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想寫劉備

我為什麼想寫劉備

《三國志·陳登傳》記載,名士許汜評價陳登「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這裏豪指的是粗疏無文,是貶義。

劉備問劉表許汜說的對不對。

劉表答道:「說許汜不對,許君人品良善,不應該造謠說謊;說他對,陳登又名重天下。」

劉備便問許汜為什麼說陳登「豪」。

許汜答:當年避兵亂經過下邳曾見陳登,他毫無待客之道,愛答不理,自顧自上大床睡覺,讓我睡下床。

劉備毫不客氣地說:「你有國士之名,如今天下大亂,天子流離失所,原指望你憂國忘家,拯救亂世,但你卻求田問舍,買房置地,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正是陳登最厭惡的,憑什麼理你?換成是我,我將睡百尺樓上,讓你睡地下,豈止是上下床之間?」

許汜大為羞慚。劉表大笑。成語「求田問舍」、「元龍高卧」等出自於此。這段歷史中,劉備的絕世豐標與雄偉志向展露無遺。

《九州春秋》記載,劉備在荊州劉表處一連數年寄人籬下,無所事事,有次上廁所見大腿內側長了不少肉,頓時悲從中來,慨然流涕。回到坐席上,劉表奇怪地問劉備怎麼了。

劉備答道:「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自184年劉備23周歲開始討伐黃巾以來已二十多年,如今已快50歲,幾起幾落,顛簸流離,轉戰中原,寸土未得,可謂艱辛備至,但劉備仍舊雄心不減、壯志不滅,可謂百折不撓、愈挫愈奮,讓人不得不肅然起敬。正所謂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資治通鑒》記載,公元220年,劉備攻東吳,為陸遜所敗,黃權留在江北,道絕,不得還,遂率眾降魏國。蜀國有關部門建議將黃權妻子兒女抓起來,劉備說:「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

魏文帝曹丕帝對黃權說,你舍逆效順,棄暗投明,是想效法陳平、韓信棄項羽投劉邦嗎?

黃權沒有阿諛逢迎,不顧可能觸怒曹丕惹來殺身之禍,沉聲答道:「臣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

有蜀國降將降人說劉備將會誅殺黃權妻子老小,曹丕讓黃權發喪,黃權對道:「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志。竊疑未實,請須。」後來仔細探訪,果然一切如黃權所說。劉備的這種氣量、這種仁義風範,怎不讓人景仰!

其他如對趙雲信人不疑(長坂坡被曹操追兵擊散,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已北走。」即投降北邊的曹操。劉備用手戟投他道:「子龍不棄我走也。」果然,趙雲一會兒抱着劉禪殺出重圍回來了),對馬謖知其不堪大用(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知人善任、用人之明讓人不得不佩服。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遺言:「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其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句千古傳誦。對兒子的期許躍然紙上。深摯的感情讓人潸然淚下。

這才是劉備!

而三國同期人物對劉備的評價也從另一方面驗證了劉備絕非我們從《三國演義》上看到的那種形象。曹操稱劉備為「人傑」,「吾儔也」(意思就是劉備是跟我曹操能力相當的人物),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

曹魏的大臣良將也對劉備評價極高,毒士賈詡:「劉備有雄才」,程昱:「劉備有英名」,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董昭:「備勇而志大。」劉曄:「劉備,人傑也。」

袁紹:「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劉備襲蜀,魏國徵士傅干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陳壽:「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魯肅:「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

陸遜:「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

陳登:「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張輔:「(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

關羽:「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三國間除了劉備,誰還負有如此大名?!誰還獲得過如此多的評價?!

因此,我想寫劉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下英雄劉玄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天下英雄劉玄德
上一章下一章

我為什麼想寫劉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