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順慘案

第二章 旅順慘案

「陛下,這是東北那邊傳來的消息,請你過目。」洪崇烈精神萎靡,心事重重地將一份報紙遞給了皇帝。

一戰結束,首輔張勳並沒有立即下台,而是又堅持幹了五年,當時還是天佑皇帝明聖祖在位,天佑皇帝是大明帝國變法維新的鑒定支持者,也正是有了他,大明的改革之路才能順利走下來。而正是天佑皇帝的堅持,張勳才會繼續擔任首輔,直到他一九二三年病逝,洪崇烈這個候補人員方是真正的登上了政治舞台。

洪崇烈一向以「虎帥」著稱,平時脾氣很好,但很有原則,治國手腕同樣果決鐵血,正因為這一點,明帝國才能在戰敗后憑藉豐富的物產資源和人力資源迅速走出了陰影,各個領域都在開始復興。

朱清嚴接過報紙,只看了一眼就血往上涌,眼睛霎時間變得通紅,咬牙切齒地問:「這是真的?」

「千真萬確,意大利記者拍的照片已經刊登在了報紙上,稱得上鐵證如山。」洪崇烈皺緊了眉頭,「陛下,日本人如此罔顧國際輿論,肆意戕殺大明子民,內閣已經取得了一致意見,即進行強烈譴責。」

報紙上是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照片,照片上有男有女,不過都是死屍,死法多種多樣,最痛快的就是一槍斃命,有的則是被活埋,有的被砍頭,有的更是被分屍,還有的女性生前肯定遭受了數之不盡的侮辱,有的女性下體竟然插進了粗大的木棍,簡直滅絕人性!

照片旁邊是正文報導,標題是《遠東慘案——旅順日軍的暴行》,這是大明帝國的國家報紙《皇家日報》,影響力遍及全國各地。意大利記者冒死拍到了這些珍貴的照片資料后,由於日本關東軍的嚴密封鎖,陸路是肯定走不成了,只能選擇偷渡,搭乘渡輪經過渤海,脫離長山列島海域的日軍警戒範圍,趕到了山東半島的威海衛,終於將照片和撰寫的稿件投給了《皇家日報》。

《皇家日報》工作人員收到照片后不敢怠慢,由於這是由內閣直管的機要報社,社長將情況立刻上報內閣,很快驚動了首輔。洪崇烈震驚憤怒之餘,下令立即進行刊印,發放全國,然後拿着一份報紙在內閣和六大次輔討論了一夜,翌日就進宮面聖。

「只是進行強烈譴責?」朱清嚴的眉頭幾乎打成了死結,他的肺都快被氣炸了,「這都是大明百姓,不是豬羊貓狗,譴責?譴責有個屁用!」

洪崇烈並沒有因為皇帝的髒話說三道四,實際上,他也很想說髒話,很想指著別人的鼻子罵娘,不禁苦笑道:「陛下,我們還需要慎重,一戰過去也才十三年,大明的國力雖然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但日本佔據了整個東三省,又有着雄厚的工業基礎,以及強大的綜合國力,這時候和日本方面起衝突,那樣的話……」

朱清嚴冷笑一聲,忽然想起了什麼,陰沉着臉道:「我記得前些年南洋那邊就發生了一起規模很大的屠華暴亂,那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好像你們內閣也只是譴責幾句,就那麼揭過了一頁吧?」

「是……是的,當時內閣的確是那麼做的。」洪崇烈尷尬地說,「不過,大明還需要韜光養晦,養精蓄銳,只能暫時示敵以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朱清嚴將報紙抖了抖,冷笑道:「那首輔拿這份報紙給我幹嘛?既然你們內閣做出了決定,帝國憲法也早就規定了皇帝的權力下放內閣,你們做出的一切決定由你們自己承擔,如果不想打仗,只想譴責,也就不用我這個皇帝象徵性地簽字,那就不要來隨意打擾我,這是來破壞我的好心情的是不是?」

洪崇烈不得不再三表示內閣的難處,以及帝國的難處,朱清嚴不耐煩地擺擺手,說:「廢話少說,奶奶的,今天還真的不是一個好日子,九一八,九一八,東北三省早就淪陷了,原以為這一天可以平靜地過去,沒想到又鬧出這種事!洪首輔,我問你,這報紙是昨天發行的,看到的百姓反應如何?」

「由於發行時日尚短,但更因為內容駭人,銷量供不應求,第一時間讀到報紙的百姓一般是那些青年知識分子,他們個個義憤填膺。就在昨天下午,北京大學的學生集體罷課,全體學生走上街頭遊行示威,要求帝國出兵東北,收復失地,為死去的同胞討還公道!」洪崇烈閉了閉眼,彷彿看到了一片血紅,「不僅如此,臨近的一些城市,天津、張家口、承德、石家莊都有不同程度的學生罷課,其它階層的百姓也開始上街遊行,局面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朱清嚴這時候竟然冷靜下來,定定地看着他,眉頭一會兒舒展,一會兒皺緊,疑惑道:「首輔,想必以你的智慧,應該能猜到報紙發行出去之後是什麼樣的結果,既然內閣決定只進行譴責,那為什麼還要發行報紙?這完全是火上澆油,除了打擊帝國政府的威望之外,就是激怒百姓,從而對帝國失望透頂,這……」

洪崇烈讚許地看着皇帝,淡淡道:「陛下,你說的不錯,在目前的情況下,大明只能忍耐,國事不是一時衝動就能決定下來的,但大明百姓有權利得知這件事,亞聖說過:『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更何況,將旅順口發生的慘案公佈出來,能形成對帝國有利的國際輿論,日本方面會有很大壓力,再加上,東三省不能永遠被日寇佔領,這也是在收復故土之前的造勢吧!」

「內閣已經制訂了全盤計劃?」

「嗯,不僅內閣制訂了多套方案,軍中也制訂了不少軍事計劃,保證夠小日本喝一壺的!」

朱清嚴笑了,火氣全消,問:「什麼時候開打?」

「最遲不會超過一九三七年七月,那是帝國的底線。」

朱清嚴明顯地一個愣怔,隨即道:「好日子,好日子。」他的心裏掀起了滔天巨浪,難不成這就是歷史的滾滾車輪不以人的意志力為轉移,三七年,為什麼是三七年?歷史的選擇真的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我最擔心的是,內閣能不能控制住局勢?要知道,如果只是譴責,老百姓能答應嗎?一旦局面失控,內閣里誰能負起這個責任?」

「陛下放心,大明的老百姓是最溫馴的,他們不會主動鬧事,鬧事的都是那些知識青年,我們的着重點也會放在這些青年身上。」洪崇烈笑着說,「青年熱血,有着一股子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勁頭,但也最容易安撫,大不了派出黃海艦隊到長山列島附近游弋一圈,有分寸地打擊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即關東軍的部分營地,就算是交代了。陳厚甫以前就這樣干過幾次,說實話,若不是要韜光養晦,帝國也不至於這麼窩囊!」

黃海艦隊、南海艦隊、東海艦隊是明帝國三大艦隊,海軍上將陳紹寬,字厚甫,是海軍總參謀長,也是三大艦隊的總司令。朱清嚴了解這一情況,點點頭,忽然嘆氣道:「可是,我心裏終歸是堵得慌啊!」

洪崇烈默然無語,他何嘗不是心裏發堵,但身為一個很成熟的政治家,他也明白這時候不得不如此做,如果不能忍耐,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就真的白死了!

送走內閣首輔,一直站在廳外候着的鐘文貞走進來,朱清嚴臉色沉重道:「文貞,陪我去御花園走走。」

鍾文貞已經知曉了皇帝生悶氣的原因,默默地應允了。兩人在御花園轉了一圈,然後又在偌大的紫禁城隨意亂轉,最後登上承天門(天安門)城樓俯瞰這座古老的城市,朱清嚴扶著牆頭,東望無言,幽幽道:「對不起!」

這句話突如其來,很是莫名其妙,鍾文貞卻不由黯然神傷,心說陛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並不是真的不懂民間疾苦,也不是真的不懂骯髒的政治。

註:旅順口慘案取自於歷史上真實的旅順大屠殺,這裏將其延後幾十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決戰大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決戰大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旅順慘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