼光嘆了一口氣,對着一旁的周泰使了使眼色,周泰便扶起徐渭上了馬。

「滴!檢測到徐渭因受俞大猷之死的打擊,意志消沉,無心再參與國家之事。檢測到徐渭完成了劇情『棄世』,獲得系統獎勵基礎智力和政治分別+2,基礎武力和統率分別-2,當前徐渭的四維屬性變化為武力60,統率73,智力94,政治72.」

聽到這聲提示,吳立仁好像受到了雙重打擊,原本以為只是失去一員大將,沒想到,現在看來,又失去了一個智囊。

「系統啊系統,這完成的什麼劇情?棄世,哎,還有,這算什麼獎勵?獎勵還能降低屬性嗎?」

系統沒有做聲。

戚繼光離開夏口之後沒多久,孫權派出的探子便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他,孫權聽完后大喜過望,立刻下令讓甘寧率麾下三千兵馬佔據夏口,同時,讓方文定也一起將水軍大寨移向夏口;同時自己和張玉一起領麾下一萬大軍一起趕往夏口。

曹操大軍來到夏口之後,看到城池已經為孫權所得,心中微微有些動怒,他率大軍來到城下,對着城牆之上已經做好準備的孫權高聲喊道:「此處誰為主將?」

這時,孫權面帶笑容對着曹操拱手行禮道:「孫權見過丞相!只是如今不便出城迎接,還望丞相恕罪!」

曹操自然聽過孫權之名,此時看着孫權的模樣和他這種進退有據的表現,不由得頗為喜愛。

「原來是仲謀啊!我與汝兄長相約一起攻伐吳銘,如今戚繼光既然率部逃走,仲謀何不與我一起出城追擊,成此大功?」

曹操手中馬鞭向南一指,意圖想讓孫權出兵一起進攻戚繼光,可是孫權卻搖了搖頭道:「丞相有所不知!我孫家與吳銘原已經結為兄弟之好,而他並未做什麼背信棄義之事,孫權雖然不才,卻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攻之。」

曹操冷笑一聲,「仲謀已經奪了吳銘的夏口,難道還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嗎?」

「丞相言重了!如今戚繼光主動棄了這夏口,某隻是不希望百姓受到騷擾,所以率軍來守之,並不算奪他城池。」

孫權的話,確實無懈可擊,曹操呵呵一笑,對着手下眾將士言道:「果然是虎父無犬子!這孫文台之子沒有無能之輩;長子孫策,驍勇無比,人稱小霸王;但是這個次子孫權,也氣度不凡,雖然小小年紀,卻能有如此見識,實在難得。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眾人聽完,一旁的郭嘉呵呵一笑道:「丞相几子,也都是天縱之才,又何須羨他將死之人?」

「哈哈,奉孝所言極是。」

這時,曹操再次看向孫權,高聲喊道:「仲謀賢侄,操有一言,不得不說:如今雖然戚繼光暫時撤退,但是陳煦大軍還在虎視眈眈;幾番只是懾於孫曹兩家之力,不敢輕舉妄動;若是有朝一日,我大軍班師回朝,戚繼光必然捲土重來,還望仲謀賢侄早作打算。」

說完,曹操便領大軍向著戚繼光撤離的方向再次追了過去。

這時候孫權在城中思索著曹操最後的那句話,心中暗自琢磨著:若是曹操退兵,戚繼光必然再來索要城池,這樣自己好不容易取得的城池豈不是又要拱手送給他了?可是,自己又該怎麼做才行呢?

這時一旁的張玉湊過來,看着緊鎖眉頭的孫權,拱手答道:「將軍莫非擔憂戚繼光再奪夏口乎?」

孫權點了點頭。

「此事極易!黃蓋將軍在江陵還有一萬多大軍,何不讓他抽出五千進駐夏口,末將領一萬大軍取下西陵,和夏口互為犄角之勢;到時,別說戚繼光,就是陳煦小兒來取,也能保江夏無虞!」(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我是無名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我是無名氏
上一章下一章

390、徐文成自刎欲報俞大猷 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