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 56 章

56.第 56 章

【唐朝真的是以肥為美嗎?】

唐朝人審視女性「以肥胖為美」的說法,相沿已久,流傳甚廣。

有專家在經過一番考證之後,斷言唐朝人審美的確是以肥胖為美的,並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肥胖為美的若干原因:唐朝經濟繁榮,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唐朝文化開放,兼容並包,心寬體胖;唐朝皇族身上的鮮卑血統,使他們天生喜愛健碩體魄的女性……頭頭是道,言之鑿鑿。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至少是不準確的。

————————

人們之所以認為唐朝女人以肥胖為美,依據主要有楊貴妃以及唐代宮廷繪畫和仕女畫中的女子形象等。

其實,只要仔細看一下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就不難發現,畫中的宮女、仕女,根本說不上肥胖。

《步輦圖》中的九個宮女,簇擁著李世民緩緩而行,有抬輦子的,有打傘蓋的,有舉扇子的,看起來都有一把子力氣,決非弱不禁風的病態美女。

但是,看她們的身材,實在都是相當纖瘦的。

《簪花仕女圖》中的女子大約是身份較為高貴、年齡稍大一些的緣故,身形略顯豐滿,但站立姿態無不娉婷裊娜,輕盈如春風拂柳。毫無疑問,她們的身材,完全可以用「苗條」一詞加以形容。

————————

關於楊貴妃,文獻中有體胖懼熱的記載。

例如,《開元天寶遺事》說她「素有**,至夏苦熱」。

但是,楊貴妃的「素有**」,決不至於今天人們所說的肥胖程度,頂多就是有點肌肉而已,也就是《楊太真外傳》上所說的「微有肌也」。

一個擅長舞蹈的人,平常肯定少不了肢體運動,有點肌肉是很正常的。

楊貴妃的懼熱,其實不是因為她肥胖,而是因為她體質如此。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熱」,常於凌晨獨自去後花園吮吸花露,滋潤咽喉。為了潤肺,楊貴妃夏天每日要在口中含一塊清涼的玉魚。

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可以表明,楊貴妃受到唐明皇的寵愛,是因為她的肥胖或者說豐滿。

新舊《唐書》楊貴妃傳均記載,楊貴妃的得寵,主要原因是她「資質天挺」。具體包括:「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即具有文藝特長,聰明伶俐,善解人意。加上詩聖杜甫在《麗人行》一詩中的描述,「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也就是艷麗、端莊、有氣質,還有肌膚細膩。

————————

實際情況是,唐明皇對楊貴妃身上的肥肉並不欣賞。

《楊太真外傳》上說,有一次唐明皇在百花院便殿看《漢成帝內傳》,楊貴妃看見后,問他看什麼書。唐明皇笑着說:「不要問,知道了你會心裏難受的。」楊貴妃搶過書,看到書上寫着:「漢成帝獲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恐其飄翥,帝為造水晶盤,令宮人掌之而歌舞……」這時唐明皇就開她玩笑,說:「你就比她禁得起風吹。」

李白供奉翰林期間,奉旨所寫的《清平調詞》三首,歌詠楊貴妃的美麗和當時宮廷生活。其中第二首專寫楊貴妃之美,詩曰:

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詩中將楊貴妃比作牡丹,比作趙飛燕。

如果楊貴妃真的是肥胖之人,跟趙飛燕可以構成肥瘦兩極鮮明的對照,那麼,這種比擬就是嘲諷,就是忤逆了。很可能,楊貴妃本人也是欣賞趙飛燕,並且願意別人把自己比作趙飛燕的。據說,楊貴妃有「肥婢」的外號,這很可能是嫉妒、憎恨她的人對她的一種咒罵。

由此可見,當時人決不以肥胖為美。

————————

「環肥燕瘦」的說法,始於宋代文豪蘇東坡。

蘇東坡《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有這樣兩句:

「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蘇東坡之所以把楊貴妃與趙飛燕當作肥瘦美的典型,有三種可能的原因:

一、東坡先生自己體胖,欣賞一切肥胖的東西,包括書法、身材,拉出楊貴妃作為友軍,以壯門面;

二、東坡先生效法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誤把楊貴妃當作胖妞;

三、東坡先生故意開玩笑,篡改典故,考進士的時候,上古聖賢的話他都敢杜撰,冤枉一下楊貴妃自然不在話下。因為蘇東坡文名顯赫,影響深遠,「環肥燕瘦」遂成家喻戶曉的「歷史知識」。

————————

可以肯定,唐朝人的美女標準中,也是有苗條一項的。

《次柳氏舊聞》《唐語林》等文獻記載,唐明皇的兒子肅宗李亨還是太子的時候,被李林甫構陷,處境危險,愁得他鬚髮皆白,遠離一切聲色娛樂,日子過得十分凄惶。唐明皇得知后,讓高力士派京兆尹「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可見,玄宗時代選美標準,也跟今天一樣:身形苗條,身材高挑,皮膚白皙。

詩僧貫休的兩句詩,最可以證明唐人不以肥胖為美:

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白雪歌》)

意思就是,人無論貴賤,都不應該養成肥胖的樣子。換言之,唐朝人的榮恥觀念中,有「以苗條細瘦為榮,以肥胖碩大為恥」一條。可見,唐朝人不但不以肥胖為美,簡直是極端憎恨肥胖的。

說唐朝人不以肥胖為美,還可以從唐詩中「細腰」、「窈窕」等詞語的使用情況,得到有力的印證。唐詩中,「細腰」、「窈窕」都是用來形容美女的。請看:

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後宮多窈窕,日日學新聲(陸龜蒙《婕妤怨》)

唐朝人當然也有「以肥為美」的地方,行路乘坐的馬匹,口腹所需的雞鴨魚肉,種植莊稼的田地,觀賞的桃李花苞,等等,都講究一個「肥」字。

最有意思的是白居易的兩句詩,「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有感三首》)。

馬以肥為美,歌舞妓卻以瘦高為佳。□□長得肥胖,簡直是不可饒恕的缺點,著名詩人杜牧在陝西遇到一個比較肥碩的勸酒□□,就馬上做了一首詩,極盡諷刺、醜化之能事。

可見,唐朝的人,衡量人、馬的美醜,標準是截然不同的。

唐朝真的是以胖為美嗎??

給你摘錄兩個觀點,對比一下吧:

一、唐朝的確以胖為美

根據歷史研究,唐朝的確是以豐肥濃麗為審美取向的。如果去觀賞唐代繪畫、雕塑、陶俑及各類藝術作品所表現的女性形象,留給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豐肥濃麗、熱烈放姿」。

豐肥濃麗即豐滿、肥碩、濃艷、亮麗;熱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張揚的表情姿態。從史書中對武則天的描寫我們可以斷定,她正是憑着寬額頭、豐臉頰、圓渾而重疊的頸部及富態形象贏得了「媚娘」的地位,從而為她進一步接近權力中心奠定了基礎。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更是家喻戶曉、流傳千古的胖美人典範。

顯然,唐人與漢代和古代大多數時期人們欣賞窈窕淑女含蓄內向的審美觀不同。這種「另類」審美眼光正是那個如日中天時代的必然特點。

延伸閱讀:秦始皇:中國旅遊業的祖師爺三千年前的行賄是什麼樣的?英國出土200年前假牙[圖]

首先,唐代繁榮昌盛、豐衣足食,正如杜甫詩句所記「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人們有條件吃飽穿暖保持健康豐滿的體格。其次,唐代開放兼容並包。國力強盛與文明發達,使唐人充滿自信,成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唐人不拘於傳統,眼界開闊,熱烈放姿。第三,統治者的血統也決定了唐人對健碩的體魄更易親近。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外祖父是鮮卑大貴族獨孤如願,也就是說李唐皇室的血統中至少有一半是鮮卑血統,而鮮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碩的體魄。因此,唐朝幾代國君均寵愛豐肥的女性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時崇尚的「豐肥濃麗、熱烈放姿」絕不單純是女性體態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說,這種審美取向是一種全方位的審美理念,所體現的是一種力量型的、開放兼容的文化視野。唐人喜愛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貴豐滿。唐人塑造的駿馬形象都是驃滿臀圓。而唐代影響最大的顏體書法更是肥碩、莊嚴而渾厚。

如果把視野放得更大一些,就會發現,唐都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馬路是最寬闊的,宮殿是最高峻宏偉的,當時的中國是世界嚮往的中心。這一切體現了一個民族進入高度成熟、處於生命力最旺盛階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氣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並醉心的這種氣魄、力量和開張的美,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熱烈放姿、開拓進取、積極向上。(作者:王彬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主別鬧[古穿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金主別鬧[古穿今]
上一章下一章

56.第 56 章

%