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 九尾妖狐

第四章 神 九尾妖狐

不好意思前面名字寫錯了,現在更正是「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

冥界灰濛濛的天空掛着一輪血色的圓月,透著無盡的蒼涼和死亡之氣,還有無數的靈魂在飄蕩。銀月看着眼前的情形,再上現在統治冥界的伊邪那美,就想起以前原來世界的一個日本神話故事。

故事是從日本的誕生開始的。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剛剛從混沌的泥漿固化為天地。天,叫做「高天原」。有一男一女兩個神靈從高天原降到了地上。男的叫做伊邪那歧,女的叫做伊邪那美。他們站在天浮橋上,用矛把漂浮的國土往回拉。就這樣滴水成河、聚少成多,他們用滴落的鹽構成了自凝島。後來,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就在那裏結婚了,生下了大八州國,這就是最早的日本。

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就象亞當和夏娃那樣結婚了。他們生出了海神、河神、山神、雨神、風神、田神等各路神仙。但是,在最後出生火神的時候,伊邪那美被孩子的火燒死了,她的生命走上了黃泉之路,一去不歸。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生者和最早的死者。

伊邪那歧去黃泉之國,想把伊邪那美接回來。但是,他是不能夠把已經成為死者的伊邪那美帶回來的。在夫妻二人依依惜別之際,伊邪那美說,她每天要殺死1000個人,以求得心理上得平衡。伊邪那歧說,這樣的話,他要每天生出1500個人,以保證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於是,從那時起,日本的人口開始增加了。

從黃泉國回來的伊邪那歧,用他的左眼生出了天照大神,用他的右眼生出了月讀,然後,又用他的鼻子生出了須佐之男。

須佐之男雖然是是守護海洋的神,但是,他整天哭。生氣的伊邪那歧就把他從海里趕了出來。於是,喜歡和人在一起的須佐之男,就去看望住在高天原的他的天照大神姐姐。在這裏,他把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田地給搞荒涼了,把馬扔進了紡紗的小屋,搞得一切都亂七八糟得。高天原的人們對他的粗野暴行毫無辦法,感到萬分棘手。

起初,太陽神還能夠以寬讓的心情來容納須佐之男。但是,須佐之男太任性、太不講道理。被嚴重傷害了心靈的天照大神一怒之下,憤然進入到天石屋戶(又名天岩戶,相當於中國神話里的南天門。)里不出來了。於是,高天原變得一片漆黑,大地也沒有了陽光的照耀。這可以說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日食現象吧。

無論如何也要讓高天原恢復原來的光明。為此,人們在岩洞前舉辦大型歌舞晚會,又唱歌,又喝酒,很是熱鬧,目的是暗中打探一下天照大神的心思。天照大神見洞外如此熱鬧,心情似乎也好了起來。就在她悄悄地從岩洞的縫隙向外看的時候,力大無比的各路神靈猛地把岩洞扒開了。此時,在岩洞之前,跳起了天細女舞。據說,這就是日本神樂歷史的開始。

於是,高天原和大地,又恢復了往日的光明,而須佐之男終於被從高天原驅逐出境。

被從高天原趕出來的須佐之男,降落到了叫做鳥發的出雲的船通山上。

一天,他發現有一雙筷子從河的上游漂了下來。「啊,上游有人吶!」,於是須佐之男順流而上。在那裏,他看到了叫做腳摩乳和叫做手摩乳的老夫婦兩人,圍着一個叫做奇稻田姬的美麗的姑娘在哭泣。

仔細一問,才知道:這兩位老人有8個姑娘,但是,每年要被八歧大蛇吃掉一人,現在,眼看就輪到最後一個姑娘了,所以,老夫婦和小姑娘急得哭泣不止。

八歧大蛇,是一隻眼似紅燈籠、身上長著八個頭、八個尾巴、身長超過八條山谷的惡魔。須佐之男的心,被奇稻田姬姑娘美貌打動了。在得到能夠和姑娘結婚的允諾后,須佐之男決心降伏大蛇,為民除害。

須佐之男把奇稻田姬變成一把梳子,插在自己的頭上。他請腳摩乳和手摩乳兩位老人用籬笆作成八扇大門,在大門前擺上八桶烈性酒。

不一會兒,八歧大蛇來了。它香噴噴地把酒都喝乾了之後,就醉卧在地上。於是,須佐之男拔出利劍,向醉倒的大蛇發起了進攻。經過好一番天昏地暗的搏鬥,須佐之男戰勝了大蛇。最後,他把大蛇剁成碎塊,並且用大蛇的尾巴製作了一把精美的寶劍。

須佐之男製作的寶劍,叫做天叢雲之劍,是他從未見過的寶劍。這把劍,與其自己拿着,不如更適合于思念已久的天照大神,於是,他就把天叢雲劍獻給了天照大神。

這把寶劍,後來被人們稱為草雉劍,至今,它仍是傳說中的三件法寶之一。

降伏了大蛇的須佐之男,與叢梳子變回來的奇稻田姬姑娘結婚了,他們唱着日本最早的民歌「八雲立、出雲八重垣、夫妻恩愛八重垣、還有八重垣」,幸福地生活着。不久,他們的兒子——大國主神誕生了。

~~~~~~~~~~~~~~~~~~~~~~~~神~~話~~分~~割~~線~~~~~~~~~~~~~~~~~~~~~~~

銀月笑道:「伊邪那美以前在原來的世界掌管日本自己所謂的黃泉國,現在來到這個世界管冥界。還是改不了每天要殺一千個人來平衡心理的習慣,還真是夠變態的啊!」銀月準備開始吞噬這些幽魂的時候眼裏閃過一絲邪惡光芒邪邪笑道:「嘿嘿!這裏有多的靈魂,如果用這些靈魂作為祭品把原來世界日本神話里的那些大妖怪召喚到這個世界的話,嘿嘿!!!不知道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他們幾個看見自己原來世界的死對頭表情一定很精彩吧!到時候肯定很忙就會沒空理我了!!!我再看出現他們面前的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了!!!哈哈哈哈哈哈!!!我真是太有才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於是銀月想到了前世關於九尾的記載: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註:「即九尾狐。」

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龍龍。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八:「錢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

九尾狐,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規說法,狐,狸是兩種動物,只是人們叫習慣了,統稱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氣,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乃是一個能「食人」的妖獸。到後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徵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德論·封禪篇》)。「食人」之傳漸隱,「為瑞」之說漸漸出現。但同樣是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解狐為「祆獸也,鬼所乘之」。可見,狐有靈氣(妖氣),在數千年前,已是公認。再到後來的唐宋時期,狐已經被人設廟參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張鷟《朝野僉載》說:「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豐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時出現的(《封神演義》),而《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妖媚」、「邪氣」、「仙靈」、「神秘」、「狡猾」,可以說是中國人想到「狐」后最明顯的感覺。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注《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則云:「太平則出而為瑞」,又為禎祥之物。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云:「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此即郭注所謂「為瑞」之意。考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象徵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封禪篇》),亦禹娶塗山神話之遺意。「食人」之說漸隱,「為瑞」之說終張。又六朝時人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說妲己為九尾狐。《封神演義》也以妲己為九尾狐精,當源於此。

《魏書·志第十八·靈征八下》當中記載道,在各地現身的異獸里,狐狸佔據了很大篇幅,這是某種瑞祥的徵象么?似乎有些讓人不解。在白狐、黑狐、五色狗的交錯身影里,僅從「肅宗正光二年三月」開始,計有:「南青州獻白狐二;三年六月,平陽郡獻白狐;八月,光州獻九尾狐;四年五月,平陽郡獻白狐;孝靜天平四年四月,西兗州獻白狐;七月,光州獻九尾狐」等等記載。到了元象元年四月以後,九尾狐好似集體行動一樣,突然密集地從人們的視線里穿行:「光州獻九尾狐;二年二月,光州獻九尾狐;興和三年五月,司州獻九尾狐。」這麼多「獻寶」的案例,動機不外乎是以此來佐證皇恩浩蕩並獲得宮廷的賞賜,九尾狐不幸再一次成為了體制的晴雨表。對此,還是北周皇帝睿智一些。《北史·周本紀下第十》記載道:甲子,鄭州獻九尾狐,皮肉銷盡,骨體猶具。帝曰:「瑞應之來,必昭有德。若使五品時序,州海和平,家識孝慈,乃能致此。今無其時,恐非實錄。」乃令焚之。

按照正史的深意,這一個案進一步反映了皇帝的實事求是作風。只是,焚燒之後的九尾狐,屍骨不存,但媚術已然深入人心了,因為「秉筆直書」的史官,這一條記載必然令龍顏大悅。看來,即使仙道、床榻秘術,也沒能逃脫宮廷的密切關注啊。

【名聲】

九尾狐的名聲之所以出現道德背反,還是緣自它過於漂亮,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這固然不是漂亮外貌的罪過,但引導漂亮走向的內在媚術,即使在幻影中也在不懈工作。這種媚術可以脫離皮囊的束縛,像風一樣刺肌砭髓,令人中讖。想想我們見到一個尤物后的感覺吧,她(他)一直活在你的骨頭裏,其狀庶幾近之。

【出沒時的特徵】

九尾狐出沒時有一個特徵,是會有沙沙聲,像是雞毛撣子擦過紫檀木桌面的聲音。因為狐狸練成人形,最難修鍊的,就是狐狸尾巴!尾巴有九條,既顯示了它狐媚的深厚功底,又暗示了它向人類藉助陽氣時的困難,因為尾巴的繁複很容易使其露出馬腳。因此,其尾巴的構造恰恰符合古文化的辯證法:能力越高,麻煩就越多。

【祖先】

有學者指出,九尾狐可能是赤狐中的華南亞種,因為此狐的尾巴蓬大如九尾,因為可以參照大靈貓的異名——九節狸、小熊貓的異名——九節狼來印證,故而九尾狐可能是九節尾狐的省寫。這種考證在濕氣瀰漫的狐狸之路上是毫無必要的,近似用水平儀去校正「大漠孤煙直」的真偽。

【習性】

九尾狐在仙界是極稀罕的種族,很少過群居生活,喜好隱蔽于山谷,一般分散在仙界各層,許多人終其一生甚至連妖狐的面也未曾見着。盛傳妖狐具絕世之容姿,蓋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極品,其中享譽最高的又屬九尾狐狸。只出沒於高山嚴寒地帶,一般小妖狐誕下一百年後既可化為人形,無一不是絕貌傾城。九尾狐的皮毛為淡若無色的淡白,眼瞳為血的深紅,但誰沒見過銀白色的九尾狐,那如月華般清濯明凈的銀色,皎潔出塵,這種皮毛,只能是貴婦脖子上的銀狐圍巾。

殺生石

據說在古代印度有一隻九尾妖狐化身為摩竭佗國斑太子的王妃華陽天,迷惑國王,將大好河山弄得支離破碎,被人們追殺,后逃到中國,變化人形,名為妲己,又毀了一代王朝,被中原眾神追殺,由水中逃到日本,化名玉藻前,繼續迷惑當時的日本天皇鳥羽天皇,後來天皇便得了怪病倒卧床榻;大臣們因此開始懷疑她,請安倍晴明暗中對她進行了占卜。結果,「玉藻前」的真面目終於曝光,原來是一隻來自中國的九尾妖狐,於是她便逃離京城,躲避到遠方。

鳥羽天皇知道真相之後,派遣了三浦義純和上總廣常率領了一萬五千人的大軍追擊妖狐,激戰兩天兩夜之後,妖狐落敗,化為一塊巨大的岩石「殺生石」。化為岩石的妖狐惡性不改,經常放出有毒的氣體傷害過來的人。後來一代名僧玄翁利用他的法力將岩石打成兩半,才徹底消滅了妖狐的惡靈。但是該狐狸又在石頭裏向外面發毒氣,路過的人畜鳥等都會死掉。所以名為殺生石。

現在那須野的殺生石,已經變成了當地的名勝地之一。

殺生石在日本櫪木縣那須鎮的山上,是一種毒石,不論是昆蟲還是飛鳥,一旦接觸到這種石頭便很快就會死亡。這種能殺死生物的毒石。據科學家解釋這種毒石多在火山口附近,由於被火山噴出的亞硫酸和硫化氫氣體浸熏,從而有了毒性。而一些寺廟就把它搬去,當做神物安放。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火影之噬魂銀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火影之噬魂銀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神 九尾妖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