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抹額

1.抹額

屋裏傳來大丫鬟春琪輕手輕腳的穿衣服和捲起鋪蓋的「窸窸窣窣」聲音,接着是燭火被點亮的聲音,壓低聲音吩咐小丫頭們的聲音……

「六姑娘,該起了——」

春琪快手快腳的打理好了自己,掀開鵝黃的滾雪細紗床帳,掛在雕花紅洋漆黃銅帳勾上。

床上大紅的錦被下一個小小的身體動了動。

「六姑娘,今兒雪停了,該給太太請安了——」春琪繼續柔聲叫道。

好一會兒,春琪現在的主子——蕭家六姑娘——蕭六娘才慢慢的坐了起來,半睜半合的眼睛裏還霧蒙蒙的,半晌沒有焦距。

春琪已經伺候這個新主子快一年了,很是熟悉六姑娘早晨起床時的樣子,也不急着叫醒她,熟練的挑了衣服在一個小丫頭的幫助下與她穿戴起來。

直到另一個大丫鬟春柳把在溫水裏浸過的帕子搭在六姑娘的臉上,蕭六娘才完全清醒過來。

「什麼時辰了?」

「回六姑娘,現在是卯時三刻,今兒雪停了,奴婢早起看到四姑娘屋子裏燈亮了,怕是要去給太太請安。」春琪笑盈盈的答道。

「唔——」蕭六娘吐出嘴裏漱口的溫開水,「不要這金項圈,壓得脖子痛!」

「好姑娘,且忍忍,等給太太請了安回來,奴婢就幫您取下來。」春琪手腳麻利的幫蕭六娘梳着頭,嘴裏勸道。

蕭家大房現在有七位姑娘,人人都有一把一模一樣分量十足的金鑲玉項圈。

蕭六娘今年八月才滿了三歲,頭髮天生濃密柔順,只長得慢又有些發黃,打滿了周歲開始留髮,到現在也只能勉強梳一個雙丫髻。

用粉色頭繩把丫髻固定好后,春琪從一旁的梳妝盒裏挑了兩串暗紅的珊瑚珠子纏在上面。

「姑娘,昨兒的杏仁佛手,奴婢放在小爐子上溫了溫,您緊著用一塊了再去太太處?」春柳領着小丫頭們把洗漱用品都撤了下去,端著一碟冒着熱氣的點心走了進來。

白底青花的巴掌大碟子上擺着四塊小巧的乳白色糕點,春柳見蕭六娘應了,用乾淨的帕子包了一塊遞過去。

蕭六娘只用了半塊就搖了搖頭,夏桃又伺候着漱了一回口,春琪拿了件杏紅鑲邊石榴紅對襟羽緞斗篷出來給蕭六娘披上才出門。

奶娘趙媽媽前幾日下雪夜裏沒蓋好被子,著了風寒,告假回去養病了,六姑娘還小,屋裏沒有派管事媽媽,這幾日,屋裏事都是兩個大丫鬟春琪和春柳做主。

今日,輪到春柳看屋子。

出了屋子,春琪就要抱蕭六娘。

「我自己走過去!」蕭六娘清脆的說道。

「好姑娘,剛下了雪,仔細腳滑!」春琪勸道。

春琪和春柳都是蕭六娘半年前搬到正院旁邊的跨院時,大太太從身邊撥了兩個夏字輩的二等丫鬟,升做一等貼身伺候蕭六娘。

春琪年長些,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春柳才十三歲,是以,在六姑娘院子裏除了奶娘趙媽媽,便是春琪了。

「不打緊,不過這幾步路,粗使婆子必是已經把雪鏟了。」蕭六娘條理清楚的說道。

說着,腳下已經邁開了。

春琪和夏桃並兩個秋字輩的小丫頭趕緊都跟上去護著。

蕭六娘快兩歲才開口說話,學起話來卻快,三歲多說話已經像小大人了!

一路到了正房門口,果然看到二姑娘和三姑娘院子裏的人等在外面。

「六姑娘來了!太太昨兒歇的晚了些,現在才剛起身,請六姑娘先到偏房暖和暖和,用些熱茶。」太太身邊的大丫鬟春蘭迎了過來,又嗔怪道,「好個琪妹妹,這天寒地凍的,又下了雪,怎麼讓六姑娘自己走……」

「不怪春琪姐姐,是我自己要走的。」蕭六娘仰著頭說道,「母親昨兒睡得可好?」

春蘭笑着答了,親自給蕭六娘打了門簾。

春琪和夏桃進去伺候着,小丫頭們只能留在外面。

「二姐姐,三姐姐!」蕭六娘在丫鬟的伺候下脫了斗篷后,奶聲奶氣的叫了一聲。

蕭二娘淡淡的應了一聲,捧著一杯熱茶有一下沒一下的撥著茶葉,並不喝。

蕭三娘卻站了起來,滿臉笑容,「六妹妹來了,餓了沒?母親這兒飯食用不用得慣,幾日沒給母親請安,六妹妹看着可是瘦了!」

這話說得,蕭六娘若是小孩子心性,惦記着大太太屋裏的什麼稀罕吃食,嚷嚷上幾句,可不就坐實了大太太薄帶庶女!

蕭家大房現在有四位少爺,七位姑娘,只大少爺、三少爺、大姑娘、五姑娘是嫡出。

「我昨兒吃了一碟豆腐皮包子可好吃了,可惜我將吃飽了飯才用,只用了兩個!」說着,蕭六娘還咂了咂嘴。

蕭三娘一噎,在心裏暗罵蕭六娘不開竅……

「六姑娘可是還惦記着?太太知道姑娘們愛這等吃食,已經吩咐廚房早早備了。」春蘭又幫蕭四娘打着門簾,聞言,笑着說道。

蕭三娘到底不敢在太太的大丫鬟面前弄小動作,扭身坐下了。

「四姐姐!」蕭六娘站起來叫道。

「六妹妹——二姐姐,三姐姐,好!」蕭四娘幾不可聞的說道。

這下,蕭三娘也懶得答理了,跟蕭二娘一樣只點了點頭。

約莫半盞茶的功夫,太太就派人傳了話,讓幾位姑娘過去。

蕭大老爺的六位姨娘俱等在正房門口,她們要等少爺和姑娘們請過安,有時候甚至用過早飯才能進去給大太太請安。

正房裏,蕭家四位少爺和被奶娘抱在懷裏的蕭七娘都已經在了。

大太太親生的大姑娘和五姑娘更是一左一右的坐在榻上,見幾位姑娘進來,蕭元娘才站了起來。

蕭五娘則還賴著不肯下榻,擰麻花的往大太太懷裏鑽。

「咳,五妹妹!」大少爺咳了一聲叫道。

蕭五娘撅著嘴看大太太,見大太太只是微微笑着,沒有為自己說話的意思,才讓一旁的婆子伺候着穿了軟底織錦棉小繡鞋站到了四姑娘旁邊。

蕭大少爺今年剛過十歲,卻整日板着臉,過得很是自律,頗有威嚴,再加上肖像大老爺,一向活潑跳脫的蕭五娘最懼板着臉的大老爺,故而,蕭大少爺也能鎮住一乾弟弟妹妹。

大家按著長幼順序一一給大太太請了安。

「四哥兒和七姐兒還小,正是要睡的時候,先送到暖閣里再睡會兒,待醒了再用吃食也不急。」

「謝太太體貼——」

兩人的奶娘抱着兩個奶娃娃千恩萬謝的行了個禮,在大太太身邊的管事媽媽吳媽媽的帶領下往暖閣里走去。

大老爺卻是五更過半就動身去早朝了。

大周的規矩是官員不論品級均是十日一休。

大老爺雖然只是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卻是天子近臣,又出身開國功勛世家——蕭氏,便是比不上開國的八大公,隨意也無人敢小覷。

「……老太太昨兒晚上遣人過來傳了話,天寒地凍的,老太太體恤,這幾日,大家就不去叨擾老太太了……」大太太照着慣例一一關心了幾句,說了這件事,便傳飯。

蕭府老太爺早幾年就過世了,等守完了孝,老太太親自發話,叫了族老們過來見證,把公中的家產分了,自己搬去了最西邊的一個獨門獨戶的院子禮佛。庶出的蕭二老爺立時就收拾了東西搬去了分給他的一座三進的宅子裏,嫡親的大老爺、三老爺卻還住在一起,只關起門各自立了賬本和人情往來。蕭二太太只每月初一十五過府與老太太請安,大太太、三太太卻是要日日去了。

自有丫鬟婆子下去有條不紊的張羅起來。

「母親就是疼我們,早上女兒想儘儘孝心的機會都沒有!」蕭三娘站起來笑盈盈的說道,「女兒曉得這樣,前兒綉了個合意的抹額,請母親指點指點!」

蕭六娘垂下了眼皮,真不知宅子裏的人心是怎麼生的,一個才六歲的小姑娘就知道拐彎抹角的奉承和討好!

蕭三娘是菊姨娘所出,當初太太正懷着三少爺,遂把身邊的一等大丫鬟春菊開了臉伺候着大老爺,菊姨娘倒是爭氣,不過三個月就被診出了喜脈,太太回了老太太,第二天就辦了幾桌酒席,抬了春菊為姨娘。

那抹額用了絳紅折枝錦緞,綉著花開富貴的暗紋,正中鑲著一塊翠綠的玉石,正是適合大太太這個年齡的婦人!

「三姐兒有心了,府里的女紅師傅都是頂頂好的,只也不必急在一時,小小年紀熬壞了眼睛可使不得!」大太太仔細看了看,笑着說道。

「謝母親關心!」蕭三娘閃著大眼睛應道。

蕭五娘撇了撇嘴,把頭抬得高高的。

餘下的姑娘俱是大太太問一句才答一句。

「叫姨娘們進來吧!」

下人們已經開始安放桌椅了,大太太才頭也不抬的吩咐了一句。

二等丫頭夏香應了一聲,到外間去傳話。

大老爺牌面上的六位姨娘按著擺酒的順序魚貫而去,恭恭敬敬的給大太太行禮請安。

大太太淡淡的點了點頭,示意開飯。

她從來不像其他正房太太一樣,在請安的時候揉搓看不順眼的姨娘。

蕭六娘暗暗把這點記在心裏,有的是手段對付,何必降低自己的身份又壞了名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庶女正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庶女正途
上一章下一章

1.抹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