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三件大事

784.三件大事

天人境的戰力,要比顯魂期強太多了。既然如此,為何沒有轉化成法修的天人境出現?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李明哲不願意接納這些人!

原因蘇杭不清楚,只猜測可能有什麼隱秘的因素存在。否則的話,李明哲不可能放着那麼好的資源不去利用。

修行者中的頂級高手本來就少,如今尤天祿走了,還帶走了天人境後期的荀彬郁。好在寧浩闊沒走,而楚軒也順利達成天人境後期,總算彌補了一些損失。

這件事,讓修行者們對尤天祿和荀彬郁唾棄不已,此刻哪怕兩人回來。也再也不會有人願意接納他們。

背叛者,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讓人憤恨的。

尤天祿的叛逃,是修行者中的一件大事。

而第二件大事,則發生在法修身邊。

為了弄清楚法修現在的情況,蘇杭曾冒險穿越南荒。回到國土境內。他先去找了一趟鄺初雨,仙音閣如之前猜測的那樣,屹立不倒。凈土之內,一片祥和。

只是,凈土外的宗派和修行者,已經盡數消失。

根據鄺初雨所說,法修來這裏掃蕩了一圈。他們本要進攻凈土,但中途卻被人驚走。

那人自稱如來,身邊跟着許多信徒。其中一部分人在與法修的交戰中死亡,另一部分人,則留在凈土之中,等待如來歸來。

如來?蘇杭詫異不已,如果沒聽錯的話,那應該就是閻鍾離。

果然,他在凈土之中,見到了柳建義。

通過與這位曾經的劍修大師兄交談,蘇杭得知,閻鍾離師徒倆離開鴻宇國都后,便四處遊歷。

他們把自己所學所知,傳於他人,閻鍾離的大智慧,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隱隱有種天人之上的味道。

他已經不認為自己是法修,只說:「如來之道。乃禪道。坐而望天下,行而掌乾坤。」

很多人都被他的智慧折服,紛紛加入其中參禪。又因為宗派創立的興起,認識他們的人,以及他們自己,便把閻鍾離的道,稱為禪道,而他和身邊的人,則是禪宗。

幾大國土逛了一圈,那些流離失所的修行者,有一大半都加入了禪宗。閻鍾離來到仙音閣的時候,禪宗子弟已經多達上萬。

法修第一次進攻仙音閣的時候,是一名十八級的法修領隊,結果一個照面,就被閻鍾離拍飛上百里。

如此強橫的戰力,顯然不可能是普通人,於是法修便把李明哲請來。

李明哲確實厲害,但閻鍾離也不弱。雙方大戰數天數夜,最終,憑藉吞天體的奧妙,李明哲越戰越勇。而閻鍾離,卻因為力量的損耗過大,又沒有人能幫他,獨木難支。

最後,閻鍾離被擊敗,化作一道金光,被李明哲吞噬。

可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吞掉閻鍾離,李明哲非但沒有喜悅,反而看着鄺初雨,臉上露出不安的神情。他猶豫許久,最後竟然下令法修撤退,不再找仙音閣的麻煩。

凈土之內的修行者,本已做好捨身取義的打算,這個結果,實在讓人不解。

還是柳建義清楚這件事,說:「我師來時望凈土而嘆,言明此地乃天源興盛之地,有天運之力守護。他遊歷四方,最大的理念,便是尋找一處同樣的地方,能供人參禪。」

天運之力,別人不清楚,蘇杭卻不陌生。他很清楚,這股力量其實不是來自於地勢,而是來自於鄺初雨這個人。

每一個歷史轉折點的重要人物,都有天運之力守候,以讓他們在關鍵時刻,不會影響歷史的正常進程。

閻鍾離被李明哲擊敗,卻使得法修放棄進攻仙音閣,唯一的可能,就是李明哲也通過吞噬閻鍾離,看到了某些他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可惜了閻鍾離,禪宗第一位如來,竟然就這樣身死。

然而,禪宗的信徒,包括柳建義在內,都不認為閻鍾離死了。

在他們眼中,閻鍾離被吞噬。乃參禪的一種修行法。遲早有一天,如來還會回來,帶領他們繼續參悟大道。

這種說法,蘇杭並不認同。閻鍾離雖然厲害,但並沒有超脫天人境巔峰的範疇。幾位國主都沒能逃出李明哲的手掌心,閻鍾離又怎麼可能保住性命?所以。他只認為這是信徒們過於狂熱產生的盲目自信。

鄺初雨和仙音閣沒有事,這讓蘇杭的心情輕鬆許多。

但另一件事,卻讓他的心立刻又揪了起來。

根據禪宗的一些信徒說,他們在途徑大衍國都時,曾見到法修在那裏與什麼人大戰。

那人厲害無比,打的法修毫無還手之力。就連如來,都自嘆不如。

可惜的是,法修人太多,車輪戰之下,除非是真正的仙人,否則誰也逃不掉。最後那人似乎被消耗太多力量,又被李明哲趁亂偷襲。最終落敗。

大衍國都的人?

蘇杭皺着眉頭想了半天,最後除了那位已經瘋掉的大衍國主外,再也想不到其他可能。

當初大衍國主被他搞的肉身崩潰,只剩下一具不滅金身,還被斬神台斬掉一條胳膊。雖然突破失敗,但大衍國主確實通過本源。接觸到了更高層次的東西。在這一點上,他可能比尤天祿得到的好處還要大。

可惜的是,天運沒有眷顧他,世上第一位最有可能突破到先天混沌境界的國主,就這樣瘋了。

李明哲已經統治了修真世界,那麼他去找大衍國主的麻煩,也不是沒可能。

大衍國主,閻鍾離,再加上尤天祿和寧浩闊,這麼多強悍的力量,卻分散開來,被法修逐個擊破,實在令人惋惜不已。倘若他們能團結一致,願意聽蘇杭的提醒去壓製法修,修真世界未必會淪陷。

然而世上沒有如果,該發生的,一定會發生,這就是天道。

此時的法修,已經沒有任何敵人,李明哲從地球弄來了很多人轉化成法修。他們的數量,急劇增長,數量多達數百萬。而且力量強大無比,哪怕現在五大國土全在,可能也不是法修的對手了。

看到法修的發展順風順水,蘇杭徹底絕了加快其崩盤的速度。這樣的勢力,已經不是人力所能左右,唯一可以消滅他們的,就是天道了。

蘇杭忽然很想知道,法修是怎麼自行崩盤的。

當初在時空裂縫的時候,他聽人說,是因為法修的首領出了問題。

可是,法修遍及天下,就算李明哲真發生了什麼意外,又如何能波及到所有法修?如果波及的範圍真那麼大,仙音閣又怎麼能繼續存在?

這些問題,靠腦子是想不清楚的。唯有通過時間的流逝,才能知曉答案。

返回荒海前,鄺初雨又為蘇杭彈了一曲,名為:「明音曲。」

據她所說,此為感謝蘇杭帶領她走上樂道的曲子。

曲調不快,有些緩慢。又有些慵懶。從琴音中,蘇杭能聽出鄺初雨的心態有了變化。

當年剛認識鄺初雨的時候,她還是個十幾歲的小丫頭,如今十幾年過去,小丫頭已經長大了。

感情確實容易讓人衝動,但總是得不到的時候,衝動便會慢慢沉寂下來,最終化作濃濃的思念與追憶。

最終,蘇杭還是離開了仙音閣。

待他走後,詹凌青從拐角處走出來。她手中,拿着一副畫,緩緩在鄺初雨面前鋪開。

畫中。一名女子端坐撫琴,而一名背影模糊的男子,則轉身離去。

看着那幅畫,鄺初雨淡淡一笑,說:「畫的很好,掛在我的房間吧。」

詹凌青點點頭。這次作畫,本就是鄺初雨囑咐她進行的。因為法修的存在,蘇杭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而且,蘇杭上次離開的時候,鄺初雨看到了宋語婧等人。她已經明白,自己不可能與蘇杭結合。也許,唯有以畫留念,才是最好的結果。

這幅畫,掛在鄺初雨房間的牆壁上。她每天醒來,睜開眼便可以看到。

一首曲子,流芳千古。

一副畫,卻讓人猜測萬年。

後世中。許多人都對那幅畫中的男子感到疑惑,沒人能猜到這是什麼人,竟然有資格出現在創派祖師鄺初雨的畫中。

就像蘇杭所想的那樣,「周正」這個名字,已經隨風飄逝。連仙音閣自己人都忘了他,還有誰會記得呢?

回到荒海的蘇杭。每天過的輕鬆隨意。他忽然發現,自己所擔心的事情,很多都沒有發生。

地球上有個故事,說杞國有個人擔憂天塌下來並為此廢寢忘食尋求答案,多人從天體的構成對他進行了開導,終釋疑惑。

其中有一句話,蘇杭到現在還記得,那是列子說:「言天地壞者亦謬,言天地不壞者亦謬。壞與不壞,吾所不能知也。雖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來不知去,去不知來。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

好與壞,生與死,你不知我,我不知你。既然如此,壞與不壞,何必放在心裏?

該發生的,你想不想,它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你想再多,它也不可能發生。

人沒有煩惱,只因想的多了,煩惱便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修真歸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修真歸來
上一章下一章

784.三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