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修路

88.修路

張家這三個姐妹雖說個個都是彪悍的主,打起架來什麼都不管,她們的婆婆們雖說不敢惹她們,但是也不敢得罪錢家村的財神爺們。

一聽說兒媳婦把錢家的東家娘子給揍了,立馬就急了,特意拿了家裏留着的幾個雞蛋,來跟錢老娘套近乎,希望錢家在這事上別計較。

這件事情本來也是錢大嫂主動打上門去的,錢家也確實不佔理,而且錢家也沒打算在這件事情上大肆報復,這件小事隨着寒冷的冬日,也慢慢地被淡忘了。

淑德妯娌三人雖然忘記了,幾個小孩子倒是還挺記仇,二寶跟三寶帶着一幫小孩子,把張家三姐妹的孩子,挨個揍一遍,被淑德知道后,罰了兩個淘小子半個月的零食。雖說孩子替娘親報仇,讓人很感動,但是這樣的報復方式還是應該大力懲罰的,讓孩子終身難忘,堅決不能讓孩子們養成以多欺少的壞毛病,以免孩子們誤入歧途。

不知道是不是打架打出了激情,幾個孩子中最蔫吧的二寶,異常堅定的吵嚷着要學武,三寶這個眼皮子淺的,見哥哥要學武,也非得要跟着一起學,錢興旺聽完兒子的請求,立馬計上心來,開始套路自家兒子。

「讓你二哥先嚷嚷,等你二伯心軟了,肯定僱人來教,等到時候你再去蹭學,咱們家就不用花錢給你請師傅了,你二伯那麼疼你,肯定不能攆你,咱家省下的錢,都給你留着當零花錢,你這幾天先老實點,多去攛掇攛掇你二哥。」

聽完父親的建議,三寶當真不嚷了,每天去給哥哥灌心靈雞湯,讓哥哥堅持自己的學武之路,自己則等著免費學武,卻不知自己已經鑽進了爹爹給下的套中。

三寶他二伯確實給二寶找師傅教武術了,只不過人家直接給把兒子,送到鎮上去學武去了,三寶早就答應會跟哥哥一起去學武,此時哥哥去鎮上了,三寶自然也是要一起跟着去的。

三寶以前可是吵嚷着不離家的,這回好不容易給騙去鎮上了,錢興旺直接把三寶送到他姥爺家讀書去了,課閑時間再去二寶師傅那裏學武,平常送貨的時候就接兩個孩子回家,不經過鎮上的話就讓兩個小孩在范老頭家寄宿。

三寶這個傻孩子,就這麼稀里糊塗的被爹爹給送走了,一如當初給他送到單間一樣,雖說總感覺哪裏不對勁,但就是說不出來,每天依舊開開心心的寄宿,反正姥姥給做好吃的,舅舅陪着玩,倒是也挺開心的,沒想像中的那麼難熬。

錢興旺本沒打算這麼早就讓兒子寄宿獨立的,實在是現在是沒時間看顧自家兒子,這才想了個壞主意,把兒子騙到了岳丈家。

錢興旺雖說是秀才,才華倒是有,但是一沒經驗二沒精力,教學水平確實不如范老頭,給孩子啟蒙還行,真要是走仕途的教學法,錢興旺確實不適合。

不管以後兒子走哪一條路,現在都得先讓兒子學會自立,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禁錮在小村子裏面,看遍了外面的世界,才會有主見,有主見的人才不會被世間的一些瑣事所困擾。

錢興旺當時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有出息后,讓自家爹娘不再受欺負,現在他賺的錢已經能夠保證自家爹娘下半生,活得安樂祥和了。所以對於仕途這條路,也沒那麼大的執念了。

這些年的各種經歷,讓錢興旺對經商也是越來越喜歡,尤其是自己已經有功名在身,再加上朝廷的賞賜,這些東西擋住很多麻煩,讓自己經商的道路意外的順暢,錢興旺十分享受這種帶着身邊人發家致富的感覺。

錢興旺已經跟爹娘和媳婦表明自己的立場了,即使朝廷開恩科,也不打算繼續走仕途這條路了,至於錢家的孩子們有沒有想走的,他不會特意的引導,也不會橫加阻攔,一切全憑孩子們的意願。

不過錢家的孩子們必須要讀書認字,至於等他們見識到了廣闊的世界后選擇什麼樣的道路,那就是孩子們的選擇了,只要不違反犯罪,有背倫理,錢興旺兩口子是不會對孩子們的選擇橫加阻攔的。

三寶被送去讓他姥爺折磨了,開始也是沖着娘親哭鼻子的,不過被他娘一頓神灌雞湯,終於打起了精神,跟他姥爺好好學書本知識,閑的時候去找他二哥練功夫。

三寶這種兩頭都惦記的,自然不如二寶這種專業的厲害,幾個月下來,二寶就已經厲害得超過三寶一大截了,沒幾下子就被他二哥給撂倒了,不過幸好三寶這娃娃從小就皮實,摔一下子也不哭,三天兩頭的跟他哥比武較勁,雖說從來沒贏過,倒也算比較有韌勁,是個不錯的陪練。

大寶跟着他爹和三叔出去經營店鋪了,二寶三寶也去鎮上學習了,經常好幾天不回家,大妞和二妞都大了,愈發的文靜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跟着弟弟們胡鬧了,現在家裏就剩下了三個小孩子能玩了,淑德在家一下子就寂寞了。

家裏的作坊早就走上了正軌,除了日常的巡視,基本上也沒啥事情可以幹了,錢家爹娘趕着老牛車走街串巷,留下淑德三個兒媳婦領着三個小娃娃駐守在家,簡直是無聊透頂。

不過淑德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事業是不用操心了,那正好操心一下家事,反正有大把的時間,現在有錢有肉有材料,淑德又過回了在現代的瀟灑日子,沒事研究研究吃,閑得無聊就跟着相公出去閑逛。

古代生活跟現代的區別,大概就是多了幾分幸福吧,做的菜總是被人搶光,這種幸福讓人想做更多的菜,說自己做菜好吃的人也從虛擬世界變成身邊的親人,虛擬的幸福變得觸手可見。

有了淑德為食坊量身定製的菜譜,食坊的生意是越來越好了,碼頭上彙集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周邊的商家終於發現了這條致富路,紛紛將錢投進碼頭。

剛開春,土地剛剛鬆動,碼頭上就已經開始陸續的建造鋪子了,靠近錢家食坊的是一個客棧,光看地基面積,就知道這走得是豪華奢侈風,錢興旺沒事總去跟客棧老闆閑聊天,打算跟客棧達成戰略性合作,一起賺錢,別搞成惡性競爭。

錢大哥家的藥材鋪和錢二哥家的木匠鋪終於建成投產了餓,全都開在了錢家村的鎮子上,鋪子剛開的幾個月,為了照顧生意和家裏的男人,錢大嫂和錢二嫂也都搬到鎮上的鋪子去住了。

這回就剩下淑德跟錢老娘兩個女人在家駐守了,着實寂寞了很多,剛建立起的革命友誼,還沒維持幾天呢,兩個戰友就走了。

雖說錢家兩個嫂子有時候會辦一些讓淑德生氣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時間,兩人還是挺好的,能跟着淑德一起打牌解悶,兩個嫂子的離去,讓淑德倍感寂寞,有些話題,淑德不能跟婆婆聊,就只好等著晚上相公回來在絮叨了,但是男人的八卦水平實在是太次了,讓淑德鬱悶不已。

實在不忍心讓自家媳婦這麼寂寞,錢興旺想着法子讓家裏熱鬧了起來,打算把錢家嫂子們給召回來,陪老娘和媳婦打牌八卦。

錢興旺終於說動了村長,將錢家村的路好好的修一修,錢興旺出錢,村裏人出力,只要村長把話傳達好了,這修路的事情不在話下,這路雖說是錢家人用得多,但是修好了這條路之後,村裏人全是受益者。

這要是路修好了,錢家村到鎮上趕着牛車能省一半的時間,村長將修路的好處跟村民講了個遍,大部分村民也都同意出力氣修路,反正不用錢,出點力氣,大家一起幹活,幾天這路就修好了,也不耽擱什麼事。

當然大部分的原因也是錢興旺作為他們的東家,他們不想因為這點小事跟東家過不去,畢竟現在外村也開始種土豆了,錢家村一點優勢都沒有,錢家想去哪裏收土豆都能收得到,錢家想降價也會有一大幫人上趕着來賣土豆,要是真惹了錢興旺不開心,自己失去的利益會更多,村民大部分也都是聰明人,這種一舉多得的事情,不會唧唧歪歪的。

不過總是有一些不信邪的人,總認為只要自己足夠不要臉,就能貪到一些便宜,好像大家都是傻子,就他們家最聰明一樣。當初大家一起抵禦外敵的時候,他們死活不出人,現在修路了,這些人依舊不動彈,等著吃大家的勝利果實,吃大家的福利,這種人,錢興旺自然不會慣着他。

凡是這樣的人,他家的土豆照收不誤,但是錢家肯定是不會雇傭了,這樣的人,誰雇傭誰倒霉,錢家絕對不會給這樣的人家一點好處的。

佔了便宜的人家,過了幾年後,看到身邊一起貧苦過來的村民們,冬天都穿上了新棉衣,家裏養雞下的蛋也都捨得吃了,平時還能買上了肉,一個個的小臉愈發的紅潤,心裏嫉妒不已,卻不知都是他們自己的「小心機」造成的惡果。

錢家村終於通上了路,現在從村子去鎮上方便多了,錢家兩個嫂子也樂呵的告別了鎮上的生活,回到了村子,淑德又能跟嫂子們愉快的玩耍了。

錢家村每日都是車來車往,尤其是錢興旺家,經常一車又一車的往外送粉條和各類的小糕點,村民們去鎮上經常就蹭錢家的車去,對於那些良善的人家,錢家的馬車隨時都可以捎上一程,錢家村現在跟鎮上的聯繫也愈發的緊密,錢家村的新一代人,在錢家兄弟的帶領下,眼界也開闊了不少,大山已經禁錮不了他們了。

他們知道怎樣能賺錢,他們知道怎麼跟別人討價還價,他們知道海的對面還有廣闊的世界,他們知道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就有發家致富的可能,他們再也不像父輩那樣,為了一點小利益就拚命動手去爭奪,為了一點糧食就兄弟反目,現在他們知道了生命的寶貴,不再肆意的揮霍生命。

曾經不靠海不靠河的小窮村子,現在也是上虞縣赫赫有名的富裕村子了,曾經在鎮上都少見的磚瓦房,也一間又一間的在錢家村拔地而起,村民們的衣着也由原先的禦寒為主,到現在的追求時髦,有錢的人家也買了牛車,現在的錢家村,只要肯出力氣,就沒有窮人家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秀才家的小娘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秀才家的小娘子
上一章下一章

88.修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